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倡导者,阴阳五行学说对应的颜色

阴阳五行学说的介绍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有先天阴阳五行与后天阴阳五行之分,它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条件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属性。这五种特性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汉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1。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23。于是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极端形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科学理论体系4。

道教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什么?

阴阳五行
五 行 之 说 始 自 尚 书 , 阴 阳 之 说 , 始 自 周 易 而 皆 大 行 於 春 秋 战 国 的 阴 阳 家 ; 兹 先 述 五 行 :
尚 书 洪 范 篇 内 说 : 武 王 克 商 後 , 往 见 商 朝 贤 臣 箕 子 , 箕 子 向 他 贡 献 出 九 条 治 国 的 方 略 ( 书 称 「 洪 范 九 畴 」 ) 其 中 第 一 条 就 称 为 五 行 ( 书 称 初 一 曰 「 五 行 」 ) : 一 曰 「 水 」 , 二 曰 「 火 」 , 三 曰 「 木 」 , 四 曰 「 金 」 , 五 曰 「 土 」 。 然 後 分 述 五 行 的 性 质 :
( 一 ) 「 水 」 曰 润 下 ─ ─ 雨 水 , 山 水 , 河 水 皆 向 下 流 , 湿 润 入 土 , 以 生 万 物 。
( 二 ) 「 火 」 曰 炎 上 ─ ─ 火 向 上 升 , 产 生 炎 热 , 大 则 为 火 山 , 爆 发 生 土 地 , 小 则 为 百 姓 日 用 所 需 。
( 三 ) 「 木 」 曰 曲 直 ─ ─ 树 木 不 是 曲 就 是 直 , 象 徵 真 理 与 非 真 理 , 人 民 观 象 於 木 以 分 事 态 之 曲 直 。
( 四 ) 「 金 」 曰 从 革 ─ ─ 古 称 金 为 铜 , 以 铜 铸 器 日 求 改 良 , 精 益 求 精 ( 革 ) 。
( 五 ) 「 土 」 爰 稼 穑 ─ ─ 土 地 生 各 种 农 产 品 以 养 人 。
洪 范 又 继 续 说 五 行 各 有 味 道 :
( 一 ) 润 下 ( 水 ) 作 咸 。 ( 咸 入 肾 )
( 二 ) 炎 上 ( 火 ) 作 苦 。 ( 苦 入 心 )
( 三 ) 曲 直 ( 木 ) 作 酸 。 ( 酸 入 肝 )
( 四 ) 从 革 ( 金 ) 作 辛 。 ( 辛 入 肺 )
( 五 ) 稼 穑 ( 土 ) 作 甘 。 ( 甘 入 脾 )
先 秦 道 家 与 阴 阳 家 也 承 认 五 行 是 构 造 自 然 的 元 素 , 於 是 把 五 行 的 活 动 变 为 相 生 及 相 克 , 并 加 时 间 的 循 环 , 便 成 为 阴 阳 五 行 家 , 周 末 时 邹 衍 倡 之 於 先 , 汉 初 诸 儒 具 体 於 後 , 他 们 按 照 自 然 现 象 定 出 五 行 相 生 相 克 :
五 金 克 木 ─ ─ 木 斗 不 过 斧 ( 金 )
行 木 克 土 ─ ─ 树 木 的 根 固 定 泥 土
相 土 克 水 ─ ─ 水 来 土 淹 , 土 堤 防 水
克 水 克 火 ─ ─ 救 火 现 象
火 克 金 ─ ─ 铸 铜 成 器
五 金 生 水 ─ ─ 铜 镜 凝 结 空 中 水 气 变 成 露 珠
行 水 生 木 ─ ─ 草 木 赖 水 份 以 生 长
相 木 生 火 ─ ─ 烧 木 柴 生 火
生 火 生 土 ─ ─ 地 震 喷 火 , 生 成 新 土 地
土 生 金 ─ ─ 一 切 金 属 自 土 中 出
上 述 这 些 现 象 受 时 间 的 转 变 而 影 响 , 每 年 每 月 每 日 每 时 都 有 不 同 , 因 而 便 把 阴 阳 ( 时 间 转 变 ) 配 合 到 五 行 来 。
早 在 三 千 年 前 , 我 国 的 天 文 学 家 已 经 测 定 了 太 岁 ( 木 星 ) 的 运 行 , 和 每 年 冬 至 、 夏 至 的 确 定 时 间 , 从 而 分 出 四 季 和 纪 时 的 天 干 地 支 。
每 年 农 历 十 一 月 的 冬 至 节 ( 太 阳 直 射 南 回 归 线 ) 太 阳 开 始 北 移 , 日 渐 长 , 夜 渐 短 , 称 为 一 阳 生 。
每 年 农 历 六 月 的 夏 至 节 ( 太 阳 直 射 北 回 归 线 ) , 太 阳 开 始 南 移 , 日 渐 短 , 夜 渐 长 , 称 为 一 阴 生 。
把 一 年 时 间 分 作 两 份 , 冬 至 开 始 至 夏 至 之 前 为 阳 , 夏 至 开 始 至 冬 至 之 前 为 阴 ; 这 是 阴 阳 划 分 之 始 , 一 年 如 此 , 一 日 之 间 白 昼 为 阳 , 黑 夜 为 阴 , 午 前 为 阳 , 子 前 为 阴 ( 见 周 易 十 二 辟 卦 ) 。
时 间 上 阴 阳 相 对 , 推 而 广 之 , 物 质 亦 是 阴 阳 相 对 , 而 物 质 是 五 行 生 克 所 成 , 故 阴 阳 与 五 行 乃 成 为 一 体 。
阴 阳 五 行 既 是 自 然 的 构 成 元 素 , 而 道 家 以 研 究 自 然 为 目 的 , 於 是 把 五 行 阴 阳 支 配 在 一 切 物 质 上 ; 兹 先 言 人 体 的 五 行 ─ ─ 阴 阳 家 以 为 「 人 」 是 自 然 界 中 的 精 英 结 合 而 生 , 故 人 实 即 自 然 的 具 体 , 例 如 :
人 有 毛 发 , 自 然 有 草 木 ; 人 有 双 目 , 自 然 有 日 月 ; 呼 吸 为 风 , 挥 泪 成 雨 ; 骨 为 山 , 血 脉 为 河 流 等 , 谓 之 天 人 合 一 , 汉 初 诸 儒 盛 宗 之 。
道 教 采 其 说 , 合 阴 阳 儒 术 以 为 炼 丹 炼 气 的 根 据 , 当 时 中 医 皆 先 习 儒 术 , 旁 及 阴 阳 五 行 , 而 研 究 阴 阳 五 行 之 学 以 道 教 为 最 精 , 故 中 医 学 说 亦 以 阴 阳 五 行 为 主 , 著 书 立 说 皆 道 教 言 , 於 是 学 中 医 者 皆 知 : 五 脏 属 阳 , 肝 属 木 , 肾 属 水 , 肺 属 金 , 心 属 火 , 脾 属 土 。
六 腑 属 阴 , 肝 以 胆 为 腑 , 肾 以 膀 胱 为 腑 , 肺 以 大 肠 为 腑 , 心 以 小 肠 为 腑 , 脾 以 胃 为 腑 , 腑 脏 相 连 , 有 病 互 相 影 响 。 六 腑 中 有 三 焦 一 腑 , 将 人 身 分 为 上 、 中 、 下 三 段 , 不 属 五 脏 。
依 五 行 相 克 之 说 : 肝 ( 木 ) 克 脾 ( 土 ) ; 肾 ( 水 ) 克 心 ( 火 ) , 肺 ( 金 ) 克 肝 ( 木 ) , 心 ( 火 ) 克 肺 ( 金 ) , 肾 ( 水 ) 克 心 ( 火 ) 。
中 医 即 以 上 述 理 论 去 治 病 , 例 如 胃 痛 由 於 肝 强 , 以 木 克 土 ( 脾 胃 属 土 ) , 故 治 胃 痛 多 用 平 肝 之 药 , 而 不 多 用 止 痛 之 药 。
道 教 炼 气 、 炼 丹 , 讲 求 心 肾 相 交 , 谓 之 水 火 既 济 , 亦 谓 之 坎 离 相 交 。 自 魏 伯 阳 著 《 周 易 参 同 契 》 , 以 周 易 八 卦 , 加 入 阴 阳 五 行 之 说 , 於 是 阴 阳 、 五 行 、 八 卦 成 一 综 合 体 , 为 道 教 主 体 之 学 , 八 卦 中 间 的 太 极 , 内 分 阴 阳 , 外 围 八 卦 , 按 八 方 排 列 :
坎 ( 、 水 ) 北 方 ; 离 ( 、 火 ) 南 方 ;
震 ( 、 雷 ) 东 方 ; 兑 ( 、 泽 ) 西 方 ;
巽 ( 、 风 ) 东 南 ; 乾 ( 、 天 ) 西 北 ;
坤 ( 、 地 ) 西 南 ; 艮 ( 、 山 ) 东 北 。
堪 舆 家 以 八 卦 八 方 配 合 二 十 八 宿 , 廿 四 节 气 , 六 十 四 卦 ( 八 卦 重 叠 ) 等 组 成 罗 盘 以 定 吉 凶 。 星 相 家 以 五 行 八 卦 为 根 据 以 定 命 相 。 占 卜 家 以 五 行 八 卦 为 根 据 以 判 未 来 。 各 家 皆 以 道 教 学 说 为 依 据 而 成 书 。

