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好运到爆,断舍离运气好到爆

情绪“断舍离”

年近岁末,又是断舍离的最佳时间。整理了一些旧衣物,衣橱顿时换然一新。

环境的断舍离,相信许多人都会做。但你有想过,情绪也需要断舍离吗?

一年到头,你经历了多少事情?开心的、幸福的、失意的、挫折的……种种的情绪堆积在心头。

我们的心就像一个容器,可以为你装下许多的情绪。但凡容器都是有限的,你有定时地为它清理库存吗?

当情绪积压到一定的量值,就会对你发出警告,可是却甚少有人会及时发现并作出处理。

许多情绪病都是因为心里积存了太多的负面情绪,不懂得及时清理掉,结果就在一瞬间爆发。

不仅仅身体需要代谢,情绪也需要代谢。把旧的情绪清理掉,才能有空间装下新的情绪。

别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被情绪所操控。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谈何掌控人生?

在为环境断舍离时,别忘了也给情绪来个清理吧!

如何更好的做到断舍离

“断舍离”是日本人提出并现在非常流行的现代家居整理方法。
断=对于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收;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远离物质的诱惑,放弃对物品的执著,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不要想丢掉这件东西很可惜,或者因为还能用而觉得扔掉很浪费,这种观念对于收纳和感情都毫无益处,真正应该考虑的而是“这种东西是否适合你”。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而“断舍离”正是帮助你在“自己和物品”之间做出抉择的好方法。 不是“因为还能用所以要留下”,而是“因为是我使用的东西,所以要珍惜对待”。 如果你不扔掉不要的东西,恋爱也好、人生也罢,都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断舍离”的终极含义就是要彻底以自己为主体,过去、未来都不重要,我们拥有的只有今天和现在。 丢掉不舍和执著之后,你就会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如沐春风。而且在进行“断舍离”的过程中,自己的“选择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丢掉不要的男人和爱情,丢掉不舍的想法和悲伤,你会遇见你真正需要的伴侣,活出更真实的自己。 当你持有的物品越少,越容易做出选择。选择越多,越难抉择。在你做“断舍离”的时候,最重要的东西会越来越清晰的浮现出来,你也会变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断”是说不买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说舍弃没用,但人们总是陷入“买买买”“扔扔扔”的恶性循环中,让自己更累。人首先要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对很多东西的追逐,并不是源于需要,而是因为随波逐流或者世俗虚荣,所以陷入了对物质的迷恋中,让自己身心负累。
要清楚“断舍离”的核心应该是“断”,就是远离不需要的东西。

什么是断舍离,怎样才能做到断舍离!

