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水沟挖到太岁68斤太岁后续,挖地碰着太岁了怎么破

一名男子在济南工地疑似挖到“太岁”,它到底有哪些价值?

太岁这种稀有的东西,很多人都是有所耳闻,但从未见过,太岁别称肉灵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并将太岁收入"菜"部"芝"类。这么一看,很多人估计会认为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如果有幸获得会开心异常。一名打工男子就挖到了疑是“太岁”物体。

打工男子余先生挖到这个奇怪的物体后,发现材质很特殊,摸起来手感带有点黏黏的感觉,随后将这个物品带回家进行清洗,这个物品看起来好似果冻般富有弹性,感觉这东西很可能是传说中的太岁!,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政策下,人们对待事物已经更加理性化了,余先生没有对这个疑似太岁的物品进行贸然处理,首先在网络上查询相关知识,但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随后向记者进行求助,记者联系了权威专家,但教授表示只能确定原本是个生命体。

余先生随后对这个物品做了一些实验:找了一条即将要死亡的鱼,用这种物品泡进去之后,鱼恢复了活力,这个排除了有毒的可能性,余先生还给鱼喝泡过这个物品的水,鱼没有发生死亡,便用这种东西泡水喝,连续喝四个月后腰间盘突出得到明显的改善,或者这个物品对人类有一定的药用功效或者好处,但是目前权威专家也没有办法确定这个物品对人体的具体作用和药性,只能确定对人体无毒。

人体的构成及其复杂,但是只要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健康的运动方式,人的精神面貌自然会很好,外来药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自身的作息和保持运动。

当年他上山出游,在山涧中发现140斤“太岁”,卖出300万后来怎样了?_百 ...

有时候一时的幸运无法带来长久的财富,如果本身目光短浅,坐吃山空,那再大的财富都会面临消亡的风险,不过,如果目光长远,就很有可能把一时的幸运演化为长久的幸运。

王承德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他的运气非常好,偶然去登山旅游的过程中,在山间步道里捡到了一颗肉灵芝,当时他还没有看出这个灵芝的市场价值,随手就把它带回家了,不过带回家以后,王承德震惊不已,因为有识货的村民告诉他,这灵芝叫做“太岁”,他自己拿在手上掂量的时候,觉得东西沉甸甸的,后来又对太岁进行了称重,这是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原来这个灵芝重达70公斤,整整140斤,重达百斤以上的灵芝在市场上是罕见的,更别提它这还是个肉灵芝,那个时候王承德终于明白,自己这是捡到了宝。

难得遇到这么大一个宝物,王承德心想,自己一点要好好利用,千万不要把它浪费了,他先是把灵芝切割成两部分,售出了其中一部分,就这一部分的收入就是整整300万,毕竟灵芝对于很多富翁来说,都是能够延年益寿、扭转命运乾坤的宝物,他们出价高一点也毫不吝啬。而拿到这三百万元以后,王承德感觉自己已经是个暴发户了,他买了车又买了房,原本一贫如洗的家里顿时跃为小康之家,家里人都非常开心。三百万元真不是一个小数字,他买车买房以后还有一部分盈余,这部分钱拿来干什么好呢?王承德左思右想,决定用剩下的这一大笔钱开个养鸡场,至此他开始自己的养殖创业计划,收入也在节节攀升。

不过,王承德在创业之中,不是不曾遭遇过挫折,因为靠养鸡场赚的利润太多了,他一时以为创业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于是不愿满足于现状,又开了一家“观光山庄”,他刚开山庄的时候也是一帆风顺,让他误以为自己的好运会持续延续下去,没想到一场巨大的洪灾搅乱了他的计划,让他差点濒临破产,毕竟他几乎把所有钱都投在了这山庄里面,一时间生意惨淡,资金也周转不过来。后来,王承德决心东山再起,绝境重生,他重新干起老本行,也就是他最擅长的养鸡场,在养鸡场事业上他一直都发展的不错,这一次也不例外。

现在王承德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越来越好,他靠着曾经那三百万元的灵芝钱,让自己的财产不断翻番,每年都能有十几万的收入,他在心里愈发的感谢那朵灵芝,也感谢自己的长远目光。

太岁有多值钱?这位辽宁农民捡到140斤太岁后,过得怎么样?

