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c恶魔城血之轮回,恶魔城血之轮回名字秘籍

《恶魔城》有几个版本?

《恶魔城》前三代都是在FC8位红白机上的
之后科纳米(KONAMI 、等地区称之为“科乐美”公司)公司又在SFC上推出了《恶魔城血之轮回》画面和剧情质量大幅度提升。没有变化的是难度依旧很高!
最经典的版本是同时在PS和SS平台上推出的恶魔城外传类型的《恶魔城 月下夜想曲》,这是恶魔城系列里,第一次引入“二周目”这个概念,也就是通关之后还可以继承通关记录,继续选择新的主角开始新一轮的游戏,这里主要推荐的是PS版本的《恶魔城月下夜想曲》,SS版本由于制作过于严谨反倒没有PS版本的可玩性高,这个版本最大的亮点是:名为ACT动作游戏,但是却加入了RPG游戏的要素,并且新加入“魔导器”这个说法,玩家将要扮演吸血鬼之子,但是主角虽然是半人半魔,却是站在正义这一边的,因此由儿子对抗父亲大人这种正义而又反常的设定也是一大卖点之一,随着游戏的推进,玩家所操纵的主角:阿鲁卡多 将慢慢的具有变成狼、蝙蝠、和雾、毒雾的本领,并且在游戏里存在各种必杀技、使魔等需要玩家来摸索和寻找。在PS版本中,因为开发的不完整和不严谨,存在各种各样情况下让主角“出城”这样的BUG,虽然是BUG,但是却没有造成不良的影响,反而大幅度的提升了游戏的可玩性和耐玩性,整个作品犹如“断臂的维纳斯”一般,虽然开发得不完整,但是却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绝对是恶魔城系列的最佳作品,该游戏出品于1997年的光碟游戏机上,现今已经可以使用电脑模拟器来完美的模拟,所以强烈推荐楼主下载《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光盘镜像文件和模拟器来体验这一款恶魔城系列里的最经典的作品!不论是画面还是剧情还是音乐还是人物设定全部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之后在PS平台上推出了正统风格的《恶魔城年代记》其实就是FC恶魔城的第一代作品的画面提升移植版。。。评价不是很好。。因为和上面的《月下》一比较。。。。立刻没人玩了。。
然后科纳米公司在GBA掌机上推出了3款恶魔城《恶魔城月之轮回》、《恶魔城白夜协奏曲》、《恶魔城晓夜圆舞曲》
第一款《月之轮回》比较复古而且回归正传,人物动作沉重,主要的武器只有圣鞭,但是这个版本中存在“卡片”组合的说法,利用两种不同卡片的组合可以组合出不一样的攻击、必杀技等效果,最终BOSS场面和音乐效果气势很大。但是通关后只提供几个特殊姓名供玩家进行“二周目”而玩家所操纵的主角没有变化,只是人物的能力数值有所不同。
第二款《白夜协奏曲》也是使用圣鞭为武器的正传,画面比《月之轮回》明亮,难度也比较低,这款游戏的亮点是收集家具在恶魔城中给自己的房间增加摆设。。。二周目可以使用副主角开始新游戏。但是个人认为这做很渣。。
第三款可以说是GBA恶魔城三部曲中的最佳,《恶魔城晓夜圆舞曲》再次采用了外传型风格,画面明快而不轻佻,音乐音效比较好,武器道具多样化,游戏再次由于“制作的不严谨”导致游戏居然又可以“出城”!哈哈,可玩性一目了然,很有趣哟?别开心的 太早了,如果主角没有2段跳跃能力然后出城不小心进入了“混沌”这个场景。。。你就立马重新读档吧。。会死的很惨的。。。这一点说明 这款恶魔城出现了严重的恶性BUG。。。有风险,慎用!万一卡到哪个角落出不来了。。就得重新读档了。。游戏新加入“魂”要素,通过吸取和收集不同的魂使主角(来须苍真)具有不同的能力,而且游戏中有各种各样的谜题,需要玩家想办法来解决,二周目时,可以选择不同的难度,在选择困难难度时,不光是敌人变得更强大,而且能够收集到的道具将变得更多,游戏充满了挑战性,当玩家彻底征服这款游戏达成探索度100%,魂、道具、图鉴收集100%之后,这款游戏才算是正式结束,因此,这款游戏的耐玩性也是相当高的。游戏中,主角将遇见最强吸血鬼猎人“尤里乌斯”和神秘的人“有角幻也”,这个有角幻也一下子就解决了主角开始时遇到的麻烦,但是他到底是谁?? 下面告诉你!
