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支与方位,12地支对应五行与阴阳

十二地支金木水火土属性,十二地支五行属性方位

十二地支金木水火土属性

: 三金一十四哦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为阳木,象征参天大树,属雷

乙为阴木,象征柔韧藤蔓,属风

丙为阳火,象征太阳之火,属日

丁为阴火,象征萤烛之光,属星

戊为阳土,象征城墙堤坝,属霞

己为阴土,象征田园之土,属云

庚为阳金,象征金矿钢铁,属月

辛为阴金,象征珠宝玉器,属霜

壬为,象征汪洋大海,属露

癸为,象征雨露溪流,属霖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对应十天干

子:癸

丑:己,癸,辛

寅:甲,丙,戊

卯:乙

辰:戊,乙,癸

巳:丙,庚,戊

午:丁,己

未:己,丁,乙

申:庚,壬,戊

酉:辛

戌:戊,辛,丁

亥:壬,甲

十二地支对应: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此以奇偶分。(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此以四季分,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辰为阳中阳,戌为阳,丑为阴,未为阳。)

十二地支对应四时方位: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金,亥子北方水,戌丑未四季土。

五行:金木水火土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记忆:金代表利斧,斧头可以伐木,所以金克木。树木种在土里能将土聚拢,所以水土流失就多植树,木克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古代囤土建大坝防洪水,土克水。水能灭火,水克火。真金不怕火炼,炼铁等金属就是用火烧化它,火克金。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记忆:金属被火冶炼能化成液体,金生水。用水浇灌树木花草,水生木。木材点燃可以生火,木生火。木材经过火烧会化为灰烬,火生土。土地矿物之中可以开采出金属物质,土生金。

古人用五行元素代表世间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阴一阳谓之道。”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生世间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古代用五行代表世界上的事物,比如代表天地,男女,寒暑,日月等等一切,这就说明是对立的。

日月在不断更替,寒来暑往,四季也在,这就说明同时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不光分别代表不同的东西,并且同一个东西也有之分,比如人和动物,你的背部代表阳,前面代表阴,这是因为动物背部冲着太阳,腹部冲着地。(万物负阴而抱阳)

以上就是与十二地支金木水火土属性相关内容,是关于十二地支的分享。看完十二地支五行属性方位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位与天干地支的关系

在阳宅风水中,八卦的方位是按“后天八卦方位”的。
也就是文王卦的方位: 坎北、离南、震东、兑西、乾西北、巽东南、坤西南、艮东北。 在风水学中,定地理实际方位,都是用后天八卦。而先天八卦不用作定实际位置,而用作判断时间应期。 也可以说。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一、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二、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要熟悉天干地支与方位的关系,必须先明了他们的五行属性。
1、天干与五行木——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火——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土——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金——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水——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
2、地支与五行子(鼠)属水,亥(猪)属水寅(虎)属木;卯(兔)属木巳(蛇)属火;午(马)属火申(猴)属金;酉(鸡)属金辰(龙)、戌(犬)属阳土丑(牛)、未(羊)属阴土
三、五行与方位的对应关系 五行水属北方五行火属南方五行木属东方五行金属西方五行土属中央 四、天干地支与方位的关系
1、天干地支简单方位划分 东方甲乙寅卯木,南方丙丁巳午火西方庚辛申酉金,北方壬癸亥子水戊己辰戌丑未土。
2、天干地支方位在风水上的精准划分 天干地支的方位在风水上有更为精准的划分,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有八大方位: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每个方位有45度。 而风水在测量方向时又把这8个方位细分成24个方位,每个方位十五度,称为二十四山,从正北开始,按顺序分别是: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
记得在专业易经学习“易先生”平台上,一位拥有近20年八字实战经验的李德老师说过,人生起伏,看似毫无规律,其实有章可循。当我们掌握了八字预测学,
就可以知道这人生变化的规律,更好地规划好自己的一生。我们可以学习易经的形成及发展历程,了解八字预测学的由来及发展历程,认识阴阳、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
天干对应的方位度数:
① 甲 — 正东偏北,67.7——82.5度。
② 乙 — 正东偏南,97.6——112.5度。
③ 丙 — 正南偏东,157.6——172.5度。
④ 丁 — 正南偏西,187.6——202.5度。
⑤ 庚 — 正西偏南,247.6——262.5度。
⑥ 辛 — 正西偏北,277.6——292.5度。
⑦ 壬 — 正北偏西,337.6——352.5度。
⑧ 癸 — 正北偏东,7.6——22.5度。
地支对应的方位度数:
① 子 — 正北方向,352.6——7.5度。
② 丑 — 东北偏北,22.6——37.5度。
③ 寅 — 东北偏东,52.6——67.5度。
④ 卯 — 正东方向,82.6——97.5度。
⑤ 辰 — 东南偏东,112.6——127.5度。
⑥ 巳 — 东南偏南,142.6——157.5度。
⑦ 午 — 正南方向,172.6——187.5度。
⑧ 未 — 西南偏南,202.6——217.5度。
⑨ 申 — 西南偏西,232.6——247.5度。
⑩ 酉 — 正西方向,262.6——277.5度。
⑪ 戌 — 西北偏西,292.6——307.5度。
⑫ 亥 — 西北偏北,322.6——337.5度。

