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招财转运治小人恶人灵守医家张天师善,道教最高招财方法

儒家与道家的异同?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渺小艺术永恒
儒家讲究礼仪 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张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了……。应该承认,以上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冲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无法解释这二者之间彼此“互补”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
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而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最初恰恰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掌管者和操作者。“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下卷,第73页。)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便是最好的说明。当然了,孔子所开辟的儒学事业,绝不仅限于这种外在符号的掌管与操作,他要使职业的“儒”成为思想的“家”,就必须通过以“仁”释“礼”的方式,而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符号形式)找到内在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的支持,从而克服文化符号混乱无序的历史局面,以保持世人的文化品味。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即表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礼乐的复兴在孔子那里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形式而已,它本身就标志着人与非人的界限。从的意义上讲,只有遵循礼乐本身所规范的行为法则和等级制度,才能使人与人在进退俯仰之间保持一种行而有等、爱而有差的和谐而有度的社会秩序,即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从文化的意义上讲,只有掌握了礼乐本身所具备的有意味的符号形式,才能使人与人在温、良、恭、俭、让的社会交往中保持一种高于蒙昧和野蛮色的文明形象,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尽管在孔子那里,文化的建构是要以生命的繁衍和物质的保障为前提的,“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然而这种“庶”——“富”——“教”的渐进过程也表明,文化的建构才是使人最终成其为人的关键。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够理解,一向强调忠孝安邦、礼义治国的孔子,何以会发出“吾与点也!”(《论语·先进》)之类的喟叹。
显然,在这种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一种艺术的经验和美的享受。因为说到底,“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美必然地、而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这类包含着艺术和美的“符号体系”,“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中给予我们以秩序”,“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175、214、189页。)。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前人在《乐记·乐本篇》中似乎已有所领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者,通伦理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在这里,声、音、乐三者的区别,标志着禽兽与人、野蛮的人与文明的人之重要区别。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是说由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是人之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当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还没有进入符号系统,还只是一种无法通约的声响时,它便等同于野兽的嚎叫:虽然也表达了一定的情绪,却无法加以辨别,也没人可以听懂。只有当这种声响进入了符号的系统,它才是一种主观情感的“人的”表达方式,即“声成文,谓之音”。这里的“声成文”,既可以理解为声响通过交织、组合而具有文,又可以理解为声响进入表义的符号网络而具有文意。事实上,只有当自然的声响进入了表义的符号系统,才可能具有无限丰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动物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但是由于这些声响既无法在符号的意义上加以区分,更无法在区分的基础上加以组织并重构,因而总归是单调的。说到底,而无论文还是文意都只是人才具有的,这正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所在,“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进一步讲,声音一旦进入了符号系统,便不仅具有了通约的可能,而且具有了伦理的意义,即“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因此,如果人们只知道声音可以传达情感而看不到这种情感背后所潜伏的只有人才具备的伦理内涵的话,那么他充其量也还只是个野蛮的人而不是文明的人,故曰“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所谓“惟君子为能知乐”一句,抛开儒家的阶级偏见来看,它指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人对于美的多样形式和多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孔子在三代文化的基础上所奠定的这一套“郁郁乎文哉”的伦理规范和典章制度,古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不仅会变得杂乱无章,而且会显得单调无趣。甚至还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孔子及其儒家为建构礼乐文化所进行的历史性努力,以“礼仪之邦”而著称的中华民族,将会在很长时间或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蒙昧和野蛮的状态之中。