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占星2宫代表,印度占星凶宫和吉宫

占星第二宫怎么看

第二宫为财帛宫,是金牛座的本宫,因此便带有金牛座的特点
追逐财富的欲望,价值取向,物质生活的渴求,获取钱财的方式等等
引申来看,便是我们所拥有的和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比如说:天赋才能,自我价值
具体说来,宫头所落星座可以看出这个人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或者说,闪光点。当然这种能力能为个人带来什么,还要看能量的发挥是否受到阻碍。如果宫内为空宫,则要多注意宫主星,再联系一下金星。
一般第二宫都会往使用管理财富的能力、途径上靠,总体来说就是价值观,大概就是这样的方向。

分宫制的常见分宫制

看到目前许多朋友发出来的星盘,大都是使用Placidus分宫法制作的,这是由于许多软件默认的分宫制就是这个。所以,也造成了许多朋友对于别的分宫制不是很了解,这里就作一个简单介绍好了。
在占星学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分宫方法,而不同的宫位制也使得许多朋友常常犯迷糊了。在不同的分宫方法中,会导致星盘中行星所坐落的宫位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于星盘的分析的时候,造成混乱。
占星学上的宫位制大概可分为以下两类︰ (1)整宫制(Whole House System)
等分法,一宫30度,从上升点落入星座的0度开始第一宫,因此宫位和星座是完全重合的。约出现于天宫图创始之时B.C.2~3世纪左右,普遍为古时的占星家所使用。
整宫制是最古老的宫位制,世界知名占星家 Robert Hand有写书专门介绍它,高格林的统计雷达图也影响了一些占星家重新评估这个已经作古的宫位制。由于占星术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纬度较低的地区(巴比伦、印度、希腊),因此出现这种均分黄道为十二宫位的分宫法。但这类分法到高纬度地区越发困难。最极端的例子是在南北极圈内,极昼、极夜期间内黄道和地平线根本没有交点。
(2)等宫制(Equal House System)
等分法,一宫30度,从上升点开始第一宫,宫位和星座不重合。起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目前使用者以英国占星系统的占星学家为主,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为了教学的方便。
和整宫制有一样的问题。因地球自转的轴心与黄道的轴心偏离23.5度之故,在接近北纬或南纬66.5度的区域,也就是高纬度与低纬度地区,其天宫图特别容易产生MC-IC轴心严重扭曲的现象。
(3)以中天(MC)为准划分的等宫制(Equal(MC))
类似于等宫制的等分法,一宫30度,但是以中天(MC)为10宫头,其他宫位以此为准排列。这时上升点一般不是第一宫宫头。
(4)太阳宫位制(Solar House System)
等分法,以太阳所落的星座度数开始第1宫,然后依次按一宫30度排列。
太阳宫位制也是通常媒体上出现的太阳星座运势预测的基础。
(5) 吠陀制(Vedic House System)
等分法,上升点在第1宫的15度,也就是上升点每侧15度作为第1宫,然后依次按一宫30度排列。吠陀制是印度占星学才会用到的宫位制,其论断系统自成一格,国内少有人研究。 也称为四象限宫位制,需要先定出上升、下降、中天、天底四个关键点,把命盘分成四个象限
普拉西德宫位制(Placidus Houses System)
中文译为普拉西度制,现在已经成为最流行的宫位制。这个方法是由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普拉西度提出的。方法是以天底到上升星座,以及上升星座变成天顶所需时间来划分,以地心为主轴计算,每两个小时移动一个宫位。这样,以上升星座为第一宫的起点,天顶为第十宫起点,从而借此找出其他宫的起点。这种分宫制度,需要将时间和出生地的经纬度进行结合来计算,因此会出现“劫夺宫”的情况,使得某个星座的行星失去影响力。
柯赫宫位制(Koch House System)
又称为出生地分宫法。是由十九世纪的一位德国占星师怀特(Walter Koch)所创,虽然也是结合了时间和地点的分宫方法,但是是先确立出生时的天顶位置,再将其沿着白昼的黄道逆行推回上升星座的时间,从中依次确定第十一宫和第十二宫的位置,最后才得出所有的宫位。这种分宫制,主要是结合出生第的纵坐标。目前许多北美、德国附近的占星师比较热衷于这种分宫制。
Equal分宫制
又叫等宫制,是目前所知历史最久的分宫制了,其确切成形的出现时间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世纪了。这种分宫制的计算最为简单,在找出上升星座以后,从上升星座开始,每30度划分为一宫。但是,这种分宫制的天顶与天底则需要重新计算,因为第十宫的起点并不等于天顶,所以不能弄混了。这套分宫制目前使用的人并不是特别多,据说英国占星学会的占星师,目前大多采用的是这套分宫制。
坎帕那司宫位制(Campanus House System)
又叫坎式分宫制,是十三世纪Giovanni di Campani所创。这种分宫制是将包含东方地平面到天顶的主垂圈均分为12分,再以南北极平于赤道为轴心而投影到黄道上。但是这种方式在实行没多久以后就被约翰穆勒改变了。
Meridian分宫制
又称子午线分宫制,是1900年,由澳洲的占星学家赛瑞尔(Zariel David Cope)提出。其方法是以天球南北极为轴所架构出来的圆,再将赤道均分为十二等分,从子午线开始,将十二个等分点投影到黄道而划分出十二宫位。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分宫制中,天顶是第十宫的起点,但是上升星座却不一定在第一宫,因此在这种分宫制中将上升星座称为东升点或者赤道上升。只有在赤道出生的人,其东升点才能恰好位于上升星座。许多汉堡学派的占星家是使用这样的分宫制的。
芮吉欧蒙塔那司宫位制(Regiomontanus House System)
又称为芮氏分宫制,是十五世纪的占星家约翰穆德(拉丁文名字是Regiomonta-nus)所创。这种分宫制的计算方式,是以天球赤道与东方地平线的交汇为起点,在赤道上均分12点,然后再将点以南北极平于赤道为轴心,投影到黄道上而确立十二宫的位置。虽然这种方式是从坎式分宫制演变而来,而一直到普拉西度分宫制出现后才被取代。但是其对宫位精巧的构思,使得许多占星家在进行时辰占卜占星术时也坚持使用。
锥心宫位制(Topocentric House System)
又称为锥心分宫制。这种分宫制与普拉西度分宫制类似,不过在地点的角度上,普拉西度以地心为中心,而锥心分宫制则以出生地的地表为中心来计算。目前也有许多占星家使用的。
以上的分宫制属于目前较为常用的几种分宫方式,另外还有一些由于不太常用就不详细介绍了。由于对于星盘的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出现的各种分宫制,在解释上也各有优劣,难判高下,所以在目前,占星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分宫制。各位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选择和判断。