十二地支的空间分布具体是什么?

十二地支自身构成了一个系统,一个太极,具备太极的时间、空间、要素和联系这四个支柱,以及自身穷变通久的周期律。其中时间、空间和要素都是这十二地支自身。地支的要素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我们上面已经介绍过了,时间部分我们会留在后面的六十甲子部分再去介绍,本节来介绍地支中的空间,即十二地的空间分布。

地支在空间上的分布上有三个模式,一个是九宫分布,一个是周天分布。这两个是十二地支自身的空间分布。第三个是地支与天干和八卦共同组成的二十四山向图。

九宫分布

我们先来看十二地支在九宫图中的分布。

在九宫分布中,子午卯酉分别位于北南东西四个正向,对应八卦中的坎、震、离、兑这四个正卦。在四隅中,每个宫格内有两个地支,东北方是丑和寅,对应艮卦;东南方是辰和巳,对应巽卦;西南方是未和申,对应坤卦;西北方是戌和亥,对应乾卦。由此建立起了十二地支与八卦和八方之间的对应关系。

地支的九宫分布

周天分布

在周天分布中,我们是将360度圆周分为十二等分,十二个地支按照顺序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每个地支占据30度角的空间。其中子在北方、丑在北偏东方向、寅在东偏北方向、卯在东方、辰在东偏南方向、巳在南偏东方向,午在南方,未在南偏西方向、申在西偏南方向、酉在西方、戌在西偏北方向、亥在北偏西方向。

地支的周天分布

可见周天分布图与九宫分布图基本相似,不过是用十二个宫格来代替洛书九宫中的外部八个宫格,每个地支的位置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在这两个分布图中,子午卯酉都居于北南东西四个正向上。

我们前面讲过的十二地支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合、相冲、相刑、相害这些关系,实际上都是在这个周天分布图上来完成的。

比如相冲关系,在周天分布图上,我们将十二地支两两一组,共分为六组,每组内的两个地支通过圆心两两相对,如子午相对、丑未相对、寅申相对、卯酉相对、辰戌相对、巳亥相对,这就是六冲关系。

我们再来看关系,将圆周上子和丑的中点以及午和未的中点连接起来,然后把这条分割线两侧对称的两个地支连接起来,子丑相连、寅亥相连、卯戌相连,所得到的这六组地支就是十二地支中的关系,他们的连线垂直于子丑午未这条分割线。

我们再将圆周上卯和辰的中点以及酉和戌的中点连接起来,然后把这条分割线两侧对称的两个地支连接起来,卯辰相连、寅巳相连、丑午相连、子未相连,所得到的这六组地支就是十二地支中的六害关系,他们的连线垂直于卯辰酉戌这条分割线。

还有地支的三合关系、三会关系都能够在这个周天分布图中得以体现和表达。所以周天分布图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

另外,十二地支的周天分布图除了是一个空间分布图,还是一个时间分布图,我们知道日晷就是一个十二地支盘,用十二地支的周天分布图来标记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日晷中的地支分布——地支的时间属性

所以周天分布图可以视作一个时空全息模型,表达了易经中时空一体的观念。

二十四山向图

地支在方位上的重要应用,就是二十四山向图。

易经是一门关于时和位(即时间和方位)的学问,方位是空间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日常生活中和易经理论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易经预测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吉利的时间和吉利的方位,从而让自己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因此如何划分空间方位也是易经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东、南、西、北即四象来表示平面方位,但四象划分法中每个方位有90度角的范围,划分不够精细,导致在实际应用中误差范围过大,不能精确定位。为此人们利用阴阳二分法将四象重新划分为八个方位,增加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的方位,每个方位对应一个三爻卦,用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将每个方位的范围限定在45度角之内,即后天八卦方位图。

