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理探微目录,周易六十四卦爻辞详解

小说中的武功

武侠小说中的武功【一叶渡江】轻功绝技。事先准备好数截竹管,向水面抛出一节竹管,腾身而起落在上面,接着抛出第二节,身体跟着跃向第二节。如此在水面上乍起乍落,可不假舟楫而迅速越过大江大河。郭飞鸿以此功悄悄登上停在江中心的长青岛贼船。(见萧逸《天龙地虎》)
【一串鞭】一种高乘硬外功,发功时全身每一个骨节均爆竹般响起,一连串响个不停。据说天下练成这种功夫的只有两个人,一是纵横辽北的风云雷虎雷震天;一是祁连山大盗白云城。谢晓峰化名阿吉,以一跟枯枝连点雷震天的全身骨节,破了一串鞭硬功。(见古龙《神剑山庄》)
【一阳指】大理段氏的武功传世绝学,亦是“南帝”一灯大师的专擅指法,是西毒欧阳锋蛤蟆功的克星。运功后以右手食指点穴,出指可缓可快,缓时潇洒飘逸,快则疾如闪电,但着指之处,分毫不差。当与敌挣搏凶险之际,用此指法既可贴近径点敌人穴道,也可从远处欺近身去,即离,一攻而退,实为克敌保身的无上秒术。但使用一阳指极耗精神,是以连续使用小则功力全失,大则性命不保。(见金庸《射雕英雄传》《天部》)
【七十二手错骨分筋手】淮阳派绝技。空手进招,暗点三十六处大穴,搂、打、腾、踢、弹、扫,变化无穷,虚实莫测,擒、拿、封、闭、拗、沉、吞、吐,声东击西、欲虚反实;手、眼、身、法、步、腕、肘、膝、肩,疾徐进退,刁拿锁扣,倏前倏后,忽进忽退,身形施展开后穿行如飞。动若江河,静如山岳。对敌时,陷巧之处竟是一羽不能加,虫蝇不能落,起如鹰隼凌霄,落如沉雷击地。有诗赞曰:“轻舒铁臂似雷霆,伏如处女瞥如鸿,铁鞋踏破江湖上,还让淮阳妙术工。”(见郑证因著《鹰爪王》)
【七巧锁心剑】用七柄同炉炼出的剑围成的剑阵,有如一道奇形的钢枷,把敌人枷在中间。普通人困在剑阵中极难逃脱,只有李坏以高深武功震断七剑,轻易脱困。(见古龙《飞刀又见飞刀》)
【七伤拳】崆峒派传世武功,后来明教金毛狮王谢逊夺得《七伤拳谱》古抄本,终于练成。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谢逊曾以此拳击毙少林神僧空见大师。但这七伤拳倘由内力未臻化境的人来练,对自己便有极大伤害。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练七伤,七者皆伤。所以所谓“七伤”,乃是先伤己,再伤人。谢逊练此拳时伤了心脉,以至有时狂性大发,无法抑制。而张无忌已有绝顶内功,再练此拳,便无妨碍。(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七断七绝伤心掌】一种极厉害的掌法,被击中者必死,死时面容扭曲仿佛在笑,可这笑容却比哭更伤心更悲惨更难看。七断,即心脉断、血脉断、筋脉断、肝肠断、肾水断、骨骼断、腕脉断。七绝,即心绝、情绝、恩绝、欲绝、苦痛绝、生死绝、相思绝。这种功夫渐渐失传,仅有李坏擅此绝技。(见古龙《飞刀又见飞刀》)
【七修指】一种奇毒无比的指功。苗疆有一种罕见的异种毒蛇名叫七修蛇,一身有七首,奇毒无比,不论人畜,只要被它其中的一头咬到,立刻见血封喉。一般邪派人士就利用七修蛇的毒血,练成七修指。练七修指之人,必须先吞下七修蛇的胆汁,以及一种特别秘制的解药,用以克制蛇血之毒。练成之后,所向无敌,中毒者立即气绝,练功者所发指风亦带有奇毒。(见鬼谷子《江湖风云录》)
