奇门遁甲看面相,奇门上看面相秘诀

看面相算命准吗?

看手相不是百分之百准毕竟手相面相只是一种统计学,最厉害的手相高手他看相的准确率最高也就只有百分之八十左右,世上的事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你只可以参考不可全信,但有的时候有些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手相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能决定你的人生与命运的人只有你自己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光是看手上的这几条掌纹它主要是让我们看到它的这种倾向,我们要有这个认识,因为相不独论。
因为它的这种倾向机率的比较大,面相和手相也不过是告诉我们你什么时候什么时期会出这种状况,所以说做人要知命。
当你提前知道到了自己的命运就可以提前防范。
手相和面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但是对于不好的事都可以靠后天改正,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这么相信命运的道理。
手相是会变的一个人的先天手相不好,他完全可以靠自己后天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世上的很多事都是很难预料的,我相信付出终有回报,
一个积极上进奋发图强的人一定会有好命的。
相由心生,人随相变,当你的命运变好了你的手相也会跟着有所改变的。不应该说是你的手相决定着你的人生应该说是你的人生决定着你的手相,不要本末倒置。
希望对你有帮助。

奇门遁甲盘面介绍以及看盘详解

; 奇门遁甲盘面介绍的内容有哪些呢?奇门遁甲的起源,大致为当年蚩尤作乱,黄帝频战不克,九天玄女授奇门遁甲术于轩辕黄帝,助黄帝以灭蚩尤,以此来推,奇门遁甲至今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它被称为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以上就是奇门遁甲看盘详解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古代中国方术经典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宝箱中的第一大秘法,为三式之首,最言之有理法,被称作黄老道家最大层级的预测学,号即位王之学,最大预测学。其实质是一门高的天文学物理,表明了太阳系行星八大行星和地磁场方向的功效状况。
二、奇门遁甲盘面介绍
1、天盘
天盘指的是天体运动对地球和人的影响,在奇门遁甲中对应的元素参数就是九星,分别为天心、天辅、天禽、天任、天冲、天蓬、天英、天柱、天芮。
奇门遁甲排盘的特点是什么?
2、地盘
地盘讲的是九宫八卦阵,九宫八卦阵就是指坎一宫、坤二宫、震三宫、巽四宫、中五宫、乾六宫、兑七宫、艮八宫。什么是奇门遁甲之术,奇门遁甲术的应用层面

3、人盘
在奇门遁甲中,人盘又叫门盘,指的是空间不同方位对人体生理、生产、生活、行军打仗等等活动的不同影响,对应元素就是八门。八门即: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
4、神盘
神盘也叫八诈盘,指的是古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天、地、人的相互感应中,发现的八种影响人类生活吉凶祸福和举事成败得失的神秘力量,对应的就是元素就是八神,分别为值符、_蛇、太阴、、白虎、玄武、九地、九天。
三、奇门遁甲看盘详解
奇门在定局和用局上主要根据置闰法和拆补法,拆补法把上元、中元、下元放入一个节气之中,遵循六十甲子循环,置闰法运用超神、正授、接气、置闰,是古代较公认的用局定局方法,必须把常用的万年历转化为奇门专用万年历。主要断卦方法是取用神,奇门用神有64种,故测同一事物具有多种用神,参考系数更多,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综合分析判断。
奇门遁甲排盘怎么分析和解读?

奇门遁甲占卜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预测

; 奇门遁甲占卜方法有哪些呢?奇门遁甲算命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此三盘象征着三才。根据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的排局,预算事物的关系、性状、吉日、吉方以及人物的财运、事业、婚姻、六亲等等。话不多说,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奇门遁甲如何占卜吧!

