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六爻爻辞是什么,易经坤卦详解
坤卦的哲学解读
坤卦下部的三条爻是主卦,代表主方;上部的三条爻是客卦,代表客方。主卦与客卦中的爻全是阴爻,全部不有应,没有阴阳和谐关系,不过,也没有冲突,只有对立。这六条爻全部都是潜在因素,潜在的对于主方有利的因素,或者潜在的对于主方不利的因素。图中用了两种颜色表示爻:黑色的表示当位的爻,阴爻在阴位,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灰色表示不当位的爻,阴爻在阳位,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爻。
先看主卦,主卦中的因素是主方可以改变的。上爻和下爻不当位: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阴爻,表示主方消极被动,主方可以阴中有阳,适当地采取一些主动措施,利用客方消极被动的机会谋取利益;上爻代表主方的态度,阴爻表示主方态度随和,主方也可以阴中有阳,适当采取强硬态度制约客方,保护和增加主方的利益。不过,这两种阴中有阳的措施都是暂时,很难维持长久,因为,主方的素质非常差,极端虚弱,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长期维持主动和强硬的态度。比较现实的办法是随其自然,主方什么都不特意去做。由于事物本身的变化符合螺旋形发展的规律,过了坤卦就是震卦,主方可能自然地向震卦所代表的状态发展。需要说明,这种变化很不容易发生,就像是十月怀胎一样,要经历一段艰苦的孕育时期,才能有婴儿新生,也就是说需要经过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阳数从0增加到4,主方才能从0卦坤卦所代表的状态转变成4卦震卦所代表的状态。.
至于客卦方面,上爻和下爻都是当位的爻,只有中爻不当位,但是中爻代表客方的素质,表示客方素质比较差,力量很弱,有可能是主方发展的好机会。总之,主方不必考虑客卦方面的因素。
根据当前的形势,主方应当随其自然,顺应客方,顺应一切,耐心等待情况自然地向有利于主方的方向发展。
图的下方是卦辞,卦辞比较形象地告诉主方应当随其自然,“元亨,利牝马之贞”,“安贞吉”。
图的右边是六条爻辞和用阴。爻辞与爻一一对应,比较形象地说明完全抽象的爻所包含的信息。删去爻辞中的判断词,就可以看出六条爻辞实际上是一首完整的围绕“坤”这个主题的散文诗,下面是其译文:
(如今的状态像是)踩踏在霜上行走,坚硬的寒冰季节即将到来。
(像地一样地)平直方正而广大,不作任何活动没有不利的事。
包含美丽内涵的状态可以坚持下去,即使为朝廷服务,没有成功,也有好的终了,
(即使)缄口不言,
(也能得到)黄裳赏赐。
(可不要像好斗的)龙,战于野郊,留下玄黑的血迹洒落黄沙。
下面逐条说明卦爻辞: 〖卦辞原文〗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很顺利,应当像牝马一样地坚持下去。君子应当有所作为,先迷惑后得到主导,有利;西南方向得到朋友,东北方向丧失朋友。安定地坚持下去吉利。
〖解说〗“元亨”,别卦坤卦由二个经卦坤卦组成,双方关系是稳定而休闲,没有什么麻烦,很“通顺”。“利牝马之贞”中的“牝马”是雌性的马,马是温顺的动物,雌性的马更温顺。“贞”是坚持的意思。“利”是有利于主方,强调主方应当做的事。“利牝马之贞”是说主方应当顺应客方以尽量维持当前的关系。“君子有攸往”中的君子指主方,封建社会中有君子小人之分,不应当这么提了,这里君子就是指一般的人、正常的人或聪明的人。稳定而宽松的关系是暂时的,在尽量维持现状的同时,主方应当有所作为。“先迷后得主,利”中的“先”指当前,“迷”指前满足现状的状态。“后”当指主方采取比较主动的行动以后,客方更了解主方,主方将得到客方的更多信任,情况对主方有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西南与东北是二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如果主方有所行动,必须有正确的行动方向。方向正确,可能得到帮助;方向不正确,可能失去帮助。在周文王的时候,周在商的西南,商在周的东北,西南是家乡,东北是异地,在家乡得朋友,去异地将失去家乡的朋友。主方应当努力改善自己的素质,不然有可能失去别人的帮助。“安贞吉”强调吉利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又“安”又“贞”,安于当前的双方关系,努力维持这个关系,这样就吉利。如果不这样就不吉利。 〖原文〗履霜,坚冰至。
〖译文〗踩踏在霜上,坚硬的冰到来。
〖解说〗这是坤卦第一爻的爻辞。第一爻是主卦的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这一条爻是阴爻,表示主方的行动是阴。“履霜”中的“履”是指用脚踩踏行走。履的人是主方。“履霜”形容当前的关系冷淡,主方感到如同脚踏被霜覆盖的原野。“坚冰至”是指到处是冻冰的季节即将来临,如果主方不改变消极被动,关系可能发展得更差。“坚冰”形容那种更冷的关系像是冻得坚硬的冰。关系向更冷淡的方向发展,不利于主方,主方应当积极主动些,扭转这种不利趋势。
〖结构分析〗第一爻的位置是阳位,阴爻在阳位,不当位。而且,第一爻和第四爻之间没有有应的关系,表示二者不协调。不当位表明主方消极被动有可能让主方的利益受到损失,这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不有应表明客方也是消极被动,客方不企求损伤主方的利益,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因为这只是潜在因素,爻辞没有加判断词。 〖原文〗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文〗平直方正而广阔,不学习、不实习,也没有不利。
〖解说〗这是坤卦第二爻的爻辞。第二爻是主卦的中爻,代表主方的素质,阴性表示主方的素质较差。“直方大”是地的形象,古人认为地是平面的,不是球形的,是方的,很广大。这里用地的形象描述主方的素质,因为第二爻是主卦的中爻,“直方大”主要是反映主方的平凡而不佳的素质。“不习无不利”中的“无不利”是判断词,即使不学习、不实习,也没有不利的后果。为什么?因为当前的主客双方关系提供了主方发展的空间。但是,“无不利”不等于“有利”,没有不利的后果不等于后果是有利的。“无不利”这个判断词是中性的。
