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红线房企排名,三道红线房企是什么意思
透视三道红线体检表:17家房企保持“原档” 降负债不代表低负债_百度知 ...
备受关注的降负债行动最终反映到了上市房企的业绩当中。
根据和讯 房产 整理的《2020年销售额TOP50房企的降负债情况表》,截止4月14日,已披露业绩且数据可查的上市房约33家,结果显示,相较于上半年,房企2020年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降了2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降了3个百分点,短债比维持平稳。
按照三道红线指标: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短债比”小于1,触及三道红线的房企数量从由5家减至2家,“零触线”房企由4家增至12家,房企降负债成效显著。
不过,凭借高杆杆撬动规模增长已经成为 房地产 行业兴盛发展的常态,要想改变并非易事,数据显示,多达17家房企没有实现降档,距离三道红线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亿翰智库
“零触线”房企新增8家 金辉蹿升三档至“绿档”
在三个降负债的核心指标上,房企压力比较大的指标是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截止2020年底,33家房企这一指标的均值是75%,比上半年降了2.7个百分点,但仍然超过了红线标准,此外,房企净负债率均值为69%,比上半年降了22个百分点,短债比均值为1.6,与年中持平。
某券商分析师对和讯房产表示,净负债率和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改善起来比较难,尤其后者,涉及到整资产负债表的调整,而短债比通过少拿地或者快销售,增加货币资金,实现指标的优化。
通过上述三个负债指标的改善,各家房企都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有8家房企进入“零触线”的绿档,该阵营房企由去年中的4家增至12家,同时,实现降档的房企约12家,占比36%。
TOP50房企中被划为绿档的12家房企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亿翰智库
显而易见,龙头央企财务优势明显,中海、华润置地、招商蛇口(001979,股吧)始终保持“零触线”,负债压力不大,龙湖集团作为民营房企财务表现也比较自律,这四家房企的财务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负债改善方面,千亿房企和准千亿房子改善速度最为明显。数据显示,8家进入绿档的房企中,有6家房企销售额在千亿左右的房企,他们的共性是销售完成情况较好,比如,世茂集团2020年目标完成率100%。
销售之外,上述房企还通过促销售、快周转、出售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合作开发、分拆上市等方式降减负债,以华侨城为例,公司2020年分别转让了包含重庆悦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1个项目,总成交额68.9亿元,频繁的资产交易加快回流,华侨城也得以进入绿档。
去年房企纷纷分拆旗下物业公司赴港上市,和讯房产此前统计,2020年多达16家物业公司上市,物业公司上市可以增大地产公司的权益,从而实现降幅债,代表案例是远洋服务、金科服务、世茂服务等。
对于房企的降负债表现,上述分析师表示,大部分房企还是维持在原档,很多房企可能会改善一档,这样的降负债进度,比较符合外界预期。
不过,对于降负债比较明显的房企,外界有声音怀疑数据可能被注水。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本市场人士认为,降负债很考验房企调节报表的能力,不排除有一些不太严谨的公司到了年末集中调节报表,通过财务调整,把一些表内负债转到表外,不过,他强调,降负债是行业的主流趋势,只是各家节奏可能不同。
17家房企没能成功“降档” 富力、恒大仍居“红档”
虽然大部分房企的负债率都呈现下降态势,但真正实现降档并最终符合三道红线的标准,并非易事,有17家房企三道红线的档位没有实现跨越。
TOP50房企中没有实现降档的17家房企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亿翰智库
此前,业内认为,行地产行业喊了多年的降负债没有取得效果主要是因为房企的主观意愿,但此次房企降负债意愿非常强烈。从上图可以看出,没有降档的房企中,负债降幅最大的分别是富力地产和中国恒大,前者的净负债率下降46个百分点至130%,后者净负债率下降40个百分点至159%。
富力地产李思廉在业绩会上表示,若价钱合适将继续出售资产,包括部分开发项目的股权等,截至2020年底,富力集团的库存现货有600亿,未来也会积极变现,以配合降低三条红线。
不过,由于富力地产和中国恒大负债率较高,即便降负债力度很大,依然没有降档,仍然位于“红档”。按照中国恒大的规划,截止2021年6月30日,净负债率降至100%以下;截止2021年12月31日,短债比将达到1以上;截止202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将降至70%以下,届时,“三道红线”全面降档在三条绿线以内。
此外,其余15家房企也没有实现负债率降档,龙头房企碧桂园和万科赫然在列,究其原因,业内认为,这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节奏有关,降幅债的前提是保持业绩稳定,逐渐从依靠负债增长过渡到向经营要增长,各家节奏不一样,以碧桂园为例,2020年碧桂园拿地总金额为1512亿元,居行业第一,力度有所加大。
万科管理层在日前的业绩会上表示,剔除预售帐款的负债率是70.4%,距离70%有0.4%的差距,非常有信心在一季度能够回到绿档。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新力控股,它是TOP50房企中唯一一家由于短债比不达标,从“黄档”升至“橙档”的房企,新力控股首席财务官许进业表示,有信心在未来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内达到绿档要求。
降负债不意味着低负债?
