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婚配是什么意思,天主教婚配要理问答
大多数要求神职人员不能结婚,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因为大多数的教义里面规定了神职人员是都不能有配偶的,这个和的信仰有关。
请问"配婚"是什么意思?
天主教教会好像有“婚配”这种仪式,代表教会与教众都认可某对男女的婚姻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平常“婚配”好像就代表已经结婚或已经登记结婚了吧。
天主教徒的婚姻禁忌
在天主教内,只有有效的婚姻才具有不可拆散性,即不可离婚。无效的婚姻谈不上离婚。其次,根据《天主教教理》,不合意的婚姻是无效的。教会不是绝对禁止离婚的。根据教会法典的规定,双方都已经受洗的,通过教会当局举行过婚姻圣事的,而且已经实行了夫妻性生活的婚姻,原则上来讲是有效的圣事性婚姻。
这种有效的已遂的圣事性婚姻,是在天主内所建立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宣布无效,既然是有效婚姻,那么直到另一方自然死亡之后就不可以缔结另外一个婚姻,无法解除婚约。国家法律中所规定的离婚是解除婚姻。教会认为如果是有效的圣事性婚姻,那么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解除。不过教会法律中也有分居的解决办法,这在教会的法律中是合法的。
教堂婚礼和普通婚礼有什么区别?大神们帮帮忙
该怎么说呢,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内容不同。 西式婚礼: 一般我们所认为的西式婚礼,神父或者牧师站在新人前面,给予祝福,草地,蓝天,自助餐…… 其实这个是同西方国家的信仰相关的。 天主教徒的婚礼一般被称为婚姻圣事,两个人均为天主教徒,所以必须在教会内举办婚配弥撒,才能是有效婚姻。而基督教徒也有同样的仪式。 我们在电影或者电视中所看到的桥段,往往都归属于以上内容。 不明就里的我们,以为只要有神父或者牧师在场,穿洁白的婚纱,站在教堂,此种婚礼形式就被冠以“西式婚礼”,但是,仅仅是形式而已。教堂婚礼也是一样。 如果你们两个人都不是教徒,又想办这种比较严肃庄严的婚礼,一般的天主教堂都会有次服务项目“婚礼祝福礼”,一般20分钟左右,仅仅是截取教徒婚配弥撒中“祝福礼”的过程,进行。 这种形式的由来是因为很多教徒找的对象很多都是非教徒,这样,在教会法典中仅有一方是教徒是无法完全按照婚配弥撒进行,所以才会单单取出“祝福礼”过程,用来给这样的新人办理婚礼,慢慢的,很多两个人都不是教徒的新人也可以按此方式进行。 我恐怕你所说的教堂婚礼就应是这种了。 由于我和我爱人均为教徒,所以,我们的婚礼必须在教堂进行婚配弥撒,哇,很辛苦,70多分钟全过程下来。不过,对于前来参加的亲人和朋友们来说,的确别开生面,都说很不一样。很严肃,很庄重。 呵呵,希望能够帮到你。
教会的7件圣事是什么?
罗马天主教七大圣事(圣礼)
圣事
程序
意义
梵谛冈第二次会议重点
圣洗圣事
神甫为婴孩进行仪式。
令人重生,「新生的基督徒」是获得救恩的必须条件。从原罪及罪行中得解放。与基督及教会联合。
更重视洗礼所赋予的意义。悔改者先领受教诲,表明向基督委身。变表明所有肢体在基督里合一。
坚振圣事
主教给信友行按手礼,领受圣灵。
领洗后必须的程序。
与圣洗一样,为「入教圣事」的一部分。
信友接受圣灵,使灵命得以成熟及奉献。
合圣洗及坚振为一个入教行动。但分作两件圣事,因为「教会内信友的灵命成长程度各有不同」。
圣体圣事
神甫主持弥撒圣事。祝圣说:「这是我的身体」后,饼酒便转为基督的身体和血。
弥撒表明基督不断的献祭。与加略山的受苦相同,只是弥撒没有流血。
施行弥撒时,基督献为赎罪祭。参加的信友若犯了轻微的罪,可得饶恕。吃饼即吃基督。
定时参加,借以加强「与基督的联合」。普通信友友也可参与。仪式已趋简短;多采用圣经。
补赎圣事
三个步骤:
1.因犯罪感到忧伤。
2.向神甫口头认罪。
3.神甫赦罪。
向神甫承认所有已知的罪,及坚决不再犯。告解者得到神甫的赦罪。
对罪的新观点:
扭曲人际关系及人的动机。准许总忏悔及赦罪。总忏悔是在咏唱、育经、祷告、讲道、自省、告解、赦罪等仪式中进行。
神品圣事
圣职分授仪式:主教、神甫、助祭。主教是使徒的继承者,可任命神甫。