【七煞掌】阴损类武功,一掌击出,能令对方当场七窍流血而死。黑风岛主宫昭文练成此功,用以干过不少坏事。它的威力似逊于同类的腐骨掌、化血刀。所以,宫昭文在擅长腐骨掌、化血刀的未来女婿公孙璞的帮助下,才能抵抗来犯黑风岛的强敌。(见梁羽生《鸣嫡风云录》)
【七煞断脉封穴手法】这是弥勒教总坛巡查叶嫣红的绝技。她以貌美征服男人,使对方失去戒心,得以欺身进敌,用纤手疾点对方中庭、鸠尾、巨阙、左乳根、左天枢、右章门、右肩井七处重穴四条主经脉,再贯入七枚三寸针,使对方束手就擒。(见云中岳《古剑强龙》)
【九宫剑法】九宫门独门剑法。这套剑法共八十一招,内含九宫身法和九宫掌法。演练之人,脚踩九宫,依势施展,浑然天成。另有三招救命绝招:一剑九乘是一招出手,九剑同发;九剑归一是把九道剑光合并为一道匹练,追击敌人;九九还原是一招之中,可以前后左右连发八十一剑,再多的敌人,也可以在一招之间悉数解决。(见东方玉《扇公子》)
【九阴白骨爪】铁尸梅超风和铜尸陈玄风夫妇根据《九阴真经》下半部练就的阴毒武技,以十指摧骨破骨,狠辣无比。在《九阴真经》中,此招叫做“九阴神抓”,使用时“五指发劲,无坚不破,摧敌首脑,如穿腐土。”梅、陈二人学不到《九阴真经》上半部中养气归元、修习内功的心法,但凭已意,胡乱揣摸,不知“摧敌首脑”是攻敌要害之意,以为是以五指去插入敌人头盖,又以为练功时必须如此,硬是把上乘武功练到了邪路上。后来峨眉派掌门周芷若为求速成,亦练得此功,夺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头。(见金庸《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
【刀剑双杀七七四十九式】由金鹏王朝的亡臣独孤一鹤所创武功。他由南土投入蜀中峨眉门下时,在刀法上已有了极深厚的功力,后又经过三十年的苦心,竟将刀法的大开大阖、刚烈沉猛,溶入峨眉灵秀清奇的剑法中,终于创出“刀剑双杀”的绝招,可以用刀,也可以用剑,乃是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功夫。
独孤一鹤后来当了峨眉剑派的掌门,在江湖上威名赫赫,西门吹雪上山找他决斗,他们本来功力悉敌,但天禽派掌门霍天青却别有用心,在决斗前夕找独孤一鹤拼较内力,结果使独孤一鹤在最后的决斗中因气力不济而死在西门吹雪剑下。(见古龙《陆小凤》)
【三十六手擒拿点穴术】淮阳派掌门人在清风堡绿竹塘闭户精研的武功,淮阳派的本门绝技。这三十六式变化神奇,内藏三十六手点穴术,分十二手软麻穴、十二手晕穴、十二手重穴。
该套武功手法独到之处在于,挑、砍、切、封、闭、擒、抓、拉、撕、扯、括、打、盘、驳、压,虚实变化无穷。起落如鹰,进退迅捷。所以,人称淮阳派掌门人为“鹰爪王。”(见郑证因著《鹰爪王》)
【三无三不手】赤练仙子李莫愁独创武功。全称为“无孔不入”、“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无孔不入”乃是向敌人周身百骸进攻,点他全身各处大穴;“无所不至”点的是敌人周身诸处偏门穴道;“无所不为”不再点穴,专打眼睛、咽喉、小腹、下阴等人身诸般柔软之处,阴狠毒辣。此功为杨过以欧阳锋所授经脉逆行的功夫所破。(见金庸《神雕侠侣》)
【三光奇功】三光即极光、死光、生光。三光奇功源起于西梁山中女妪国。行功时运起深功罡气,呵气于一块奇特的金石之上,即可随意发出白色、红色、黄色三种不同光芒,其光能焚石化血,妙用无穷。(见梁羽生《武当一剑》)

