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书有多少册,周易解读哪本书比较好
《易经》共有几本书?
河图洛书是无字天书;易经是有字天书。易经只有一本书。周易是经过孔子注解的。在里面加了自己对易经的理解,叫做十翼。易经没有书,只有一幅图;如果说易经是书,那它就是无字天书。但是易经有很多可以查阅的参考资料,或者必须要有人引导才能够悟道易经。因为易经已经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娱乐!易经就分两部分:《易经》和《易传》。
易经就分两部分:《易经》和《易传》。
现在咱们在书店里买的《易经》,基本都是经、传合在一起的。
《易经》就没有改编过的版本,现在看到的版本跟古代的版本基本是一样的,。自汉代以后的《易
经》都是经、传合在一起的,这样便于初学者更方便地理解《易经》。一开始看《易经》的时候,
可以看看翻译过来的,有了基础以后一定要看原文。
现在好像已经没有《经》、《传》分开的版本了。看您的意思,应该是想学易经,但又不知道从何
入门吧?
如果这样的话,推荐你在网上看看傅佩荣的《易经与人生》这套视频,是个不错的易经入门视频。
把八卦记下来以后,可以看看《解读易经》这本书,也是傅佩荣写的。个人意见:不推荐你看曾仕
强的《易经的奥秘》,老曾讲的有点儿主观,我个人是不太赞同他的讲法。
易经的原文不过区区几千字,现在市面儿上出售的《易经》都是原版的,目前通行的《易经》,是
经魏王弼、韩康伯注等正义的版本。易经是哲学,不是算命的书,不要太苟求原文,文字只是不得
以写出的东西,是帮你理解卦象用的。
周易全书的目录
第一编《周易》译注
第一章周易
上经
下经
第二章传文
文言传
第三章彖辞传
彖辞上传
彖辞下传
第四章象辞传
象辞上传
象辞下传
第五章系辞传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第二编《周易》解读
第一章《易经》概述
《周易》的定名
《易经》的基本观念——象、数、辞、义
象辞之间的关系
《易经》的注释和流传
第二章《易经》解读
上经解读
下经解读
第三章《易传》概述
先秦关于《周易》的解说
《易传》的形成和篇目
《易传》的象数体例
《易传》的义理内涵
第四章《易传》解读
系辞解读
系辞传上解读
系辞传下解读
说卦传解读
序卦传解读
杂卦传解读
第五章《周易》典籍图释
宋·刘牧《易数钩隐图》
宋·朱震《汉上易传·卦图》
宋·朱熹《周易本义》
宋·朱熹《易学启蒙》
宋·林至《易裨传》
宋·税与权《易学启蒙小传》
宋·朱元升《三易备遗》
元·张理《易象图说内篇》
元·张理《大易象数钩深图》
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
清·江永《河洛精蕴》
第三编《周易》研究及其发展史
第一章易学概述
易学与经学
易学中的两大流派和演变
研究历代易学的意义
第二章两汉易学
汉易与今古文经学
汉易的主要特征
孟喜与京房的易学
易纬
关于焦氏易林
郑玄易学
荀爽、虞翻易学
王肃易学
第三章晋唐易学
易学与玄学
王弼易学
韩康伯易学
关于郑王之争
孔颖达与唐代易学
崔憬易说
第四章两宋易学
……
《周易全书》第二册
《周易全书》第三册
《周易全书》第四册
《易经》总共多少篇?
严格说,《易经》和《周易》不是一个概念。《周易》包括《易经》,《易传》等共十篇,称为十传。其中《易经》包括上经和下经的。
《易经》的构成:《易经》有其特殊的文字体裁,即不分篇章节次,而是由六十四卦组成。而每个卦又由内外卦,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几部分构成。《易经》分为上、下经两部分,上经计三十卦,起于乾卦,止于离卦;下经计三十四卦:起子咸卦;止于未济卦。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
《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扩展资料
成书时间
1、成于西周
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李学勤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本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2、成于战国
大多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易传的成书问题,自欧阳修《易童子问》与苏轼之后,数百年来已经罕有人再信是孔子所做了,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李镜池等等海内外的学者名家均断定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不足信。
其称易传为孔子所做,若非司马迁之误,就必是汉儒刘歆所伪窜。根据《易传》的内容来看,应是在孟子、荀子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作品,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色。
3、成于西汉
顾颉刚根据箕子和康侯两条卦爻辞,指出《周易》卦爻辞为文王所作的传统说法不可信。
顾颉刚继《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后作《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是对其所说《周易》卦爻辞所无的观象制器故事的专门考论,意在证明《系辞传》观象制器章讲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话是西汉后期人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周易全书(全四册)(绣像本) 有哪些内容
内容简介
《周易》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代历代的、经济、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于《周易》的作者和成书时问,旧传伏羲始画先天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史记》司马迁语),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周易》乃周文王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认为《周易》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商周之际的一批巫官、史官和卜官,参照世代相传、不断积累的占筮资料和社会生活经验逐步整理加工而成的。现代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周易》帛书,就与现存的《周易》不尽相同,就是一个例证。不过,把《周易》定为商周之际成书,是没有争议的。
《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两个部分。
《易经》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里有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个部分。它不仅讲占筮、预见吉凶成败,而且涉及古代的历史事件、战争情况、生产经验、商业贸易、婚姻习俗、祭祀、民间歌谣等广泛内容,从而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蕴藏着古代占筮、、神话、艺术、文学、科学、哲学、史学等诸方面的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它通过一种特殊的图象符号系统和文学解释系统表达独特的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阴阳互补方法。
《易传》主要是对《易经》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进行新的阐发,以揭示六十四卦的内在根据与联系,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易传》将《易经》中的“一一”、“一”两个符号代之以“阴”、“阳”一对范畴,将经验的具体转化为哲学的抽象,更明确地阐发了阴阳互补方法的内涵与实质。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之神奇奥妙,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我们研究《周易》的态度,应该是“继承”和“创新”。继承《周易》丰富的文化遗产,必须把它与新的东西融合,赋予它原来所没有的新东西。
目录
周易全书:第一册
前言
周易注译与解析
上经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下经
咸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遁卦第三十三
大壮卦第三十四
晋卦第三十五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睽卦第三十八
蹇卦第三十九
解卦第四十
损卦第四十一
益卦第四十二
……
传文
彖辞传
象辞传
系辞传
周易全书:第二册
周易全书:第三册
周易全书:第四册
周易写过几本经或书?易经共有几册?
