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卦在风水中妙用,归藏易算卦秘法
《周易》笔记7,《归藏易》的秘密是什么?
传说黄帝受洛书启发作《归藏易》。
背景:
1 《归藏易》与历法
黄帝轩辕氏,又被称为归藏氏。黄帝时期历法、科技、对世界的认识都有所发展,在他统治时期,发明了五行、将干支简化并结合,尝试将太阳历与太阴历进行结合。尽管黄帝与炎帝部落形成了联盟,但之前代表炎帝话语体系的《连山易》则不够用了,黄帝还是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与意识形态。因此,就需要对神农时期的《连山易》进行重新解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在利用“五运六气”将太阳历和太阴历结合之后,黄帝时期也尝试在八卦结合太阳历的基础上,将64卦体系与历法进行结合。
古人在64卦中,发现12个很特殊的卦,被称为“十二辟卦”,也叫“十二消息卦”。这些卦依次排列,刚好是阳爻逐渐增加直到全阳,然后阴爻开始增加直到全阴,就像天气寒热的变化一样。而这种卦刚好12个,与12月的天气有非常好的对应:
为了更加精准地表达历法与64卦的关系,古人在12消息卦的基础上,认为一年365.25天也可以和64卦对应上:选取其中60卦,每卦代表6天零7分(每80分为1天),每卦6爻,平均每爻代表1天,按着12消息卦依次排列,剩下的4卦隐藏(“归藏”)起来,就得到了“六日七分图”(被汉朝的孟喜记载),如下:
在这个体系里,12个消息卦各自代表1个月,每个月有5卦,每卦6爻,每月30爻,对应了每月30天。这种新的卦序体系,比较好的将当时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整合到了一起,同时可以较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以及军国大事。黄帝在这套体系的模型中,将对社会的认知也结合进来,用一套新的解读体系,形成了新的话语权,这就是《归藏易》。
2 《归藏易》八卦图
《归藏易》后来被商朝当做国家信仰体系的核心使用成为的意识形态,在周朝的时候作为“三易”之一,每次占卦的时候作为互相参照的体系之一。《归藏易》与《连山易》的命运一样,秦朝之后就被束之高阁,见到的人就不多了,而到唐朝之后就失传了。今天只能在古人的文章中看到引用的一两句来自《归藏易》的话,其全貌则无缘看到(1993年在湖北王家台出土了秦简《归藏·郑母经》,揭开了归藏的一角)。
但是在宋代发现的《古三坟·气坟》里记载了归藏的卦序:天气归(乾)、地气藏(坤)、木气生(震)、风气动(巽)、火气长(离)、水气育(坎)、山气止(艮)、金气杀(兑)。这种卦序除此之外没有在任何文献中见到记载,因此历来被认为是伪作。但是笔者近日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所收藏的彝族古书《阿鲁预测书》中,发现了极其相似的卦序。这套八卦排列,外面对应了十个方位,反映了古人将天干与八卦进行结合的一种尝试。见下图:
只需要将《古三坟》记载的乾坤两卦的顺序颠倒一下,按着:坤1,乾2,震3,巽4,离5,坎6,艮7,兑8的顺序排列,按着彝族《连山易》八卦两两相对的拆解方式,按逆时针排列,就得到了与上图一样的卦序排列:
这样排列之后,就会发现,这种卦序体系,是以坤卦为首的。而历代典籍中都记载了《归藏易》正是以坤卦为首的体系,如此正好和归藏的体系相对应上了!