在之后科纳米公司在NDS平台上发布了《恶魔城苍月十字架》和《恶魔城废墟的肖像》还有《恶魔城被夺走的刻印》三部作品。
在《苍月十字架》中“有角幻也”的身份彻底被证实,他名字的日文发音就是 alu-ka-do中文的音译就是“阿鲁卡多”!哇,他不是PS时代半人半魔的阿鲁卡多大神么?居然在这里出现了啊!感动感动!他又要和他的父亲对抗了么?!没错,“三周目”的时候玩家将可以使用阿鲁卡多大神!(第一周目使用来须苍真、第二周目使用“尤里乌斯”,第三周目就可以使用“阿鲁卡多”了!)这款游戏算是GBA时代《恶魔城晓夜圆舞曲》的续作,同时是NDS三部曲中的极佳之作!NDS平台的特性是支持触控和双屏幕显示,将游戏与触控的结合也是一大突破,游戏的可玩性再次提高了!延续的外传风格、延续的故事情节,这些都是本作的卖点!顺带一提,想要干掉BOSS的唯一终结技就是封印,不然BOSS是打不死的!哈哈,不知道什么是封印么?在游戏中,洋子小姐会耐心的告诉你的!呵呵,请楼主去体验吧!
《废墟的肖像》首次采用双主角协力战斗模式,有很多地方都是需要双人协力才可以通过的谜题,楼主可以在男女主角中任意转换使用,也可以将另一个主角随时随地的召唤出来帮助你战斗,主线剧情就是在一幅又一幅诡异的画中寻找并击败邪恶的根源。
在《被夺走的刻印》中,首次采用女性作为主角。剧情从一个教会的一场神秘仪式开始,也必将在一场仪式中结束。这款恶魔城可以说是发挥了NDS的最大机能,画面、音乐渲染的十分了得! 女主角是一名绰号为“破魔之剑”的教会成员,名叫“夏洛特”,一开始时她的哥哥 在这场神秘的仪式中夺取了她全部的能力。于是夏洛特在她的师傅兼教会会长的指引下开始寻找并逐步的夺回了自己的本领,但是随着游戏的推进,女主角逐渐发现幕后黑手另有其人,而她与他的哥哥之间剪不断缕还乱的恩怨情仇也牵动着玩家心中最敏感的神经。。。总之,这款恶魔城剧情上来说很有复古美国大片的风格!画面非常出色而又有魄力!在有环境音效的烘托下,游戏的曲风也是分大气而且动听!整个游戏中的谜题设计非常巧妙,有些地方真的得思考好一会才能解开呢!当女主角得到飞空能力时,楼主你会发现,这活脱脱就是“女武神”瓦尔基里嘛!!她太美了!!真是美丽而且强大。而且本作的最终BOSS是公认的恶魔城史上最强BOSS。。。。没有技巧和运气的要素,又不能准确的命中BOSS,那是绝对打不过的。。。挑战性大大的!但是我不相信打到最后的玩家还过不去!
科纳米公司在PSP平台推出了《恶魔城X历代记》就是SFC平台的《恶魔城血之轮回》的画面提升移植版,虽然也是移植版,但是音乐的烘托和场景的描绘还有人物的刻画可是栩栩如生的!而且在这个移植版中附加了SFC版本的《血之轮回》和SS版本《恶魔城月下夜想曲》,虽然SS版本不能出城,但是能让老玩家再次回忆经典,让新玩家感受激情这点来说,PSP平台的《恶魔城X历代记》是非常优秀的!(容量很小哦!几百兆而已,现在的技术真是日新月异啊!真是)
之后科纳米公司在PS2平台上推出了新的《恶魔城 无罪》
由于机能的原因,这次的恶魔城采用了全新3D模型、3D场景。以往当主角血量不足,即将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我们可以暂停游戏,进入道具菜单吃药这种情况将从这个版本开始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楼主你的主角该吃药了。。。你问怎么吃??跑着吃呗!!站在原地吃的话,会被打死的。。。。天啊!!!
本作是正统恶魔城风格,用圣鞭抽的。。。
就以往的情况来看,正传就是没外传叫座率高!哪怕你是全新3D模式的也白搭。。。个人觉得我一看见鞭子系恶魔城就提不起劲啊!不给力啊!!玩了二十多年恶魔城突然间变成3D的了。。还真是不舒服、不适应啊!!果然我觉得还是2D恶魔城给力!感觉着一做的恶魔城有点像试水作品,场景和人物的刻画达不到PS2标准啊!呵呵。这一段纯属个人意见。
以上说的这些款恶魔城除了PSP的恶魔城以外,都可以用电脑下载相应的模拟器来玩了,楼主若是对哪款恶魔城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应的模拟器和资源来玩!