“三道红线”虽然旨在降负债,但负债水平也不是越低越好。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业绩会上表示,万科并不追求过低的净负债率,40%这条线是过去相当长时间坚守的,但是我们并不追究过低,如果有的时候低一点,那是万科为了等待机会。
无疑,供地两集中就是机会,郁亮表示,供地变化对于资金来说要求很大弹性,如果资金方面没有很大弹性,面对集中供应土地来说遇到很大压力,万科净负债率18.1%,有可能是等待市场变化的机会。
郁亮强调:“我们并不一定有意保持这么低的净负债率,保持合理净负债率就可以了。”
目前,碧桂园有两个负债指标保持着安全线,尚有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略高,处于黄档水平。碧桂园的降负债节奏并不急促,其管理层表示,公司整个负债规模会在2021年、2022年逐步下降,有信心在2023年6月30日前达标回绿。
像万科和碧桂园这样的房企还有不少,在高负债房企忙于降负债的同时,债务结构合理的房企则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正如龙湖集团CEO邵明晓所言,未来行业的资源越来越会朝着优秀、稳健的企业倾斜。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1年1-3月,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共成交1463宗,同比增加10%;出让金总额为7765亿元,同比增加18%;平均溢价率17%,较去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
负债结构合理的房企正在抓住机会积极布局,根据中指院发布的《2021年1-3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在TOP10房企中,除融创中国和滨江集团(002244,股吧)之外,其余房企均为国企或者有国企背景的企业,发展优势明显。
数据来源:中指院
依靠负债的规模增长时代已然落幕,叠加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的“内卷”已经悄然开始,业内认为,行业分化正在加剧,资金充裕的房企可以抢占核心城市的地块,实现优质资产的快速周转,而负债较高或资金能力弱的房企无疑会逐步边缘化。
“三道红线”新规试点 房企多管齐下降
如果以“三道红线”标准来考量,根据2019年年末数据表现来看,50家样本房企中,有15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根据2020年半年度数据来看,有12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之下,财务稳健以及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无疑会是最大受益者。
房企融资监管正在不断收紧。
近期,“三道红线”的新规正在不断清晰,监管部门将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并根据房地产企业所处档位控制其有息负债规模的增长。据媒体报道,“三道红线”已在此前参与央行、住建部座谈会的12家房企试点实施。
相关研报显示,如果以“三道红线”标准来考量,根据2019年年末数据表现来看,50家样本房企中,有15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根据2020年半年度数据来看,有12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之下,财务稳健以及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无疑会是最大受益者。
9月21日,作为时代传媒2020中国地产时代百强榜的子榜,《2020中国地产融资能力榜20强》(以下简称“榜单”)重磅出炉。
该榜单以房企2020年新发企业债(包括美元债)、2020年年中报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以及总负债进行综合打分,全方位衡量房企的融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榜单显示,中国恒大、融创中国、碧桂园、首开股份(600376)、佳兆业的综合评分均在93分以上,分列前五。
其中,中国恒大、碧桂园、首开股份2020年新发企业债(包括美元债)分别为420亿元、178.08亿元以及221亿元。
“融资和土地是房企发展的两个重要基础,必须做好融资工作。”9月19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三条红线”客观上要求相关企业积极做好管控,大力拓展融资资源。
恒大融资能力居首
近日,房地产圈内出现一个新的热门话题:“三道红线”。
“三道红线”是指监管部门将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并设置“三条红线”: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短债比小于1倍。同时踩中三条红线的企业将被标记为红档,以此类推。
房地产本质上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流就是生命力。
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类似三道红线制度的建立,目的是让房企的融资更加透明,有助于监管精细化。
以恒大为例,今年年初,恒大提出降低2020―2022年有息负债总额的计划。