后天八卦方位图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四面八方的概念,四面是指东南西北,用四象或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个神兽来表示,八方是八卦,其中四个正卦与四象重合,也就是说八方里面包含了四面。

但在实践应用中,后天八卦方位图仍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人们又引入了十二地支周天分布图,将360度圆周用十二个地支划分为12个方位,每个方位对应一个地支,并将每个方位的范围限定为30度角。

但人们觉得30度角还是不够精细,为此古人又继续用阴阳二分法对十二地支周天分布图进行改造,将360度圆周从十二等分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份15度角。

这样我们就将空间方位从360度、90度、45度、30度,一步步地划分到15度,将空间划分得越来越精细。

我们将这样划分的二十四个方位称为二十四山向,并分别用八天干(戊己为中央土,故舍弃不用)、十二地支和乾、艮、巽、坤四卦个来分别表示。

二十四山向图

二十四山向是风水罗盘上的主要信息,用于堪舆定位。这也就是邵雍先生提出的实用八卦图的主要内容。

二十四山向图实际上涉及到了洛书九宫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之前我们介绍的洛书九宫都是画成一个正方形的样子,然后将这个正方形分为三行三列的九个宫格。其实洛书九宫还可以画成两个同心圆的样子,并从同心圆的圆心引出四条直线,将同心圆分为八等份,相邻两条之间之间的夹角45度,这样内圆就是洛书的中宫,内外圆之间的八个部分就是洛书的外部八宫。

二十四山向则是进一步将这八个宫再平分为三等份,就得到了二十四个宫格,即二十四个山向。

从本质上来看,二十四山向图既是十二地支九宫分布图的变体,也是十二地支周天分布图的变体,是九宫分布和周天分布的高度统一。这是因为二十四是八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才能够统一四象、八卦和十二地支。

在二十四山向图中,从北方开始,顺时针旋转,这二十四个山向分别是北方的壬、子、癸,东北方的丑、艮、寅,东方的甲、卯、乙,东南方的辰、巽、巳,南方的丙、午、丁,西南方的未、坤、申,西方的庚、酉、辛,以及西北方的戌、乾、亥。

二十四山向是用天干、地支和八卦三组符号共同构成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乱,记不住各个干支和卦象的各自顺序和位置。其实要想记住也很容易,只要找到其中的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在这个同心圆的洛书九宫图中,四正四隅八个宫格内,四正宫里面都是两干一支,四隅宫里面都是两支一卦,其中的一支和一卦分别位于八个宫格的中间位置,另外两个干或两个支都分别排列在它的左右两侧。

比如南方的正宫里面是丙午丁,是两干一支,其中丙丁两干分别排在午支的两侧;西北的隅宫里面是戌乾亥,是两支一卦,其中戌亥两支分别在乾卦的两侧。其余六宫内的排列情况可依此类推。

这个正宫是两干一支,隅宫是两支一卦的规律还是很好记忆的。

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任意两个相邻地支之间都隔着一个天干或者一个经卦,四个经卦全部位于四个角落(四隅)的正中,子午卯酉居于东南西北四个正向的正中,八个天干按五行方位居于东南西北四个正向,按顺序排列在子午卯酉的两侧。这样就能把这二十四山向中干支和八卦的分布记住了。

除了这个二十四山向图外,易经中还有很多工具用来描述空间和方位分布,比如六十甲子可以组成一个周天分布图,将360度圆周分为60份,每份占6度。还有前面介绍的六十四卦天圆地方图,其中的天图将360度圆周划分为64份,每份占5.625度。而在一些风水罗盘上,将空间划分为384等份,对应六十四卦的384爻,每一等份只有0.9375度,更加地精细。

但不管怎么划分,洛书九宫、十二地支和二十四山向都是空间和方位分布的核心内容。

12地支五行属性表

大家都知道十二地支,每个地支都有对应的方位,五行属性,以及身体器官部位。下面我为你整理了12地支五行属性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2地支五行属性

古书《类经图翼·五行统论》所云:“十二支以应月,地之五行也,子阳亥阴日水,午阳巳阴日火,寅阳卯阴日木,申阳酉阴日金,辰戌阳丑未阴日土。”