引言:

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诞生出许多神奇的物种,它们或是能在严苛的环境中生存,或是具有十分特别的功效,比如说灵芝、雪莲、太岁等。由于这些物种都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形成的,对环境有着极为特殊的要求,因此它们存在的数量也极其稀少,并且具有十分高昂的的经济价值。

今天笔者给介绍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农民捡到太岁而一夜暴富的故事。

王承德是辽宁人,是一位普通农民。2015年的一天,他像平常一样上山打理家里种植的板栗树,就在上山过程中,在一片泥泞的道路上,他发现一个外表像鹅卵石的黄色物体。

当他走进这个物体仔细观看时发现,它的表面像猪身上的肥膘肉,看起来相当油腻,而它里面的肉质却是一层包裹着一层,颜色有很多种并且分布得很有层次感。王承德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奇怪的东西,但他也没有太过于在意,将这件事情放到脑后便继续上山干活去了。然而这块神秘物体的形状却深深印在了王承德的脑海里,回到家之后,他通过在网上搜索发现,那个神秘物体和网上所说的太岁形状十分吻合,他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一大块太岁,于是他拿来两个编织袋,再次上山将整块黄色物体装进编织袋里拿下山,经过多方求证,这块神秘物体的确是太岁无疑。

后来经过测量得知,王承德挖到的这个太岁竟然有140斤重,这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块太岁了。王承德挖到太岁的消息很快便流传开来,许多人不远万里驱车来到王承德家中观赏或购买太岁,而王承德也因为卖太岁而获得了300万元,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夜暴富。

300万元对于王承德来讲无异于是一笔巨款,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一年最高的收入也不过万元,300万元是他家几代人也挣不来的巨款。

王承德在得到这笔巨款之后也并没有随意挥霍,而是用它作为启动资金进行创业,他同时开启了多个创业方向,不仅购买了几十头毛驴,还修建起了鱼塘养鱼,承包山头养野鸡,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农家乐山庄。由于挖到太岁给他带来的巨大人气,他成立的这些产业自然也获得了不少客流量,这为他带来了不菲的经济回报。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自然灾害却摧毁了王承德的财富梦,他的创业之路也很快被迎来了转折。2017年发生的大水灾害使得王承德的鱼塘遭到巨大破坏,只有为了观察鱼塘而在树上搭建了一座树屋勉强留存了下来,后来农家乐山庄的经营也遇到了瓶颈,客流量的大量减少使得山庄曾经一度入不敷出,于是无可奈何的王承德只得将山庄转手给他人。

虽然经历那么多的打击,但王承德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经常在鱼塘边上的树屋里思考人生,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于是他很快便开启了下一个阶段的创业道路。

王承德将自己原先购买的几十头毛驴全部售卖掉,将卖来的钱当作启动资金开始搭建新的养鸡场,这一次王承德的经营手段更为老练,他不再一味追求销售渠道的扩张,而是稳扎稳打一步步进行发展,虽然这一次养鸡市场的发展没有以前那么迅速,但结果仍然亮眼,为他带来了200万元纯利润的收入。

虽然直到今日王承德在创业道路上投入的资金尚且没有完全收回,他自己也不清楚未来是否能够实现自己创业成功的愿望,但在这创业中的几年间,他经历了许多事情,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当初幸运挖到太岁为他带来的这笔横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的生活,在使得他走上了创业的道路的同时也让他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如果说王承德得到太岁是一种好运,其在创业道路中遇到的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幸的话,那么我相信,他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平静以及应对不幸的淡然人生态度能使他在创业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对于他来说不免也算得上是一种幸运。

济南男子在工地疑似挖到太岁,“太岁”真的价值千万吗?

提到“太岁”我想所有人都略有听闻,太岁又称肉灵芝,因为数量稀少,所以太岁在人们心中一直都是神秘的存在,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这么评价太岁:“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在《神农本草经》中也曾有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虽然现在还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证明它的价值,但在古书上古人对于太岁的评价特别高,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太岁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如果有人挖到太岁的话,肯定会吸引大量媒体和网友关注的,在济南的一处工地就疑似挖到了太岁,这则新闻播报以后迅速登上了热搜,网友纷纷在猜测这个太岁值多少钱,网友估测的价值都不一样,但估测的价值都是巨额数目,这让人产生了疑问,“太岁”真的价值千万吗,其实我认为太岁确实价值千万。

因为太岁无法人工培育,而在野外发现的太岁数量又少之又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价值高是理所应当的,而且在以前发布的新闻中可以看出,每个挖到的太岁的人在出售时,商人开出的价格都特别高,少的上百万,多的将近千万,这些种种例子放在面前,我们不得不相信太岁确实是价值千万的存在。