占星学十二宫位意义是什么 ???

如果将人生比拟为一出戏12宫就像戏剧中的场景,它是戏开演前即画下的背景
第一宫─本命、自我、外貌
第一宫的关键语为“我是”,位于此宫的星座就是你的上升星座,它影响你对生活的态度、你早年的生长环境及你的外貌。例如:你是激进的或闲散的、你长的清秀或浓艳,都是第一宫的影响。
第二宫─钱财、工作能力
第二宫的关键语为“我有”,它代表你能拥有多少资产及实力。例如:你能从什么领域中赚得钱财?你面对工作最有自信的是什么?都是第二宫反映的问题。
第三宫─学习、信息、旅行、手足关系
第三宫的关键语为“我想”,它是你的逻辑思考,是你决定事情轻重缓急的因素,更是你扩大生活领域的关键。例如:你的思考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你喜欢优雅的欧洲之旅或神秘的西藏探密?你每天看三份报纸还是一份都不看?这些都是第三宫反映的问题。
第四宫─家庭、晚年生活
第四宫影响你如何管理已取得的资源,尤其是你如何规划家计及度过晚年。例如:饮食费及教育费占你的花费比例为河?你老年会环游世界、还是静养乡间?都是第四宫的影响。
第五宫─爱情、娱乐、教养子女
第五宫影响你的创造欲、表现欲,是在你拥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后,采取的行动。例如:你面对爱情是浪漫大情圣?还是现实铁公鸡?在朋友聚会上,你喜欢耍宝还是默默观看?都是第五宫反映的问题。
第六宫─工作、健康
第六宫影响个人对工作的热爱、及用以实现自我才华的效益。更是你对自我健康关心的程度。例如:表现在工作上,你希望建立苦干实干还是精明快捷的风格?你容易罹患什么样的疾病?都是第六宫反映的问题。
第七宫─婚姻、对手
第七宫与第一宫代表的“我是”遥遥相对,第七宫代表“我们是”;其关系到是否能珍惜人生伴侣,还有别人如何待你,你的响应为何?例如:你能否与他人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面对新好男人时,你会嫌不够刺激还是好好珍惜?对手对你不仁,你会采取攻势还是防卫?都是第七宫反映的问题。
第八宫─投资、遗产、死亡
第八宫与第二宫代表的“我有”遥遥相对,第八宫代表“我们有”;其代表的是与众人有关而累积的财富,同时有代表了与死亡有关的事务。例如:你会不会用团体之名而行贪污之实?你有没有投资运?对于神秘的生死学有无兴趣,都是第八宫所主导。
第九宫─高等知识、长期旅游
第九宫与第三宫代表的“我想”遥遥相对,第九宫代表“我们想”;其掌控了你对社会的适应力,更是你长途旅行、移民的影响因素。例如:有些人对社会非常具有批判意识,有些人对移民非常向往,这些都是第九宫的影响。
第十宫─事业、社会地位
第十宫与第四宫遥遥相对;第十宫影响你是否能在社会上争取一席之地,它是你的野心,你的抱负。例如:你选择做个女强人还是在家相夫教子?你会用何种方式证实自己的实力?这都是第十宫的影响。
第十一宫─人际关系、愿望
第十一宫与第五宫遥遥相对;它影响你与其它人相处的状况,也就是你的人缘,它更掌管了你的理想。例如:你适合小组团队合作、还是单打独斗来完成工作?你的理想是世界大同还是环游世界?都是第十一宫反映的问题。
第十二宫─精神、负面情绪、信仰
十二宫与第六宫遥遥相对;它是你藉由非理性、潜意识以面对人生负面情绪的方法,将无意识的情绪转化为有建设性的思考或行动,是十二宫的要义。例如:面对人生重大打击,有人逃避遁世,有人仍乐观,这是十二宫的影响。

