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初九父,乾卦阳数为7还是9

乾卦详解

如何从人生的六个阶段来理解乾卦 一个伐功人士的一生可以用乾卦来简要的解释:
乾卦:元,亨,利,贞。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逐渐进步、和谐的
初九,潜龙勿用:当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不要让他过早的接触社会,避免半途而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随着学业有成,见到招聘公告,可以找工作了,见到老板也有底气了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工作后要自强不息,晚上也不要懈怠,这样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随着能力的提升,现有的工作得不到满足,需要升职或者跳槽,没事的,有能力的人是有这个本事的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位置已经很高了,能遇到更加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了。
上九,亢龙有悔:经过一辈子的努力,位置也很高,但是想想自己的一辈子,还有很多没有做好的事情,孩子老婆没有照顾好,父母没有照顾到,这一辈子过的啊!
很多人经历了九二后就没有终日乾乾,再也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或者升职后跳槽后没有继续努力,也没有达到九五的境界,这就是不完美的人生。
人生只要努力就能达到九五的境界,这就是乾卦的人生

易经第一卦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求解) 没有意外兑得
先看卦,乾卦有六爻,即: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 若 历,无咎;
九四,或跃 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 群龙 无首,吉。
若从乾卦整体来看,乾卦天道刚健,运行不已,无限生命力。正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但如果单看哪一爻的话,其实也是有好有坏的。
如,初九,潜龙勿用。为什么要“潜龙勿用”呢?这是因为它的位置在乾卦的最下面,局位低卑。所以你不要急,“潜龙勿用”,慢慢来,时候到了,自然就有机会的。
然后是“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大人”就是有德行,有地位,有本事的重要人物。就好像一个大学毕业生,在二十岁以后到三十岁之间,他本身是个人才了,但经验还不够,这时就得有人来赏识你,帮助你。但不要忘了,别人再怎么赏识你,你的位置还是“九二”。若到了九三,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不会有灾难。因为“九三”卦处“下乾”与“上乾”的交接之处不居中位。正所谓:“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处于两可之间。所以君子要“终日乾乾”,顺应时机,随时保持警惕,虽然还可能有危险,但最终也不会有灾咎。
“九四”“或跃在渊”的处境可能更差一些。因为“九四”卦处中间位置,“重刚而不中钉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上下无常,进退无恒,所以“或跃在渊”。其实“或”也有疑惑的意思,是指多方置疑,仔细审度,谨慎周旋,所以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意思是说:龙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审时度势,即使有违而进,也不会有灾难。
到了九五就不一样了,一般人都很喜欢“飞龙在天”。是最好的状况了,在上卦的中间,可以统摄全局。到了“上九”也不好。“亢龙有悔”“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愚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而“用九”“见 群龙 无首,吉”。大概是对以上爻辞的总结。“群龙 无首”代表一往平等,因为乾卦六爻皆阳,都充满活力,刚健不已,有无限可能。
所以占卦占到乾卦,应该放心大胆去做,只要小心谨慎,有厉也无咎。

八卦的划分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风,巽为雷、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是为八卦。天地,风雷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恭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中医中,八卦指围绕掌心周围八个穴位的总称。
baike.baidu/view/4881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求解 1、30-39岁是你生命中最辉煌的10年,特别是明、后年,你的收入会非常多。 2、从事与金属制造,加工及相关行业最佳。 3、每年的农历4、5月份是你容易得财的日子。 4、每年的农历3、6、9、12月你的花销大的日子。 5、事业的开始、中期都不错,但最后结局不会像你想的那样圆满。