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宋人的那句多少有些夸张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从“符号系统”的角度来讲,孔子所重建的这套礼乐文化囊括了诗、乐、舞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关于“礼”和“乐”之间的关系,《乐记·乐论篇》中有一段言简意赅的分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这就是说,“乐”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礼”可以辨别长幼尊卑之界限。光有“乐”而没有“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会放任自流,缺乏秩序感,少了等级观念;光有“礼”而没有“乐”,不同地位的人就会离心离德,缺乏沟通感,少了凝聚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乐”助“礼”,以“礼”节“乐”,从而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爱有差等的境界。由此可见,“礼”、“乐”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仁”、“礼”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而作为这一表现的情感符号,广义的“乐”又是由语言(诗歌)、旋律(音乐)、动作(舞蹈)三个要素组成的。合而言之,当这些要素共同伴随着礼仪而沟通着人们心灵的时候,它便会引起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美的享受。所以《论语·学而》才会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论述。分而言之,当这些要素得到独立发展的时候,它们便会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并各自发挥其美的功能。所以,对于诗,孔子才会有“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的训导;对于乐和舞,孔子才会有“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之类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诗、乐、舞等表现艺术相对发达的历史特征便可以在儒家以礼乐来建构文化的独特方式中找到根据。
儒家建构礼乐文化的这种历史性努力,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形成和艺术价值观念的确立是影响巨大的、深远的,甚至夸张地说,是从无到有的。但是,这种由伦理的观念符号而衍生出来的艺术的情感符号又有其先天的弱点和局限。在形式上,由于后儒并未真正理解孔子“克己复礼”的深刻含义,因而不断地在“礼”的外在形式上大作文章,从而在《周礼》、《仪礼》、《礼记》等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套举世罕见的繁文缛节,使人们在冠、婚、丧、祭、燕、享、朝、聘等一切社交活动中的举手投足都必须经受严格训练,受其影响,“乐”的形式也由简到繁,成堆砌雕琢之势。在内容上,由于“礼”的等级观念始终规范着“乐”的自由想象,致使艺术的形式发展得不到观念更新的配合与支持,以至于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在“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感模式中转圈子,由中庸而平庸。于是,最初是富有创造性的“建构”活动便导致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异化。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解构”活动便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绝对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即不加任何规定性的纯有,然而当这个“有”纯而又纯,以至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时候,它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另一个逻辑环节——“无”。如果我们用这对范畴来理解中国文化,那么儒家的建构目标便是“有”,道家的解构目的则是“无”。同黑格尔观点相同的是,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解构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
作为这种历史性的回归,道家的创始人首先在伦理的层面上对儒家的那套仁义道德提出了质疑。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因而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十九章》)庄子更为激烈,他直接对“圣人”讨伐道:“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之所以如此坚决地反对儒家伦理,是因为老、庄在那套君君臣臣的关系中发现了不平等,在那种俯仰曲伸的礼仪中发现了不自由,在那些文质彬彬的外表下发现了不真诚。在这一层面上,道家的学说,确实具有着反抗异化的特殊意义。但是,由于老、庄所反抗的异化现实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并不能简单地在哲学的意义上加以肯定。在反抗儒家伦理的同时,道家的创始人还进一步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儒家所建构的那套文化符号体系,并企图加以彻底地解构和颠覆。老子主张“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庄子更为激烈,干脆断言:“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工 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庄子· 胠箧》)在这一层面上,道家的学说,又确实具有某种反文化的色。但是,由于道家这种反文化的倾向是具有特殊的背景和前提的,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又不能简单地在美学的意义上加以否定。换言之,道家的“无”是针对儒家的“有”而言的,道家的“解构”是针对儒家的“建构”而言的,因此,无论是在哲学的意义还是在美学的意义上,对道家的理解都必须是以对儒家的评判为前提的。