占星术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佛学大词典 对“占星术”解释如下:
【占星术】 英语 Astrology。为藉星辰占卜吉凶之术。即依据行星与星宿之位置及形态,以占卜个人与国家命运吉凶之术。亦为一种判断善恶之术。自古各国均有此术。在印度,最早始于梨俱吠陀时代,有关之记载散见于吠陀文献。阿闼婆吠陀即载有多种关于现实之咒法,同时开始出现二十八宿(梵as!t!a^vim!s/ati -naks!atra^n!I )之名。至印度教圣典富兰那(Pura^n!a)之时代,有一种最具印度风格之占星术出现。据推测,印度之二十八宿乃传自西方;复有去牛宿(梵Abhijit ,织女星)而成二十七宿之说,为印度占星术之特色。维拉哈米拉(梵Vara^hamihira, 505~587)为占星术者之代表,精于西方天文学,着普利赫特桑希达(梵Br!hat -sam!hita^ )、普利赫迦达卡(梵Br!hajja^taka )二书,为古代占星术与判断吉凶之集大成者。夏尔都拉卡如那瓦达那(梵S/a^rdu^lakarn!a^vada^na )一经,在西元三世纪时被译为中文,先后有摩登伽经(竺律炎、支谦共译)、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竺法护译)等译名,此经即有关当时印度天文学及占星术,其内详述二十八宿之名称、数量、形相、行程、神座等,并说明出生在某星宿下者之命运、性格、职业之选择、日常生活之吉凶等事。西元六世纪之大集经及其他佛教经典亦有关于占星术之说。又有关于各种天文、占星之悉檀多(梵Siddha^nta )一书之问世,西方十二宫(梵ra^s/I )亦于此时出现。由二十八宿、七曜、十二宫组成之占星术,即为今日流行于我国、日本的占星术之源流,不空(705~774)所译之宿曜经为其代表作。佛陀反对在其教义中援用占星术以及占卜吉凶。然于佛陀入灭后,由于密教之发展,占星术遂发展为重要之一环。在我国、印度皆有很多占星法。以供养星为目的之陀罗尼(梵dha^ran!I ),促成众多之仪式发达。其中以一行(683~727)所作之‘北斗七星护摩法’为最着。北斗七星之信仰系缘自我国之五行说,佛教亦采用之。在日本,透过汉译经典,传入很多印度之占星法,尤为密教之僧侣所用,占星术遂仪式化,至今仍颇为流传。[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三昧神足品’、卷四十一星宿品、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八、大日经疏卷四](参阅‘佛教天文学’2671)