乾为天的爻辞解释 初九,潜龙勿用。 “象龙潜伏著,不可有所作为。”(【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潜”是潜藏。龙的活动,属于阳性,这一爻,虽然是阳爻,但位置在最下方,亦即阳气刚在地下发生,还不能对外活动的时刻;所以,用“潜龙”象徵。占断为“勿用”,“用”是功用、行动;“勿用”是指还不能发生功用或采取行动,有不可用,不能用,不必用的含意;但也有潜在的力量,不可预测,难以 *** 的意思。当处于这种状态时,就应当像潜藏的龙,隐忍不可行动,以等待时机。一说,这是象徵文王被囚在�h里时。这一爻,说明在潜伏时期,应当隐忍待机,不可妄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出现在田野里,见贵人有利。”(【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乾卦的第二爻,在下卦的中央位置,因而“得中”,是有利的地位。 “二”是偶数,属于阴,在阴的位置出现阳爻,通常认为“不正”;但在乾、坤二卦,并不发生正与不正的问题。另外,与“五”位的阳爻相对的,“二”位应当是阴爻,才能“相应”;但在乾卦,虽然是阳爻,仍然可以与“五”位“相应”。 “见”即现。“初九”潜藏的龙,已经上升,出现在田野。由于阳爻刚健,又在“二”得中的位置,具备中庸的德行。 “大人”是指圣明,位与德兼备的人物,像这种刚健又具备中庸德行的伟大人物,已由隐忍中出现,必有所为,他的德行,必将惠及天下,给人们带来无比的生机与希望。能见到这样伟大的人物,当然有利;所以,这一爻以“见龙在田”象徵;以“利见大人”比拟人事。不过,“二”与“五”的地位不同,在“二”的位置,还没有得到权势,�o不过伟大圣明的德行,已经显现而已。“利见大人”也一定本身就是大人,也可能是见到这样有地位或没有地位的伟大人物的含意。一说,这是象徵文王由�h里被释放时。这一爻,说明当伟大人物显现时,给天下带来生机与希望,有作为的人,应当拥护与支持;同时本身也应当接近群众,结合有作为的同志。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贵人整天自强不息,晚上警惕著。(情况)严重,没有害。”(【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乾乾”即健健,努力不懈的意思。“惕”是警惕,“若”与然同。“厉”是严谨。“咎”是与群背离,必然造成过错,发生灾难的意思。 “九”是阳爻,“三”是奇数的阳位,阳爻阳位,因而阳刚得正。但已离开“二”的中位,上升到下卦最高位置的“三”,过分刚正,反而有危险。有德行的君子,本性刚健正直,如果终日奋发努力不懈,夜晚仍然戒慎恐惧,严谨惕励,虽然处于危险的地位,也不会发生过失与灾难。这一“爻辞”,完全是以人事说明卦象。当具备智慧与德行的君子,已经显现,受到注目,就处于危险的地位。这时,就必须时刻奋发,努力不懈,日夜警惕,不休不止的致力于德业的完成,谨慎小心,才能避免过失与灾难,如果骄傲自大,就会招致危险。一说,这是象徵文王返国后惕励奋发的时期。这一爻,说明在成长时期,羽毛未丰,应当奋发努力,但必须戒慎恐惧,以防灾祸。九四,或跃在渊,无咎。“龙或者帮进深渊,没有害。”(【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白话】《象辞》说:&......>>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求解 朋友,起卦预测不是这么起的,出来的卦也不是这样的。一事一卦,起卦的方法方式很多,出来的卦都有纳干,且只有一个变卦,主卦是有动爻的。根据这些干支和六亲及五行和动爻的情况来预测的。这样的卦是不能进行预测的。每个卦都有卦名,每个卦都有六个爻,每个爻都有多辞。你上面引用的都是乾卦的六个爻辞而已,对预测是没有的。请完善后再原你预测。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什么意思 六十四卦是两卦重复组成的,三条横线是乾卦,六条自然就是一个乾卦在上,一个乾卦在下了。

请解释《乾卦》,《坤卦》的主要涵义 乾卦、坤卦都是先天八卦中的,如果用钟表表盘代表先天八卦的位置,乾卦位于12点处――象征“天”“南方”“男性”,属于五行中的金;后面依次逆时针方向为兑卦、离卦(9点处)、震卦、坤卦(6点处)――象征“地”“北方”“女性”,属于五行中的水,再后边是艮卦、坎卦(3点处)、巽卦。古代将乾、坤指为阴阳、天地、男女的代表,认为坎水来自乾金。