在美学的意义上,道家对儒家所建构的礼乐文化的解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解构文饰,即消除文明所附丽在物质对象之上的一切修饰成分,使其还原为素朴的混沌形态。我们知道,孔子在强调了“文”、“质”之间的辩证关系,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的前提下,对“文”还是相当重视的,所谓“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就是对尧之时代所创立的雕琢文饰的感官文化的赞誉,所谓“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就是对禹之时代所创立的绚丽多的礼仪服饰的褒扬,而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则正是“吾从周”(《论语·八佾》)的必要前提。在谈到人之修养的时候,孔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文之以礼乐”,即是把礼乐作为一种文饰而附丽在人的身上,使之具有高贵的品质和文化的意味。在谈到文章辞令的时候,孔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修饰之”、“润色之”,显然是一种辞章的加工和语言的装饰。在谈到艺术欣赏的时候,孔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这里所谓的“洋洋乎盈耳哉”,则无疑凝聚了艺术家的手法和匠心。这种思想,在后儒那里表述得更加明确,荀子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然而这一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论语·学而》引《诗经》句)的文化努力,在道家看来则恰恰是违背自然和人性的。老子认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三十八章》)也!如此说来,一切人为的努力、文明的追求,非但不能接近“道”的原初境界,反而背“道”而驰,创造出一大堆虚假、扭曲、芜杂的文化垃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五十三章》)在这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的情况下,他主张,不如放弃过多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欲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六十三》),在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中体验纯洁而原始的生命乐趣,进入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境界。庄子及其后学也对那种雕琢和文饰的人为努力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真。”(《庄子·秋水》)因而主张“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由此可见,老、庄解构文饰的这一努力,并非只具有消极的破坏作用,而是在消解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寻求着一种回归自然、法天贵真的新的美学意义。
其次,道家在解构物质对象之外部文饰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解构儒家创造文化符号所遵循的内在法则。我们说过,在孔子那里,“礼”和“乐”这类文化符号是“仁”和“礼”之价值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因此,作为特殊的“情感符号”,艺术所遵循的创作法则完全是以其“过犹不及”的行为标准和“中庸之道”的思维模式来决定的。孔子一向是主张以理节情、“绘事后素”(《论语·八佾》)的,用颜渊的话来说,就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以这样的法则来对待艺术,才能够创造出《关雎》之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佳作,并起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之类的警示作用……。然而在道家看来,既然儒家所遵循的那套伦理标准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那么用这套标准来规定艺术的功利价值,则更是不得要领了。老子认为,不应该以艺术为手段来限制和扭曲人的自然情感,而应让人的生活和艺术遵循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以进入一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艺术是朴素的、自然的、非功利的,而只有以此三者为前提,人们的艺术活动才能够实现自由的想象和不断的创造,即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老子·七十三章》)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似乎比儒家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点更加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庚桑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乘物以游心”的人生——艺术境界。所谓“乘物”,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够“游心”——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这就象庖丁解牛一样,只有“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够“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乃至于“砉然向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由此可见,老、庄对艺术法则的解构,只是要摒弃人为的功利标准,并不是要践踏客观的自然规律;相反的,在处理自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上,道家的“解构”活动则是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创意的。
在解构文饰、解构法则的基础上,道家思想的极端性发展便是对于文化现象之载体的语言符号体系的解构。我们知道,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的慨叹。在他看来,“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因此,他竭力主张以“正名”的方式来重新整顿价值观念和符号体系,并理顺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事实上,在孔子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对于语言符号的运用是十分讲究并充满信心的。例如,在谈到仁人的品格时,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在谈到诗歌的艺术功能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尽管儒家对逻辑学和修辞学并不太感兴趣,但所有这一切,至少能说明孔子等人对语言符号的肯定态度……。然而在以“解构”为能事的道家那里,对待语言符号的态度则刚好相反。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在他看来,真正本体性的内容,是不可能用语言符号来加以表述的,一旦我们用有限的符号来形容“道”的时候,这个本体的无限意蕴便不可避免地被遮蔽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道隐无名”(《老子·四十一》)。在他的影响下,庄子也看到了语言符号的局限性:“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并进而指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如此说来,由形色名声所组成的整个语言符号系统,都已在解构之列了。然而庄子解构语言符号系统的目的,并不是要废除这一系统,而只是为了借助语言来达到超越符号的意义。《庄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由于这种表面符号的解构同深层意蕴的追求是互为表里的,因此,同解构文饰、解构法则一样,老、庄解构符号的努力也并非是全然消极的,事实上,它恰恰在另一个层面上接近了艺术语言的奥秘。