非常推荐几款: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恶魔城月下夜想曲》需要下载《恶魔城月下夜想曲》镜像和PS模拟器
其次是下载电脑用GBA模拟器和《恶魔城晓夜圆舞曲》ROM文件。
再次是下载电脑用NDS模拟器和《恶魔城苍月十字架》还有《恶魔城被夺走的刻印》ROM文件。

恶魔城血之轮回

恶魔城-血之轮回只发行过PC-E日文版,没有其他的版本。
我不知道你是在哪里下载的,现在网上流传的“血轮”有好几钟版本:
一种是缩水版,不含CD音轨的,这种是只包含一个ISO文件,请用模拟器HU6280DX玩,使用方法如下:
运行HU6280DX 1.5版模拟器,按下键盘上的F11键,然后打开解压出来的恶魔城-血之轮回的dx.iso文件,就可以玩了。
HU6280DX 1.5版模拟器的按键为:
F5键是LOAD即时存档,F6键是SAVE即时存档,F11键是LOAD游戏.iso文件,F2键是LOAD游戏.pce文件。
↑↓←→是游戏的方向键,Enter是Start键,Shift是Select键,A是攻击键,Z是跳跃键。
此模拟器不支持自定义按键。
另外提醒一句,使用模拟器之前,需要把HU6280.ini文件中的LIMIT=OFF,改为LIMIT=ON,否则玩时速度过快。
还有一种是完全版,包含CD音轨,这种版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的光盘镜像,大约300M以上,不是太常见;另一种是ISO+MP3+CUE,大约100M以下,比起前者仅仅是音质稍微差一点,比较常见。请使用模拟器MagicEngine来玩:
用Magic Engine来模拟PCE-CD,除了可以直接使用光驱读PCE-CD光盘外也可以使用虚拟光驱来加载PCE-CD镜像。但现在大部分提供下载的镜像都是ISO+MP3+CUE的格式,由于我们常用的Daemon Tools不支持MP3格式的音频轨道,所以在使用Magic Engine来读虚拟光驱之前,我们要通过转换镜像格式使Daemon Tools可以加载PCE-CD镜像。
由于Daemon Tools支持WAV格式的音频轨道,那样可以使用音频格式转换工具将MP3转为WAV。转换可以使用Easy CD-DA Extractor,注意必须转换为同名WAV文件放在原MP3的文件夹下,转好后可以使用Daemon Tools加载CUE,这样PCE-CD镜像加载完成了
但加载好镜像并不代表就可以用Magic Engine来开始游戏,先要把Magic Engine指定的光驱指为加载好PCE-CD镜像的光驱,这些要到pce.ini里改,打开pce.ini,找到以下这段文本
在drive_letter= ——那里改为PCE-CD镜像加载的光驱盘符
顺便说说如何令Magic Engine窗口化,同样在pce.ini里改,找到以下这段文本
在 windowsed 那里改为 y ,保存后再打开pce.exe就会窗口化了
打开pce.exe,出现如下的主窗口
先去config那里设置PCE手柄键位,设好后按ESC退回到主窗口
去 BOOT CD 选 SYSTEM CARD V 3.0(兼容性比较好)
按下刚才设好的RUN 键,要是已经设好光驱并且光驱里是有PCE-CD光盘的话就会马上进入游戏,如图
在Magic Engine里面都是通过快捷键进行其他操作的,有关快捷键的说明去HELP里面有说明

恶魔城一共出过多少部作品 分别在什么平台上

恶魔城(FC初代)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
机种:FC/MSX2
发售日:1986年9月26日/1986年10月30日
简介:
本作是在FC的磁碟机推出的半年后上市的,也标志着这个经典系列的开端。在那个时代里,ACT游戏的角色的攻击绝大多数都是拳打脚踢,或者是使用射击型武器,而当时的《恶魔城》中的主要武器—“SM调教鞭”(- -|||)则给玩家来了一种完全截然不同的感觉。虽然攻击频率低(相对同期的游戏来说吧~),但鞭子的攻击范围也要相对的大于拳脚(你说什么?魂斗罗?算我刚才什么也没说好了~),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鞭子就成为了本作攻关中要点中的要点。迄今为止,人们一提到鞭子,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恶魔城》,也是这个系列长期以来一直为玩家所喜爱的原因之一。
此外,比如科学怪人佛兰肯斯坦~狼人~死神等欧美系怪物都会在游戏里出现,还有那庄严厚重的BGM……这些都成为了《恶魔城》系列区别于其他动作类游戏的标志性象征。
MSX2版的《恶魔城》在大体构架上与FC版没有什么区分,不过在细节上则改进了许多;十字架等副武器可以切换为主武器使用。而且游戏中还新增加了“白色钥匙”这个设定,如果之前没有拿到这个道具的话就无法进入下一个场景。由于机能限制,本作无论是声音还是画面都要逊色于FC版,而游戏的超高难度也是令人发指的……通关者寥寥无几…