寅、卯月为春季的正、二月,正是东方风木之气当令之时,故寅、卯在五行同属木。

巳、午月为夏季的四、五月,正当南方火热之气当令,故巳、午在五行同属火。

申、酉月为秋季的七、八月,正是西方燥金之气当令,故申、酉在五行同属金。

亥、子月为冬季的十、十一月,正当北方寒水之气当令,故亥、子在五行同属水。

辰为季春三月,未为季夏六月,戌为季秋九月,丑为季冬十二月,这四个季月,都是中央土湿之气寄王子:四时的月分,所以辰戌丑未在五行同属于土。

十二地支名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数目:

子一,丑二,寅三,卯四,辰五,巳六,午七,未八,申九,西十,戌十一亥十二。

十二地支阴阳

子、寅、辰、午、申、戌是六阳支。

丑、卯、巳、未、酉、亥是六阴支。

十二地支属性

子为阳水,亥为阴水,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为阴火,

午为阳火,申为阳金,西为阴金,辰戌阳土,丑未阴土。

十二地支与方位: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西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中央土。

十二地支与四季:

寅卯辰春季,巳午未夏季,申西戌秋季,亥子丑冬季。

又论;辰戌丑未土在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最后一个月为土月。

十二地支与人体部位的关系:

子丑为腿脚,寅亥为腿膝,卯戌为屁股,辰西为两臂,巳申为肩,午未为头面。

十二地支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肚脐及脾胃

寅胆目疾脉两手,卯木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脾肩胸痰,巳面齿咽小肠肛。

午火心脏并眼比未土胃脾并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西金咽喉及气管。

戌土命门腿踝足,亥水发骨尿道肾。

十二地支与月份关系:

古人说:一二三阳开泰,斗柄回寅万事春。就是说:每一年的寅月、寅日、寅时,北

斗的把柄指向寅位。古人是以斗柄所指来分十二个月份。因此斗星的斗柄年年正月指向寅位。

古人把寅做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

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

例:正月见寅,寅是月建。必须在立春之后到惊蛰之间,均以十二节为准,余仿此

为什么十二地支有阴阳之说?

《周易·系辞上》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就是说,事物之所以有规律地运动着,由于它们都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道,就是规律。奇为阳,偶为阴,古义昭然,百世不惑。1、3、5、7、9、11为奇数,属于阳,2、4、6、8、10、12为偶数,属于阴。

十二地支和命盘方位一样?

不一样。十二地支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命盘方位则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为:西南、西北、东北、东南、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东南、东北、西北、西南。

十二地支的空间分布具体是什么?

十二地支自身构成了一个系统,一个太极,具备太极的时间、空间、要素和联系这四个支柱,以及自身穷变通久的周期律。其中时间、空间和要素都是这十二地支自身。地支的要素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我们上面已经介绍过了,时间部分我们会留在后面的六十甲子部分再去介绍,本节来介绍地支中的空间,即十二地的空间分布。

地支在空间上的分布上有三个模式,一个是九宫分布,一个是周天分布。这两个是十二地支自身的空间分布。第三个是地支与天干和八卦共同组成的二十四山向图。

九宫分布

我们先来看十二地支在九宫图中的分布。

在九宫分布中,子午卯酉分别位于北南东西四个正向,对应八卦中的坎、震、离、兑这四个正卦。在四隅中,每个宫格内有两个地支,东北方是丑和寅,对应艮卦;东南方是辰和巳,对应巽卦;西南方是未和申,对应坤卦;西北方是戌和亥,对应乾卦。由此建立起了十二地支与八卦和八方之间的对应关系。

地支的九宫分布

周天分布

在周天分布中,我们是将360度圆周分为十二等分,十二个地支按照顺序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每个地支占据30度角的空间。其中子在北方、丑在北偏东方向、寅在东偏北方向、卯在东方、辰在东偏南方向、巳在南偏东方向,午在南方,未在南偏西方向、申在西偏南方向、酉在西方、戌在西偏北方向、亥在北偏西方向。

地支的周天分布

可见周天分布图与九宫分布图基本相似,不过是用十二个宫格来代替洛书九宫中的外部八个宫格,每个地支的位置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在这两个分布图中,子午卯酉都居于北南东西四个正向上。

我们前面讲过的十二地支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合、相冲、相刑、相害这些关系,实际上都是在这个周天分布图上来完成的。