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恒大有息负债规模已较3月底减少了约400亿元,预计全年降幅将在千亿元左右。
另据榜单显示,恒大2020年新发企业债420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3956.87亿元、4397.84亿元、19826.42亿元,综合评分高达99.3分,位居榜单首位。
除了通过增加销售回款、控制土储规模外,恒大还提出通过分拆优质资产上市,以达到降负债的目标。
“目前恒大正就物业分拆工作与监管部门及港交所等积极沟通,希望能尽快完成上市,并力争今年内实现上市。未来恒大也会审慎考虑其他资产的分拆上市,在为股东带来更大收益的同时,也可以大幅降低公司负债率。”恒大总裁夏海钧表示。
再看融创,2020年上半年,融创中国资产负债率为86.56%,较上年同期下降4.28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149%,大幅下降23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余额(包括受限制)为1208.6亿元。
另据榜单显示,融创2020年新发企业债142.8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1406.23亿元、1797.1亿元、8625.21亿元,综合评分高达98.1分,位居榜单第2位。
“今年我们是最从容的一年,我们对市场的判断一直是对的。”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孙宏斌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集团上半年抓住了市场的窗口,不断降低负债,调整了融资结构和融资成本。
房企回归到理性
除恒大、融创外,碧桂园2020年新发企业债178.08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691.64亿元、2362.23亿元、17282.73亿元,综合评分高达97.8分,位居榜单第3位。
从年报数据上看,截至今年6月底,碧桂园有息负债总额下降至3420.4亿元,同比下降了7.5%。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85%,相较2019年12月31日下降了49个基点。
“目前碧桂园财务指标处于比较良性的状态,净借贷比58%,短债比为1.9倍,资产负债率会进一步下降,2019年年底为83%,到今年中期是81.6%。”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碧君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
榜单中,以招商蛇口(001979)、保展、中国海外发展(下称“中海”)为代表的国资背景企业,同样表现不俗。
其中招商蛇口2020年新发企业债146.5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286.24亿元、649.3亿元、4456.78亿元,综合评分达92.5分,位居榜单第6位。从年报数据看,招商蛇口上半年综合资金成本为4.78%,先后发行了五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合计66.5亿元,利率最低为2.20%;完成了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合计发行额20亿元、发行利率最低为3.00%。
保展2020年新发企业债85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38.78亿元、2088.3亿元、8505.05亿元,位居榜单第15位。截至上半年末,保展账面有息负债3021亿元,有息负债综合成本仅约4.84%,较年初降低0.11个百分点,货币资金达1257亿元,为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债务的1.96倍。
再看利润王中海。
中海2020年新发企业债70亿元,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负债分别为210.3亿元、1751.75亿元、4566.37亿元,位居榜单第19位。截至6月末,中海的资产负债率为59.77%,扣除预售账款后的净负债率为57.8%,净负债比率为32.7%,流动比率为2.3倍。
中海董事会主席颜建国在中期业绩会上称:“在金融政策方面,针对房地产企业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公司认为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尤其是今年国际形势下,这项政策的出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据大公国际的研报显示,根据2020年半年度数据来看,有12家房企触及三条红线,包括中梁控股、珠海华发、首都开发、荣盛、金科地产和蓝光发展(600466)等。
大公国际表示,长期来看,融资政策的边际收紧将抑制部分房企的拿地意愿,降低房企盲目扩张和多元化动力,迫使房企回归到理性、高质量和健康的扩张与发展路径。
“三条红线”收紧房企融资 下半年土地市场或降温
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并没有阻挡房企拿地热情。