恶魔城(街机)
------------
原名:Haunted Castle(美)
机种:街机
发售日:1986年X月X日(具体不明)
简介:
本作的主角是我们熟悉的西蒙•贝尔蒙特,而这次他挑战老D的目的则是为了拯救自己的新婚妻子(囧~~好俗套的剧情~~琼谣速速出来膜拜!!)。本作一共有6关,难度极大。如同当时大部分同类游戏一样,通关后会重新回到难度加大的第1关……另外,本做没有蜡烛台的设定,道具全要从怪物身上获得。由于是在街机上推出的,因此本作的画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华丽的,大比例的人物很有魄力,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找找街机模拟器来体验体验。
恶魔城Ⅱ 咒之封印
恶魔城Ⅱ 咒之封印
----------------
原名:ドラキュラⅡ 咒ぃの封印
机种:FC
发售日:1987年8月28日
简介:
在初代发售的一年后推出的系列的第2作,但游戏形式与前作相比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从ACT转变为A•RPG(这里顺带解释下,月下并不是最早的A•RPG恶魔城)。这个类型在当时看来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却影响着之后整个恶魔城系列的发展。此外,本作没有关卡的概念,玩家必须收集散落在各地的道具,在多个城镇和战斗场景中穿插进行剧情。游戏有着白天黑夜之分(有点像口袋妖怪金银和钻石珍珠……额~~扯远了),这直接关系到怪物能力的强弱。而且本作中还加入了时间流逝的设定,玩家必须尽最大速度通关才有可能看到完美结局
恶魔城ドラキュラ传说
-------------------
原名:ドラキュラ传说
机种:GB
发售日:1989年10月27日
简介:
首次在掌机上发售的恶魔城游戏,也是GB最早的几款作品之一(的确是很早……)。本作分为四关,系统上基本和FC上的初代差不多。此外还增加了一些动作和技能,比方说鞭子可以发射火球。不过,本作的评价并不高,拙劣的操作和粗糙的画面都遭到了不少诟病,倒霉的克里斯多夫也被安上了“最弱吸血鬼猎人的称号”
恶魔城传说
----------
原名:恶魔城传说
机种:FC
发售日:1989年12月22日
简介:
FC上的第3款恶魔城作品,在国内更多的被翻译为《恶魔城Ⅲ》。本作相对于FC前两做有两大变化:一是可控制的角色除了鞭子家族的SM男—拉尔夫•贝尔蒙特之外,还有另外3名能力各异的角色,有在战后和拉尔夫结为夫妻的僧吕塞珐,有和拉尔夫一同消灭掉老D的盗贼格兰特,还有后来人气高的都有点不象话的阿鲁卡多;二是加入了分支模式,即使是同一关,根据线路的不同,所发生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本作一共15关,画面~音乐~操作等等方面都达到了当时极高的水准,堪称将FC机能发挥及至的经典之作!
恶魔城特番外篇 我,德拉克拉君
---------------------------
原名:恶魔城すべしやゐ ぱくドラキュラくん
机种:FC
发售日:1990年10月19日
简介:
小德拉克拉原本是魔界之王,但是由于他睡的时间太长,导致魔界落到了大魔王加拉莫斯(月下逆城地下墓地BOSS:万年魔神)手里。得知这个消息后,小德拉克拉恼火的蹦出棺材,踏上了夺回魔界支配权的旅程……话说这个是一个很中规中矩的小品级游戏,但游戏性和趣味性却高的吓人。许多敌人的动作和表情都是很脑残级别的,叫人忍俊不禁。随着游戏的进展,小德拉克拉将逐渐获得火球~追踪弹~爆弹~冰弹~蝙蝠变身~以及天井移动的能力,而玩家只有活用这些能力才能顺利将游戏进行下去。
恶魔城ドラキュラ传说Ⅱ
--------------------
原名:ドラキュラ传说Ⅱ
机种:GB
发售日:1991年7月12日
简介:
本作的主人公和该平台的前作一样,是克里斯多夫•贝尔蒙特。针对前作出现的诸多问题,K社对此作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进
K社不仅将关卡设定设置成了前4关可以自由选择,后3关必须按顺序攻关的模式。(多少感觉有些类似于《洛克人》)而且还加入了全新的副武器,而操作性,平衡性,画面以及音效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针对ACT游戏苦手设定的“无限续关”以及密码记忆功能在当时也很受欢迎。
恶魔城(SFC版)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
机种:SFC
发售日:1991年10月31日
简介:
由于推出平台是新一代主机—SFC,所以本作的画面是前几作都无法比拟的,而SFC的画面缩放和回旋机能也令FANS们大呼过瘾。虽然本作是FC上的《恶魔城》初代的重新制作版,但是操作方式却有了比较大的改变,例如鞭子可以向任何方向挥动,这点就使游戏的攻关方式较初代而言有了很大的变化。另外,本作的隐藏要素也是非常丰富的。
恶魔城特番外篇 我,德拉克拉君
---------------------------
原名:恶魔城すべしやゐ ぱくドラキュラくん
机种:GB
发售日:1993年1月3日
简介:
本作是FC上的同名作品的续篇,小德拉克拉的对手仍然是复活后想要征服魔界的加拉莫斯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它虽然在名字上它和FC版的是一模一样的。可是由于机能和画面的限制,本作和FC相比是要逊色不少的,也能算的上中规中矩吧……
恶魔城(FC卡带版)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
机种:FC
发售日:1993年2月5日
简介:
本作实际上就是把FC初代的磁碟版改成了卡带版,当然也进行了一点改进。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EASY模式的加入(美版没有……貌似美版的难度历来都是比较高的……),以及游戏BGM音源的改变。由于本作发售在FC末期,而且出货量相对较少,因此拥有本作的人并不多,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收藏价值极高的游戏。
恶魔城(X68000版)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
机种:夏普X68000
发售日:1993年7月23日
简介:
本作的发售平台是夏普(SHARP)开发的X68000个人电脑,这种电脑只在日本境内发售。由于X68000的机能远远超过于那个时代的主流机种—SFC~MD之上,因此本作的画面也是令人惊叹的。正如游戏的标题所示,本作完全继承了FC版系列首作的精髓,不过,其实这只限于游戏的序章和和终盘部分。当玩家玩到第2关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是另外一款游戏。本作的系统和FC版的初代基本相似,不过完家可以在跳跃的同时向下挥鞭,还能使用道具来回复体力(副武器:橄榄枝)。因为X68000的定位是针对狂热游戏玩家的个人电脑,因此本作的难度可以说是令人发指~令人抓狂的……如今我们已经很难找到这款游戏和X68000电脑了,但是,之后在PS上发行的《恶魔城年代记》(是PS上的年代记~~不是PSP的历代记)却令没有玩过这款游戏的玩家得以弥补当年的遗憾……
恶魔城X—血之轮回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X—血の轮回
机种:PE-C
发售日:1993年10月29日
简介:
这是恶魔城系列首次以CD作为游戏载体,借助CD-ROM的超大容量优势,在本做中不但穿插了大量的动画和配音,采用CD音源的气势恢弘的BGM更是直到现在还为玩家们津津乐道,而那超大魄力的人物比例以及无比华丽的画面也令玩家赞叹不已。本作新增加了地图完成度设定,难度中等偏上,在当时深受FANS们的喜爱。而极高的完成度也令本作被誉为PC-E上最好的游戏之一
PS:
游戏标题中的英文字母“X”代表着罗马数字“X”,也就是意味着本作是《恶魔城》系列的第10款作品。而且,现如今的2D CV系列中,很多的怪物的造型都是从这款作品开始确定下正型的。地图完成度也是从本作开始出现的。不得不说,血轮才是2D恶魔城系列真正开始转型的始祖……
吸血鬼杀手[恶魔城—血族]
-----------------------
原名:VAMPIRE KILLER
机种:MD
发售日:1994年3月18日
简介:
本作是唯一一款在MD主机上推出的CV系列作品,也是唯一一款不以《恶魔城》,《DRACULA》,《ドラキュラ》,《Castlevania》为标题命名的作品(美版欧版除外)。在游戏开始时玩家需要从两名主角中选择一名进行游戏。而两人使用的武器分别为鞭子和长枪。本作相比于系列正规作品有着很大程度的变化,而游戏的舞台也从通常意义上的“恶魔城—ドラキュラ城堡”改为整个欧洲大陆。尽管名气不是很大,但是游戏中那攻击方式变化多端的BOSS以及气势恢弘的场景都给玩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没有辱没《恶魔城》之名。
恶魔城XX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XX
机种:SFC
发售日:1995年7月21日
简介:
本作是PC-E版《恶魔城X—血之轮回》的SFC移植版,关卡方面全部都进行了大幅度重新构造,就连BOSS也不一样。其实,与其说是“SFC移植版”更不如说是“SFC重新制作版”。虽然游戏容量只有16M(在当时算是大的了),但本作无论是画面还是音乐效果都达到了SFC的最高品质。当然,由于机能限制,音乐的质量上还是无法与原版《血轮》相提并论的……还有,本作的人设,正是日本著名插画家山田章博。