比如相冲关系,在周天分布图上,我们将十二地支两两一组,共分为六组,每组内的两个地支通过圆心两两相对,如子午相对、丑未相对、寅申相对、卯酉相对、辰戌相对、巳亥相对,这就是六冲关系。

我们再来看关系,将圆周上子和丑的中点以及午和未的中点连接起来,然后把这条分割线两侧对称的两个地支连接起来,子丑相连、寅亥相连、卯戌相连,所得到的这六组地支就是十二地支中的关系,他们的连线垂直于子丑午未这条分割线。

我们再将圆周上卯和辰的中点以及酉和戌的中点连接起来,然后把这条分割线两侧对称的两个地支连接起来,卯辰相连、寅巳相连、丑午相连、子未相连,所得到的这六组地支就是十二地支中的六害关系,他们的连线垂直于卯辰酉戌这条分割线。

还有地支的三合关系、三会关系都能够在这个周天分布图中得以体现和表达。所以周天分布图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

另外,十二地支的周天分布图除了是一个空间分布图,还是一个时间分布图,我们知道日晷就是一个十二地支盘,用十二地支的周天分布图来标记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日晷中的地支分布——地支的时间属性

所以周天分布图可以视作一个时空全息模型,表达了易经中时空一体的观念。

二十四山向图

地支在方位上的重要应用,就是二十四山向图。

易经是一门关于时和位(即时间和方位)的学问,方位是空间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日常生活中和易经理论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易经预测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吉利的时间和吉利的方位,从而让自己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因此如何划分空间方位也是易经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东、南、西、北即四象来表示平面方位,但四象划分法中每个方位有90度角的范围,划分不够精细,导致在实际应用中误差范围过大,不能精确定位。为此人们利用阴阳二分法将四象重新划分为八个方位,增加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的方位,每个方位对应一个三爻卦,用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将每个方位的范围限定在45度角之内,即后天八卦方位图。

后天八卦方位图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四面八方的概念,四面是指东南西北,用四象或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个神兽来表示,八方是八卦,其中四个正卦与四象重合,也就是说八方里面包含了四面。

但在实践应用中,后天八卦方位图仍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人们又引入了十二地支周天分布图,将360度圆周用十二个地支划分为12个方位,每个方位对应一个地支,并将每个方位的范围限定为30度角。

但人们觉得30度角还是不够精细,为此古人又继续用阴阳二分法对十二地支周天分布图进行改造,将360度圆周从十二等分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份15度角。

这样我们就将空间方位从360度、90度、45度、30度,一步步地划分到15度,将空间划分得越来越精细。

我们将这样划分的二十四个方位称为二十四山向,并分别用八天干(戊己为中央土,故舍弃不用)、十二地支和乾、艮、巽、坤四卦个来分别表示。

二十四山向图

二十四山向是风水罗盘上的主要信息,用于堪舆定位。这也就是邵雍先生提出的实用八卦图的主要内容。

二十四山向图实际上涉及到了洛书九宫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之前我们介绍的洛书九宫都是画成一个正方形的样子,然后将这个正方形分为三行三列的九个宫格。其实洛书九宫还可以画成两个同心圆的样子,并从同心圆的圆心引出四条直线,将同心圆分为八等份,相邻两条之间之间的夹角45度,这样内圆就是洛书的中宫,内外圆之间的八个部分就是洛书的外部八宫。

二十四山向则是进一步将这八个宫再平分为三等份,就得到了二十四个宫格,即二十四个山向。

从本质上来看,二十四山向图既是十二地支九宫分布图的变体,也是十二地支周天分布图的变体,是九宫分布和周天分布的高度统一。这是因为二十四是八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才能够统一四象、八卦和十二地支。

在二十四山向图中,从北方开始,顺时针旋转,这二十四个山向分别是北方的壬、子、癸,东北方的丑、艮、寅,东方的甲、卯、乙,东南方的辰、巽、巳,南方的丙、午、丁,西南方的未、坤、申,西方的庚、酉、辛,以及西北方的戌、乾、亥。

二十四山向是用天干、地支和八卦三组符号共同构成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乱,记不住各个干支和卦象的各自顺序和位置。其实要想记住也很容易,只要找到其中的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在这个同心圆的洛书九宫图中,四正四隅八个宫格内,四正宫里面都是两干一支,四隅宫里面都是两支一卦,其中的一支和一卦分别位于八个宫格的中间位置,另外两个干或两个支都分别排列在它的左右两侧。