一、奇门遁甲占卜方法
1、首先看日辰的天干
因为每五天为一局,每局头一天的日干就必须是甲或己。甲是十天干中的头一个,定局时从甲开始,甲、乙、丙、丁、戊正好是五天,为一局,下一局接着从己开始,庚、辛、壬、癸又是五天,再到另一个五天,又是从甲开始。
奇门遁甲应该如何排盘和起局
2、再看日辰的地支
每个节气上中下三元(一气三元),每天的地支也是有规律的。在叙述这种规律之前,我们先得说说十二地支的孟、仲、季问题。我们知道地支是十二个,而一年的月份也正好是十二个,所以一个地支配一个月份,称为月建。正月建寅,二到十二月分别建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如果我们把这十二个月按春夏秋冬来分,三个月为一季。这就是寅、卯、辰为春季,其余以此类推。每季的这三个月,头一个称“孟”,第二个月称“仲”,每三个月称“季”。所以寅、申、巳、亥为四孟,子、午、卯,酉为四仲,辰、戌、丑、未为四季。

二、奇门遁甲如何占卜
六仪:戊(甲子)、己(甲戌)、庚(甲申)、辛(甲午)、壬(甲辰)、癸(甲寅)。
三奇:乙奇(日奇)、丙奇(月奇)、丁奇(星奇)。
奇门遁甲怎样排盘定局?有什么步骤?
一甲子隐蔽在正黄旗戊土的仪仗之下,二甲戌隐蔽在镶黄旗己土仪仗之下,三甲申隐蔽在正白旗庚金的仪仗之下,四甲午隐蔽在镶白旗辛金仪仗之下,五甲辰隐蔽在正黑旗壬水仪仗之下,六甲寅隐蔽在镶黑旗癸水仪仗之下。所以甲子又叫甲子戊,甲戌又叫甲戌己,甲申又叫甲申庚,甲午又叫甲午辛,甲辰又叫甲辰壬,甲寅又叫甲寅癸。组合成永远不变队列与乙、丙、丁三奇分布九宫,以备守。六甲分别隐蔽在六仪之下,行不变的队形和顺序,即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组合无头无尾的太极图,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无穷。

学面相该看什么书

《太清神鉴》一般是学面相一定要看的,是收藏在四库全书里的书籍,很有历史,传说是后周的王朴所著,其实应该是后人假托而作的。还有曾国藩的《冰鉴》也是很普及的书籍。另外建议找一下苏民峰的面相书与视频,他讲的虽不很精,但很平白易懂,而且结合现代的很多思想,剔除了一些过时的东西,对初学者还是很有帮助的。
楼主推荐你看看李计忠老师的书,他的书都是很值得学习的。
《周易相学入门》此书主要介绍了面相学入门的基础知识。首先介绍了人面部的五官特征及其吉凶断法,进而对三停部位、十二宫、十三部位、面相五行、流年运气、声、音、气色等,与人的富贵、贫贱、寿夭和祸福的必然联系做了论述。然后分别对骨相、行相、脸型及男女相贵贱等断法做了详尽的阐述。此书在文字的组织上,简练生动,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在相理分析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层层剖析,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书同时出版的《周易相学点窍》、《周易相学精解》、《周易相学精粹》、《周易相学释疑》手面相书籍,论述人的面相理休咎极为详尽,奇招妙法,精释满卷,独具风格,自成一体,犹如一副美丽的画廊,读者从中能得到高深的艺术享受。这是李计忠老师三十多年来,在为人看相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体会心得,无论东方人或是西方人,均可适用。强烈推荐。
面相是一门统计学,概率在80%左右,要好的相师才能达到。面相是了解人的性格的途径,并非看人的命运,但人的性格会决定命运,因此面相与命运有其内在联系,但中间并非宿命,有人的了解与改善过程。相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内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与缺点后要主动改变、完善自己,多助人、多行善、多读书都是修心的途径。内心完善了性格也就完善了,对待处理问题时也就会有正确的决定,各种决定做正确了结果自然好了,所谓命运就改善了,相应的面相也会改变。这是一条有内在联系的链条,很多人不能理解,搞不清楚,才说面相等是迷信。
面相有很多古人总结的经验,书籍很多,著名的有《太清神鉴》、《冰鉴》、《麻衣神相》、《许负相法》等。读书要结合实践,要结合时代的改变。而且面相是统计学,它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所以不是一时即可掌握的,其实际是识人的方法,很多老人没学过面相但看人八九不离十,其原因就在于此,所以学习面相不要急功近利,需要慢慢积累。
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风水学上,常说的九宫分别是哪九宫?