恶魔城X—月下夜想曲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X—月下の夜想曲
机种:PS/SS
发售日:1997年3月20日(PS版)/1998年6月25日(SS版)
简介:
重头戏啊~重头戏~,毫无疑问,本作是国内目前最受欢迎的《恶魔城》系列,同时也是普及度最高的系列作品。本作的故事紧挨着PCE平台的《恶魔城X—血之轮回》。但是,这次玩家所操纵的角色却从《血轮》中那血气方刚的贝尔蒙特家族的小伙子里希特,变成了拥有着半吸血鬼半人类血统的贵公子—阿鲁卡多。(俊男闪亮登场!!MM们的尖叫在哪里?!)借助着PS的强大机能,本作在画面~音乐~操作性以及剧情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K社将之前系列作品中受欢迎的要素都融合到了本作中,并首次加入了“等级”这一概念以及装备的替换,有着很强的RPG要素。虽然这些要素并非《月下夜想曲》首创……(其实主体类型还是银河战士首创的……)但是K社将它们完美的融合,从无耻的抄袭,直接转变为优秀的借鉴。
阿鲁卡多不是鞭子家族的成员,所以使用的武器也不会只有鞭子……(根本也没有鞭子……)而是诸如剑~枪~斧~投掷飞标等武器,而且部分特定的武器更是可以搓出特殊技能。(80%以上的武器特殊技能经常在通关之后才会被人想起有它的存在……)华丽的动作更是堪称系列之最。
一年多之后推出的SS版,K社追加了新的地图—PS版未开发完成的“地下庭院”和“咒狱”(就是一条过道……)并且修复了PS早期版中存在的部分BUG,而且,玩家可以在一开始就使用前作PS版中不能使用的玛利亚和隐藏人物里希特。不过,由于SS机能所限制,本作的画面相对于PS版而言要逊色不少……
PS:BUG是本作的一大亮点~~通常被称为游戏癌症的BUG却在本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至今日,国内许多月下研究爱好者还在孜孜不倦的研究着本作。这个也是本作长久以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不过,要是叫K社知道了“月下在中国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完全是因为BUG”可能得直接气的集体去跳东京塔了……呵呵(玩笑)
恶魔成—漆黑前奏曲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漆黑たる前奏曲
机种:GB
发售日:1997年11月27日
简介:
本作的主角是女吸血鬼猎人—索妮亚•贝尔蒙特,而在剧情设定中则是历史上第一位与德拉克拉交锋的猎人(就当时而言,这一定论最后被所废弃)。本作的画面相对于同一时期的GB其他作品只能算是表现平平而已,手感也有些僵硬,不过相对于之前在GB上推出的两款作品而言,已经算是有不小的提高了。但游戏的难度过低却令玩家多少有些失望。本作一共有两个结局,玩家必须要在第5关进入隐藏关卡取得十字架之后击败德拉克拉才能观看到真正的结局……
此外,在剧情中索妮亚和A少还产生过一段恋情。并且索妮亚在战后为A少生下一子,名为拉尔夫•贝尔蒙特。不过随着《漆黑》被排出正史,这一说法最终被K社否决……
恶魔城 默示录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默示录
机种:N64
发售日:1999年3月11日
简介:
时隔4年之后K社再次为任天堂的家用主机推出的《恶魔城》系列,而本作也是第一部3D化的《恶魔城》。不过,本作在玩家中的口碑并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是卡带的限制使游戏的画面和音效都只能算是一般;另一方面在变化为3D后,本作在操作性设置方面也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诟病……
恶魔城 默示录外传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默示录
机种:N64
发售日:1999年12月25日
简介:
本作的故事设定在前作之前(有点绕嘴……),可操纵的角色除了前作的莱因哈特•施耐德和卡丽•费尔南德尔斯之外,还新增了狼人族的尼高尔(不是铁蛋儿种子里的那个腰折男……)和东正教的骑士亨利•奥尔德利。本作其实相当于是《默示录》的强化版本,画面和系统上大致和前作一样,没有什么改进。不过由于对前作大受恶评的操作进行了一定的修整,导致口碑较上一作而言要好一些…
恶魔城—月之轮回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 Circle of the moon
机种:GBA
发售日:2001年3月21日