从以上的三重解构中可以看出,道家对中国美学的历史贡献,恰恰是作为儒家美学的对立面而得以呈现的。从审美理想上看,素朴本身并不美,只有反朴归真才是美。因此,如果没有儒家所建构的远离原始形态的礼乐文化,那么道家所追求的那种“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的生活状态便毫无审美价值可言了。从艺术门类上讲,如果说儒家美学与乐舞之间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那么道家美学则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盛唐大诗人兼大画家王维主张:“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山水诀》)这其中显然包含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晚唐画论家张彦远认为:“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云雪飘飘,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 。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这其间无疑渗透着庄子“得意而忘言”的精神。因此,大体如徐复观所言:“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由孔子所显示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可以作为万古的标程;……由庄子所显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只是我不太同意将儒、 道的这两种艺术精神用“纯”与“不纯”来加以区分。如果说儒家美学是强调“善”的,其极端性发展必然导致“伦理主义”;那么道家美学是追求“真”的,其极端性发展则难免导致“自然主义”。就其终极的价值取向而言,它们谁也不是纯“美”和纯“艺术”的。然而,“美”和“艺术”却恰恰处在“善”与“真”、“伦理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因此,正如儒家的“建构”需要道家的“解构”来加以不断地清洗以避免“异化”一样,道家的“解构”也需要儒家的“建构”来加以不断地补救以防止“虚无化”。事实上,正是在儒、道之间所形成的必要的张力的推动下,中国美学才可能显示出多的风格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与儒家以“建构”的方式来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不同,道家则是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逻辑、非秩序、非符号的审美天地。如果说,儒家的努力是一种从无到有、由简而繁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不纯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的境界;那么道家的努力则是一种删繁就简、去蔽澄明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的境界。

张天师怎么得道升仙的

张天师
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陵及其后代世袭嗣教者的通称。汉末张陵创教,自称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故世称张天师,其教亦称天师道。置二十四治(即教区),其中阳平治为各治之首,类似中央教区,制“阳平治都功印”,连同“三五斩邪雌雄剑”和经箓,为象征天师掌教权威之法器,规定“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陵传子衡,称嗣师;衡传子鲁,称系师。传说第四代孙张盛由汉中(今属陕西),徙居江西龙虎山,世代相传,子孙嗣教者均称天师,而尊张陵为第一代天师。四代以后史载较著者有:三十代天师张继先(1092~1127)、三十五代天师张大可(1218~1262)、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1316,一说1317)、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
张正常曾撰《汉天师世家》,记述汉天师张陵迄四十一代张正言之谱系,明太史宋濂作序;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删校增次,并作后序。越200余年,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又增补从洪武迄嘉靖凡八代事迹,止于四十九代张永绪。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收入其奉旨校刊之《万历续道藏》。自五十代天师张国祥迄六十一代张仁晸之谱系,记于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所作《补天师世家》,傅勤家《中国道教史》曾予转载。清《续文献通考》又辑录有五十二代至六十二代天师事迹。清廷崇佛抑道,乾隆改授正一秩以五品,禁止差委法员往各省开坛传度 ,限龙虎山天师府统率本山道众,停止朝觐等。道光年间,取消正一称号,终止了朝廷和正一道的关系。但正一道内部仍按传统教法续演不止。
汉天师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江苏省丰县人),东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吴地天目山。其为创汉功臣张良(字子房)之八世孙,史书又称其名为张陵。他七岁时即能诵《道德经》,并能达其要旨。长成后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绘其形像为:庞眉文额,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顶,垂手过膝,使人望之肃然起敬!他生性好学,天文地理,河洛图纬,皆极其妙;诸子百家,三坟五典,所览无遗。先为往来吴越之地的一人大儒,从其学者有千余之众。
永平二年赴“直言极谏科”而中之,汉明帝时拜巴郡江州令(今四川重庆),不久退隐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阳附近),修持炼形合气,辟谷少寝长生之道。建初五年诏举贤良方正不起,复征为博士,封冀县侯,三诏不就。后入吴,又爱蜀中溪岭深秀,遂入蜀隐于鹤鸣山,修神丹符咒之术。
张道陵有弟子王长、赵升随其习黄老之道,助炼龙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还童,且去游而参访仙源。
一日,在北岳嵩山遇绣衣使者告诉他说:“中峰石室内,藏有《三皇秘典》、《黄帝九鼎丹书》,得而修之,可以升天!”于是张道陵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经道书,遂赴云锦山(即龙虎山),精思修炼,而得分形散影之术。
一日夜半似醒似梦之间,忽见那太上老君下降,对张道陵说:“近来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符录”,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以千日为期,约会于阆苑。
