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纳甲与纳音五行,纳甲五行用法
中国方术中的五行,天干地支都是什么?纳音又是什么?有没有生克?_百度知...
五行是构成世间万物的五种元素,他们是变化无穷,高深莫测的。五行的创立,准确地摹拟了自燃界的状态,世界的万物的生息变化都不能离开五行。排序;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
这个排序取决于地支的阴阳变化水在北方子位,子属阳数第一。火在南方午位,午数阴数第二。木在东方,东数阳,三是奇数,也属阳,木依次排第三。金在西方,西属阴,四为偶数,也为阴。土再西南方,对应复末,五为奇,属阳,从具体的逻辑上看,五行排序也是有道理的。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时,最先有水,众水汇集发生变化,万物由此产生。水与火如同父母生子先二肾,左肾属水,右肾属火,火因水才出现的,有了水火后,随阴阳交合,万物生长,第三位为木,第四位的金也就出现了。此四种全赖于土作依托,所以土为第五。无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朴素观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关于世界物质学说的基本框架。
⑵天干地支;干象树干,属阳;支象树枝。盘古开天,阐述阴阳变化,建立天 地 人。然后皇氏制订干支,用来纪年。汉代蔡邕说,十干又叫母,就是现在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又叫十二子,就是子丑寅卯晨已午未申酉戌亥
⑶纳音;六十甲子纳音,是仿照古乐六十律而建立起来的,即乾纳甲,坤纳癸,有乾开始,至坤结束和《易经》相同五行中,金有金属音响,所以纳音把金放在地一位。
天皇氏制定了干支,地皇氏则把干支与日月时配对起来。人皇氏制订了君臣和人伦风化,并确定人与干支的关系。到了伏羲观察天地人物,画出了八卦,滋生了文字;皇帝授予大尧河图,人们开始观察日月星辰,大尧进一步考察五行、星宿,然后干支与五行才得以配合,纳音也自然形成了啊
具体方法,就好象取妻之后,再隔八个支干,与另个支干相纳配。
例如;金纳甲子,与下一个乙丑相结合,隔丙寅、丁卯、戊晨、己巳、庚午、辛未、之后,再纳壬申;金纳壬申,与下面的癸酉相结合,隔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之后再纳上庚晨;金钠庚晨与下面的辛已结合,隔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之后,再纳戊子。火纳戊子,与乙丑结合,然后隔八个支子,在纳上丙申,与丁酉结合,然后再隔支干与甲晨;火纳甲晨,隔八与壬子。木、火、土以此类推直到癸亥结束
⑷五行生克;木在东与春适应,木为阳气的推动而破土生长的。又由水的东流而糍润,谓因水而生,是一种自然形态。
火在南,与夏适应。火焚万物,使万物发生变化,是无形的,说形那木就是它形,俗话钻木取火,所以火为木而生,是一种自然气体。
金位西,与秋适应由阴气作用,万物收敛凝聚而成,又从沙土中发现,所以金因土而生,其生在土却与土不同是自然的造化
水位北,与冬融属阴阴气漂游濡润,滋万物,从西向东,西是金的位置,所以水因金而生是自然的性状
五行相克,如同子女取代母亲。象复仇一样。木克土,土之子金反过来克木;火能可金,金之子水反过来克火;水克火,但火之子土反过来克水;土克水,水之子反过来可土我
五行相生相成,五行有也可相克相灭 好了!不多说了 太奥妙了 真乃无穷啊。简短的是不清的。嘿嘿!就这样吧
八卦图的位置纳甲
乾为父.为阳.坤为母 为阴.其他6卦都为子女.10天干甲是阳的第一位.乙是阴的第一位.我想这就是老祖宗乾纳甲,坤纳乙的原因吧.楼主的问题我还真没考虑过,这只是个人猜测.毕竟我不是义理派的.我只要会运用1+1=2.可1+1为什么=2还真没去考虑过. 如果我说的不对,楼下的大哥大姐别砸我砖头啊.
现在想起来原来学"六爻"的时候,书里好象介绍过的,可真想不起来了.时间太长了.毕竟六爻一般不看天干,只注重地支.再说这样的问题在实践里根本用不上.楼主既然那么感兴趣等我给你查查资料.
