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文字的用途是占卜和算卦,中国古代占卜术有哪些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是商朝的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几片刻有图案符号的兽甲骨(资料照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
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古代人们为何喜欢在甲骨上写字和占卜?
因为当时没有纸没有布,没有可以用来写字的东西,所以只能在甲骨上写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这么说有什么历史依据吗?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历史依据就是中国多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现了很多关于甲骨文的文物。这些刻在龟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所雕刻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甲骨文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这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又称为殷墟文字。甲骨文主要出土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一带。这里曾经是商朝后期商王盘庚的都城,在商朝灭国之后成为了废墟,所以很多人称他们为殷墟。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一共出土了15万余片甲骨文,由此可以证明,甲骨文在当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二、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生活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生活,截止到2012年,中国主要出土的甲骨文约有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了商朝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占卜、文化、社会风俗,并且涉及到天文、历法、地理。目前已经识别出的甲骨文大概有2500个单字,它们已经具备了会意、象形、形声、假借的造字方法,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字的魅力。
三、甲骨文的考古发现1936年,在安阳小屯村北部出土的甲骨坑,保存着甲骨文大概17000片,记录着商王武丁时期的社会生活。1973年,在安阳小屯村南地又发掘出了甲骨文7000多片,与这批甲骨文同时出土的还有很多陶器。这些资料为甲骨文分期、殷墟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91年,在安阳花园庄东地发掘出了一个甲骨坑,出土了1000多片甲骨。这些甲骨的内容丰富,表明在商朝晚期,王室已经在用甲骨文进行占卜活动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关于甲骨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哪个?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中国最早的文字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
算命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都有哪些?
jingyan
算命的科学依据
对待算命,有三种声音存在:
1)完全不相信,无神论者。
2)相信者。理性对待,知道科学能证明存在的东西,不能证明事物的不存在。
3)半信半疑者。知道算命是挺准,但受环境等影响,不敢全面接受。
先抛弃三种声音的杂音,从另外一种角度去看,然后一切自然明朗。年纪大的白发老人,经过几十年的沧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回忆几十年的经历,悟出了得与失。遗憾的是寿命走到尽头。中华民族的悠久,正是因为无数这样人经验的沉淀,最终形成著作流传后世。目的是指引后人少走冤枉路,让人生更加顺遂。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老祖宗的智慧持续着影响后人。道教只不过是最早发现这种现象而已。
当你看完上面所述之后,就无需争论哪种声音是正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