四海之尊,于我无用,九五之贵,予何用为什么意思

李延仓 成玄英是唐初道教重玄学的巨擘。随着学界对道教重玄学研究的深入,这位道教学者的思想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但由于现存成氏著作主要是《老子注》、《庄子疏》(注:本文所引《庄子疏》材料皆据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以下出注,只注篇名。),故学界往往把他作为老庄学大家来研究,鲜有人关注其易学思想。基于此,本文即以其《庄子疏》为对象,对其易学思想作一管窥。
一、《庄子疏》与《周易》经、传
成玄英《庄子疏》常援引《周易》经、传尤其是传文,而其援引方式又有多种。有的地方直接引《易》文解《疏》,如《胠箧》“民结绳而用之”疏曰:“刻木为契,结绳表信,上下和平,人心淳朴。故易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天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疏曰:“鼻耽五臭,故壅塞不通而中伤颡额也。外书呼香为臭也。故易云其臭如兰……”很明显,这两处解《疏》的“易云”分别出自《系辞下》与《系辞上》。有的地方则通过论《易》而说明《疏》,如《说剑》疏“易以震卦为诸侯,故雷霆为诸侯之剑也”,《天下》疏“易明卦兆,通达阴阳”(注:《庄子·天下》“易以道阴阳”疏。)等等。还有的地方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出处,但所引或是《易》之原文或是略加改动的内容。如“天地之大德曰生”(《庚桑楚》疏)出自《系辞下》;“贞者,事之干也”(《渔父》疏),“夫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齐其明”(《齐物论》疏)乃据《乾·文言》;“天道运转,覆育苍生,照之以日月,润之以雨露鼓动陶铸,曾无滞积,是以四序回转,万物生成也”(《天道》疏)乃据《系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上衣下裳,以象天地”(《天地》疏),“伏羲则服牛乘马,创立庖厨,画八卦以制文字,放蜘蛛而造密网”(《缮性》疏)乃据《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诸语等等,此不备举。也有的地方,成氏虽未引用《周易》经文或传文,却涉及到了六十四卦的卦名或卦义,如“欲明穷通否泰”(《养生主》疏)、“何能无穷通否泰耶”(《让王》疏)、“然人间否泰”、“夫逢泰则安,遇否则危”(《则阳》疏)等都涉及到否卦与泰卦;而“震,动也”(《应帝王》疏)、“颐,养也”(《列御寇》疏)“穷,否塞也。通,泰达也”(《秋水》疏)则涉及到震卦、颐卦、否卦、泰卦的卦义。
然而,在更多情况外,由于成氏把《周易》的某一词汇融汇于《庄子疏》中,故往往并不容易被察觉。这里仅举三例:其一,“九五”。“九五”在《庄子疏》中多出。如《逍遥游》疏曰“许由偃蹇箕山,逍遥颍水,膻臊荣利,厌秽声名。而尧殷勤致请,犹希代己,许由若高九五,将为万乘之名。”“四海之尊,于我无用,九五之贵,予何用为!”《胠箧》疏曰:“所以夏桀肆其害毒,盗跖肆其贪残者,由资乎圣迹故也。向无圣迹,夏桀岂得居其九五,毒流黎庶!盗跖何能拥卒数千,横行天下!”《在宥》疏曰:“黄帝退,清齐一心,舍九五尊位,筑特室,避讙嚣,藉白茅以絜净,闲居经时,重往请道。”“九五尊高,四海弘巨,是称大物也。”此外,尚有“飞龙九五”、“既登九五”、“位登九五”、“位居九五”、“九五万乘之贵”、“禅以九五”、“辞于九五”等表述。对于“九五”,《辞海》“九五”条解释说:“本《易经》中的卦爻位名。九,阳爻;五,第五爻。《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飞龙在天……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李峤《上雍州高长史书》:‘利见九五,差踪二八。’二八,八元八恺,谓朝臣。”(第63页)[1]因此,“九五”属于易学的专用概念,本指爻位,后引申为帝王之位。考之易学史,汉代象数易学家京房在其前辈易学家的基础上,曾把一卦六爻的爻位与爵位相配,系统地提出了“爵位说”,即初爻为元士,二爻为大夫,三爻为三公,四爻为诸侯,五爻为天子,上爻为宗庙(第233页)[2]。京氏“爵位说”把爻位与社会等级相配,把易道与人道相贯通,无疑是体现了汉代易学的与人文关怀思想,但他同样把第五爻视为天子(帝王)之位。其二,“屯邅”(一作“迍邅”)。如《庄子·缮性》“时命大谬也”成疏曰:“但时逢谬妄,命遇迍邅,故随世污隆,全身远害也。”《达生》“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成疏曰:“不能述道而怨迍邅,频来至门而叹也。”《徐无鬼》“仁义之士贵际”成疏曰:“世有迍邅,时逢际会,则施行仁义以着名勋际会也。”《外物》“慰暋沉屯”成疏曰:“遂心则慰喜,乖意则昏闷,遇境则沉溺,触物则屯邅,既非清夷,岂是平畅!”《疏》中的“屯邅”,是指时世或命运不济,而使人困顿不得志的人生存在状态,它出自《周易》屯卦的六二爻辞“屯如邅如”(注:此爻之所以有蹇难、困顿之象,是因为其“应艮以止之”且“乘于初阳,以柔乘刚”。参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00页。)。其三,“嘉遁”。“嘉遁”在《庄子疏》中约四见,即:“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于林籁,岂企羡于荣华!”(《养生主》疏);“时逢扰乱,则混俗韬光,修德隐迹,全我生道,嘉遁闲居,逍遥遁世。”(《天地》疏);“公子有嘉遁之情而无高蹈之德,故身在江海上而隐遁,心思魏阙下之荣华,既见贤人,借问其术也。”(《让王》疏);“牺养丰赡,临祭日求为孤犊不可得也。况禄食之人,例多夭折,嘉遁之士,方足全生。”(《列御寇》疏)“嘉遁”即是以隐遁为嘉美,在这里则体现了成氏对世俗的批评与疏离。道教与先秦道家本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道家思想本来就具有隐逸的色,故道门中人也多具有隐逸的心态,像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首篇即以《嘉遁》为题。而“嘉遁”也与易学相关,《周易》遁卦九五爻辞即有“嘉遁,贞吉”语(注:此爻之所以为吉,是因为其处于遁卦的上卦即乾卦之中、当位且与六二爻相应。参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31页。)。与以上三例相关联,《庄子疏》中还多见“穷理尽性”、“唯变所适”、“感而遂通”、“群龙无首”、“云行雨施”、“日用不知”、“探微索隐”、“君子道消”、“近取诸身,远托诸物”、“靡(縻)好爵”、“咸亨”、“括囊”、“交泰”等语,这几乎都是从《周易》中随手拈来的。 不难看出,成氏《庄子疏》的确对《周易》的话语或思想多有援用,这说明易学是建构其重玄学的重要文化因子。