张道陵拜领老君所授,日昧秘文,据说能集三万六千神灵,以供驱使。他随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经,立十绝灵幡,鸣钟叩磬,布龙虎神兵,施起法力。
魔王魔鬼同声哀求,尽被折服,表示再不敢虐民。张道陵乃收八部鬼神,歼六大魔王,群妖乃灭表绝迹。他则遂与弟子王长、赵升往川中云台山卜居其地继续修炼。
既伏妖魔,老君乃命使者下降来告道:“子之功业合得九真上仙之位,但灭鬼过多,未免杀气秽空,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须再修三千六日,吾待子于上清八景宫中。”于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长、赵升复往鹤鸣山,精修二十余年。
永寿元年正月,据说太上与众真复降,为张道陵说:“北斗延生真经”及“三八谢罪法歼”。永寿二年春,会三界万神于青城山黄帝坛下,盟五岳四渎,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狱。定三十会真坛与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处明阳、鬼处幽阴,各治设祭酒与男官、妇官,以赞玄化。其时,道教始有正规教团组织。
张道陵率弟子复游各地,斩妖巷孽、夺盐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据称,功成后蒙太上老君册封为正一天师。
永寿二年九月九日至云合山,见绝岩下桃熟,命王、赵二弟子投身取之,遂亦下传其真道。后以余余丹及印、剑、都功符录。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万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是与王长、赵升天云台山白日飞升。
张道陵因在蜀汉之境设二十四治,为布化行道的机构,凡入道者交五米为信,后人因称其教为“五斗米道”。因张陵为该教第一代天师,故教徒尊称“祖天师”。人们又称其教为“天师道”。张天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为最高经典,并自撰《老子想尔注》发挥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为最高信仰,将“道”和老子相提并论,宣称即是“一”,“二散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汉祖天师在唐僖宗时被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宋代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封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因嗣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法裔由陕西汉中迁居江西省龙虎山中。现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即其遗脉。
历代传人
顺序 姓名 简历
1 张道陵 祖籍江苏沛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明帝时中举,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时来龙虎山炼丹,顺帝赴四川创建道教,桓帝时在青城山飞升,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
2 张衡 陵长子,156年袭教在阳平山飞升,世称嗣天师
3 张鲁 衡长子,以政教合一,雄据巴蜀三十馀年葬邺城,世称系师
4 张盛 鲁三子,汉末迁居龙虎山创龙虎正一道
5 张昭成 盛长子,居龙虎山,年119岁
6 张椒 昭长子,居龙虎山,年百馀岁
7 张回 椒长子,居龙虎山,年百馀岁
8 张迥 回之子,居龙虎山,年90岁
9 张符 迥之子,居龙虎山,年93岁
10 张子祥 符之子,居龙虎山,年120岁
11 张通玄 子实之子,居龙虎山,年97岁
12 张恒 通玄之子,居龙虎山,年98岁
13 张光 恒之子,居龙虎山,年104岁
14 张慈正 光长子,修道于圣井山,年百馀岁
15 张高 兹正长子,居龙虎山,年90岁
16 张应韶 高长子,居龙虎山,年99岁
17 张颐 应昭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18 张士元 颐之子,居龙虎山,年92岁
19 张修 士元长子,居龙虎山,年95岁
20 张谌 修长子,居龙虎山,唐武宗赐建真仙观
21 张秉一 谌长子,居龙虎山,建天师 庙,年92岁
22 张善 秉一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23 张季文 善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24 张正随 季文之子,居龙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观,年87岁
25 张干曜 正随长子,居龙虎山,年85岁,葬耳口乡曹家源
26 张嗣宗 干曜长子,续建上清观,善吐纳
27 张象中 嗣宗长子,居圣井山,年81岁,其孙张宪为武状元
28 张敦复 象中长子,年53岁,无嗣,弟敦厚之子景端过继
29 张景瑞 敦复侄子,年52岁,无嗣,叔敦信嫡孙继先过继
30 张继先 景端长侄,9岁嗣教,13岁应诏赴阙敕建上清正一宫、天师府、演法观,年36岁,葬安徽天庆观,终生不娶,无子,着《虚靖语录》七卷
31 张时修 敦复长子,张继先叔父
32 张守真 时修长子
33 张景渊 守真长子,葬上清吕家源
34 张庆先 景渊长子,好酒,宴坐而化
35 张可大 守真次子,主领龙虎宫,葬瑞订观,丞相江万里撰碑文
36 张宗演 可大次子,官居二品,书颂而化
37 张与棣 宗演长子
38 张与材 宗演次子,官居一品,善书画,遗颂而化,葬金溪鸣阳山
39 张嗣成 与材长子,化为舟中,工书画,尤善画龙,画作有《庐山图》传世
40 张嗣德 与材次子,能书画,微疾而化,生前在杭州铸“上清宫铜钟”传世
41 张正言 嗣德长子,微疾而化
42 张正常 嗣成长子,敕建大府,撰《天师世家》一卷,微疾而化
43 张宇初 正常长子,人称列仙之儒,撰《龙虎山志》10卷,《岘泉集》12卷,历代天师的佼佼者
44 张宇清 正常次子,善书画,敕管武当山,中秋集欢,雷击而化,着有《西壁文集》
45 张懋丞 正常三子,娶王侯刘基侄女为妻
46 张元吉 居一品,但品行不端,死后葬本里播基湾
47 张原庆 元吉之子,娶国公朱仪之女为妻,葬金溪长生观
48 张彦羽页 原庆长子,娶王侯柳文之女为妻,建上清宫、府和正一观,善诗文,葬弋阳迭山书院
49 张永绪 彦羽页长子,10岁袭教,善剑术
50 张国祥 娶驸马谢公之女为妻,补写《天师世家》,辑《龙虎山志》三卷,编《续道藏》等书,葬金溪明阳桥
51 张显庸 国祥长子,着《三教同涂论》、《金丹辩惑论《浴梧诗集》等书
52 张应京 显庸长子,妻郡主朱氏封为一品夫人
53 张洪任 应京长子,葬金溪朱坊
54 攻继宗 洪任长子,筱岭背南山
55 张锡麟 继宗长子,年29岁
56 张遇隆 锡麟之子,1740年,娄近恒撰《龙虎山志》16卷
57 张存义 遇隆之子,年28岁,无嗣,以堂未能起隆袭教
58 张起隆 锡麟继子,葬正一观
59 张钰 起隆之子,葬南极观
60 张培源 钰长子,曾在乡里督办团练,葬于南极观
61 张仁政 培源之子,光绪年间赴川省祖,葬于青城山
62 张元旭 仁政长子,中国民国道教总会发起人。病故于上海,葬杨家山
63 张恩溥 元旭长子,善,1949年2月去,1969年12月底病故于台北,由堂侄张源先在继承64代天师
俚语
骂人用语.形容某人比较笨,呆滞. 广泛流传于鹰谭附近一带,具体来源已不可考.可能正是源于龙虎山

道教创始人张角、张陵、张鲁三者是什么关系?各有何活动?