而且古书对于太岁的评价那么高,而且称之为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就单单这一特点也会让太岁价值千金的,虽然人们现在对于太岁的功效还没研究透彻,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对于太岁的好奇,而济南挖到的这个“太岁”体积也是相当大的,如果经过检验后确认是太岁的话,那么价格将会到达惊人的地步。

那么你认为太岁真的价值千万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太岁是一种什么物体?有什么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太岁”这种不明物体的报道在许多媒体上出现,媒体报道众说纷纭。对此,本栏目专门进行了一番走访和调查。
2004年4月20日,内蒙古巴音淖尔市临河区农民张永平与妻子在送树苗的路上捡到一个圆乎乎的不明物体,初看像石头,用力压却软乎乎的。夫妇俩将它带回家并洗净后,这个东西变得柔软而透明,摸上去黏滑而有弹性。去年下半年的一天,鸡把这个东西的皮给掏烂
了,可它被重新放到水里后,身上的伤痕竟慢慢地消失了。这一变化使夫妇俩觉得这“怪物”应该是活的。直到有一天,一个外乡人来访,告诉夫妇俩这个东西叫“太岁”。夫妇俩觉得浸泡“太岁”的水扔掉可惜,决定尝一尝。张永平的妻子喝了几次以后,发现自己一到晚上头就痛的毛病减轻了。张永平家发现所谓“太岁”和泡“太岁”的水能治病的消息,很快就在当地流传,很多媒体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报道。
2005年7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黄亦存、保藏中心主任周宇光和本栏目的记者一同前往临河对此展开调查。黄亦存、周宇光是中科院微生物所的高级专家,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眼前这个不明物体跟生物有很大的差别。经过一年多的浸泡,不明物体已经变得非常柔软,边缘部分已变成透明的黏液。周宇光用手触摸,发现它没有任何生物应该具备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从某些特征上看,很像现代工业中用的一种胶体。
经对张永平发现不明物体的地点进行实地勘察,专家了解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经进行过石油开采钻探。张永平捡到不明物体的土堆离当年的石油探井井口不过五六米。专家初步认定所谓的“太岁”是一种打井用的化学材料,并取少量的样品带回北京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证明,不明物体不是生物,而是石油工业中用的化学物质聚丙酰胺。聚丙酰胺打井时一般用做固井液,溶于水后,可以处于凝胶状态。据了解,当时进行土地开垦时,首先要将表面的沙土用推土机推掉再种庄稼。可能就是在推沙子的过程中,把当初埋在施工现场的打井口遗留物质推了出来。
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发现了类似于所谓“太岁”的现象,调查组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农民吴凤莲和儿子杜战盟到渭河边上打捞因山洪暴发而冲入河中的柴火时,从河中捞起一个不明物体。这个物体是圆的,黄黄的好像牛身上的皮。母子俩以为是块肉,扔在河边没拿。过了三四天,吴凤莲觉得那个肉团可以埋到地里当肥料,就回去拿,发现这个东西在三伏天里既没有烂掉也没有招蚊虫。搬回来洗净以后,把它放到一口大铁锅里,一个星期以后,这东西竟从20多公斤长到了35公斤。吴凤莲认为既然是活肉就应该能吃,割了大约二两煮煮吃了,粘糊糊的,没什么味道。
据吴凤莲回忆,在食用了类似“肉团”的不明物体后的几天时间里,都神清气爽、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而且,三伏天时,放置这个不明物体的屋子里一个蚊子和苍蝇也没有。
吴凤莲家发现宝物的消息没过几天就传遍了村,许多村民都来割肉。有个村民切下来100克重的一块,几天时间就长了一倍,割下肉的地方没过几天便又重新长好。有的人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太岁”,吃了它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也有人说发现它要遭灾祸。
1992年9月,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受命前往吴凤莲家进行科学调查。从表面上看,这个不明物体和动物的肉脂极其相似。通过对带回样品鉴定,发现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并且有呼吸作用,这说明它是活的。
杨兴中的结论是,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
将这种不明肉团称之为“太岁”的,始见于古籍《山海经》。书中将肉团称为“视肉”,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
2004年6月28日,韩城市农民王建修在黄河滩口挖坑蓄水时,发现了一个很像肉团的神秘物体。王建修把这个无名的肉团放进了水缸,数日后,这个神秘的肉团依然鲜活如新。这时,村里开始流传着一个坏消息,说王建修捡来的肉团是传说中的“太岁”之神,惊动了它必将招致害祸。这时,前往韩城旅游的西安市民张安君前去看闻名已久的“太岁”,生活在恐惧中的王建修非常高兴,索性将神秘肉团送给了张安君。张安君将其带回家后,同样放入水缸中精心护养。一年多,不但鲜活如初,而且水几个月不换也清澈透明,没有异味。