如何做到断舍离,过上极简主义生活
如何做到断舍离,过上极简主义生活
我在结婚前装修房子的时候,和李先生爆发过关于家具的争论。有争议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第一、李先生认为家具不要一次买齐,先买几样必需的,剩下的需要时再买。在他眼中,什么不是必需的呢,首当其冲的是床头柜、电视柜、茶几。 可我认为所有的家具都是必需的。没有床头柜,晚上睡觉的时候,手机放哪?台灯放哪?没有台灯,晚上起夜怎么办?晚上要喝水,水杯放哪?没有电视柜,电视可以挂墙上,机顶盒放哪?而且电视柜的抽屉也可以放杂物啊。没有茶几,客人来了,喝个茶都没地方放水杯啊。再说大多数家庭这些家具都是理所应当要有的啊。总之我想不出来不买的理由。
第二、李先生认为过早得买了一样家具,将来不喜欢了,或是遇到更喜欢的,就没办法了,总不能再买一件吧。而我在装修之初就会构想出整体风格和要摆放的位置,一次买齐可以一步到位,马上看到效果,就算以后遇到更喜欢的也不会再搬回来一件了。
争论的结果,是我胜出。最终按照我的设想,买了全部的家具,该有的全都有。而且,加上我婚前买的所有衣服、书、包包、多肉、瓷器、装饰品、收集的各种杂物等等,家里瞬间被塞满了。我当时感到特别有幸福感,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转机起自有娃之后。自从有了娃,家里的东西以几何指数成倍增加,奶粉、米粉、尿不湿、玩具、绘本、婴儿床、推车以及各种母婴用品布满了家里每一个角落。想知道生一个娃要准备多少东西,可以看一下我之前的文章《一单在手,待产无忧——原创超全待产包和宝宝用品囤货清单》。
家里的空间越来 越狭窄,东西一直在增加,尤其是玩具和绘本,关乎娃的启蒙教育,万万不能省。没有地方放,只好东一堆,西一堆。家里变得乱糟糟的,越来越难收拾,即使每天都收拾,不到一天又乱了。于是天天收拾天天乱,天天乱天天收拾,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待在这样的家里,心情莫名地烦躁,因为怎么收拾都是乱,索性不爱收拾,直到家里实在乱得受不了了,再大收拾一次,一次要收拾好几天。
就在我的家居环境陷入恶性循环的时候,《断舍离》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陆续成为了畅销书,可见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扰。
我没有急于买这两本畅销书,因为我觉得这些书传达的就是一个理念,扔扔扔。舍得扔的,不看这些书也一样能扔,不舍得扔的,即使看了也一样不舍得扔。何必买呢。
但不管怎样,我开始有了要清理家居空间的念头。
先从衣服开始。我陆陆续续清理出来一些不穿的衣服和包包,有的送人,有的挂在二手交易网站上卖掉。
不看的书,用不过来的餐具,瓷器,装饰品等,我开始往另一个房子里转移。但是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真正促使我下决心把家里大整一番的是我到另一个房子住了几天。
说到另一个房子,也是我心中的痛。那个房子,是我婚前单身的时候给自己准备的养老房,那会儿我想,万一我找不到合适的人,一定要有一个能孤独终老的地方。结果我遇到了李先生,住进了离单位和婆婆家更近的房子,那个房子暂时是住不上了。但是那里小区环境好,而且也是学区房,舍不得卖掉或是出租,于是决定也简单装修一下,偶尔过去小住一下。
我在怀孕期间开始装修那个房子,还没有体会到孩子出生以后家居环境的日益窘迫,于是,我犯了同样的错误,再次买齐了全套的家具。
所幸的是,那个房子虽然家具都齐备了,还没有被各种杂物塞满。电器除了烟机和热水器,其他的都还没有买,天然气还没来得及开通,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信号。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和家人前不久带着一些生活必需品过去住了几天。
我发现我在那个房子里,生活完全没有任何障碍,身心反而变得格外舒畅,人也变得格外勤快。为了维持所有的台面以及地面上空无一物的感觉,我不停地洗洗涮涮,拖拖抹抹,发现一点垃圾和不需要的东西都要马上丢进垃圾桶。
那种感觉特别让人上瘾,我回到了常住的家以后,又进入了天天收拾天天乱,天天乱天天收拾的恶性循环。我开始感到不自在。到处都是东西的家不再让我有幸福感,而是让我感到压抑,压抑到快要窒息。
我开始觉得家里的家具碍眼,尤其是当初李先生曾经不建议买的床头柜,电视柜和茶几。
手机可以放床上,如果觉得辐射对身体不好,就放得离床远一点,早上闹钟响的时候,也可以醒的彻底一点。晚上喝水可以到厨房或者客厅喝完再回来睡觉。台灯可以用壁灯来代替,甚至连壁灯也不需要,因为晚上起夜通常不需要开灯就可以看见路。所以要床头柜有什么用?
电视可以挂墙上,机顶盒放地上,或是往墙上钉一个搁板,放搁板上。想往电视柜的抽屉里塞东西吗?其实没有这些抽屉,也就没有那么多东西可塞了。但是一旦有了,就会瞬间塞满。那种往电视柜上再铺一块漂亮的桌旗,摆上一个瓷器花瓶的行为更是蠢到家了。因为有了孩子以后,这些都是安全隐患啊,啊,啊!

家庭断舍离

家,是一个人的最终归宿。人活一辈子,图的就是一家人美满幸福。生活中,有人可以把家庭经营的很好,有人却搞得一地鸡毛。

最有福的家庭,是学会断舍离。

1、断掉负面的情绪,“情绪是一把枪,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枪口其实是对准了自己。”在家庭里更是如此,你的抱怨、指责、牢骚,看似是拿对方出气,其实最后自己也满身伤痕。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亦没有完美的婚姻。好的家庭,从断掉不愉快的情绪开始。互相理解,彼此搀扶,好好说话,再苦的日子也有暖心的甘甜。