乾为天的卦辞解释 乾:元,亨,利,贞。“大通顺,占问有利。”(【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乾卦初爻解读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是爻序号 ,因乾卦初爻(下起第一画)是阳爻(亦称刚爻),阳爻为九(为什么阳爻为九,阴爻为六,为占卦而定,在此不作解释)。所以乾卦最下面一爻的爻序号为初九。

潜龙勿用:潜伏的龙,不可发挥作用。

“潜龙勿用”是初九的爻辞。

爻辞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 爻象 ,一部分是 占辞 。

爻象说明爻所显示的象,占辞说明在这种爻象下所显示的吉凶或者是应当如何行动。

“ 潜龙 ”为乾卦初九的 象辞 (因乾卦由坤卦逐一变化而来,初九是变的第一爻,坤下生一阳为下一阳,上五阴的复卦,复卦的下卦为三爻卦的震,震为龙),因为上有五阴爻,犹如在盛阴之下潜伏的龙,故称“潜龙”。

潜龙是蛰伏的龙,这种爻象所显示的意义是不可发挥作用,故 占辞为“勿用” 。

地冻三尺,一阳初复,这么一点阳气是管不了多大的事,这是初九所处的时势。

在这样的时势下想要暂露头角、飞黄腾达是不可能的,轻举妄动只会自讨苦吃。

所以处在这个局势之人要顺应时势,静守待时,不要徒劳妄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译文:初九爻辞讲“潜龙勿用”,是因为这个阳爻在全卦的最下面。

孔子在《文言》中对乾卦初九爻的解读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故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逐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者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译文

问:初九爻的潜龙勿用说的是什么意思?

孔子答到:是说具有龙那样的道德而又隐遁起来的人。他的道德不会因世俗的影响而改变,也不去争逐成就世俗的功名,从社会中隐退出来也不因此而苦闷,不被社会承认也不因此愁闷。社会乐于接受自己的主张,就把自己的主张推行于世,不乐于接受自己的主张,就离开隐遁起来。反正自己的道德是坚定而不能动摇的,这就是潜龙对人显示的社会意义。

以上对乾卦初九爻的解读,重点是按孔子的易传来理解,让自己明白 处时势,顺势而为,不论怎样,保持自己的内心,坚守自己的信念 。

学《易经》智慧,过简单生活!

《周易易经》乾卦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词吧,诗词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词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周易易经》乾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乾卦

(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注释:

(1)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

(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

(3)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 下“九二”、“九三”等也是。“九”代表阳性“——”,“六”代表阴性 “——”。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 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

(4)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④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勿用:不利。

(5)见 (xian):出现。龙:龙星。田:天田.大人:指王公贵族。

(6)君子:指有 才德的贵族。乾乾:勤勉努力。

(7)夕:夜晚。惕:敬惧。厉:危险。咎; 过失,灾难、

(8)或:有人,指贵族。跃在渊:跳进深潭。

(9)飞龙;龙 星。

(10)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有梅:不吉利的占筮。

(11)用九: 乾卦特有的爻名。《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 示这两卦是全阳、全阴。“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

(12) 群龙:等于说卷龙。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

译文:

乾卦:大吉大利,吉祥的占卜。

初九: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不吉利。

九二:龙星出现在天田星旁,对王公贵族有利。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整天勤勉努力,夜里也要提防危险,但最终不会有灾难。

九四:有些大人君子跳进深潭,并不是他们本身的过失。

九五: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对王公贵族有利。

上九: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

用九:卷曲的龙见不到头,是吉利的兆头。

读解:

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间世事的吉凶联系起来,对此作出带有某种神秘色的解释,并且进一步把天象看作神的意志的体现,对天顶礼膜拜,这是中国古人的思维习惯。那时没有天文望远镜,没 有相关的科学知识(在西方,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到 16、 17世纪 才有较大发展),按古人的思维习惯,绝不可能把顶礼膜拜的对象当作认识、研究和探索的对象。在今天看来简单明了的自然现象,对古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神的意志通过自然现象表现出来,便成为对人的行为举止的启示。大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超出人们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事物,都可以按这种“天人感应”的思路来解释。这样一来,人们的行为举止就有了依据。掌握着财富、权力、 知识的王公贵族需要这样,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需要这样。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成书时间

成于西周

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李学勤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本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成于战国

大多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易传的成书问题,自欧阳修《易童子问》与苏轼之后,数百年来已经罕有人再信是孔子所做了,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李镜池等等海内外的学者名家均断定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不足信。其称易传为孔子所做,若非司马迁之误,就必是汉儒刘歆所伪窜。根据《易传》的内容来看,应是在孟子、荀子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作品,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色。

成于西汉

顾颉刚根据箕子和康侯两条卦爻辞,指出《周易》卦爻辞为文王所作的传统说法不可信 。顾颉刚继《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后作《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是对其所说《周易》卦爻辞所无的观象制器故事的专门考论,意在证明《系辞传》观象制器章讲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话是西汉后期人的说法。

关于《系辞传》与《世本》的关系,胡适指出,“《世本》所据传说,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世本》是很晚的书,《系辞》不会在其后” ,“《世本》不采《系辞》,也许是因为《系辞》所说制作器物太略了,不够过瘾。《系辞》那一章所说,只重在制器尚象,并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若其时已有苍颉沮诵作书契之传说,又何必不引用而仅泛称‘后世圣人’呢? ”郭店战国简本《老子》的面世,证明胡适对顾颉刚的批评是正确的。

周易作者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欧阳修、龚自珍。当代学者钱玄同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

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名称由来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 Book of Changes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效仿先秦与汉景帝把道家黄帝与老子的著作称经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到今天,仍然没有严格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注释《周易古经》的十篇著作(易传)为《周易大传》。

“周”之涵义

具体地说,“周”字,有二义:

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

②:指代号,即周朝,古代常称周朝的书为周书,如《周礼》、《周语》等。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也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因周文王得名。

“易”之涵义

①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②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

③日月为易,象征阴阳。从文字学看,“易”字的构成是“日”、“月”。“易”上为“日”。

④日出为易。“干”的本义。

⑤易是占卜之名。

⑥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⑦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太极图所示。有说“易”的甲骨文为象征将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变换、交易。

⑧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系辞传》:“生生之谓易”。

⑨指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周礼》“太卜”的记载中,有《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筮书称为“三易”,故易是筮书专有名词。

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

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

2.时时在变易之中;

3.又保持一种恒常。

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易经里的彖曰、象曰、初九曰等等,是什么意思?

彖,就是〖彖传〗。象,就是卦象。象征的意义。初九就是卦象的阳爻第一爻。如果是阴爻就是初六。如乾卦,全都阳爻,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九曰,就是这个爻,的爻辞,如,乾卦初九,潜龙勿用。

《周易》里的 初九,九二,上九,初六,六二,什么的,是什么意思?

主要称呼卦爻中的阴阳属性与卦爻所处的位子,具体分析一卦时,描述要用到的“称呼”。

一卦有六爻,分别用阴阳“__ __ ”、“ ____”符号表示;
卦爻演变次序,从下往上生成排列;卦分内外(位于下的称呼内卦,位于上的称呼外卦)
阳爻 “____”用“九”表示, 阴爻“__ __ ”用“六”表示;

那么,初六__ __ 表示:位于最下起初的阴爻, 那么,初九____表示:位于最下起初的阳爻;
那么,六二__ __ 表示:位于内卦的第二阴爻, 那么,九二____表示:位于内卦的第二阳爻;

位于最上位的爻,不称呼九六或六六,而是称呼上九或上六,其余略。。。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