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
2023年是属什么年
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兔年)。
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癸卯年”中,“癸”是按照的天干法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卯”是按照地支法纪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023年是癸卯年。
扩展资料
兔年的判断方法: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7的年份都是兔年。
列成公式为: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余数是7。
例如: 2011÷12=商167,同时余数是7,那么,2011年是兔年。
注意以上只是大概的对应关系,因为世界通用的公历和中国的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而干支历以立春建寅月之日为一年之始,一般立春当天相当于公历每年2月4号或5号。
2023年放假安排预测元旦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至2023年1月1日(星期日元旦)放假 共计3天
春节从2023年1月22日(正月初一)开始放假,到2023年1月28日(正月初七)假期结束 共计7天 1月21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清明节 2023年4月3日至2023年4月5日放假共3天 4月1日(星期六)4月2日(星期日)上班
劳动节 2023年4月29日(星期六)至2023年5月3日(星期三)放假5天 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端午节 2023年6月22日(星期四端午节)至2023年6月24日(星期六)放假共计3天 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节国庆节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中秋节)至2023年10月7日放假共9天 10月8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卯兔。
2023年是公历平年,共有365天。但是,在农历上闰二月,共384天。由于,该年有两个“立春”,故称“双春年”。由于该年闰二月,就导致到了三月十七是就立夏了。
2023年是立子年吗
不是。
在中国传统纪年天干地支来说,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天干为癸,地支为卯,癸五行属水,卯为生肖兔,五行纳音金箔金,故为水兔之命。
2023是癸卯年,只有365天。由于该年闰月,所以在农历的1年里有2个立春。故称为双春年。
2023农历什么年
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兔年)。
“癸卯年”中,“癸”是按照的天干法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卯”是按照地支法纪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以说2023年是癸卯年。
此年生人,聪明伶俐,和蔼文静,然能力不足,志向平平,好静不宜好动,缺乏思虑决断,常错失良机,事成少败多。对爱情执念深,终生多为情所困,宜应谨慎之,生性敏感,多有慈悲之心。
2023 年是农历癸卯年(兔年)。
癸卯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比如1903、1963、2023(60年一周期)。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农历介绍:
农历,是中国现行的近现代历法,属于阴阳合历,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因使用“夏正”,古时称为夏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癸卯年、百度百科-农历
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2023
2023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即让2023的最后一位数减去3,差为0即是天干排序笫十位的癸字,再让2023除以12所得余数为7,再让7减去3得差4,即是地支排序第4位的卯,因此2023年为癸卯年。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为一个月。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在古代,正月初一叫元旦;立春叫春节。1912年,清朝被推翻,历法数序纪时的皇帝年号纪年法被废除,孙中山宣布使用公历,把1月1日定为元旦。后来袁世凯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对上述历法改变的事实,干支纪年(含生肖)自古以来仍从立春起算,历史学者倪方六、民俗专家方炳桂、福州民俗研究者郑子端、北京民俗协会理事韩硕、著名民俗学家叶春生、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 等持相同看法。
立春节和正月初一元旦在民国以前皆是重大节日。今天意思差不多的“岁”和“年”在古代有严格区别。古人视立春为“岁始”,过“岁节”,往往比过“年节”的声势还大。
从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为一岁的大典,民间有“立春大过年”的谚语。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如迎春、咬春、打春等。
2023年是什么年?
2023年是黑兔年。
黑兔年,指的就是2023年兔年,也是叫做水兔之年,癸卯之年。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这一年为癸卯年,而癸水为黑,卯为兔,合起来就称为“黑兔”,所以2023年也被称为黑兔年。
在农村还有“水兔年,春秋不见天”的说法,说的就是遇到水兔年的年份,冬天和夏天的时间很长(冬天很冷,夏天很热),给人的体表感觉就是只有冬天和夏天,而没有春天和秋天。
计算任意阳历年所对应的生肖的方法
2022年是壬寅年,“寅”对应十二生肖中的“虎”,因此2022年是虎年;2023年是癸卯年,“卯”对应十二生肖的“兔”,因此2023年是兔年。我们只要知道任意年份所对应的地支,我们就能知道是什么年份,把“阳历年转化成干支年”,计算方法如下:
10个天干分别由0~9的数字来代替,12个地支分别由0~11的数字来代替;
天干=(公历年份)/10,所得余数
地支=(公历年份)/12,所得余数
举个例子,2023年对应的天干=2023/10,所得的余数为3,3对应天干中的“癸”;
2023年所对应的地支=2023/12,所得的余数为7,7对应地支中的“卯”。因此2023年是癸卯年,是兔年。根据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快速求出任意年份所对应的生肖。
凡是带有地支是“卯”的年份都是兔年,兔年分别有5个,分别是丁卯年、己卯年、辛卯年、癸卯年、子卯年,每个生肖有5个天干地支组合,12个生肖就有60个组合,正好代表60个甲子,一个周期是60年(比如从“癸卯年”到下一个“癸卯年”间隔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