周易中的象数和义理

义理、考据、辞章
所周知,义理、考据、辞章是桐城派三位一体的论学论文术语。姚鼐首次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义理、考证(考据)、文章(辞章)三者相统一的观点,树立了桐城派文论的纲领和旗帜。义理、考据、辞章相统一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三者作为构成“学问”、“文章”(“且夫文章学问一道也”,姚鼐《谢蕴山诗集序》)的一部分,各有存在的需要和价值,不可偏废;二是三者应该互相吸收和补充,以使各自更加丰富和完善;三是三者的关系是有层次的,“义理为干,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但姚鼐所谓义理,主要是指程朱理学。姚鼐谈义理以端正立言之旨,谈考据以充实作文内容,都是站在古文家的立场上,从如何写好文章的角度来说的,这是作为文章家(“辞章家”)的姚鼐与理学家(“义理派”)、学问家(“考据派”)相异的地方。但在论学层面上,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仍然没有超越汉学、宋学的藩蓠而上升到方法论层面,使之重新整合,交相为用,因此,在姚鼐和桐城派那里,义理、考据、辞章的意义还比较狭窄,没有根本的创新和突破。不过,姚鼐和桐城派古文家要求把鲜明的思想观点、确凿的事实材料、精练的文字表达相统一,实是一种严谨踏实的学风,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桐城派提出的义理、考据、辞章相统一的观点对于思考和总结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将尝试借用这三个概念来探讨现代人文学术研究的理路范式。在现代人文学术研究方法论的视野中,考据指现代人文学术研究中的实证性研究方式,如校勘、考证、释义、定量分析与统计、中西比较等语言文献研究方法;辞章则包括定位学术研究的视界,建构其逻辑框架,调试其论证理路,权衡斟酌其表述方式等,这属于学术研究表述形式的层面;义理则主要是指学术层面上的文本内涵解读以及相应的人文批评与表达。三者之中,考据贡献材料,辞章设定方法,义理整合内容,三位一体,相辅相成。
不含恋爱意味的巧克力,在日本称作”义理巧克力”.
收到” 义理巧克力”的人,一定非回礼不可.而给的对象通常是上司
《周易彖象义理探微》
本书共分四章,分别名为“彖传义理”、“大象传义理”、“小象传义理”、“彖传、大象传、小象传之比较”。如作者所说“本书撰作之目的,乃是据义例以言象数,据辞义以明哲理”,故每章均包括“阐释义例”与“分析哲理”两部分。阐释义例,作者着力于“正诸家之误释”及“补旧说之未备”。以为,“上”、“下”、“往”、“来”之说实为反覆卦之义例,而旧说每以爻变或爻之升降说释之,误也!又以为,“六二”、“九五”居中得正,其应者每多以“凶”、“吝”,故所谓 “正”、“应”之吉,亦须视乎其他因素。此等均一一辨误以正之。又以为,“志行”之说,诸家多未有释,偶有论及,则率以“应”或“不应”释之。