〖结构分析〗这条爻在别卦的第二个爻的位置上,别卦中第二、四、六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在阴位,当位,但是不有应。当位表明主方的素质不佳,这有可能驱使主方去开拓进取,谋取利益,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不有应表明客方的素质也不佳,主方不能从客方获取利益,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所以爻辞只是说“无不利”,而没有说“利”。 〖原文〗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文〗包含优美内涵,可以坚持下去,有时侯顺从王意做事,没有成功,有终了。
〖解说〗这是坤卦第三爻的爻辞。第三爻是主卦的上爻,代表主方的态度,这条爻是阴爻,表示主方的态度是阴,主方的态度随和。“含章可贞”中的“含章”指包含美质,地滋养万物,具有优美的内涵。“或从王事”中的“或”指有时,“从”指顺从、服从,“王”指客方,“事”指办事,主方有时侯顺从客方的意思办事。“无成有终”,“成”指成功、成就或成绩,“终”指终了,终点。虽然没有成就,但是对主方来说,总会受到适当的对待。爻辞还有一层暗示的意思,这条爻的爻辞中说“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由于“或”是“有时”的意思,这句话就暗示有时侯“不从王事,无成无终”。就是说,有时候,主方做的不是客方希望的,既不成功,也得不到适当的对待。
〖结构分析〗第三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阳位,不当位,并且与第六爻不有应。不当位表明主方态度随和,有可能受到客方制约,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不有应表明客方也是态度随和,不求制约主方,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所以卦爻辞用“无成有终”描述当前状态。 〖原文〗括囊,无咎无誉。
〖译文〗包扎在袋子里,既不必咎怪也不必赞誉。
〖解说〗这是坤卦第四爻的爻辞。第四爻是客卦的下爻,代表客方的行动,这条爻是阴爻,表示客方的行动是消极被动。是谁“括囊”呢?是主方还是客方?如果理解为客方,也能解释得通,但是,卦是从主方的角度分析当前的形势,“括囊”应当是对主方的比较形象的建议,建议主方缄口不言。即使主方缄口不言,也“无咎无誉”。“无咎无誉”,既不必怪罪也不必赞誉。
〖结构分析〗第四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与第一爻不有应。当位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有可能是主方发展的好机会,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不有应表明主方也消极被动,不能利用这个有利于主方的好机会,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所以爻辞只是说“无咎无誉”。 〖原文〗黄裳,元吉。
〖译文〗黄色裙裳,很吉利。
〖解说〗这是坤卦第五爻的爻辞。第五爻是客卦的中爻,代表客方的素质,客方的的素质是阴,客方的素质不佳。“黄裳”指黄色的裙裳,古时侯服装上衣下裳,皇帝上朝时穿黄袍,可见黄色服装与尊贵和吉利有关,这里,“黄裳”比喻客方的素质对主方的影响。客方素质欠佳,为主方创造了有利条件,像是“黄裳”。“元吉”,很吉利。这里所说的“元吉”仅仅是针对客方的素质对主方的有利方面而言,而与其它的事情无关。
〖结构分析〗坤卦第五爻是阴爻在阳位,不当位,与第二爻不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素质比较差,有可能企图窃取主方利益,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不有应表明主方的素质也不佳,不可能让客方窃取利益,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换一个角度看,由于这条爻代表客方的素质,素质不佳意味着资金缺乏、身体衰弱、实力微薄等等,这就可能形成对主方的依赖,主方有可能利用客方的这种依赖,加之以积极主动的开发措施,就可能获得更多利益,这不仅不是不利因素,而是对主方很有利的因素,所以爻辞说“元吉”。如果结合全卦考虑,也可以理解这个“元吉”的判断词是就整个随其自然的建议说的。 〖原文〗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文〗龙在野地相斗,滴下黑黄色的血液。
〖解说〗这是第六爻的爻辞。第六爻是客卦的上爻,代表客方的态度,阴爻,表示客方态度随和。“龙战于野”中的“龙”象征主方与客方,“野”指双方关系,主方和客方相互之间为自己的利益而争斗,龙战于野。但是,这里的龙已经是不同于乾卦中所描述的充满生气的强健的龙,而是精疲力竭的受伤的龙,或者死龙。客方对主方随和,双方几乎没有争执。“其血玄黄”的“玄”指黑色,表示主客双方的争斗已经是过去的事,“龙”的血已经变成黑色,并且和黄沙混在一起。
〖结构分析〗第六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与第三爻不有应。当位表明客方态度随和,有可能受主方制约,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不有应表明主方的态度也随和,主方不想制约客方,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所以爻辞中没有判断词。 〖原文〗利永贞。
〖译文〗利于永远坚持下去。
〖解说〗在坤卦的六条爻的爻辞之后,附有用阴,特意说明如何运用阴,概括地说明在六十四卦中阴的一般用法。“利永贞”的意思是“利于永远坚持不变”。阳象征变化,阴象征静止。但是,实际上事物总是在变化着的,客方造成的环境在变化,主方自己也在变化,即使主方努力保持不变,静止只是暂时的,主方应当耐心地等待时机,让事情朝有利于主方的方向发展。
关于坤卦上六爻
其血玄黄,就是“他的血颜色黑黄”的意思,凶
《易经》中关于乾坤两卦的原文及翻译?