《竹书纪年》记载,黄帝于洛水祭祀,见到了河图,并在大龟身上看到了洛书,受到到启发而创作《归藏易》(也有人说,归藏易,就是大龟所藏之易,不过龟甲的分区,确实很有意思,因此古人认为龟有灵性)。估计河图与洛书,是一直被洛水附近的河伯部落所掌握。所以伏羲来到黄河边能看到河图,黄帝来也能看到河图洛书,尧舜也看到过,后来一直到大禹的时候到河边还能看到洛书。但再之后就基本看不到了,因为刚好据记载河伯部落在夏朝之后就被灭掉了。《春秋纬》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因此黄帝应是受洛书启发而作以坤为首的《归藏易》。
在安徽凌家滩遗址,曾经出土了一个玉龟,龟甲的中间夹了一个玉版(右图),这个玉版上面有八角、九宫的图像,与大龟载洛书的情景非常类似。而这个遗址距今有5000多年,大约正是五帝时期。所以洛书的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3 洛书与《归藏易》
洛书,就是一个三阶幻方,也是现在流行的数独游戏的起源,如下图:
洛书实际上是可以由河图演化而来的,只需要将右边的4和9与上边的2和7对调即可,也就是用变化版河图,然后将2468四个地数逆时针左旋一位,放进九宫格里,可以得到洛书:
洛书的排列,最早在汉朝编辑的上古文献合集,《大戴礼记·明堂篇》记载:“明堂者,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明堂正是存放着洛书的所在。后来在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太乙九宫占盘”,其数字也是按洛书排列,并将四时八节、九宫结合在一起。
河图变化,可以得到先天八卦和洛书,同样的,洛书变化也可以得到归藏卦序:只需要把先天八卦,按着后天数(5作为中间数,放入宫)重新排列,乾兑离震从9-6,巽坎艮坤从4-1。如下图(左为先天八卦+后天数,右为归藏卦序配洛书数排列):
或者从先天八卦也可以推演出洛书,只需要把先天八卦的卦序,按着后天数标记,排列在九宫中,然后2和8对调,就得到了一个反洛书,再上下翻转,就得到了洛书:
这套排列与《连山易》相对照可以发现,两者在四个角上的卦呈镜像对称关系,从逻辑演化的角度,也容易理解其由来。相比于连山卦序里,父母、少、中、长依次排两边的顺序,归藏卦序则是父母、长、中、少的顺序,这似乎反映了当时继承关系的变化。而且和先天八卦顺序一样,男女两边人数相等,反映了阴阳平衡。
最后,依照《古三坟》,可以进一步看64卦的排列,其卦序应该排列如下:
这套体系里,用天气归、地气藏、木气生、风气动、火气长、水气育、山气止、金气杀这八个符号和象征来代表了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八个卦。在《连山易》对万物解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强化了万物生长发育收获死亡的过程(归、藏、生、动、长、育、止、杀),与“六日七分图”中所体现的万物依历法与气候变化的思维相一致,并将五行体系进一步融合进了八卦系统,是对《连山易》相对静止的认知体系的进一步升级,应该反映了黄帝对时代的认知,以及其利用八卦体系进行解读的话语权和意识形态。
地元归藏卦排卦顺序
1. 地元归藏六十卦排列法
上图是归藏六十卦,用六十四卦,去掉坎离震兑四正卦,用六十甲子相配。六甲配卦,因气侯而推。其卦气先以中字起于冬至之初,而复继之以复,亦七日来复之又。
十一月冬至,一阳生于子,是地雷复,为坤逢雷地现天根,以配戊子龙。阴阳之气,始于春而成于冬。故地元归藏以配分金之源,先从天干戊配地支子,皆用戊己轮流相配,是万物不离戊己之故。
十二月卦,统领一月之气候,为一年之纲,称为辟卦。每月五卦,每卦管六日七分,共三百六十五日零三时,符合天运周岁。其法不易,藏于地盘,周而复始。坤为地,故曰地元。易曰:'坤以藏之。'故称为'归藏'。其说理乃京房卦气值日法,以甲子配顺,丙子配中字,戊子配复,行至癸亥配蹇卦,而六十卦配六十甲子。
陈希夷曰:分金之法,甲丙戊庚壬分隶于子寅辰午申戊之支位,而乙丁己辛癸,分隶于地支丑卵巳未西亥之位,倍之重复为百二十分金,其所以分隶,五行生旺休囚则同一例。
此盘用法专备选择乘气之用,看三百六十爻,其子父财官伏在哪些方位,则以伏位的爻干支选出的日期为吉;同时又要察看辟卦,必须乘旺相之气,同时又不能与世爻相克,才算是完美的有用之位。
圣人云:'得金不得卦,漫自空闲话。得卦不得金,空自苦劳。'如一百二十分金取得旺相为得金,先天之卦若遇阳九阴六冲合,有生息之功为得卦。此为金卦两得,是完美的。