有句话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的地方。”家庭里,很多事情没有必要争个是非对错,彼此之间也不需要论个孰高孰低。因为无论输赢,你都伤害了自己最亲的人。别抱怨对方的不足,别计较付出多少。互相欣赏,彼此包容,让家成为一个温暖的、治愈的港湾,化解所有疲惫与不堪。如此,前行在复杂的世界里,你才更有力量。

2、舍弃多余的东西,“当你回家时,推门看到家里一片狼藉,杂物、快递散落一地,沙发上堆着衣服、袜子,你的情绪会瞬间变得暴躁。

但当你推门看到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简单整洁,即便是低落的心情也会马上好转起来。”

这就是环境对一个人磁场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每个人拥有的物质也不断增多。穿不完的衣服,用不完的化妆品,老旧的电子设备等等已经不再使用的东西堆着一堆,房间被塞得满满当当,臃肿不堪。

俗话说:“你的房间,就是你的风水。”干净的房间,可以扫除身体的疲惫,让心灵轻盈。一个人长期生活在脏乱的房子里,不仅情绪会变得很差,运气也会随之衰落。

别让多余的东西扰乱家人的情绪,定期清理,让家人都生活在干净的环境里,促进彼此感情更加融洽。一个家庭的好运,从整理房间开始,家越干净,人越有福。

3、远离无用的圈子,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结交各种圈子,总以为人脉多了,人生就顺了。殊不知,所谓的圈子,大多只是饭局上的逢场作戏。遇到困难时,真正愿意帮扶你的,只有你的家人。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追求无效的社交而忽略了家人。

真正的成功,就是和家人守在一起健健康康,和和睦睦地相伴一生。人一辈子,最暖心的朋友是家人,最可靠的后盾是家庭。再多的知己,再深的友情,也抵不过家人的患难与共。人到中年,才明白真正陪伴你的只有家人。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再苦的日子,一点点快乐都是幸福的。

到了一定年纪,就懂了真正决定生活质量的,是家庭,一个家庭的福气,是所有人的努力

《断舍离》:抛开世俗杂念,解开心灵枷锁,遇见未知的自己

现场图片真不堪入目,这一堆垃圾,是人住的地方吗?