占星学的宫位系统

宫位是以观测者为主,观察与天体的相对位置,经由地球公自转角度的修正,所产生的相对方位关系。一个婴儿诞生时地平线及子午线切黄道圆於四个点。决定了星图上四个黄道宇宙符号的角(Angles)
(1)升位〈ASC,Ascendant,上升星座〉是黄道在东方水平线上升的角度。表示自己与世界的接触,这是实际上存在的个体的身体及特徵。
(2)降位〈DES,Descendant,下降星座〉是西方水平线落下的角度。与升位相反,它表示与他人的关连,因此是伴侣与性的结合。
(3)过了上子午线最高的点是中天〈MC,MediumCoeli〉子午线连接天顶最高点,因此MC代表成就、职业及权力。
(4)MC的相反是天底〈ImumCoeli〉。它位於最低点,表示家及祖先和一个人的根。每一象限再分为三份就成了星图中表示生命中各个层面的十二宫〈House〉。象限一般在黄道上的大小不等,虽然占星学者对诠译星座的看很接近,但是区分宫位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这意味著完整的星座系统对中间的星宫产生不同的黄道位置。最流行的系统是十七世纪一位意大利僧侣拉西度斯(Placidus)的方法,近代与之类似的是地面点法〈Topocentric,或译锥心分宫制〉。另一种方法则放弃了三分象限的概念,而只用上升点计算十二个30度的黄道来划分星〈等宫分法,equal-house system〉。星宫图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画法。岁差现象
地轴有23°26′的倾斜,因此有了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不同,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每年太阳会跟赤道面在春、秋交会二次,这就是春分点与秋分点。相对於其他恒星,太阳每次交会到春分点时,位置是不同的。每年春分点平均向西退行50.2弧秒(一年相差20.396分钟),就是所谓的岁差。如此约需时两万六千年绕完一周。从一开始制定春分点为白羊座到二千多年後的今天,现在的春分点已退行将近30度,现在的春分点座落在双鱼座,正接近双鱼和宝瓶的交界处。这也就是所谓的宝瓶世纪将到的原因。因岁差的原因造成星座方位的变动所以世界上的星座图都每隔25年或50年更改1次,你可以买一个星座图回去看看,你会发现现在春分点是指向双鱼座。但是占星术仍沿用以白羊座作为春分点,随著时间,占星术与天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现在占星术所用十二星座的命盘变成是一种虚拟的意象,这蛮富争议性的。
不同的系统
你可以说在大系统(天体12星座)下另一个属於地球的中系统(太阳12星座),在这系统下又依个人出生时产生小系统(12宫位)。大系统是整体性的,中系统是属於地球全体的(如果一个住在金星上的人,他的中系统就该以金星的春分点来订吧!),小系统则是个人的。因此如果说你是双鱼座,代表的是中系统的分类模式,它跟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四季)息息相关。
星座小知识
恒星年:地球公转360度所需时间,365.256354平太阳日
回归年:地球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时间,365.24219平太阳日(365.256354-365.24219)×24×60=20.396分(365.256354-365.24219)/365.256354×360×60×60≒50.25弧秒每年从制定黄道十二星座距今已移动: 50.25秒×2120年(大约)/60分/60度≒29.59度
回归时星座系统(中系统)
所谓回归时系统的十二星座.是西方占星学将传统占星术的星座象徵运用於回归时系统.回归时系统是以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关系来决定十二宫.和恒星时系统用地球和恒星群的位置来决定十二宫是不同的.地球绕行太阳(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而地球本身和南北极等距的这个圆.叫做赤道.将黄道面和赤道面扩张.这两个圆面会相割.而在相割的这个弧状中.会有一条线.它是黄道面的直径.也是赤道面的直径.这条线的两端.(既在黄道面上.也在赤道面上)就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这两个点相距一百八十度.然後就依著这两个点.在黄道上以三十度一分.总共十二分.如此就是十二星座.
恒星时星座系统(大系统)
占星学中十二星座的划分有两大系统:一是西方占星学所使用的回归时系统,另一个就是印度和清代以前的中国占星学所使用的恒星时系统十二星座。 中国的恒星时系统按战国时代齐国的甘德.魏国的石申所轶的“甘石星经”来推断,二十八宿可朔至西元前四百年战国时代。所谓二十八宿.每一宿都是天空中比较明显的恒星群正因为是恒星群.所以可以作为天文观测的指标,这只是分法的不同,西方人看到了12个星座,中国人则看到了28星宿。其实都只是将天上的星星们做位置上的分类罢了!中国古人先将星空区分为四大块.所谓黄道四象: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再将星空区依恒星分为二十八个小座标即所谓: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

天宫图的十二宫位的推算系统

由于占星术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纬度较低的地区(巴比伦、印度、希腊),最早的宫位制—整宫制是均分黄道为十二宫位。但这类分法到高纬度地区越发困难。最极端的例子是在南北极圈内,极昼、极夜期间内黄道和地平线根本没有交点。在占星术向高纬度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占星家们随之创立了多种宫位系统,以适应这种情况。不过极高纬度地区的宫位划分问题,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解决措施。
整宫制(Whole Sign House System):每星座正对一宫。此为最古老的系统。
均分制(Equal House System):从上升点开始每30度一宫。
阿卡比特司宫位制(Alchabitius House System、Alcabitius):以上升点到中天的赤经三等份,投影到黄道上为10,11,12宫;以下降点到天底的赤经三等分,投影到黄道上形成1,2,3宫。
芮吉欧蒙塔那司宫位制(Regiomontanus House System): 天赤道均分12份,以地平南北为轴点投影到黄道上。
普拉西德宫位制(Placidus Houses System):当前西方占星术最通用的系统,是按时间而不是空间分配。只适用于南北纬66度之间。
科赫宫位制(Koch House System):为普拉西德系统的延伸。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