2.四正卦配时法
后天六十四卦内,坎离震属四正卦,即东南西北四个正方位之卦。用此四正卦分配四季,用二十四爻主管二十四个节气,如:
冬至在坎,其六爻从冬至起,主管六气
春分在震,其六爻从春分起,主管六气。
夏至在离,其六爻从夏至起,主管六气。
秋分在兑,其六爻从秋分起,主管六气
每爻管十五日,每卦管九十日,四卦共得三百六十日,符合一周天之数。
西汉时期著名的易学家孟喜,创立了《易》家侯阴阳灾变的理论学说,这就是后世所传的'孟喜卦气'。十一月冬至,一阳生于子,是地雷复,为坤逢雷地现天根,以配戊子龙。阴阳之气,始于春而成于冬。故地元归藏以配分金之源,先从天干戊配地支子,皆用戊己轮流相配,是万物不离戊己之故。
十二月卦,统领一月之气候,为一年之纲,称为辟卦。每月五卦,每卦管六日七分,共三百六十五日零三时,符合天运周岁。其法不易,藏于地盘,周而复始。坤为地,故曰地元。易曰:'坤以藏之。'故称为'归藏'。其说理乃京房卦气值日法,以甲子配顺,丙子配中字,戊子配复,行至癸亥配蹇卦,而六十卦配六十甲子。
陈希夷曰:分金之法,甲丙戊庚壬分隶于子寅辰午申戊之支位,而乙丁己辛癸,分隶于地支丑卵巳未西亥之位,倍之重复为百二十分金,其所以分隶,五行生旺休囚则同一例。
【归藏】的意思是什么?【归藏】是什么意思?
【归藏】的意思是什么?【归藏】是什么意思?
【归藏】的意思是:归藏(I)guī cáng 1. 三《易》之一,相传为黄帝所作。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疏:「此《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中,故名为《归藏》也。」 ●汉桓谭《新论》:「《归藏》四千三百言……藏于太卜。」 ●《隋书•经籍志一》:「《归藏》十三卷,晋太尉薛贞注……汉初已亡,案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 ●元张可久《满庭芳·金华道中》曲:「数前程掐得个《归藏》卦。」 2. 敛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王冰注:「物寒故归藏也。」高士宗注:「内归藏密也。」归藏(II)guī cáng归葬。 ●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今者归藏有日,先远戒期。」 ●明高攀龙《泰伯庙碑》:「盖梅里平墟为泰伯端委之地,皇山为归藏之地。」★「归藏」在《汉语大词典》第6834页 第5卷 379★「归藏」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归藏
归藏的拼音guī cáng
归藏是什么意思
归藏(I)guī cáng 1. 三《易》之一,相传为黄帝所作。●《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贾公彦疏:「此《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中,故名为《归藏》也。」●汉桓谭《新论》:「《归藏》四千三百言……藏于太卜。」●《隋书•经籍志一》:「《归藏》十三卷,晋太尉薛贞注……汉初已亡,案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元张可久《满庭芳·金华道中》曲:「数前程掐得个《归藏》卦。」 2. 敛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王冰注:「物寒故归藏也。」高士宗注:「内归藏密也。」
归藏(II)guī cáng归葬。●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今者归藏有日,先远戒期。」●明高攀龙《泰伯庙碑》:「盖梅里平墟为泰伯端委之地,皇山为归藏之地。」
★「归藏」在《汉语大词典》第6834页 第5卷 379 ★「归藏」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归藏
归藏的英语单词1.gui cang
归藏的易理
南宋罗沁《路史发挥》“论三易”中说:“初坤、初乾、初离、初坎、初兑、初艮、初震、初巽,此归藏之易也。”今有人以二进制结构作归藏易示意图。