简介:
当掌机进化到了GBA之后,《恶魔城》的画面终于达到了可以叫玩家们接受的水准了……(勉强能接受了吧……至少不用在看那种黑白色的小人儿挥火柴棍儿了……)本作的系统继承了《月下夜想曲》,是月下的第一款复制体,依然采用了A•RPG的形式。游戏的一大特色就是其独有的系统—“DSS卡组”(DUAL SETUP SYSTEM)。玩家可以通过组合“属性”和“类型”的两种卡片来获得新的能力。例如“炎”和“强化”两张卡片组合的话,就可以扩大炎属性的魔法攻击范围。“DSS”的存在令游戏的可玩性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完成度的设定以及道具的收集要素也无形中增大了玩家的游戏时间……(十字语:玩游戏要适度哦~~~无论做什么都一样……)
恶魔城年代记
-----------
原名:恶魔城年代记 恶魔城ドラキュラ
机种:PS
发售日:2001年5月25日
简介:
这就是当年在X68000个人电脑上推出的那款《恶魔城》的PS移植版本。游戏分为两种模式:X68000原版的完全移植模式以及略微加强的PS强化版模式,不过差别并不是很大……无外呼也就是角色的造型不一样。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音乐为重新制作混音版,相当动听。
关于本作PS强化版的人设正是小岛文美大神,本作是她继月下之后接手的第2部作品。她那色画渲染的方式使主角西蒙既不失原本的那种狂野,又不失她那一贯的华丽高贵风格。总之这次PS版的人设再造是非常成功的。
恶魔城—白夜协奏曲
-----------------
原名:Castlevania 白夜の协奏曲
机种:GBA
发售日:2002年6月6日
简介:
为了拓展海外市场,从本作的日版标题和海外版统一为《Castlevania》,汉字标题“恶魔城”没有在本作中采用……(不过之后又重新改回来了……)。本作的人设依然是小岛文美,新加入的“魔导书”系统令游戏的爽快华丽程度大副提升,而“即时中断”系统的加入,也是颇受玩家欢迎的。此外,本作的BGM是由日本著名音乐人MANA谱写的,曲风和历代作品出入太大也是本作诟病最多的地方……而且,K社为了突出画质而刻意降低了音质也是本作BGM毛病上的因素之一。
恶魔城—晓月圆舞曲
-----------------
原名:Castlevania 晓月の圆舞曲
机种:GBA
发售日:2003年5月8日
简介:
GBA上的《恶魔城》3步曲的第3作。本作大胆的将舞台设定在了未来的2035年的日本,而主人公的身份设定也是非常令人吃惊的。(K社你又要玩自家的“心跳回忆”么……)在系统方面,本作吸取了前两作的经验教训,并且新增了“TECTICAL SOUL”系统,玩过前两作的老鸟应该会很快上手的,新玩家上手也不是很难。在本作中,拥有支配之力的主角来须苍真能够通过吸收怪物的灵魂从而来获得其特殊的能力。游戏中可以支配的魂有100余种(80%到90%的魂都是无用魂~~仅仅是收集用……),而且玩家还可以通过GBA的数据传接线来与其他玩家进行魂的自由交换。诶~~为什么我又想起了口袋妖怪?
恶魔城—无罪的叹息(无罪的挽歌,真实的叹息~译名好多……)
-----------------------------------------------------
原名:Castlevania
机种:PS2
发售日:2003年11月7日
简介:
恶魔城系列首次登陆PS2,在剧情上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首部曲”,圣鞭VK以及德拉克拉的诞生之迷也在本作中予以揭晓。借助PS2的强大3D机能,本作不仅在画面上远远超过了N64的《默示录》,而且在世界构筑上也非常具有真实感,而主角和敌人动作的流畅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本作强化了鞭子的作用,不但新增了连击设定,而且玩家还可以利用鞭子在场景中灵活行动。而由七种魔法宝珠融合副武器产生的35种变化也是令里昂的攻击方式变的多样化。(这个系统有点类似《白夜》中的魔导书系统,你们觉得呢?)另外,由山根ミチル谱写的BGM也是为本作添色不少。
恶魔城—苍月的十字架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 苍月の十字架
机种:NDS
发售日:2005年8月25日
简介:
时隔两年~~恶魔城系列再次以汉字“恶魔城”为标题登陆NDS平台。本作是GBA平台的《晓月圆舞曲》的续作,剧情发生在前作的一年后,而这也是恶魔城系列首次登陆NDS。“TECTICAL SOUL”系统在本作中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强化,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叠加上,而且这次还能直接与武器进行合成,从而得到更加强力的武器!