肚脐又名肚脐眼,在中医学中称之为“神阙”。根据国外医生临床发现,从肚脐眼的形状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详述如下:
1.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2.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3.圆形:女性肚脐若为正圆形,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
4.海蛇形: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5.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6.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7.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8.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9.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10.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

张天师招财符放在那好

护身咒:天护身,地护身,十二元辰护我身,灵官老爷护满身.年护身,月护身,日护身,时护身,金甲层层护满身.谨请北斗七星南斗六郎急护吾身.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出门在外护身最重要,此法面向东南方默诵一遍吸三口气,连续九次.功夫到家者心念一到即后半身气场涌动.)祭 剑 术准备物品:铁剑一把或是桃木剑一把。祭炼铁剑用此咒:拜请飞剑神,降下人间乱斩人,人人害吾无行恶,小法祭飞剑,打杀恶人命无存。吾奉飞剑老祖敕,神兵火急如律令。祭炼桃木剑用此咒:拜请桃木剑神,降下人间天地巡,人人害吾汝不怕,小法祭飞剑,打杀恶人命无存,吾奉飞剑老祖敕,神兵火急如律令。祭炼法:在坛前每日早晚各上三柱香,祭炼xx天。作用:用于斗法时,斩杀邪魔鬼怪,施放符法等。炼血子灵法作用:写符时加强符咒的力道与符法法力。方法:约一斤至一斤半的xx骨,不可沾水,加x酒一瓶洗之,去xx骨留汁液封瓶。每日夜间敕七次咒:xx神xx神,吾今请汝来为神,弟子某某有急事,谨请鳝鱼神降临来帮忙,帮助弟子事事如心意。吾奉无极老祖敕令,神兵火急如律令。一连七日完成。用法:1。镇宅、护身、保命、招财等正符不可用。2。用笔沾汁敕咒七次后点符胆上发符。3。第一天后即可用,但效果差。4。常敕效果强大。增强符灵力法:1。剑指写空符。指法如下:左手右手食指伸直,小指勾小指(左在上),拇指伸入中指与无名指指缝中。2。步法用三台步。3。,念七次:天清地灵,血灵听令,调汝为神,符合符决,借动法灵,灵血兵将,遵法听令,即时奉行,神兵火急如律令。4。咒七天5。鸡、x、xx血各少许,加xx,小量酒放xxx保存。6。以上遵行练之,备书符配之,增加灵力。练血子护 身 术普唵符 定心符准备物品:1。选一吉日吉时,先画定心术符一张,黄纸朱砂红字。2。画普唵符一张,黄纸红字。3。瓷器圆盘一个。4。施法术者衣衫一件。5。带叶子的杨柳树枝七支。6。无叶子的杨柳树枝七支,将七支柳枝削尖,尖口沾点蜜糖。7。金纸一千张,xcm*xcm规格。8。清香三支。9。生大米xx把,用左手捉米。方法:1。先将xx放在瓷盘上,拿xx三张将xx压平。2。然后将xx放在米盘上。3。将有叶的柳枝放在xx上。4。将x支无叶的柳枝放在桌旁边。尖口不可以指向人。5。xx一千。6。将定心符与普唵符放在金纸上。7。以上物品全部放在六甲神坛上。开坛:1。清茶三杯。2。施法者焚清香六柱面向六甲神坛,向六甲神坛列位祖师、吕山法王、六甲六丁神将拜三拜。3。将清香三柱插在香炉上。4。将另外清香三柱插在米盘的xx上,是将香平放在米盘上,将xx压在香脚上。5。施法者面向六甲坛。6。双手合十,向六甲神坛列位祖师、吕山法王、六甲六丁神将祷告:今某某人求六甲坛列位祖师、吕山法王、六甲六丁神将大显威夷保佑。7。再念三遍三奇咒8。将有叶子的柳枝七支用右手拿着,左手雷印向米盘的xx打。一边打一边念:一打天清,二打地灵,三打某某人身中所有冲犯邪煞邪病及邪符邪法速归邪师本人,不得违令,吾奉九天玄女娘娘敕令神兵,火急如律令。只念一次。9。