比如南方的正宫里面是丙午丁,是两干一支,其中丙丁两干分别排在午支的两侧;西北的隅宫里面是戌乾亥,是两支一卦,其中戌亥两支分别在乾卦的两侧。其余六宫内的排列情况可依此类推。

这个正宫是两干一支,隅宫是两支一卦的规律还是很好记忆的。

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任意两个相邻地支之间都隔着一个天干或者一个经卦,四个经卦全部位于四个角落(四隅)的正中,子午卯酉居于东南西北四个正向的正中,八个天干按五行方位居于东南西北四个正向,按顺序排列在子午卯酉的两侧。这样就能把这二十四山向中干支和八卦的分布记住了。

除了这个二十四山向图外,易经中还有很多工具用来描述空间和方位分布,比如六十甲子可以组成一个周天分布图,将360度圆周分为60份,每份占6度。还有前面介绍的六十四卦天圆地方图,其中的天图将360度圆周划分为64份,每份占5.625度。而在一些风水罗盘上,将空间划分为384等份,对应六十四卦的384爻,每一等份只有0.9375度,更加地精细。

但不管怎么划分,洛书九宫、十二地支和二十四山向都是空间和方位分布的核心内容。

地支方位图

十二地支对应什么方向? 子:五行属阳水,位居北方。
丑:五行属阴土,位居东北方。
寅:五行属阳木,位居东北方。
卯:五行属阴木,位居东方。
辰:五行属阳土,位居东南方。
巳:五行属阴火,位居东南方。
午:五行属阳火,位居南方。
未:五行属阴土,位居西南。
申:五行属阳金,位居西南方。
酉:五行属阴金,位居西方。
戌:五行属阳土,位居西北方。
亥:五行属阴水耽位居西北方。

天干地支与先天八卦方位配图 先天八卦(伏羲八卦)传说为伏羲所创没有图形后由宋朝邵雍根据《说卦》而配置成图天干是由京房的纳甲法来配置的地支也没有是按在天垂象在地成形来述说的即乾金为天坎水为水艮土为山离火为火坤土为地兑金为泽巽木为风震木为雷乾震坎艮为阳卦坤巽离兑为阴卦就这样

十二地支禄位分别是哪些方位:十干均有禄位,那么地支禄位各是什么? 五行中庸之位,临官之位,对应方位,也可结合九宫分野

地支的来源 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符号。天文来自具体对天象的观察。要言不烦,地支来源古代二十八星宿另一种一年的表达。 子代表鼠,丑代表牛,寅代表虎;卯代表兔,辰代表龙,巳代表蛇,午代表马,未代表羊,申代表猴,酉代表鸡,戌代表狗,亥代表猪。同时古人发现十二属相的分布很有特点,比如,鼠年旺的年份,北方的鼠更多,因此子为北方;我国东北的虎很凶很大,因此寅居东北;东南为沿海地带,为龙之故乡,因此辰居东南方。古人根据这种规律,发现了十二属相与十二方位的关系,如下图表示:(十二属相图、十二方位空间图)十二属相图十二方位空间图同时,古人又发现木星也是围绕着太阳旋转,其周期近十二年。十二属相显象活动周期恰与木星绕太阳运转周期相互对应。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定位为,地球上十二属相的显象活动交替轮回的变化是受到木星绕太阳运转规律的影响所产生,木星、太阳、地球三者在运行时构成了一定的角度关系,它们本身放射出来的能量场由于每年所处位置的不同,在地球上形成的能量场也不同,当形成的能量场适合于鼠的生长时,鼠就特别多、特别旺,就叫做子年。这一年出生的人总是或多或少的带有点鼠的性格特点。同样可以推知;当木星与地球、太阳之间构成的角度关系放射出来的能量场适合牛的生长时,牛就膘肥体壮,就叫丑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就多少带有点牛脾气……由此,可以说,木星的运转规律决定着地球上十二属相的变化,十二属相与十二空间方位代号就是古人强命名的十二地支,由此可知十二属相、十二空间方位、十二地支,三者统一的强命名代号为十二地支。因地支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一个椭圆轨迹其度数为365又1/4度,其地磁的场能反映应定位为365又1/4度,365又1/4除以十二得出每一地支所占的方位空间度数为30.4375度;因其相对位置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场能,相对而言对人类吉凶祸福的变化也不同。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 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天干(Heavenly Stems)表示次序 地支(Earthly Branches)计算时日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春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近代才确定下来的。辛亥革命后,皇帝年号被废除,而干支纪年一直沿用。1912年,孙中山先生宣布废除旧历,采用公历纪年。到了1914年,时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颁布法令,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在此之前,传统上以立春作为岁首。而民国的老黄历,上面还是以立春为一个生肖年开始的节点。“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历法》一书中阐述了干支纪年是干支历的一部分,且从立春起算!并明确指出2000多年来干支历与农历(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意思很明白,自古农历就借用干支来纪年。但农历从正月初一起算不能改变干支纪年从立春起算这一原则。下表中所列公历年月日均为农历正月初一所在之日,而农历是数序纪时,干支历却是天干地支这一存有天地密码的纪时,二者是不同的历法。固自古以来干支、五行、生肖存在着关联性,只与干支历有关。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金 鼠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金 牛 ......>>