阴阳五行学说具体指的什么?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五行学说的著作是什么学说内容介绍

1、《周易》一书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想,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对周易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参透其中的道理,在周易大全中,周易的基础就是阴和阳。
2、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唯物哲学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有先天阴阳五行与后天阴阳五行之分,它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条件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属性。这五种特性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中国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中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者和创立者的著作是什么?(创立者)阴阳五行学说是哲学吗?

这不是一个人创的,而是整个道学基础思想中的一个主要分支

关于风水中的五行之说是谁提出来的?

殷周时期已经产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仍然是这一时期关于宇宙万物本原的重要学说。五行学说是从西周的"五材"演变而来的。汉初伏胜所著的《尚书大传》记载,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士卒欢乐歌舞以待旦,歌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把水、火、金、木、土看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五种基本材料的看法,当是有古老渊源的。《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太史伯回答郑桓公之问时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个回答表明,当时还只是把土与金木水火看作是"以成百物"的基本材料,还没有把它们上升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左传》中记载的关于柳下惠(展禽,生活于公元前7 世纪后半期)的一段话中有:"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这是最早出现的"五行"二字。《国语·周语下》记载公元前572 年的一段话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六"指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地五"即指五行,并把它们上升为正常的自然规律("数之常也"),这就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了。到公元前6 世纪末,五行即被推广到各个方面("五味"、"五色"、"五声"等),并被看作是"礼"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可能是战国时人伪作的《尚书·洪范》中则进一步概括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把五行提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并对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作了规定。
西周末年,还产生了物质为"气"的说法,用对立的阳气和阴气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天地分离、四季变化、万物盛衰等各种自然现象。天气为阳,性质是上升的;地气为阴,性质是沉滞的。两种气的协调交感作用,生成万物和天地的秩序;二气不和,就会引起自然界的灾异变化。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 年)西周三川(今陕西中部)皆震,周大夫伯阳父说这是因为"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升)",①于是便发生地震。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