打完和念咒后,即向六甲坛掷杯。10金纸七张夹普唵符一张,用右手拿着,左手一、仪式的程序有一定程序,决不可以简单了事、顺序颠倒。从总的方面看,都要设坛行祭礼(尤其是道士),有所谓“总坛式”。总坛式里的总符咒写有道士们通常信仰的神祗——土地、城隍、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朱雀大将、玄武大将、黑杀大将等。如古代敦煌道士时所设的总坛式图中的总符咒。 道士们还要造坛,造两块天帝的印把子(图2—2)。这两印是雕在坛上的,前后都要雕。也有不设“总坛式”或造坛的,如“请仙箕法”等。请仙箕时,用三盘果子,茶、酒各三盏供于正堂屋的神龛上…,或供于临时设在屋外某个方位,相当于供桌的饭桌上即可。前,先要净心——聚精会神,诚心诚意,清除杂念,思想专注,以及要净身、净面、净手、漱口,并要预备好水果、米酒、香烛等祭物,还有笔墨、朱砂、黄纸等。对这些用品,道士先用神咒来敕,以使其具有神威)。(1)笔咒:居收五雷神将电灼光华纳则一身保命上则缚鬼伏邪一切活灭道我长生急急如律令。(2)水咒:此水不非凡水北方壬癸水一点在砚中云雨须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吞吞如粉碎急急如律令。(3)砚咒:玉帝有勃神砚四方金木水火土雷风雨电神砚轻磨霹雳电光芒急急如律令。(4)墨咒:玉帝有劫神墨炙炙形如云雾上列九星神墨轻磨霹雳纠纷急急如律令*。(5)朱砂咒:丹石镇凶魔灭鬼崩研书三界通行急急如律令。之前,还要上香跪拜,祝告天地神祗,将要祷告主事表达出来。祝告完毕,取出纸墨或朱砂,正襟危坐,存思运气,一鼓作气画出所要画之符,中间不可有任何间断停顿。时要吹气于符中,同时还要一边画一边用嘴轻轻念咒。此外,不握笔之左手要作出书符时必用的日君诀、月君诀、天纲诀等手势。日君诀:变曲左手四指指尖,只有第二指平伸,指尖朝上。月君诀:除第四指平伸,指尖朝上外,其余四指微向内弯。天纲诀:第二指平伸,指尖朝上,其余四指尖微向内弯。用口月君诀的目的,据说是取日、月阴阳真气,引气入符,借神灵助威,伏鬼,增加符的性。用天纲诀,也在于用此指法,指挥鬼神,时借天纲指取纲气引入符内。毕,将笔尖朝上,笔头朝下,以全身之精力贯注于笔头,用笔头撞符纸三次,然后用金刚剑指敕符,敕时手指用力,表现出一种神力已依附到符上的威严感,最后将已画好的符纸,提起绕过炉烟三次,如此这般,仪式才算完毕。二、材料的材料一般都有规定;一定要用墨或朱砂,尤以朱砂居多。之所以多用朱砂,在于古人以为朱砂有镇邪作用。符的载体用桃木板最多,因为古代多以为桃木有极强的驱赶魔邪之神力。其次有柏木板、枣木板、石块、砖和黄纸等。另外,布、绢丝的使用也很普遍。符的载体不同,使用方法也就不同。木料符一般是挂或钉于某处,或烧成灰和上水吞服;石料和砖料的一般是埋于地下;纸料布料的,有的佩戴于身,有的烧成灰与水一起吞服,有的纸符或布符还须书写两份,既要吞食,又须张贴。如张天师祛病符(图2-3),此符是初一日得病者所用的祛病符。用朱笔黄纸书写,书时叩齿三次,含一口净水向东方喷出。边写边念祛病:赫赫阳阳,日出东方,吾敕此符,普扫不祥。口吐三昧之)服飞门邑之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疾用秽迹金刚降伏妖怪,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符写两份,烧成灰吞食一份,贴在门上一份。三、几种特殊的法如前所述,的方法一般是用笔将朱砂水或墨汁画于木板、石块、砖、纸、布或绢丝上。除此之外,还有几种特殊的法值得一提。一是舌尖书符。舌尖书符不同于笔书。笔书是以毛笔书写,舌书则是以舌当笔直接书写。之所以用舌尖书符,是因为舌尖所书之符有很强的“镇”的作用。由于舌代表心,心在五行中为火,书符所用之朱砂也近于火,犹如夜晚在森林中点起篝火,野兽则不敢近前面之理而“避邪”,西北为乾,乾为天,“元始”之“天”气就更有威慑力量了。二是以手指凭空虚写虚画。止血符(图2-7)的画法就是如此。这种符并不要写画到什么物体上,其关键是动作,所以在动作要求上极为复杂严格。这种符篆的目的不是长期的防御性的,而是在紧急情况中要求立即见效,所以符体的重要性远不如动作。由于符体没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所以只以手指空中比画即可。这种以手指凭空虚写虚画之符的典型是治鲠符。骨头等卡在喉咙里,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才可能把符写出贴在那里等候治疗,“神力”只能在动作中施放出来,动作一经完成,治疗也便结束。