归藏易卦图与周易六十四卦卦图在卦的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按逆时针“乾—兑—离—震-坤—艮-坎——巽—…”来排列的,而归藏卦画是按逆时针“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来排列的,这里要清楚一点归藏易中并没有乾坤坎震等八卦的概念只有天地金水火风山木,其卦序是“天(乾位),金(兑位),山(离位),水(震位),火(巽位),风(坎位),木(艮位),地(坤位)”。
归藏在卦画,即卦的符号上是按严格的二进制顺序排列,而先天八卦是在二进制顺序的基础上有一个纽点,纽点在震坤处,即乾000,兑100,离010,震110,按二进制顺叙下一个应该是巽001,再下一个是坎101。
除了在卦序上的不同外,归藏易在万物的取象上要比周易更加具体。归藏易将按二进制顺序排列一周的八卦看作是万物的一个生存周期,古人在归藏易的卦象上很是混乱,这种混乱会导致其预测事物发展不准确。这可能也是导致其后来失传的一方面原因。周易在卦象上就比归藏易清楚的多,如艮为山,坎为水,巽为风,震为雷,离为火,兑为泽,乾为天,坤为地,但当周易演化到六十四卦时,每一卦对应的象就不是十分清楚,这一点就不如归藏易,归藏易虽然取象和象位安排上不准但其六十四卦皆有具体的象,如天气归000000,地气藏111111,藏归交000111(即,周易天地否卦卦象),归藏定位111000(即,周易地天泰卦卦象),金气杀100100(兑卦卦象),杀归尸000100(即,屡卦),杀藏墓111100此外还有育长苗、育止养、育杀畜、藏杀盗、杀生无忍、杀动干戈等.至于归藏八卦所代表之八气,即归,藏,生,动,长,育,止,杀如何归位读者可以自己研究,因为原归藏易的归位很可能有误,如原来的归藏易天气归为111000,木气生为111011等这些都是错误的(编者自己的观点)。
总之归藏易的卦画取象很有意思,也很具体,值得我们研究。
师傅好!本人是一位地理风水爱好者,想借助这个平台请问三句话: 1...
穿山透地卦是死规律!没用的!学挨星诀才是理气正宗!首卦从乾布就是人元周易卦以雷风火地泽天水山加于后天卦位之上主要用于相墓上 首卦从艮布就是天元连山卦是推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复卦起于虚剥卦终于危阳根据三百六十爻推排象吉凶审其有用之爻而坐之 首卦从坤布就是地元归藏卦以二十四爻司二十四气如冬至在坎故坎六爻居冬至以管六气春分在震……
归藏是什么?人?谁?
终归要下葬滴人 ~~~~你《归藏》是传说中的古《易》书,与《连山》、《周易》统称为《三易》。南宋罗沁《路史发挥》“论三易”中说:“初坤、初乾、初离、初坎、初兑、初艮、初震、初巽,此归藏之易也。”今有人以二进制结构作归藏易示意图。 载了不同于《周易》的易占书《归藏》的权威文献是《周礼》。《周礼·春官宗伯》言“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有六十有四”。这就是说:《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它们的共性在于:三者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迄止三国时,人们对《连山》、《归藏》有确凿证据的了解,仅仅如此而矣。至于流传的《连》、《归》用七、八,以不变为占等,不过是后人依据《左传》、《国语》中的“遇艮之八”、“贞屯悔豫皆八也”等筮例而作出的一种推测,至于汉人称《连山》为夏易、《归藏》为殷易、黄帝易,更只是一种想当然的揣度,于史无据。排除了南宋王应麟误将他人注语“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当作《山海经》正文辑入类书《玉海》而不能计外,《周礼》也是最早记载《归藏》的文献。大家知道《周礼》是西汉时晚出的古文经,它出自战国至秦时吸取了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追求“大一统”的儒者之手。因此其所称引的《归藏》必出现在先秦时。《礼记·礼运》篇引用了一段孔子的话:“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吾以是观之。”句中的“坤乾”绝非乾坤一词的倒置,也不能等同于“阴阳”,而是指以坤卦、乾卦为代表的卦书。孔子是说:“我为了考察殷代制度,所以去了宋国(殷人后裔所立国),但找不到足够的根据,只得到了殷代流传下来的《坤乾》卦书。”殷代的卦占之法可由此书得知。
是否可以利用《周易》推断出《连山》和《归藏》的内容呢?