陕西省著名中医药专家米家烈曾参与了周至县不明物体的鉴定,于是张安君找到米家烈。在对不明物体进行现场观察后,米家烈给出这样一个说法:肉团就是在我国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的“肉灵芝”。
2005年7月,本栏目记者邀请周宇光一同来到张安君家中。从它的表面看,很多特征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描述的“肉灵芝”相接近:物体表面有清晰可见的肌肉组织,符合于“肉芝状如肉”;肉灵芝“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从王建修曾经用刀子割开的口子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侧厚约五厘米的犹如肌肉组织的部分,颜色就像肥肉一样,里边中间的肌体组织颜色确实如黑漆一般,它的外观有着紫金一样的色泽。用手轻拍,整体感觉到里面是中空的,而整个肌体和外皮又如坚冰一般的结实。
为了进一步确认肉团是不是一种生物,专家决定带样品回北京进行分析和鉴定。由于张安君非常珍爱“肉灵芝”,取的样品比较少,无法直接进行蛋白质分析,周宇光决定对它进行蛋白质水检,来分析里头是否含有氨基酸。为实验更加准确,周宇光选择了五种样品:从西安带回的肉团样品,年初在北京发现的“太岁”样品,内蒙古巴音淖尔“太岁”样品,跟这些不明物体同时试验的还有牛奶,七十年代在我国风靡一时的红茶菌。
经检测,三份所谓太岁样品中,都不包含生物活动所必须的蛋白质成分。据此,专家认为,这三个所谓的太岁,都不是有生命的生物体,它们到底是何种物质,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测试。
专家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清楚的事情,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不要随意地相信一些传说,盲目地去迷信或害怕。弄不清楚的不明物体不要轻易地去食用,对自然界中许多用科学还解释不清的现象时,不要把相关的传说无缘加在一起,来构筑一个不沾边的神话吓唬我们自己。
(据《科技博览》)
各地太岁形状各异
内蒙太岁
发现时间:1999年
发现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特点:重4.85公斤,顶部直径0.25米,分布着放射状褶皱,高0.12米,拦腰周长0.67米。侧面观察,能够分辨出一圈一圈的纹理,像是生长年轮。底部直径近0.19米,灰黑色。除最底部约0.02米厚的地方为红褐色外,其它地方均为浅黄色,整体韧性很大,掰不动也撕不开,像块牛皮筋。
沈阳太岁
发现时间:2005年
发现地点:沈阳新城子区清水台
特点:黑乎乎、软绵绵的就像海绵,还有根
吉林桦甸太岁
发现时间:2002年5月
发现地点:吉林桦甸夹皮沟云峰村双合屯
特点:重49公斤、长约140厘米,厚15-17厘米,径宽约47厘米。从外观上看,呈"八"字形。
南海"太岁"
发现时间:2005年7月
发现地点:广东南海狮山
特点:在太阳底下能渗出黏稠的液体,其身上的伤痕也能自己愈合。为淡黄色,上面有黑色斑点,大约有30厘米长、15厘米宽、15厘米高,约2公斤重。
保定太岁
发现时间:2003年
发现地点:保定市曲阳县
特点:直径30厘米,重量超过10公斤,表皮为片状,里面呈乳白色,似肉质。
酒泉太岁
发现时间:2005年7月21日
发现地点:甘肃酒泉市肃州区双明村
特点:高45厘米,重27公斤。色泽鲜艳,呈玉黄色状态,底部及侧面大部分地方坚硬,顶部和侧面部分位置柔韧,具有一定的弹性。形似木桩又似石柱,侧看能分辨出一圈一圈的纹理,像是生长年轮,被挖去"眼睛"的地方仍留有"眼膜"之类的黑色东西,黑色分泌物没有任何异味。
资料
中国人一般都知道“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太岁”是何物。“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据专家介绍,太岁是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有专家认为,“太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
研究发现,“太岁”生命力极强,具备自身修复能力,体内含有高度抗腐化和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就在相应的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这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这就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在中国民间,“太岁”向来被看作是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具有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人们命运的力量。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岁”位高权重,古人对他都非常敬畏,惟恐触怒了它而于己不利。为避免得罪“太岁”神,在冲犯“太岁”之年必须在新年开春期间拜祭它,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逢凶化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山东方士徐福到蓬莱三山寻求的长生不老仙药就是“太岁”。

<太岁>是啥东西吗?说说看?

听过 太岁头上动土 应该是年龄高的人吧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