多家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显著上升;50大房企招拍挂拿地金额达1.7万亿创历史新高;新增货值超千亿房企达到23家;第二梯队房企拿地最积极,多家房企月均拿地金额同比增加一倍以上,逆势扩储势头明显。
不过,近期住建部和央行联合召开重点房企座谈会,明确提出形成了重点房企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加上此前的“三条红线”传闻,融资收紧信号明显。业内人士认为,融资收紧已成为房企“悬顶之剑”,同时中央多次强调“房住不炒”,近期土地市场火热的城市如杭州、宁波、南京、东莞等纷纷收紧调控,预计短期土地市场热度会有所下降。
多数房企拿地不输去年
1-8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显著上升,多数房企拿地不输去年。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8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21162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增长7.2%。50家代表房企1-8月月均拿地均值为1906.4亿元,显著高于2019年月度均值。其中,33家房企月均拿地金额超过2019年月度均值。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也显示,1-8月50大房企合计拿地金额高达17045亿元,同比上涨了5%,创历史新高。
从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房企新增货值TOP100排名看,1-8月,恒大、碧桂园、融创位列TOP3。其中恒大和碧桂园年内新增货值已超过4000亿,新增货值TOP10房企中有9家年内新增货值突破2000亿,新增货值超千亿房企达到23家,较上月新增4家。另外,六成新增货值集中于销售20强房企,强者恒强的格局未变。
对于今年以来房企拿地热度不减的原因,华创证券认为,上半年流动性总量宽松的环境下,整体融资环境改善,房企拿地积极性提升。一季度商品房开发贷余额同比增速小幅抬升,二季度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两位数增长;从土拍市场的表现来看,今年4月100大中城市住宅类土地溢价率达到25%,5月至今维持在15%-20%,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表明疫情并没有给房企拿地造成太大的影响,其融资环境反而因货币政策的放松而有所改善,房企拿地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多家房企拟控制拿地
土地市场热度不减的盛况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
“7.24”国务院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8.20”住建部央行重点房企座谈会又明确提出,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加上此前“三条红线”传闻,房企融资收紧的信号更加强烈。所谓“三条红线”,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短债比小于1倍。根据房企“踩线”情况不同,会按照“红、橙、黄、绿”四档来控制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长速度。尽管该内容未得到证实,但是被业内理解为与“8.20”重点房企座谈会提出的融资新规内容基本一致。
在近期的房企中期业绩会上,“三条红线”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而“降负债”成为接下来多家房企必须应对的棘手问题,方法除了加强销售回款,还要控制拿地规模。
年初就已经提出“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战略目标的恒大,在2020中期业绩会上明确提出,下半年为进一步降负债,会严格控制土地规模,实现土地储备负增长。力争平均每年减少3000万平方米左右。去年已经在积极控降负债的融创,在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再次强调,降是未来三年的重要措施。在今年3月的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融创就表达了今年要谨慎拿地的态度。今年上半年融创已在控制拿地节奏。去年年中开始实施减少拿地策略的富力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降负债的要求,总体拿地策略仍不会发生变化。
下半年土地市场或降温
上半年,针对房价地价过热的情况,多地已经收紧了调控政策。从8月重点城市土地市场看,已经出现了降温的迹象。
“房企拿地扩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融资,融资三条红线将限制房企的拿地激进程度,使得地市的周期波动性减弱,起到‘稳地价’的作用。”易居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说,二季度40城土地市场较热,7月份热度仍有所延续,8月份已经出现短期拐点,随着调控政策的收紧,预计未来几个月40城地市量价将继续有所回落。
对于融资新规的影响,华创证券指出,“三条红线”规定是从供给端的角度切入,对新增开发项目数量进行限制,从根源上减少信贷资源流入房地产市场,使土拍市场降温。
2021地产三条红线名单完整版是什么?