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 《易乾凿度》曰:“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阳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郑玄注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故《星经》曰‘天一’、‘太一’。主气之神,行犹待也。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天一下行,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卒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宫。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以言无偏也。自此而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从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所行即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而为一周。一周之后还于中央,再行又从一始。后来,这样的“行”法被道家称之为“禹步”,据说到一定时候行者本身就会“隐形”。就是这样,“九宫”图与八卦结合起来,而有“九宫八卦图”的出台(见第一讲中之图)。术数《奇门遁甲》中的“八门”,就部署在这样的“九宫八卦图”上。 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看《九宫算图》,那只不过是一简单的“数阵”(也称“幻方”)。因“九宫算”图纵、横、对角三数之和皆为十五,又《易》数九与六、八与七之和为十五,所以此图与《易》有所挂钩。 徐岳曰“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是因为古人赋予了一至九数的五行和方位属性。一、六为水,七、二为火,九、四为金,三、八为木,五为土。从图中看,一六→七二→九四→三八→五→一六……,的确为一数字循环,而且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克循环。方位是:水数一居北,水数六居西北,火数七居西,火数二居西南,金数九居南,金数四居东南,木数三居东,木数八居东北,土数五居中央。 “九宫”占术在汉代初期就有应用。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宫占盘”,是汉文帝时的器物。当时《简报》说:“太乙九宫占盘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的,九宫名称和各宫的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首图完全一致。” 我们看这样的“九宫术”图,是与八卦相配之后,方会与《周易》有所关系。如果仅是《九宫算图》,就只是数字式图象,其含意不过是数与五行、方位的配合,与《周易》没有什么关系可言。我们在这一讲中之所以要拿出汉代“九宫”数字式图象,为的是要说明后来出世的“易图”。如果把《九宫算图》中的数字用黑白圆点替代,那就是宋代刘牧《易数钩隐图》中所谓的“河图”,也是朱熹《易学启蒙》中所谓的“洛书”。 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类似古代战争发号施令的“中军帐”。是将(帅)、士(仕)活动的地区。 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我们准此,即可得到《九宫算图》(见下图)。 ... 我们在这一讲中之所以要拿出汉代“ 九宫”数字式图象,为的是要说明后来出世的“易图”。如果把《九宫算图》中的数字用黑白圆 .. 一 汉代的“九宫算”图 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我们准此,即可得到《九宫算图》(见下图)。 四九二 三五七 八一六 “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 《易乾凿度》曰:“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阳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郑玄注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故《星经》曰‘天一’、‘太一’。主气之神,行犹待也。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天一下行,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卒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宫。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以言无偏也。自此而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从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所行即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而为一周。一周之后还于中央,再行又从一始。后来,这样的“行”法被道家称之为“禹步”,据说到一定时候行者本身就会“隐形”。就是这样,“九宫”图与八卦结合起来,而有“九宫八卦图”的出台(见第一讲中之图)。术数《奇门遁甲》中的“八门”,就部署在这样的“九宫八卦图”上。 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看《九宫算图》,那只不过是一简单的“数阵”(也称“幻方”)。因“九宫算”图纵、横、对角三数之和皆为十五,又《易》数九与六、八与七之和为十五,所以此图与《易》有所挂钩。 徐岳曰“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是因为古人赋予了一至九数的五行和方位属性。一、六为水,七、二为火,九、四为金,三、八为木,五为土。从图中看,一六→七二→九四→三八→五→一六……,的确为一数字循环,而且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克循环。方位是:水数一居北,水数六居西北,火数七居西,火数二居西南,金数九居南,金数四居东南,木数三居东,木数八居东北,土数五居中央。 “九宫”占术在汉代初期就有应用。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宫占盘”,是汉文帝时的器物。当时《简报》说:“太乙九宫占盘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的,九宫名称和各宫的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首图完全一致。”(见下图,图中文字原为篆字) 我们看这样的“九宫术”图,是与八卦相配之后,方会与《周易》有所关系。如果仅是《九宫算图》,就只是数字式图象,其含意不过是数与五行、方位的配合,与《周易》没有什么关系可言。我们在这一讲中之所以要拿出汉代“九宫”数字式图象,为的是要说明后来出世的“易图”。如果把《九宫算图》中的数字用黑白圆点替代,那就是宋代刘牧《易数钩隐图》中所谓的“河图”,也是朱熹《易学启蒙》中所谓的“洛书”。 二 汉代的“五行生成数”图 《易传·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里说了十个数,一至五,是五个生数,五个生数各与五合而得六至十,是谓五个成数。 汉人对这十个天地之数有一定的解释。如郑玄就说: 《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 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礼记正义·月令》引) 按郑玄此说,我们即可画出“五行生数图”和“五行成数图”: 南南 二 七 东三 五中 四西 东八 十中 九四 一 六 北 北 如果把图中的数字用黑白圆点替代,就得到刘牧《易数钩隐图》中所列“洛书五行生数”与“洛书五行成数”二图。如果合为一图,就是李觏于《删定易图论序》中所列的《洛书》,也就是朱熹《易学启蒙》中所列的《河图》。 《易传·系辞》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宋人在解释这一句话时,就以具体的“河图”、“洛书”去解说“圣人”(指上古伏羲氏)则之画卦的过程。北宋初刘牧把《九宫算图》中的数字换成了黑白圆点,作出了《河图》,说这就是上古伏羲时龙马从黄河中负出的图,伏羲氏则这样的图画出了八卦;又把“五行生数图”与“五行成数图”中的数字换成了黑白圆点,作出了《洛书》,谓这样的“河图”与“洛书”并出于羲皇之世。到了南宋朱熹作《易学启蒙》,又说刘牧所谓的“河图”是上古时神龟从洛水中背负出来的,应该称之为《洛书》,刘牧所谓的“洛书”是上古时龙马从黄河中衔负出来的,应该称之为《河图》。是刘牧“臆见”,易置了“图”和“书”。因此,宋末元初的道士雷思齐于《易图通变》中说:刘牧是“妄人”,而朱熹是“妄人中之妄人”。