此外,针对NDS独有的双屏幕,本作将地图设定到了NDS的上屏幕中,这样就省去了玩家进入地图界面查看地图的麻烦了。而《苍月》也“活用”了DS的触摸屏幕,在BOSS的体力降到0的时候,玩家必须用触笔在屏幕上画出相应的封魔阵才能将其击败(封印),否则BOSS会恢复一小部分体力继续战斗……(说白了~~这个功能的存在不是一般的牵强……)
恶魔城—暗黑的
-----------------
原名:恶魔城ドラキュラ 暗の咒印
机种:PS2
发售日:2005年11月24日
简介:
本作是PS2平台上推出的第2部CV作品,玩家依然可以控制使魔进行战斗或者作为辅助或者作为盾墙或者作为炮灰(- -|||~~呼~~好长……),战斗的方式相对来说变得十分多样化。本作的画面相比起前作来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但在画面上的整体构架却要比前作更胜一筹。由于主角海克特是恶魔精炼士,因此他使用的武器并不是圣鞭VK,而是类似于月下中A少使用的剑~斧~枪等一系列武器。另外,本作也首次采用了“复仇”这个主题……
本作的故事发生在FC版《恶魔城传说》的3年之后,贝尔蒙特家族的出场人物依然是拉尔夫,相信这会令许多老玩家感到尤为亲切。值得一提的是,山根ミチル的音乐仍然是本作中的一大亮点。
恶魔城 废墟的肖像(迷宫的回廊)
------------------------------
原名:悪魔城ドラキュラ ギャラリー オブ ラビリンス
机种:NDS
发售日:2006年11月16日
简介:
NDS平台的第2部作品,本作主线并不采用系列常见的贝尔蒙特家族作为主角,但这不意味著不能使用传说中的鞭子“吸血鬼杀手”,因为主角莫里斯是贝尔蒙特家族的旁系一族,也拥有使用“吸血鬼杀手”的能力。玩家在本作既能使用刀剑等武器,也能使用鞭子,很好地兼顾了不同玩家的需求。而女主角夏洛特主要使用魔导书和魔法进行攻击,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攻击系统。玩家在本作中将会体验到多种多样的攻击方式。
本作破天荒的使用了系列中从未出现过的“双人系统”这个系统无非是最吸引玩家眼球的了。看似复杂的系统下掩藏着思路非常清晰的简单操作,这个也是该作十分受欢迎的因素之一。不过,本作美中不足的就是卡带本身的死机现象,这一现象并不只是存在于烧录卡的范畴之内,早期的部分正版卡带也是有着不同程度的死机现象,即便如此,本作的的良好口碑也是无法掩盖的,而且现在死机现象无论是烧录卡还是正版卡带都已经基本解决了。
恶魔城x历代记
-------------
原名:Castlevania: Dracula X Chronicles (美)
机种:PSP
发售日:2007年10月23日
简介:
本作《恶魔城X历代记》则是“恶魔城”系列值得纪念的第十作《血之轮回》重制版,在《血之轮回》发售14年后的今天再次降临,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回到了各位玩家的眼前—全3D化精细华美的画面、“恶魔城”系列一华丽贯风格,或而雄壮或而纤细的背景音乐、还原了的恶魔城游戏方式、流畅无比的操作感无一不体现出制作组的心血和诚意,完全不负各位玩家们的期待与漫长的等待!
本作的画面真是大幅度提升了整整一个等级,从原来略显粗糙的2D升级到了今天的全3d画面,精细的连人物细节部分都能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3D化的场景制作的极为纤细,与人物、敌人设计搭配相当舒适,华丽的必杀释放效果为游戏带来了更为强烈的爽快感,要形容本作的画面我想没有比“惊艳”更好的词儿了。
接下来的作品…… 就像楼下说的...不知道了....不是很爱玩NDS...

血之轮回的游戏系统

游戏使用记忆区,首次有了完成度的概念,在接关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到当前的完成度百分比。而分支情节也在本作中大幅度得到增强,分支不再是玩家自己选择,而是在特定关中藏有密道,找到密道就可以进入分支,在完成一个分支之后如果没有找到下一个分支的入口,那么就会转回主情节。游戏开头与结尾采用了过场动画,但并未获得好评。
首添了特殊攻击─副武器粉碎,搭配不同的副武器并消耗大量心使出各种强力的必杀技。
对除了德古拉以外的BOSS无伤过关即可获得一只残机,但BOSS多有设计死亡前的最后一击且极难回避。
接关时主人公可以换成玛丽娅(她是谁?就是月下夜想曲中那位女孩子啊。如果你想知道她在PCE版中的打扮,在月下夜想曲一开始打Dracula的时候故意死掉一次,那么玛丽娅就会召唤圣兽为你补充体力,这时的玛丽娅就和PCE版一模一样),本作没有发售美版。 另有复刻《恶魔城X历代记》(psp)、《恶魔城XX德拉卡拉》(sfc)。

PS里的恶魔城是哪个?

ps恶魔城 月下夜想曲!!!!!

关于PSP恶魔城几个问题

1.正式的PSP游戏的恶魔城只有一个,就是历代记。
2.这次复刻的历代记里面附带了PS版本的月下,可以通过在关卡中得到特殊道具开启。另,原版的历代记要比月下先出哦。
3.前者是X历代记里面附带的月下,后者是PS上的月下,可以通过模拟或转换在PSP上玩,游戏本身没区别。
4.你不用管PCE,这次的历代记里面同样附带了血之轮回,跟月下一样可以通过游戏开启。
5,不是,那是NDS的
6.就一个镜像,要不是ISO就是CSO,放在ISO文件夹下。3.71M33-2不知道是否能够运行,M33-4会好很多。要注意的是,引导方式必须是SONY的,其他进去黑屏。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