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免费算命,周易算命免费

参考资料:生辰八字算命六十甲子出生日期测姻缘(三藏算命)

时至今日仍然大范围流行的却很多人背不出的六十甲子是什么?

六十甲子,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式,在过去,对于算命先生来说,熟记六十甲子是自己的“入行基本功”,只是对现代人来说,“六十甲子”是很难准确记忆的东西,于是很多人好奇:古人是依靠什么背起来的“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六十甲子的意义。

时间是什么?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为此有过很多论述。比如是哲学家认为时间本不存在,只不过因为人有了主观意识,有了对事件的脉络认知,于是,时间概念随之产生。

而为了有效精准计算时间,全世界所有族群都有各自的时间计算体系,并且,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纪元”模式:比如全球主体奉行公元纪元,而西亚等国家奉行回历纪元。

对于古代中国来说,纪元是最为庞大的:比如说周朝,周天子有天子的纪元,而诸侯国也有各自的纪元,并且每当更换君主,纪元也会随之更新,而不论朝代如何更换,六十甲子都不会中断,因此,六十甲子在纪年上,起到参照物作用。

六十甲子的来源

关于“六十甲子”的来源,《奇门遁甲》一书有过记载:传说上古时代,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麾下有魑魅魍魉等妖魔,黄帝起初不占优势,后来九天玄女降下天书,黄帝命风后进行推演,进而得出天干地支,并借天干地支打败蚩尤。当然,这个神话不足为信。

事实上,根据历史专家考据,天干地支的起源,确实源自中国的上古时代。

在天干和地支的排列组合下,六十甲子产生了,并被用于纪年。

之所以六十甲子让人感到难以记忆,主要原因如下:枯燥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六十甲子是十分枯燥的六十个词汇。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六十个诸如甲子、乙丑这样的词汇,将其次序弄清楚已经很难了,更遑论在听到这个名称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想起甲午、辛亥在六十甲子中的地位。

枯燥因素,导致很多人对六十甲子直接起到抵触心理,进而不愿意进一步了解、学习,久而久之,产生六十甲子很难的印象。

其实在学校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中小学生在上学的时候,有时候会产生厌学心理。很多厌学心理本质上源自恐学心理:比如某个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因为某项因素导致课程落下,之后发现短期内无法补上亏空的功课,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抵触心理,进而自暴自弃。

举个例子:现实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半学期没有上英语课,于是这位小学生坚持觉得自己这辈子肯定学不会英语了,英语是最难的学科,没有之一。而初中开始,英语从字母开始学起,这位学生居然发现,当初之所以觉得自己学不好英语,主要是当年中断半学期英语课,进而因焦虑和抵触情绪干扰,才对英语课的难度产生误判,其实英语也没那么难。

其实六十甲子也是这样,倘若用心去记去背,久而久之,会发现六十甲子很容易记住。

诀窍问题

当然,同样学习一门陌生的课程,在资质相等的情况下,掌握学习技巧的人,要比没掌握技巧的人进步很快。

因此,对于记忆六十甲子来说,死记硬背和诀窍记忆,也存在巨大偏差。

古代,占卜先生有一套《纳甲歌》,就是一套记载天干地支以及干支对应属性的歌谣(按:比如甲子乙丑海中金,意思是这两个干支五行属于金),如果根据这套歌谣记忆,那么人的积极情绪也会随之调动起来,并且很快掌握六十甲子的大致次序,久而久之,也会理清六十甲子之间的次序。

熟能生巧

《卖油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所谓熟能生巧。

其实天地之间很多学问也都是如此,比如说语言吧!汉语号称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中文也是最难掌握的文字之一,但即便这样,我们大家不都是在不经意间掌握的这一切吗?

有时候,只要持之以恒,不知不觉,自己就会在某个领域开窍,进而掌握全局。

比如说有人在初中的时候,抱怨化学元素周期表内容太多、太难掌握,但如果经历三年高中生涯,会赫然发现,自己居然不经意间掌握了之前难以相信自己能掌握到的化学知识——至于之前畏之如虎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其实不过是入门级的东西。

学习六十甲子也是一样,如果频繁接触、频繁研究、频繁记忆观察,那么久而久之,就像一个化学专业的学生,听到元素的名字,就会反射出这种元素在周期表什么位置,以及具备哪些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一样,很轻易地知道,乙亥位于六十甲子的哪个部位。

因此,六十甲子只要熟悉到一定程度,会发现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东西之一。

兴趣问题

记得有这样一句俗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事情,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训练,同样的资质,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水平差异,却宛如天壤之别。就像《天部》里面,同样是无崖子的徒弟,聪辩先生苏星河的武功,就无法和星宿老怪丁春秋相提并论——理论上说,苏星河并不是一个人,但为什么武功远不及丁春秋?

这其中原因很简单:丁春秋的兴趣是称霸武林,因此热衷武功,而苏星河的兴趣是琴棋书画,因此相比之下,丁春秋压倒了苏星河。

就像现实中,有时候,自学成才者的学业水平,居然高于全日制大学生,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自学成才是出于兴趣爱好学习一个专业,而全日制里面,不乏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辈——比如有人喜欢文艺,但是为了毕业后找工作方便,于是选择自己不喜欢的理工科。

算命中的六甲到底什么意思?

算命中的六甲即六十甲子.即: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

1.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2.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除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六十甲子的科学原理

六十甲子的科学原理,虽无法破译,但由其衍生出来的《黄帝内经》之五运六气理论及四柱命理学理论之所以能数千年不衰,因为这些理论是探索人体奥秘、预测、诊断、治疗人体疾病的学问。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六十甲子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翁文波教授,从1966年3月8日邢台大地震开始,与著名科学家李四光一道,二人受周恩来总理之命,研究地震灾害。李四光先生去世后,翁文波教授肩负重任,通过无数次的科学实验而均告失败。但翁教授没有灰心,历经艰辛二十多年,最后请“天书”下凡,潜心研究《周易》原理,“紧紧抓住天干地支的周期性,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研究,”终于推导出“甲午乙未沙中金,庚辰辛巳白蜡金”两个地震时间的经验公式,用于对地震、天灾的预测,其准确率达到80%以上。更为神奇的是,翁教授只要坐在家里,通过对公式的运算,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地震仪器,就可以预测出世界各地的地震时间、地点、震级。相比之下,在科学如此发达的美国,对地震的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却低得可怜。

“六十甲子特肖表”怎么理解?

“六十甲子特肖表”理解为一甲子六十年,六十甲子三千六百年。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