这不由让人联想到风靡全球“断舍离”。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心灵也堆积着大量的“垃圾”,或是我们的思想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那么,我们能过得轻松、洒脱吗?被“垃圾”堆积所剩无几的空间,能让我们心灵空间清爽、舒适、安定吗?
那么,我们能不能借由物品审视自我,对心灵进行一次断舍离呢?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心灵篇)》这本书就对此问题做了最好的诠释。
孩子是怎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父母是怎么样的人,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传递的观念就像一颗种子植于孩子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而且,生活中的父母往往扮演着强者的角色,潜意识中,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我们说的都是对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这种强势的压迫感,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不得不从”。那么,父母植入的观念真的适合我们吗?
书中分享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位30来岁的女人,她一直都无法丢掉父母留下来的30多本书籍,因为从小他就被告知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书,千万不能丢掉,要好好珍藏。于是她一直把书放着,但从来没有翻开过。书籍给她带来的,除了压迫感,再无其他。学了断舍离以后,当她把这些对自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书舍弃掉时,她豁然开朗,原来,一直以来,她只是在努力做父母所期待的自己。
她感叹到:
可见,我们如果无法摆脱年幼时在自己心中植下的观念,那么,我们将永远活在父母禁锢的框框里,简而言之,我们活成了父母塑造的“艺术品”。
那么,这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当然不是!心底的一个声音在使劲的呼喊。这时,我们必须进行一次心灵的“大扫除”,取其精华,对于本身很喜欢的观念,属有意识的接受,那可以欣然的延用;对于无意识的,毫无知觉被传染的,或者是心不甘情不愿被灌输的,就要立马斩断。只有断掉父母灌输的陈旧观念,重塑自我,从“以父母为轴心”转移到“以自己为轴心”上来,才能做真实的自己,给自己带来心灵的解放。
(1)期待源于过多过高的要求对方,这往往会事与愿违。
生活中,我们很多烦恼都由于别人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引发,这时,有人会纳闷了:“我们已按照《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的沟通技巧"讲事实—讲感受—讲需要—讲请求",将需求跟请求讲出来了呀,为何依然不能如愿?”其实,这必须让我们正视一个问题,我们提的要求,是否超出对方愿意接受的范围,这就会造成我们的期待将无法如愿。
而在生活中往往对相处在一起的人有过多的要求,例如:起床后必须要叠被子,吃饭后一定要收拾好自己的碗筷,上床前必须把脚洗干净……但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非每个人都能遵守,这会让我们内心愤愤不平,会责怪或者是说服对方。
所以,我们需要舍弃对他人的期待,还原大家自己的本色生活。既然无法改变,就换种选项,重新接纳,当我们放弃了期待,慢慢学着把生活棱角磨掉,把自己的怨气、责备处理掉,释放出更多的心灵空间。
(2)期待好运气,其实是自我不幸的表现
"好运气"可以说是最受广大人民欢迎的词,福利票业的蒸蒸日上,也直接证明了,人人都在期待好运降临。如:某件事取得成功,是运气好;遇到愿意帮助你的人,也是运气好……可以说身边发生的好事,都是好运气起关键性作用,所以“要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交到好运”也成了人们永恒的话题。那么,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是不是一直都处在不幸之中呢?
书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学员自从实行断舍离之后,他开始在买东西时考虑价格因素,之前特价时的大量采购,现在想想只不过是想要靠划算证明自己是个走运的人而已,说到底是商家的一种营销策略罢了。
所以,我们学会舍弃对好运的期待,减少了期待,心灵将回归于清静,更有宽裕的空间来审视自己的需求,来培养自己纵观全局的能力。
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我们所要的将如期而至。正如佛家思想“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人们一切烦恼与痛苦的根源都是我们的执念太深引发的:放不下,舍不得,离不开,看不透。
执念,与其说是我们苦苦抓着不肯放手,不如说是放在心上的结,越想拆开越打紧,越是想放弃越不舍,结果越陷越深,越深越难化解,越是痛苦……所以,我们要释放出心灵的“垃圾”,就需要断离我们根深蒂固的执念。
书中跟我们分享了不少例子:
在丈夫过世十年仍无法走出悲伤的女士,以断舍离为契机,扔掉亡夫的许多旧物,接受丈夫过世这一痛苦的事实。
有位30多岁的单身女性,听了断舍离的讲座后,干劲十足,扔了许多不需要的东西,但是一张装满言情小说一箱始终无法扔掉,书中所写的内容都是没有结果的恋爱,此时,她忽然发现这些书就是自己过去恋爱经历的写照,潜意识中,似乎藏着一个拒绝婚姻的自己,于是她当机立断,将这一箱书舍断离掉,自己也慢慢的试着不再排斥婚姻。
其实,说断离,并非易事,生活中已给予我们太多的无奈,但如果我们执于过去,执于某人某事,我们永远只能活在自己安设的“围城”里,无法看到城外的风景。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对物品来重新审视自己,自己执于某件物品,是因为喜欢、需要,还是它背后的故事,如果它的故事没法给我们带来舒心、快乐,我们不妨试着用 “面对,接受,处理,放下” 的心态,对它进行脱“离”。通过对 “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 的物品除“离”,来帮助我们断离执念,清扫心灵的“垃圾”。
断:父母灌输的陈旧观念——不需要

舍:自我期待——不期待
离:执念——不强求
当我们把“不需要,不强求,不期待”断舍离之弃后,就能重新看到另一个自己,才有可能离开那并不适合自己的生活轨迹,去开拓一条更适合自己轻松自在的人生道路。
最后,分享文中的一段话:

《断舍离》之二:你为什么扔不掉东西?理由只有一个不想扔。

为什么知道再多的道理也过不好一生,因为我们对道理领悟得不够深。

01

为什么要断舍离。
断舍离——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的重要性。

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导致我们的生活是在不停地做加法,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到处都充斥着无穷无尽的物品。

断舍离所做的,看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劲儿地扔掉没用的东西而已。然而不可思议之处,就在于它会带来行为的改观,有时候甚至会让人生出现重大转折。

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家务事构成的。因此,想要在日常生活中维持清爽的环境,神圣的空间,重复做这些家务就可以了。

不需要闭上眼睛,也不需要静静打坐,只要坦然面对物品,也就是坦然面对自己。
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因此,断舍离也是一种动禅。

02

怎样进行断舍离 ?

1.首先要了解我们为什么无法丢弃物品?