如图:
“三道红线”政策实施一周年来,地产行业底层逻辑发生根本变化。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红线”与“补丁”越来越密集,房地产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例如房企的“三道红线”、银行房地产贷款的“两道红线”、房企商票监管、供应链ABS发行限制,以及近期《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高企业过度发债的限制,针对房企融资的补丁越来越多。
调整期间,“降负债去”成为多数大型房企的第一要务。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7月22日表示,试点企业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短债比三项核心经营财务指标明显改善,负债规模稳步下降,经营融资行为更加审慎自律,整体经营趋于稳健。
然而,一部分中小房企债务违约风险也在持续上升。上半年,多家房企出现实质性违约,评级遭到下调,高负债带来的风险逐渐暴露,高率的企业很难继续借助再融资维持资金流动性。商票、ABS逐渐被纳入监管范围,借助无息负债补充资金的能力也面临控制。
可以预见下半年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只会继续加压降温,房企只有加强自身“造血”能力才能保持平稳发展,加速回款、分拆上市补充净资产都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措施。
透视三道红线体检表:17家房企保持“原档” 降负债不代表低负债_百度知 ...
备受关注的降负债行动最终反映到了上市房企的业绩当中。
根据和讯 房产 整理的《2020年销售额TOP50房企的降负债情况表》,截止4月14日,已披露业绩且数据可查的上市房约33家,结果显示,相较于上半年,房企2020年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降了2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降了3个百分点,短债比维持平稳。
按照三道红线指标: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短债比”小于1,触及三道红线的房企数量从由5家减至2家,“零触线”房企由4家增至12家,房企降负债成效显著。
不过,凭借高杆杆撬动规模增长已经成为 房地产 行业兴盛发展的常态,要想改变并非易事,数据显示,多达17家房企没有实现降档,距离三道红线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亿翰智库
“零触线”房企新增8家 金辉蹿升三档至“绿档”
在三个降负债的核心指标上,房企压力比较大的指标是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截止2020年底,33家房企这一指标的均值是75%,比上半年降了2.7个百分点,但仍然超过了红线标准,此外,房企净负债率均值为69%,比上半年降了22个百分点,短债比均值为1.6,与年中持平。
某券商分析师对和讯房产表示,净负债率和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改善起来比较难,尤其后者,涉及到整资产负债表的调整,而短债比通过少拿地或者快销售,增加货币资金,实现指标的优化。
通过上述三个负债指标的改善,各家房企都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有8家房企进入“零触线”的绿档,该阵营房企由去年中的4家增至12家,同时,实现降档的房企约12家,占比36%。
TOP50房企中被划为绿档的12家房企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亿翰智库
显而易见,龙头央企财务优势明显,中海、华润置地、招商蛇口(001979,股吧)始终保持“零触线”,负债压力不大,龙湖集团作为民营房企财务表现也比较自律,这四家房企的财务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负债改善方面,千亿房企和准千亿房子改善速度最为明显。数据显示,8家进入绿档的房企中,有6家房企销售额在千亿左右的房企,他们的共性是销售完成情况较好,比如,世茂集团2020年目标完成率100%。
销售之外,上述房企还通过促销售、快周转、出售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合作开发、分拆上市等方式降减负债,以华侨城为例,公司2020年分别转让了包含重庆悦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1个项目,总成交额68.9亿元,频繁的资产交易加快回流,华侨城也得以进入绿档。
去年房企纷纷分拆旗下物业公司赴港上市,和讯房产此前统计,2020年多达16家物业公司上市,物业公司上市可以增大地产公司的权益,从而实现降幅债,代表案例是远洋服务、金科服务、世茂服务等。
对于房企的降负债表现,上述分析师表示,大部分房企还是维持在原档,很多房企可能会改善一档,这样的降负债进度,比较符合外界预期。
不过,对于降负债比较明显的房企,外界有声音怀疑数据可能被注水。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本市场人士认为,降负债很考验房企调节报表的能力,不排除有一些不太严谨的公司到了年末集中调节报表,通过财务调整,把一些表内负债转到表外,不过,他强调,降负债是行业的主流趋势,只是各家节奏可能不同。