第一讲 乾卦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
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第二讲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译:穿黄色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贞。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六爻以什么定吉凶
易经八卦是活的,不是固定模式,还要看算卦的时间,生克关系,等等。
周易的乾坤两卦的卦词
乾:元、亨、利、贞。〔卦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爻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彖传〕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象〕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乾·象传〕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乾·文言〕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乾·文言〕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乾·文言〕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乾·文言〕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乾·文言〕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乾·文言〕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文言〕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文言〕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乾卦辞·文言〕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乾初九·文言〕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乾九二·文言〕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乾九三·文言〕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乾九四·文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乾九五·文言〕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乾上九·文言〕
周易·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卦辞〕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坤·彖传〕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象〕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坤·象传〕
上经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坤卦辞·文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坤初六·文言〕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坤六二·文言〕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坤六三·文言〕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坤六四·文言〕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坤六五·文言〕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坤上六·文言〕
易经卜卦断爻的方法,卦辞爻解
这种说法在古籍中有所流传,但个人认为不对,因为这是一种僵化的看法,掩盖了周易卦爻辞用法的本源。采用卦爻辞断卦,虽然是上古之法,但仅在那个时代流行,汉代以后,并不流行——这是因为卦爻辞只是文王、周公等人对易理的一种运用而已,而那时的易理学术远没有汉代以后发达。所以那时的易理、卦理的发挥都有限;那时还是易学的早期、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近现代卦爻辞断法的实践,好像比较有名、有大量真实断例的,也就只有日本的《高岛易断》了。
再说的那种朱熹的断法,为什么是僵化的认知?个人认为,那不符合《周易》卦爻辞的功能。周易的六十四卦,仅仅是64个原始“静卦”,而不是全部“卦”。爻动,指的是在某一个静卦基础上派生出的一个“动卦”,但这个动卦不等于就是变卦的那个静卦——动卦也就是静卦之间的中间形态。比如,乾卦初爻动,变卦为天风姤,那么乾卦初爻动=天风姤吗? 绝对不等于,这是不同的卦。所以朱熹那个说法里面,当变爻超过3个,就看变卦卦爻辞的说法、以及五爻变以静爻爻辞断的说法,均属狗屁不通。
比如说,乾卦初、二、五爻动,变卦是火山旅。这是一个“动卦”,既不是乾卦也不是旅卦,不应该看乾卦和旅卦的卦辞;而应该综合乾卦初、二、五爻的爻辞做出一个综合判断。朱熹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发明这套用法的文王、周公人家是明白的,所以乾卦六爻都动的判断,人家给了一个“用九”的断词——“见群龙无首,吉!”。什么是“用九”?就是乾卦六爻都动时的综合断词,这个绝对不等于坤卦静卦(乾六爻动的变卦为坤卦),也和坤卦的爻辞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