五行代表什么方位 我国古典哲学认为,“五行”即宇宙中的五种基本元素。代表很广泛。
1、代表方位: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
2、代表季节(节令):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每季末月土。
3、代表颜色:青木;红火;白金;黑水;黄土。
4、代表五脏:肝木;心火;肺金;肾水;脾土。
5、代表情志:怒木;喜火;悲金;惊水;思土。
6、代表天干:甲乙木;丙丁火;庚辛金;壬癸水;戊己土。
7、代表地支: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
8、代表八卦:震巽木;离火;兑乾金;坎水;坤艮土。
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矛盾和统一,平衡和不平衡,可以产生天地万物,可以产生吉、凶、祸、福。若深究其理,则可发现其奥妙无穷!
具体的五行方位图如下: 火
木 土 金

上面这个五行方位图(必须要记住的),为东方木(请特别注意,图中的方位,是以《易经》的方位为准,不是现代画地图的方位),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这个方位非常有道理。我们在明朝时也开矿,当时并没有地质学,怎么知道何处有矿,固然有的是当地的居民发现的,但大多数是靠八卦五行的道理,来判断五行的中心。西方金,在 *** ,越到西方,藏金越多。东方木,植物易生发,早受阳光热能。南方火,气候炎热。北方水,冰雪最多。初看好像五行方位很乱,再作仔细观察,不能说它没有理由,古人是怎样发现这个法则的呢?以金为例:
金生水,在《千字文》――这篇文字很妙,以一千个不同的字,写成了这篇文章,把天文、地理、物理、等等,都容纳进去了,幼年读来好像无所谓,实在是一篇很伟大的著作,其中有一句“金生丽水”,这个丽水不是浙江的丽水县。丽水是形容水多,凡是藏金的地方,一定是雨带地区。我初到时,看见有金铜矿务局,问起产金的地方在金山、瑞芳一带,我说那里的雨量一定很多,果然基隆、金山、瑞芳一带常下雨,这就是“金生丽水”,藏金的地方雨水多。
金克木,当然砍木头要用铁器,或用锯子去锯,这还不足为奇。在古代,假如门口有一棵大树,认为风水不好,而又觉得砍伐麻烦,不如让它自己枯死,就用一枚大铁钉,打到树的中心,这棵树很快就枯萎了,这就是金克木的现象。
另外一个哲学的道理,例如金生水,在古代就说:“水者金之子。”水是金的儿子,于是水生木,木是水的儿子,木生火,火是木之子,火生土,土是火之子,土生金,金又是土之子。
克则是隔代相克。从前有一个笑话,一个祖父打孙子,可是他的儿子看到了,便打自己耳光,这位打孙子的祖父问儿子为啥自打耳光,他儿子说:“你可以打我的儿子,我怎么不可以打你的儿子?”这也近于五行相克,事实也是如此。所谓隔代相克,逢三必变,这是一个法则。在生克之中,恩生于害,害又生恩。以军事哲学来说,一次大战之后,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有时觉得战争并没有什么可怕,等于理发,头发长了,剃剃就漂亮。有许多讲军事哲学的朋友,就以这种五行生克的法则来讲,也言之成理。物理的法则亦然,须到了一个时候,必要清理一下,才能创造出更新的事物,这是宇宙的法则。五行的方位,对我们研究物理关系很大,大家一定要记住。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