17家房企没能成功“降档” 富力、恒大仍居“红档”
虽然大部分房企的负债率都呈现下降态势,但真正实现降档并最终符合三道红线的标准,并非易事,有17家房企三道红线的档位没有实现跨越。
TOP50房企中没有实现降档的17家房企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亿翰智库
此前,业内认为,行地产行业喊了多年的降负债没有取得效果主要是因为房企的主观意愿,但此次房企降负债意愿非常强烈。从上图可以看出,没有降档的房企中,负债降幅最大的分别是富力地产和中国恒大,前者的净负债率下降46个百分点至130%,后者净负债率下降40个百分点至159%。
富力地产李思廉在业绩会上表示,若价钱合适将继续出售资产,包括部分开发项目的股权等,截至2020年底,富力集团的库存现货有600亿,未来也会积极变现,以配合降低三条红线。
不过,由于富力地产和中国恒大负债率较高,即便降负债力度很大,依然没有降档,仍然位于“红档”。按照中国恒大的规划,截止2021年6月30日,净负债率降至100%以下;截止2021年12月31日,短债比将达到1以上;截止202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将降至70%以下,届时,“三道红线”全面降档在三条绿线以内。
此外,其余15家房企也没有实现负债率降档,龙头房企碧桂园和万科赫然在列,究其原因,业内认为,这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节奏有关,降幅债的前提是保持业绩稳定,逐渐从依靠负债增长过渡到向经营要增长,各家节奏不一样,以碧桂园为例,2020年碧桂园拿地总金额为1512亿元,居行业第一,力度有所加大。
万科管理层在日前的业绩会上表示,剔除预售帐款的负债率是70.4%,距离70%有0.4%的差距,非常有信心在一季度能够回到绿档。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新力控股,它是TOP50房企中唯一一家由于短债比不达标,从“黄档”升至“橙档”的房企,新力控股首席财务官许进业表示,有信心在未来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内达到绿档要求。
降负债不意味着低负债?
“三道红线”虽然旨在降负债,但负债水平也不是越低越好。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业绩会上表示,万科并不追求过低的净负债率,40%这条线是过去相当长时间坚守的,但是我们并不追究过低,如果有的时候低一点,那是万科为了等待机会。
无疑,供地两集中就是机会,郁亮表示,供地变化对于资金来说要求很大弹性,如果资金方面没有很大弹性,面对集中供应土地来说遇到很大压力,万科净负债率18.1%,有可能是等待市场变化的机会。
郁亮强调:“我们并不一定有意保持这么低的净负债率,保持合理净负债率就可以了。”
目前,碧桂园有两个负债指标保持着安全线,尚有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略高,处于黄档水平。碧桂园的降负债节奏并不急促,其管理层表示,公司整个负债规模会在2021年、2022年逐步下降,有信心在2023年6月30日前达标回绿。
像万科和碧桂园这样的房企还有不少,在高负债房企忙于降负债的同时,债务结构合理的房企则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正如龙湖集团CEO邵明晓所言,未来行业的资源越来越会朝着优秀、稳健的企业倾斜。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1年1-3月,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共成交1463宗,同比增加10%;出让金总额为7765亿元,同比增加18%;平均溢价率17%,较去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
负债结构合理的房企正在抓住机会积极布局,根据中指院发布的《2021年1-3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在TOP10房企中,除融创中国和滨江集团(002244,股吧)之外,其余房企均为国企或者有国企背景的企业,发展优势明显。
数据来源:中指院
依靠负债的规模增长时代已然落幕,叠加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的“内卷”已经悄然开始,业内认为,行业分化正在加剧,资金充裕的房企可以抢占核心城市的地块,实现优质资产的快速周转,而负债较高或资金能力弱的房企无疑会逐步边缘化。
“三道红线”威力显现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资规模“腰斩”
原标题:“三道红线”威力显现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资规模“腰斩”
每经记者 吴若凡 每经编辑 陈梦妤
政策的威力正在显现。
自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政策出台后,房企融资供需两端持续收紧。
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额为6090亿元,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29%,是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企业融资情况不容乐观,仅有36%的房企融资规模有所增加,规模减少的房企中有约30%企业同比降幅超过50%。