连山、归藏、周易,是古代的三种易经。连山是夏朝的易经,归藏是商朝的易经,周易是周朝的。古代中有专门人员掌管三易。如今连山和归藏都已经失传,只剩下周易了。梅花易数是北宋邵雍先生留下来的,也叫梅花心易,是一种很有名的易术。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独特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就有预测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人的易场力作用于铜钱,使之按照感应易场发生运动,于是铜钱的变动就反映了相应事物的阴阳变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老大,这问题百度一搜到处都是周易的内容就是64卦,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经30卦,下经34卦。
每卦有6爻,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
周易的精华在传的部分,易有10传,就是解释经文的
易经有几部
三部,分别为连山易,归藏易,易经,前二者皆失传,周易分为三部分,一是伏羲的八卦图.其次为周文王的易经,再者孔子作的易传,望采纳,手打的从易经的发展看有三,一曰连山易,一曰归藏易,一曰周易。
而我们现在说的易经通常指的都是周易。
孔子对周易做易传,又称十翼。由于周文王写书时迫于身陷大牢原因一些话不能明说,明说可能会立即被纣王杀掉,所以很多内容都用暗语写成,全书3000多字,对一部书来说字数实在过少。
《易经》从成书到流传到被人了解处处充满了巧合。每个人对《易经》解读都不同,《易经》告诉我们一个客观认识世界的方法,有人看过悟出了医道,有人看过悟出了为官之道,但更多的人到死也没看懂《易经》到底在说什么。其实《易经》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只不过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没有察觉。
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看易经中的《四柱预测真途》《六爻预测真途》
易经共有几册?那的是正版
连山、归藏、周易,是古代的三种易经。连山是夏朝的易经,归藏是商朝的易经,周易是周朝的。古代中有专门人员掌管三易。如今连山和归藏都已经失传,只剩下周易了。梅花易数是北宋邵雍先生留下来的,也叫梅花心易,是一种很有名的易术。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独特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就有预测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人的易场力作用于铜钱,使之按照感应易场发生运动,于是铜钱的变动就反映了相应事物的阴阳变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参考资料:哲学研究者
周易全书的目录
第一编《周易》译注
第一章周易
上经
下经
第二章传文
文言传
第三章彖辞传
彖辞上传
彖辞下传
第四章象辞传
象辞上传
象辞下传
第五章系辞传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第二编《周易》解读
第一章《易经》概述
《周易》的定名
《易经》的基本观念——象、数、辞、义
象辞之间的关系
《易经》的注释和流传
第二章《易经》解读
上经解读
下经解读
第三章《易传》概述
先秦关于《周易》的解说
《易传》的形成和篇目
《易传》的象数体例
《易传》的义理内涵
第四章《易传》解读
系辞解读
系辞传上解读
系辞传下解读
说卦传解读
序卦传解读
杂卦传解读
第五章《周易》典籍图释
宋·刘牧《易数钩隐图》
宋·朱震《汉上易传·卦图》
宋·朱熹《周易本义》
宋·朱熹《易学启蒙》
宋·林至《易裨传》
宋·税与权《易学启蒙小传》
宋·朱元升《三易备遗》
元·张理《易象图说内篇》
元·张理《大易象数钩深图》
明·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
清·江永《河洛精蕴》
第三编《周易》研究及其发展史
第一章易学概述
易学与经学
易学中的两大流派和演变
研究历代易学的意义
第二章两汉易学
汉易与今古文经学
汉易的主要特征
孟喜与京房的易学
易纬
关于焦氏易林
郑玄易学
荀爽、虞翻易学
王肃易学
第三章晋唐易学
易学与玄学
王弼易学
韩康伯易学
关于郑王之争
孔颖达与唐代易学
崔憬易说
第四章两宋易学
……
《周易全书》第二册
《周易全书》第三册
《周易全书》第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