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两世姻缘,两世姻缘主人公

乔吉的创作生平

乔吉现存杂剧作品都是写爱情、婚姻故事的。《金钱记》恋爱婚姻故事写韩翊与柳眉儿,奉旨完姻终以私情始。语言华美工丽,富有藻饰。《扬州梦》以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命意,采用了杜牧《张好好诗》细节,虚构了杜牧与妓女张好好恋爱故事。剧中对扬州的繁华景色描绘得颇生动。《两世姻缘》于唐末范摅《云溪友议》写妓女(小说中为婢女)玉箫与韦皋的爱情,用两世才得结为夫妇。剧中反映了玉箫沦落青楼的痛苦生活。乔吉的杂剧曲辞□丽,立意亦求新巧,但在题材上却没有脱出才子佳人、风流韵事的窠臼。在他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客居异乡、穷愁潦倒的生活经历。如〔绿幺遍〕小令写:“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就是他落魄江湖的身世的自我写照。一生不得志,作品对现实的不满,〔卖花声〕《悟世》、〔玉交枝〕《闲适》。他的作品大多数是以啸傲山水、寄情声色诗酒为题材,表现出消极颓废的思想。
乔吉的散曲以婉丽见长,精于音律,好引用或融化前人诗句,与张可久有相近风格。不同之处,乔吉的作品风格更为奇巧俊丽,不避俗言俚语,具雅俗兼备的特色。明李开先评 他自己则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这是他创作经验之谈‘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此外,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中著录有《惺惺老人乐府》1卷,惜已佚。

乔吉的简介是怎样的以及作品有哪些?

(?~1345)中国戏曲作家。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后居杭州。元代散曲、戏曲大家之一。所作杂剧今知有11种,现存《两世姻缘》、《金钱记》、《扬州梦》3种,都是爱情喜剧。以词藻美丽著名。散曲风格清丽,内容则多消极、颓废。明清人多以他同张可久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作品有今人辑本,名《梦符散曲》。

乔吉的生平是什么?

乔吉(?~1345)中国戏曲作家。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后居杭州。元代散曲、戏曲大家之一。所作杂剧今知有11种,现存《两世姻缘》、《金钱记》、《扬州梦》3种,都是爱情喜剧。以词藻美丽著名。散曲风格清丽,内容则多消极、颓废。明清人多以他同张可久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作品有今人辑本,名《梦符散曲》。

两世姻缘的影响以及故事

乔吉在元代剧坛的地位并不很高,但到了明代,在《太和正音谱》中,杂剧居第七,散曲第五,影响较大。《两世姻缘》是乔吉所写杂剧中的优秀作品,这也许是此剧能成为现存少数“元曲昆唱”杂剧之一的原因。此剧在清康熙年间还在昆剧舞台演出,见褚人获《坚瓠集》补集卷六《续剧目诗》。清代宫廷中亦演此剧。
《离魂》(《大离魂》) 原本第二折。韦皋进京赶考后,韩玉箫日夜思念,回想起他往日的种种温存体贴,不思饮食。神思恍惚之中,她自画一幅影像并作《长相思》词一首以寄托相思之情,然后伤情而逝。按:吴梅《霜崖曲话》指出,明汤显祖写《牡丹亭·离魂》是借鉴乔吉《两世姻缘》杂剧第二折的艺术手法。所以,昆曲界称乔作为《大离魂》,称汤作为《小离魂》。《大离魂》之昆曲唱谱见《纳书楹曲谱》正集卷二。

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是什么?

