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古代祭祀占卜

商朝官制的官制

(1)殷正百辟
内服官中重要的是“尹”、“宰”、“卿事”和“三公”等。尹是治理的意思,在王左右,辅佐王治理国家。商代最早的一位名臣叫伊尹。伊是姓,尹是官名。伊尹出身低微,被商王汤信用,举而为相。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相”不是商代的正式官名,战国以前的“相”仅作为动词,是辅佐的意思。据此,尹是辅弼商王的大臣。汤、外丙、仲壬三王先后去世,伊尹立太甲为王。太甲暴虐无道,被伊尹放逐,由自己摄政。以后太甲悔改,伊尹才把他迎回。说明尹职位高而权势重。宰是主管内廷事务的官员,有时也参与外廷事务。武丁为商王时,“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宪问》)。卿事,后世亦作“卿士”,是高级官吏的泛称。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官称。据文献记载,商朝称三公的只有文王、九侯、鄂侯、伊尹、傅说〔yue悦〕五人。
史官、官在内服中也占有特殊的地位。史官,在文献中有史和内史,在甲骨文中有大史、小史、东史、西史等。史官常在商王左右,掌记事,遇事也可发表意见。此外,还有守藏史,专门管理档案。官有卜、祝等。 卜,也称贞人,是主持占卜的官员。商王受命,以及祭祀、战争等活动都要进行占卜,所以商朝有一个庞大的贞人集团,称多卜。祝是祭祀时负责辞告鬼神的官吏。
商朝有很多官名带有“师”字,如师长、太师、少师、师保等,可含义很不相同。当时军队以师为编制,师长是高级武官。太师、少师是通晓音律的乐师。著名的乐师叫师涓(一说师延),曾为纣王作“靡靡之乐”。由于商纣王是亡国之君,故后也称淫乐为“靡靡之音”。至于师保,则专指伊尹。成汤之后,伊尹连续辅佐几个幼主,在朝中德高望重,尊称为师保。伊尹还称阿衡,东汉人郑玄解释:“阿,倚;衡,平也。伊尹汤所依倚而取平,故以为官名。”(《诗经·商颂·长发》注)
常见的官名还有小臣。不同的小臣,地位也不相同。伊尹称作伊小臣,地位很高。但小耤〔ji及〕臣(掌管奴隶耕籍)、马小臣(管理养马)等地位则较低。与小臣用法相近的还有尹、亚、事等。伊尹的尹是商王的辅弼官。多尹是商王左右从事一般事务性活动的官员。族尹有不同解释,一般认为商代基层社会组织与宗族有关,族尹是基层行政官吏。亚是武官,常见的有大亚、多亚、马亚、射亚。当时作战用战车,马拉战车,故马亚地位最高,大亚、多亚在马亚之下。射亚,是管理射箭手的武官。事,除卿事外,还有御事、我事、东事、南事、北事、西事、大事、小事等。事职数量较多,分散在朝廷的各个部门,办理具体行政事务。
另外,又有以管理对象作为官名的,如犬官(画犬、夷犬等),属于田猎性质的官员。司工、司鱼,分别是负责手工业和养鱼业的官员。
(2)殷边侯甸
商朝除侯、甸之外,还有男、卫、邦伯等。侯是分封的诸侯。甸,亦写作“田”,任务是为商王朝“治田入谷”。男,亦写作“任”,意为“任王事者”,大多承担王室杂务。卫,以为商王守卫地方为职。邦伯在甲骨文中有“某方伯”、“某伯”,独立性较强,有的还是一方诸侯的首领或盟主。侯、甸、男、卫、邦伯,多由商王诸妻、诸子、功臣及臣服于商的部族首领担任。他们对商王都承担有一定义务,平时为商王守边,有戎事时听调随征;同时,还要为王室服役、进贡。其中有的侯伯还兼任内服官,如周朝先祖曾被封为侯,周文王时称西伯,同时又是纣王的三公。

商朝进行占卜的都是什么人

巫师给王进行占卜

最有权势的商王朝官职,究竟是负责管理何事的?

商王朝的统治区域比夏王朝大得多,因而,官职设置也更完备。夏朝的官吏约有100人,商朝官吏的数量大约有200人。

商王朝的朝堂之上最大官职,当然是“王”,即商王。除了王、嫔、小王之外,朝堂之上,最有权势的是哪一个官职?简单的称谓:史(别称:大史、卿史、卜、巫、格人)。后世更多的称:巫史(或者:巫吏)。

1、《礼记·礼运》:“祝嘏辞说,藏於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

2、《后汉书·臧洪传》:“和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禜祷羣神。”

3、李贤注:“巫,女巫也。史,祝史也。”

4、唐柳宗元《非国语上·柯陵之会》:“若是,则单子果巫史矣。”

在商王朝的国家机构之中,巫史(巫吏)的地位最为重要。为什么?因为商王朝的重大事务,不是由商王做出决定,而是通过占卜请示神意而定。比如,商王想今天出门,必须先占卜求得神的旨意,商王会按照神的旨意行事。所以,几乎每天必卜,每事必卜。

打卦工具

巫史(巫吏)是神权的体现者,他们往往对政事有实际的决定权。由于具有占卜问神的实际操作权,也就是占卜、祭祀的大权,因而,他们在商王朝之中,还控制着军事、司法、教育、历法、记事等大权。有些职官是从巫史分化来的,比如:师保(太师、少师、太保)、卿士、祝、作册(内史)等等。