风水里的九宫格

九宫格实际就是洛书图。其口诀为:

四二为肩,
八六为足,
左三右七,
带九屦一,
五居中央。
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我们准此,即可得到《九宫算图》
492
357
816
四为东南方、九为正南方、二为西南方。
三为正东方、五为正中央、七为正西方。
八为东北方、一为正北方、六为西北方。
徐岳曰“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是因为古人赋予了一至九数的五行和方位属性。一、六为水,七、二为火,九、四为金,三、八为木,五为土。而且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克循环。方位是:水数一居北,水数六居西北,火数七居西,火数二居西南,金数九居南,金数四居东南,木数三居东,木数八居东北,土数五居中央。
相传伏羲氏在得到天下后,从黄河中,跳出了一匹龙马,而其背上有一幅图,上面画有八卦,而此龙马则将这幅图,献给了伏羲氏,所以河图,又称之为黄河之图。至於洛书,则传说是,大禹在治水时,从水中出现了一只神龟,而在其背上,驮著一部书,内有九个数,其也将此书献给了大禹。据说这河图与洛书,隐含治天下的道理,从而使这二位圣贤,明白如何治理天下。
到了宋代,有人将「河图」与「洛书」,与所谓的「九宫」关联在一起。例如刘牧在《易书钓隐》中曾提到:河图就是「九宫」,而洛书是一种,由十个数所排列出的「天地生成数图」。不过,在理学极盛的朱熹时代,人们又把河图与洛书的说法颠到过来,认为洛书是一到九排例成纵、横、斜,各方向数字和皆为十五的数字魔阵,而河图则是一到五相加而成的数列,这并且也被后世的人,说成是中国数学魔阵奥秘的起源。而在卜筮、术数或风水学方面,河图与洛书,也经常成为其引用理论来源,因而可说是中国「五术」(山、医、命、相、卜)的根源。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