融资规模大幅降低
在各种政策持续收紧下,房企融资规模大幅下降,房贷集中度管理成效初显,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从政策调控的稳定性、连续性来看,下半年融资环境将维持收紧态势。
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中型房企融资规模下降最为明显,直接拦腰一刀。
具体来看,四大规模梯队房企融资量均同比下降。克而瑞数据显示,TOP31~50的房企上半年同比减少53.50%至922亿元,TOP11~30规模的房企融资规模下降幅度为23.48%,降幅最小。
对此,一家TOP15房企的财务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房企融资规模下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去年末央行对商业银行双限(对公、按揭)造成今年贷款和按揭规模收缩,融资体量下降;二是地产风险事件频发,有限资源更加集中头部房企,国央企议价能力提升,平均成本下降;三是今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同比去年下降40%,市场流动性充裕,也造成资金成本下行。
上述财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有息负债的下降会直接体现在融资规模上。
TOP30~50房企融资规模减少一半主要是因为降的需要,由于这类企业在踩线之后停止扩张,降负债抓回款就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整个行业面临三道红线的监管,排名靠前的房企面只要没踩红线,面对压降有息负债的压力不大,就不会对融资造成太多的影响。如果财务相对稳健,负债情况不会出现大规模下降。
相比之下,头部存量比较多的,就不加了,把存货做起来。
而排在TOP10~30的房企,有加空间的,可能会多拿一些地,而必须降的一些企业,今年拿地就会少一点,以此来控制负债规模。
在此背景下,房企会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来调整策略。目前,房企普遍采取两条经营策略,一个是以降为主,另一个是原先不高,在绿档内的企业则借机冲一把规模,借势扩张。
最典型的是招商蛇口,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招商蛇口新增货值1890亿元,拿地金额同比增长近95%。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0家典型房企新增类融资成本为5.59%,较2020年下降0.48个百分点,其中境外融资成本达6.86%,下降0.97个百分点,境内融资成本4.40%,较2020年下降0.03个百分点。
上半年融资成本下降的原因是,如招商蛇口、保利等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龙头企业发债量较多,其中境外融资成本下降1.66个百分点;同时TOP31~50房企中,远洋、越秀发行了数额较大的境外债,使得该梯队房企境外融资成本下降0.73个百分点。
为何融资规模下降,房企融资成本反而降低了?上述财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资金角度来说,与银行合作深入的房企,在有息负债控制的情况下,反而会导致融资成本降低,因为房企资金需求量并不大,原先可能有10%~20%左右的资金增量需求,但在三道红线的管控之下,房企获得增量资金的空间有限。
“假设今年A房企的有息负债规模是1000亿元,在不增加规模的前提下,一分钱增量的开发贷都没有,意味着房企需要开发贷的缺口很小,这就导致银行要和头部房企合作,就必须主动降利率,谁的利息少,就和谁家合作。”上述财务负责人表示。
从企业性质来看,6月民营企业的融资规模较5月相比变化不大,但国有企业的融资规模大幅回升,主要由地方国有企业发行增加所致。6月国企融资规模达452.4亿元,较5月环比大幅上升123.1%,占本月总融资规模由5月59.6%上升到78.9%。同时,国企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地方国企方面,6月地方国企信用债融资规模上升至334.7亿元,占总融资规模的比例由40.3%上升至58.3%,其中主要是地方性房企发行增加。
在6月的新闻通气会上,银保监会发言人表示,上半年以来,房地产融资已经呈现出“五个持续下降”的特点,房地产贷款增速、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房地产信托规模、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的规模、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领域资金规模均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问题得到改善。
总体而言,监管层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依然保持警惕和收紧态度,对房企来说,加快销售回款,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依然是接下来的核心主题。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戚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