周易中如何纳甲?
纳甲 古人认为装纳甲之法,可以究天地生育之理。认为乾纳甲、壬,坤纳乙、癸,上下相包,震巽坎离艮兑纳庚辛戊已丙丁,象征六子生于父母乾坤之中。与天干相配合,八卦又都在每一爻上都规定了固定的地支。 占卦装纳甲,就是依据八纯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在每一卦中所处的位置内外不同,给每个爻标出所代表的天干和地支。 乾卦在内卦,初爻起甲子,二爻为甲寅,三爻为甲辰;乾卦在外卦,四爻为壬午,五爻为壬申,六爻为壬戌。因为乾卦属阳,所以配的天干地支都属阳,阳卦隔位顺数,内外卦六爻顺序为子寅辰,午申戌。 坤卦在内卦,初爻起乙未,二爻为乙巳,三爻为乙卯;坤卦在外卦,四爻为癸丑,五爻为癸亥,六爻为癸酉。坤卦为阴,所以配的天干地支都属阴,阴卦隔位逆数,内外卦六爻顺序为未巳卯、丑亥酉。 坎卦在内卦,初爻起戊寅,二爻为戊辰,三爻为戊午;在外卦,四爻为戊申,五爻为戊戌,六爻为戊子。 艮卦在内卦,初爻为丙辰,二爻为丙午,三爻为丙申;艮卦在外卦,四爻为丙戌,五爻为丙子,六爻为丙寅。 震卦为长子,卦有长子代父之说,震卦纳的地支与乾卦完全相同,只是天于为庚。在内卦,初爻起庚子,二爻为庚寅,三爻为庚辰;在外卦四爻起庚午,五爻为庚申,六爻为庚戌。 巽卦在内卦,初爻起辛丑,二爻为辛亥,三爻为辛酉;巽卦在外卦,四爻为辛未,五爻为辛已,六爻为辛卯。 离卦在内卦,初爻为己卯,二爻为己丑,三爻为已亥,在外卦,四爻为己酉,五爻为己未,六爻为已己。 兑卦在内卦,初爻为丁已,二爻为丁卯,三爻为丁丑;在外卦,四爻为丁亥,五爻为丁酉,六爻为丁未。 有一个简单的歌诀: 乾在内子寅辰,乾在外午申戌; 坎在内寅辰午,坎在外申戌子; 艮在内辰午申,艮在外戌子寅; 震在内子寅辰,震在外午申戌。 巽在内丑亥酉,巽在外未已卯: 离在内卯丑亥,离在外本未巳: 兑在内已卯丑,兑在外亥酉未; 坤在内未己卯,坤在外丑亥酉。
纳甲配卦方法为啥缺少十二纳音?
六十花甲子,两年一个五行纳音,一共是三十个五行纳音。
不会缺少的。
请问纳音五行和属相五行有什么区别?平时最常用哪一种?
我们所说的五行是指五种物质形态:木、火、土、金、水。古人按60甲子(10天干和12地支结合形成的60甲子)纳音创立纳音5行 每两年为同一个纳音五行命。比如:甲子乙丑这两年出生的都是海中金。而属相5行则是按出生年的12属相来划分。比如甲子年出生的属鼠。鼠在五行中为子水。就是水命。其实这两种五行都不属于正五行,正五行是按出生的日子来决定命的。比如属鼠的人,生在甲子年丙寅月己卯日己巳时。他的命就是土命。(己土)。按照这种方法推命要比按照纳音五行和属相五行推命要准确得多。因为纳音五行一命管2年。本身就不科学。比如都是甲子年出生的,按照纳音5行来断命,都是海中金命。实际上,不必说两年,就是一年出生的命也是迥异。再说,属相五行,属鼠的为子为水,属马的为午为火。水火不相容。这只是一种武断。因为子午确实相冲,但是,如果一个人坐衰地,相冲反而是好事,所以。真正的、准确的断命还是应该采用正五行结合出生地来推断。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推命方法。至于纳音五行合属相五行只是对正五行起辅助作用,主要用来合婚。
五行呐音详解
天干有天干的五行,地支有地支的五行,天干与地支配合后会变成新的五行,称为“纳音五行”。
六十甲子纳音表五行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砂石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灯头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