师保是最有实权的官员。比如,商王太甲(第四任商王)受到了大臣伊尹的管束。情况是这样的——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

伊尹

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北),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

卜辞中的太甲

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今商丘谷熟镇),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这样的事例在后世不可想象,但既然流传下来,说明远古君臣关系是以是非为最高准则。

卿士(有称:卿史),是处理朝政的总领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宰相。祝,负责祭祀等敬天敬鬼神的事务。作册(守藏史、内史),记载和保藏典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巫史(巫吏)主要从事以下活动——1、卜筮:巫咸发明的“筮shi法”不仅是占卜工具,而且是天文、历法、数学的运算筹码。对周易经的产生及通过数理而形成“卦象”,以及引伸哲理等诸方面,“筮法”均起着奠基作用。

2、祭祀:无论是国祭、社祭和民祭,巫史都是权威的组织者。

3、书史:举凡先公先王的世系,当代君王的言行,军国要务,祸福灾祥均在巫史的记载之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司马迁所作的史记就享用了巫史的资料。

4、星历:巫史依据天象创造出六十天支记日法。早在三千多年前,巫史就有一年十二个月的记载,并且已经采取了润月的办法来调节塑望月和回归年的吻合。到了周代更是发明了“圭表”测日影而确定冬至、夏至等节气。

5、教育:巫史是文化的传播者,日用知识、礼乐射御,非巫史以为教。

6、医药:根据甲骨文记载,巫史当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殷商西周时期巫史的勃兴,是中囯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不仅造就了中华文化黎明时期的繁荣局面,而且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传统学术的一系列特点,都与巫史有关。所以,学习远古史的人要记住“巫的特质”。那么,什么是这个“巫的特质”呢?

甲文中,巫作田,多见。或作伞,同舞字,亦多见。它们与祈雨或祈雨的舞蹈活动有关。不仅卜辞,而且文献如《周礼》、《诗经》、《礼记》亦多见“舞”字。当时“舞”种类繁多,颇为重要。仰韶马家窑陶盆的多人牵手的舞蹈姿态,大概就是这种巫舞形象。巫舞求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卜辞中多见求雨,巫舞求雨对农耕民族是头等大事,与整个氏族、部落生存、生活休戚相关,地位非常重要。其次,巫舞和活动由求雨而并及其他种种祭祀活动(当时祭祀极为繁多,卜辞记载凡三、五日一祭)以及治病求药等等。它从而发展出一整套极其繁复的仪文礼节的形式规范,称之为“礼仪”。其主观目的是沟通天人,和合祖先,降福氏族;其客观效果则是凝聚氏族,保持秩序,巩固群体,维系生存(此段摘录于:李泽厚:说巫史传统)。

商朝的官僚机构包括哪些?

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商朝时期的王室贵族遇事为什么要进行占卜

原始民族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见,必须以人为的方式加以考验,占卜的方法便随之应运而生。占卜是由外界事物的动向和变化向非人的灵体探询想要知道的事物。它和预言不同的地方在于,通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让占者去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商朝占卜,以鬼神治国创造了哪些东西?

在商朝的遗址安阳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商朝遗迹和甲骨文,而甲骨文大多是用来占卜的卜辞,这些卜辞记载了大量的商时历史,其中就有记载“武丁封子子宋於宋”的甲骨卜辞,这表明至少在武丁帝时分封就已出现。商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占卜,以鬼神治国的时代,众多文献记载商民信占卜鬼神之事,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都要占卜。

鬼神崇拜是商民的特点,具体起源不得而知,但由于鬼神崇拜,喜好占卜创造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因为商民鬼神,巫师就要让鬼神可以显现,占卜是最能体现鬼神显现又最简单的方式,占卜就得以流行开来。

占卜的首要问题是怎么可以让巫师一目了然的知道结果,并且不让别人怀疑巫师的自我加工而相信是真的鬼神的意思。用历史事件或者发生过的事情来断定吉凶是最浅显和最让人信服的方式,于是记载历史事件就开始了。记载新的历史事件就需要一直创造文字,甲骨文也就越来越丰富。反之也一样成立,巫师用最早的文字记载历史事件来给商民占卜,慢慢成为了鬼神流行。

占卜越到后面越复杂,因为随着历史事件的增多,吉凶就越发的多样性,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祭祀鬼神也就出现了。商朝时由于处于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不足,牛羊等等用来祭祀的牲畜也可以用来促进生产和食力,而奴隶却要消耗粮食,同时奴隶也可以通过战争来补充,所以以人祭鬼神大行其道。安阳殷墟出土了众多的活人祭祀坑穴,同时出土的还有众多的活人殉葬坑穴。这是由活人祭祀鬼神而来。以人祭鬼神并且得到接受(因为没有反对所以是接受),那是否意味着以活人殉葬可以成为鬼神?即使不能成为鬼神带着众多活人殉葬也可以受到鬼神的照顾。这种想法只要有万一的可能也会被实行,而商朝更是一个鬼神治国的国家,这种想法极其诱惑,活人殉葬也就流行了起来。

但是人祭和人殉对于奴隶的需求就变大了,于是商朝就积极的向外扩张以获得奴隶。商朝的主要对手是东夷。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