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把无法丢弃物品的人群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逃避现实型。

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没办法收拾屋子。

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

加上家里乱七八糟的,所以就更不想待在家里了。慢慢地,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
我本人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种是执着过去型。

这种类型的人,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相册、奖杯等等,统统当作命根子似的保管起来。

他们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从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层意义上来看,与逃避现实型也有相通之处。

后来我搬去跟我母亲住,住着我父亲的房间,就是因为舍不得丢掉他的遗物,家里也是乱了很久。添置了两个柜子把房间塞得满满的,还是不够。

第三种是没有了就会很不安——担忧未来型。

担忧未来型的人,总在为了某个没有这些物品就过不下去了的未来担忧不已,但这一天从来没有真真正正的出现过。

为了摆脱这种焦虑不安,他们只能买一堆东西放在家里,看着他们才安心。

担忧未来的人,脑子里总是没来由的想象一些“总有一天危机会来临,自己会因为买不到那些东西而陷入困境”的情景。

尤其是遇到特卖、打折,会买很多他们觉得都是平常用得着,要是没了会很伤脑筋的东西囤在家里。

我妈就属于这一种,她会买很多盐巴、肥皂、卫生纸堆在家里。还喜欢留塑料袋,装油的塑料桶……

2.怎么才能下定决心丢弃

山下英子认为, 扔不掉就是不想扔 。扔不掉的背后所隐藏着的真相是,自己把感情转移到了物品上面,并因此而触发了自己扔不掉=不想扔的机制,说到底就是自己本身的问题。

那些明明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可还扔不掉,一直留在家里,理由就是 执念 。

首先要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对日本人来说,整理东西确实太麻烦,因为要分类,哪怕一支圆珠笔也要分好几类,所以是个麻烦事。如果是大型垃圾,扔的地方和时间都有限制,必须要遵守跟一般垃圾不一样的规定才行,很多人宁愿让它留在家里。

但对于我们没有分类习惯的中国人来说,扔不掉多半是舍不得,毕竟穷得太久了。

物品只进不出,就会越堆越多。就像到了一种便秘的状态。便秘时肠道里的毒素会再次被吸收,而后扩散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人不适。

我们置身于一个堆满破烂和垃圾的场所,也会吸收进不断散发出来的废气,影响心情。

断舍离好比泻药,可以让你药到病除,但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你还是会继续便秘,房间也还是会继续堆满破烂。

其次,堆满垃圾的房间负能量太多,会影响人的运势。

山下英子甚至还从研究命理的角度,认为家里堆满杂物布满灰尘,代表人的停滞运和腐朽运。只有消除这两种运,人的运势才会得到提升。

从二八定律来看,我们80%会用到的东西只占物品的20%。

东西多了就跟皇帝的后宫一样,必然要搞宫斗,要产生怨气、邪气。一直打入冷宫的东西,长时间不用,就会散发腐朽之气。

长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人的身体不会好,运气肯定也不会好。就像一些书上说的你去别人家做客,你会喜欢去那种窗明几净的家,还是去脏乱不堪的家?财神爷也是如此。

我们居住的地方会投射出我们自身的状况。所以说住所跟我们自身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山下英子说,住所的大前提是确保 健康 与 安全 。如果不能确保健康与安全的话,那么住所就成了一个“虽然叫住所,但却不能住的空间”。

堆了太多东西,满是灰尘,还滋生出霉菌和螨虫,这样的环境绝对算不上健康。

东西堆得高高的,地板上也扔得到处都是,走路都困难,随时面临高空落物和绊倒摔跤的危险,这样的地方也算不上安全。

有的人家里不清扫整理干净,却抱着患哮喘病皮肤病的孩子到处治疗。结果一直反复发作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情境:

累了一天回到家,如果进家门看见家里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是不是会觉得更累?

如果推门那一瞬间看见家里清清爽爽,是不是一下子觉得心情都好起来,身体也放松了呢?

《断舍离》认为,我们应该让家成为好好招待自己的空间。

比如在外面吃饭,如果人家拿一个缺了口的碗给你,你肯定不开心,但自己家里用这样的碗就觉得没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把出去吃饭当作享受,在家吃饭就觉得是完成任务的感觉。

如果我们把自己家变成当作招待自己的空间,就会好好对待家里的一切。而断舍离就是一种极力消除家里家外这种反差的环境整理术。

山下英子还举了一个例子,说酒店的客房服务员给她讲过,越是住高级客房的客人,退房的时候越是会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相比之下,标准间就惨不忍睹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跟客人自己的居住环境有关系,习惯住在干净的地方的人到哪里都会自觉保持这种习惯。家里乱的人,一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就原形毕露了。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