赋予受任人圣化他人的权柄。神甫被赋予权柄,分受基督的圣体及宝血,以及赦罪。神甫作为天主与人之间的中保,就象基督是天主与人的中保一样。
普通信友可更大参与事工。普通信友在教会中发展/运用恩赐。
减少神甫与会众的区别。神甫称为「弟兄中的弟兄」。
婚姻圣事
在神甫面前彼此起誓。
是基督与教会连合的象征。婚姻不可解除,因为基督与教会的婚约也是不能解除的。
婚姻不只为生育。更要强调以爱结合的婚姻。准许在与已受洗的非天主教徒结合之婚礼上举行弥撒。
病传圣事
主教圣化膏油。人临死时,神甫为其涂油。
除去因罪所令致灵魂不得荣耀的老弱疾病及障碍。为临死的人准备,使他们可象复活的基督。准备灵魂进入永恒。
扩大用途:改「终传圣事」(临终圣膏油礼)为「病传圣事」。用来半健/治疗身体及灵魂。病人在诵经祷告中与人分享。
教皇教主教延教士教会,有什么区别?
1.武汉的习俗:吃粽子、咸鸭蛋、皮蛋、绿豆糕、芝麻糕。小孩胸前挂一个线网兜着的咸鸭蛋,可显示家里不穷(现在少见)。
2.武汉人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腊月三十——武汉人最重视的节日,俗称"过年"。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近年来人们又在桌子中间置一火锅,热气腾腾,更增添了节日气氛。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间的。吃饭前,人们先在门外点一挂鞭炮(现已禁鞭),放完鞭炮即关上大门准备开饭。在大家围坐饭桌之前,守旧规矩的人家还要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祭祖仪式之后,大家才开始上桌吃饭。鱼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余。家人边吃边谈,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炸制春卷。元宵节的晚上,人们还要用糯米粉和豆沙馅做汤圆食用,以预祝一年工作圆满、顺利。春节期间,人们还吃糖炸年糕,以象征新年生活甜蜜、高升。
武汉过年习俗
☆除夕:
男人:这天要把水缸挑满,保证3天有水用,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然后要收拾屋子,换春联,贴门神。黄昏时开始祭社,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时请灶神 “上天言好事”,除夕时灶神已回来,欢迎他“下地降吉祥”。
女人:不管多忙,到这天一定要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Hai), 喜事一起来”。然后要将牲畜喂饱,嘱咐狗不要乱吠,以免吓跑财神。
年饭:先放鞭,天亮前吃年饭,“越吃越亮”,吃时鱼不能动筷,要“年年有鱼(余)”。其间长辈给晚辈“压祟”钱(今之压岁钱其实是讹传)。
守岁:年饭后全家围炉喝茶聊天,据说这天如果午夜前入睡,鬼魂就会附体。守岁时家里灯都要亮着,午夜一过,家家鞭炮齐鸣(武汉1994年开始禁鞭)。
☆初一:
听动静:五更时鸟雀鸣叫则主丰年,群狗乱吠则主乱象。
观天色:风宜北,谚曰“北风吹到南,无钱也去担,南北吹到北(Be),有钱也没得”。
出方:初一起来,衣冠整齐,以酒酹地,拜天地家神,年幼拜尊长,然后燃鞭出门,向喜神方拜,称为“出方”。
☆头三天:
接年饭:头三天不能煮生米,要吃过年时吃剩的饭菜,企盼“有吃有剩”。后来演变为家家煮面条、豆丝、糍粑当顿。不能向外泼水,也不能扫地,以免走了“财喜”。
拜年: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否则就是“欺祖灭伦,宠妻灭母”。初三以后拜亲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钱有势的,这叫“人往高处走”,否则便一年走下坡路。
送年:初三后可继续拜年,但要开始焚香敬神了,各寺僧侣出来沿家收年饭,施主们都不吝啬,谓之“越把越有,富贵长久”。
春节期间,武汉娱乐很多,有跳狮、杂技、朝山进香等等。建国以后这其中拜年的习俗仍在延续,但形式已有很大变化,初一、二、三仍是拜父母、岳父母、邀亲友聚餐,或带孩子逛公园。近三五年才开始去酒楼订年饭、外出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