who有周易(易经)的全文翻译

饮水思源,本书之能出版,不得不再向台东叶隆雄先生致谢。古往今来,千里马多
不胜数,而伯乐却仅一人。叶隆雄贤伉俪与我素昧生平,竟慨然将其座落于都兰山下的
别墅借住。近两年来,我率同弟子,闭门耕读,不仅鲜与外界往来,也从未与居停交际
应酬,叶先生伉俪全不以为忤。
有人谓,此小惠也,岂不见大德之士捐资亿万,兴办福利之壮举焉?夫水之为水,
可拯救饥渴于大漠荒原,可灌注名园以踵事增华。时人独钟ABCD,轻忽之乎也者,为博
美人一粲,黄金千镒无悔;今中华文化面临存亡,竟然一缕甘霖难得。
二十年前,全盘西化之信仰者,咸认信息时代的到来,中文势将被淘汰。曾几何时,
中文计算机已成为时代的宠儿。如今功利主义的崇拜者,将中文计算机视为牟利之本,
我则以之作为文字处理的工具,工具既得,自当进而为文化奋战也。
唯不幸者,我生于「乐将杭州做汴京」的时代,除了国号不能更名为「金」,实则
连山川大地皆已镀金殆尽。在以往,封建统治者为了政权的安定,还要以文化的传承粉
饰太平。在今日,人民为主,人心唯金是问,金沙江早已泛滥成灾矣。
我抗金难胜,既不甘「降金」,却又「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若非叶隆雄贤伉俪适时伸出援手,我早已「乘桴浮于海」去了。
寄居蟹尚有待潮水之助,在恩益禧公司总经理松井隆先生以及研发部经理白惠
方大力支持下,一项技术转移的计划,使得我们在两年之内,生计无虞。加上曾为诠脑
公司设计手持式计算机,也小有进益,遂得以安心从事研究工作。
为此,我交出了一份成绩单,除了中文字库及自然语言外,计出版了《老子止笑谭》、
《智能之旅》第一、二集,以及这本《易经明道录》。在明年之前,计划中还要出版
《智能之旅》第三集有关中文计算机的史实,以及《巴西狂欢节》、《东尼、东尼》、
《易理探微》、《新易》及《智能学九论》等书。
在计算机技术上,将是弟子们出道的时机了,封家麒的手写辨识、印刷文字辨识等
系列产品即将问世。王传宏的动态数据库、全文索引、学习系统也将出炉。明年也将是
自然语言与多媒体结合的关键,如果成功了,即将大规模地从事「界面文化」的工作。
那是利用计算机工具,将书籍中之文字数据,转换为视听讯息的影像,可作为原始数据、
格式数据,也可转成电子书籍、录像节目等产品。
《道德经》与《易经》,是中华文化上两颗明亮的钻石,前者揭橥人性与自然的互
动真相,后者阐明宇宙时空的结构。真正懂《道德经》的人,也就是实信的人,而唯一
证明其「懂」、「信」的验证标准,就是其生活的方式。也就是说,真懂《道德经》的
人,一定是身体实践。否则口中把《道德经》倒背如流,而生活行为则与所知大相径庭,
那么,《道德经》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知识」而已。
懂《道德经》者如斯,懂《易经》者更属凤毛鳞角,连大圣人孔老夫子都说:『加
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偏偏坊间书店中,易经丛书是道道地地的汗牛
充栋,人人都以易谈易,反正大众都自认不懂,究竟谁懂,也就不重要了。
因此,被历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也就成了当今印刷术昌盛的
