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算日柱的天干地支,日柱最简便计算方法
出生日的天干地支怎么算
(农历) 己巳年 八月 初二 卯时
八字: 己巳 壬申 甲子 丁卯
如何推算日的干支?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天干:
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
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
(公式揭密: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
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
怎么算日柱
日柱是八字四柱中一柱,要知道自己的八字,首先需要知道如何排日柱。除了使用万年历直接查询八字,还可以依据如下的方法计算!
方法一:日柱(出生当天的天干地支) 日柱的时间界限为每天的两个23时,例如,某某年4月9日出生,那么日柱的开始时间为4月8日23时开始,...
方法二:农历求日干支,春节这天的干支数为1 首先需要知道春节当天的干支,...
日干支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天涯博客
日柱干支演算法
只要记住以下几句口诀,日柱即可一推而出,口诀如下:
[公元纪年后两位,
减一除四取商数;
同法除以一十二,
馀数乘五加基数;
再加月日总天数,
六十除馀日干支。]
日柱干支公式:
{〔(A-1 / 4)〕Q +〔(A-1)/12〕R×5+15+B } / 60 R =C
Q为商数。R为余数。15为基数。A为公元后两位。B为日月总天数。
1901-2000年基数为15,2001-2100年基数为00,2101-2200年基数为44。1801-1900年基数为31,1701-1800年基数为47,1601-1700年基数为03。
试以1999年6月15日下午3:30为例,依上述方式如何求其日干支?
A:「公元纪年后两位」,即把1999年取最后两位数,即为九十九,「减一除四取商数」,运算如下:(99-1)÷4=98÷4=24商数馀2,馀数2不管它,只取商数24。B:「同法除以一十二,余数乘五加十五」,运算如下:(99-1)÷12=8余数为2,2乘5为10,10加15为25.
C:「再加月日总天数,六十除馀日干支」月日总天数,即该年元旦到该日的总天数,很好算,以4个月为一单位,1到4月若无闰月为120天,闰二月则成121天;5到8月为123天;9到12月为122天,因逢60皆可整除,可将1到4月视为0日;5到8月为3日;9到12月为2日,外加零数日数,以今年6月15日为例,因无闰年,故1到4月为0,只需算5月31天加6月15天,31+15=46
〖李心骑按〗亦可根据口诀“单月加零双三十,又加当月调节数;最后再加推算日,申子辰年三月起,调节加一莫要忘。”
简单的加上每个月的调节数。经验证总结:
每个月的调节数如下所列:一、四、五为 0;二、六、七为1;三月为-1;八月为2;九、十月为3;十一、十二月为4;
A+B+C=24+25+46=95超过60需整除取馀数,95÷60=1馀35,35即为1999年6月15日的日干支。个位数为干,支为12(地支)馀数,故知干为5,即戊,支为35÷12=2馀11,取馀数11,地支11为戍,故干支合起来为戊戍。就这么简单,赶快查一下万年历,看一不一样。
如何推算日的干支?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天干:
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
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
(公式揭密: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
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
如何推算日的天干地支?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编辑本段]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1.天干的确认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 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 偶数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