说到《连山》和《归藏》就不得不提这个《周易》,他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的大,但是这个《连山》和《归藏》其实早已经失传了,但是《周易》就还在,那么有的人问了,是否可以通过现在的这个《周易》来推断出失传很久的《连山》和《归藏》的内容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到底有这两本书吗?请看《周礼》:
据载,太卜之官掌管三易:
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也就是说,《周礼》做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记载了历史上的这两本奇书。再跟大家说下《周礼》,相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周礼》与《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而我们看《尚书》《左传》《国语》等书,确实有三易的运用。这说明什么呢?
先跟大家说下刚才说的三本书,首先《尚书》,尚者,上也。上古之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也就是战国之前。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一些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也就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历史。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也就是说,上古的著作里确实证实了三易的存在。《连山》《归藏》的存在。
而《礼记》及其郑玄的注释也认为《归藏》是殷代的阴阳之书,而由此推论《连山》是夏代之书。
尽管《汉书》没有提取这两本奇书,但是汉代的桓谭却认为这两本书都是存在的。并且还记述了《连山》有八万字,《归藏》有四千三百字。后世的晋代的干宝,宋代的罗泌,罗苹,李过等人,也记下了《归藏》的部分卦名。而这些卦名和《周易》经文的卦名是相合类似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以后流传的《归藏》是有根据的,并非是杜撰。
再说到考古,当代学者也有人认为王家台秦简《易》卦就是《归藏》。
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从《山海经》中去寻找。
《山海经》是什么呢?
最早整理《山海经》的是西汉的刘歆,他就认为这本书是三代时所作,产生于尧舜禹的时代……禹把天下划分成九州,益与伯翳等人区分万物的本质,写出了《山海经》。刘歆这一说法其实是受到《列子》的影响。《列子·汤问第五》中说,夏革回答汤的疑问,提到了五座大山及山上的特产,此外还有怪异之物,这和《山海经》记载的地理、特产以及怪物的写法非常相似。同时,《列子》中又说这些怪物是大禹治水周行天下时亲眼见过的,他的臣子伯翳了解这些怪物,夷坚听说之后把这些怪物记了下来。因此,这种说法就影响到刘歆以上的论断。其后,王充《论衡·别通篇》、赵哗《吴越春秋》等都持这种观点。
那《山海经》是怎么说的呢?
在这说这个之前,我们先说下什么是易,《说文解字》就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意思是说,易字是上日下月,合而为易。也就是说,易有日和月的含义,讲的是阴阳交易交替消长有关的。
《山海经》中的《大荒经》里,分为东南西北四经,每经都 有七座前面加了大荒 之中四个字的山,大荒 西经里也有七座山,都是排成一条线,在里面说明了那是日月所出或日月所入的。
另外,大荒之中,南北也均有七座山,这样形成了二十八宿,进而可以推测太阳月亮的位置,进而他又提出,所谓连山者,是针对东西两边的那两排连成一条线的定位山,连山易也可理解为在东西两边那两排山上南北来回移动的太阳和月亮。或者就是太阳月亮在连山上南北变易。而归藏呢,是指太阳与月亮从西边的连山上落下去了。落下了就是隐藏了。
那既然是《山海经》产生于尧舜禹时代,那么《连山》《归藏》也就是于此时了。你说呢?