不同点:
1、产生的地点不同。
元杂剧以元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而南戏则产生于浙江永嘉(温州)一带,所以南戏又被称为“永嘉杂剧”南戏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
2、剧本结构不同。
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组成一个剧本,杂剧的题目证明放于剧本末,一般用来作剧名;南戏的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南戏的题目证明放在剧本开头,一般由四句七言诗来作。
3、扮演角色不同。
杂剧一般由“末、旦、净”三类组成;而南戏则由“生、旦、净、末、丑”等各类组成。
4、演唱形式不同。
杂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来唱,而且只能有一个人唱,一唱到底。杂剧当中,如果是由正末演唱的则叫“末本”,如果是由正旦演唱的则叫“旦本”;南戏的演唱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似杂剧一唱到底。
5、宫调上的不同。
杂剧的每一折只能有一个宫调,并且每折的宫调不能重复。南戏则不作规定。
6、表现的题材不同。
北方戏剧圈的剧作,较多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等为题材,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等。南戏则注重表现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例如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乔吉的《两世姻缘》、《金钱记》等。
7、音乐曲风上的不同。
杂剧在音乐曲风上表现得高亢,激昂;南戏则表现得缠绵,温婉、凄凉。这与杂剧和南戏产生和发展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有关。
相同点:
1、杂剧和南戏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都是在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2、剧本的唱词,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思想情绪,甚至是透露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3、杂剧和南戏都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
简介:
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性格暴烈的男演员。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主唱。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汉元帝主唱。一般来说,一剧中一人主唱到底,这是通例。但也有少数剧本,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也有所变化。如《赚蒯通》,第一折正末扮张良,二、三、四折正末扮蒯通。这就出现了主唱人物的变换。
南戏: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地方戏曲剧种,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
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段话什么意思??

[作者介绍]
乔吉(?~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录鬼簿》说他“美容仪,能辞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大略可见他的为人。剧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三种传世。
乔吉现存杂剧作品都是写爱情、婚姻故事的。《金钱记》写韩翊与柳眉儿恋爱婚姻故事,以私情始,奉旨完姻终。语言华美工丽,富有藻饰。《扬州梦》以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命意,又采用了杜牧《张好好诗》的部分细节,虚构了杜牧与妓女张好好的恋爱故事。剧中对商业城市扬州的繁华景色描绘得颇为生动。《两世姻缘》的故事,本于唐末范摅《云溪友议》,是写妓女(小说中为婢女)玉箫与韦皋的爱情,两世才得结为夫妇。剧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玉箫沦落青楼的痛苦生活。乔吉的杂剧曲辞绮丽,立意亦求新巧,但在题材上却没有脱出才子佳人、风流韵事的窠臼。《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插图 选自明代万历顾曲斋刻本《古杂剧》
乔吉的散曲创作,成就高于杂剧,明、清人都把他与张可久相提并论。在他的散曲中可以看到他客居异乡、穷愁潦倒的生活经历。如〔绿幺遍〕小令写:“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就是他落魄江湖的身世的自我写照。由于一生不得志,作品中寓有对现实的不满,如〔卖花声〕《悟世》、〔玉交枝〕《闲适》等曲。然而他的作品大多数是以啸傲山水、寄情声色诗酒为题材,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消极颓废的思想。
乔吉的散曲以婉丽见长,精于音律,工于锤炼,喜欢引用或融化前人诗句,与张可久的风格相近。不同的是,乔吉的风格更为奇巧俊丽,还不避俗言俚语,具有雅俗兼备的特色。明李开先评他:“蕴藉包含,风流调笑,种种出奇而不失之怪;多多益善而不失之繁;句句用俗而不失其为文。”他自己则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这是他创作经验之谈,颇有见地。他的代表作如〔水仙子〕《重观瀑布》小令:“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乾。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作品描写瀑布,想象大胆,词句诡丽,出奇制胜。〔水仙子〕《为友人作》、〔怨风情〕《咏雪》、〔天净沙〕《即事》等篇,又以生动浅白的语言,以及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巧妙的比喻,入于曲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乔吉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前期散曲家俚俗直率的传统,因此有些人认为他的散曲比张可久更为当行。不过他写情必极貌以写意,用辞必穷力而追新,有过于纵情的毛病,有的还带有某种俳优习气,不免失之浅俗。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此外,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中著录有《惺惺老人乐府》1卷,惜已佚。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