明证。君不见稍具规模的书店中,都有「易经专柜」,其中有文、有图,更有图文并茂
者。其内容都已经「白话」化,甚至于力求「儿童」化。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陆近
年来掀起了一股「研易风」,据说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卷入其中。
表面上看来,这种易经热是文化的契机,我却认为,若不能将这股力量导之于正,
则又将是文化上的灾难。因为大陆的研易之风,很可能系一种心理苦闷的发泄。在数年
前有位邵伟华先生以易卜出名,也有一些人因而获利。中共本以群众运动起家,加上人
多,很容易聚息成风,言者无意而听者深信,三三两两、口口相传就成了力量。前一阵
子的功夫热、特异功能热,以及目前的易经热,无不如此。
功夫也好,特异功能也好,信或不信,对中华文化并无损益。《易经》则不然,古
人推崇为「天人之道」、「宇宙的真理」,今人却在蒙然无知的状况下冒然投入。尤其
是几十年的文化断层后,年轻人的古文基础薄弱,对儒家思想以及天数象术等,几乎一
无所知之下,怎能期望在沙漠之中,立即开出一片新绿?
《易经》之珍贵,在于四端:一为儒家伦理的理论基础,其道统由文王、周公、孔
子一脉相传,至程颐、朱熹发《周易》为理学之源。而今儒学不兴,伦理沦丧,在崇尚
权势实利之大环境下,若干大陆出版之「白话易经」,无一不是冠以科学之名而大作文
字游戏,完全丧失了《易经》的内涵。
其次,《易经》是象术之总汇。上自黄帝以迄春秋时期之鬼谷子,下至孔明、邵康
节、等,无不以易象作为知过去、测未来的工具。然在中华文化中,「山医命相
卜」五术,往往受到儒教正统主流的排斥,五术之信仰者,始终只能终了山林,而难登
堂奥。
第三项,则是易卦的分类法则,易是以阴阳两种观念,作相对的二元分类。过去没
有信息处理的观念,前人往往忽视了分类的重要性,以致于二元分类始终未受到应有的
重视,直到德国的莱布尼兹发明了二进制法。(据他所言,此观念是来自《易经》的启
示)。今日的计算机,就是利用二进制理论,以机械或电子的开与关两种功能而实现的。
最后一项,则是思维理论的阐扬。众所周知,中国人是一个很实际的民族,重实务
而轻理论。几千年来,中国的「读书人」(有别于科举中人)所读的书中,就少不了
《易经》。实际上,《易经》是「水平思维」以及「垂直思维」的模板(两种思维方式
之总和,即为「抽象思维」)。儒家义理可以说是水平思维,而在象数及分类的应用上,
则相当于垂直思维。所以凡是通晓《易经》的读书人,在中国历史上,经常是属于神话
式的传奇人物,任何能掌握抽象思维诀窍的人,当然能够超凡入圣。
我曾赴大陆教学三载,深知其人多势众,发展之潜力无限。但是,由量变到质变,
有其必然的过程,尤其是在思维上,人们观念的形成,是与心理的自由度成正比。大陆
在国家稳定的优先要求下,思想箝制必不能轻废,否则一放必乱,一乱必亡。所以,此
时之「易经热」,在缺乏全盘的认知下,很可能的社会导向

占了个卦,易经的第20卦,求姻缘的,现在单身,出来工作一年了,求高人解卦...

风地观 上卦为巽 下卦为坤 此卦卦名为观 象征观看、观仰之意 含有展示的意思 观仰重形象更重心诚 祝你早日找到你的好姻缘

《易经》第二十卦离上震下怎么解卦

破财消灾的卦象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