四大吉卦是哪四卦
易经六十四卦中最好的上卦是什么
1、坤艮谦卦:谦卦的上卦是坤地、下卦是艮山,山处于地下,意味着持卦之人为人谦逊谨慎、德行高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低调地完成,未来在事业上的发展很顺利,在婚姻中也会和伴侣相处愉快,未来的身体健康和财运都不会出现意外变故。除此之外,谦卦也是六十四卦中最为完美的一种卦象。
2、山火贲卦:贲卦的上卦是艮山、下卦是离火,山下有火,火照应山上,预示着持卦之人具有极佳的智慧,能知道自身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会为了浮华的外表而迷惑,在事业上会有很大的成就,在婚姻中会找到极佳的伴侣,在健康方面也懂得保养会长命百岁。
3、火地晋卦:晋卦的上卦是离火、下卦是坤地,火在地上,意味着光明普照着大地,预示着持卦之人最近的运势非常好,总是会得到贵人相助,在事业上会获得升职加薪的忌讳,在婚姻上会经过媒人的介绍拥有一段美满的姻缘,在健康方面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4、火天大有卦:大有卦的上卦是离火、下卦是乾天,火在天上,预示着持卦之人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并且领导者众人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极具影响力和信服力,会成为很多人崇拜的对象。尤其是对于身处具有传播性的行业来说,持卦之人会有更好的事业发展。
每日百科之易经之归藏:《归藏》是三易之一,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说《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相传《归藏易》是以坤卦为首,万物皆归藏于地。每一象都是以“气”为主;天气为归,地气为藏,木气为生,风气为动,火气为长,水气为育,山气为止,金气为杀。《归藏》有四千三百言,多已佚失,保留下来的,只有六十四卦的卦名,爻名。《连山》、《归藏》是我国古文化的典籍,历来人们认为它们是《周易》的前身。一说《归藏》在汉朝已佚,因为《汉书.艺文志》中没有着录,《隋书.经籍志》亦曰:“《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明朝杨慎以为汉代时《归藏》未失,“《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见桓谭《新论正经》,则后汉时《连山》《归藏》犹存,未可以《艺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清人朱彝尊云:“《归藏》隋时尚存,至宋犹有《初经》、《齐母》、《本蓍》三篇.
本站
易经中的归藏易,揭开了哪个千古悬案的神秘面纱?
中国古代有三本易书,分别是《连山》《归藏》和《周易》。目前仅有《周易》能够完整的流传下来。易书就是上古时代的卜筮之书,虽然十分具有色,但蕴含着许多深刻的自然法则,是百家思想的源头之一。
八卦图
《连山》被称为三易之首,学术界普遍认为《连山》以“艮卦”为首,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据说《连山易》原本有八万言,不过可惜的是在汉初就失佚了,现在仅存一些卦名,几个爻名和卦爻辞,象辞,及五十二条诸家论文。
《归藏》据说是商朝的易书,以坤卦为首,万物皆归藏于地。每一象都是以“气”为主。“天气为归,地气为藏,木气为生,风气为动,火气为长,水气为育,山气为止,金气为杀”原来的《归藏》有四千三百言,然而也多佚失,保留下来的,只有六十四卦的卦名,爻名。不过和《连山》相比,《归藏》的命运要好一点。西晋太康年间,人们在战国魏安釐王墓出土了一些战国的竹简,人们总称为汲冢书。其中就有《易经》二篇、《易爻阴阳卦》二篇、《卦下易经》一篇、《公孙段》二篇、《师春》一篇等易学作品,这些作品被汇编起来,取名为《归藏》,也就是现在传世本的《归藏》易。
不过历史上许多学者不断怀疑传世本《归藏》是一本伪书。如孔颖达认为:“《归藏》伪妄之书,非殷易也。”。清朝的皮锡瑞也指出:“《归藏》虽出隋唐以前,亦非可信为古书。”;现在学者余永梁认为:“其实,所谓真的《连山》《归藏》亦是汉人伪作。”。
不过,随者秦简《归藏》的出土,学术上的争议终于有了盖棺定论。1993年,在湖北江陵市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了394枚约4000字的易占简书,被称为王家台秦简《易占》。这批竹简内容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录《归藏》残文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证明了传世本《归藏》并非伪书。
《归藏》中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史料信息和民间传说,对于研究上古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师卦》记录了周穆天子卜西征之事,《明夷》记录了夏启梦见乘龙飞天之事,《归妹》记录了嫦娥偷吃长生药、卜奔月之事。从语法上来看,《归藏》的时间的确早于《周易》,如《归藏》的用词更加古老,卦名更为原始,《归藏》的修辞手法更为朴素,文学色较低。因此,可以断定《归藏》比周易更为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