这四个符的具体画法是:用半碗净水,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屈于掌心,托起水碗。右手大拇指压无名指和小指屈于掌心,只伸直中指和食指,向东面吸一口气,再吹入碗中,然后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在碗中水面写符。一边写一边念:此碗水化如东洋大海,喉咙化如万丈深潭,九龙入洞。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写完后将半碗水一口气喝下。骨鲠等吞下之后,还要用化骨符(图2-9)消化骨头,用消稻麦芒及稻麦鲠符消化稻麦芒鲠。化骨符的画法是:左手屈无名指和小指,托水碗,右手拿筷子向碗中水面虚画此符,然后面对太阳喝下,据说骨头便会消化。消稻麦芒及稻麦鲠符的画法是:右手在地上写“车车车”,用左脚踩住,再写“犇”,用右脚踩住。左手屈中指和无名指托水碗,右手向水面写符,边写边念“雷击水”。写完后一口气把水喝下…。三是用铜剑、师刀、令牌凭空虚写虚画。例如,瑶族相传铜剑为驱鬼邪、除妖魔之宝,所以瑶族在举行某些仪式时,要用铜剑水、敕令,以降妖邪。侗族道师在敬祭鬼神时,要以令牌、师刀指水,以示镇妖除怪,逐鬼逐魔。四、的时间禁忌端午节是、造符水的吉日,造符多在这一天举行。画端午驱鬼符更是如此。每年有四天不可乱,如若在这四天;不但不,而且还有害。这四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九、六月初二、九月初六、十二月初二。最好选择子时或亥时。据说此时是阳消阴长、阴阳交接之时,灵气最重,其次午、卯、酉时亦可

密宗的“法”与道家的“术”有什么区别

道、法、术三者的区别
这篇文章,我粗浅的介绍了道、法、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是希望有心、有志于求道的朋友,不要以术当成了道,更不要迷恋在术法上,希望大家能少走一些弯路,能真正找到明师求法修行。如能如此,吾愿足矣!
自从师父大发慈悲,决意弘扬本门道法来,常常有人来找我,说想学道,希望我带其入门修行。我每次都问同样一句话:“为什么你想修道呢?”得到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大致归纳了一下,大约有以下几类:
回答一:我想学一些治病的法,我身体不好,家人也有病在身,所以我想学道来强身健体,以后也可以用所学之法治病救人。
回答二:我的心不平静,我想修身养性,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把自己的心找回来,也希望能去除烦恼,心灵自在。
回答三:尘世中活着太累,烦恼太多,情感纠葛,事业不顺,家庭矛盾等等,想出世学道。
回答四:寻找、求证真理。
回答五: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神秘文化很感兴趣。
回答六:希望学一门养生技术,或是掌握一些其他的异能,对自己的身体、家庭和工作都有帮助。希望能改善自己的运气,增添自己的福禄,比如财运、事业得到改善。
回答七:我想了解另外那个隐态世界——灵界。
回答八:希望通过学道,济世救人,同时也为自己增加福报,消除业障。
回答九:我的家人有人被附体了,我想除魔卫道…………
诸如此类的回答,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罗列了,好笑之余,我又深感无奈,有时真想问他们一句:究竟你是要学道,还是要学术呢?

其实仔细想来,现今绝大多数人恐怕连什么是术,什么是法,什么是道,都没搞清楚,将之混为一谈,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修道及修道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更是完全不明所以。道家讲究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道家法门重当下而不重来生,追求今世之成就,实践性极强,所以自古真正的修道之人,个个都以艰难的真修实炼,以期与道合真,没有大勇气,大愿力的人,是根本跨不进这个门槛的。
现代人把修道看得太简单容易了,上面他们所回答的这些内容,根本和修道没什么太大关系。比如说,想强身健体,那可以去做一些体育锻炼,或者去学一些内家或外家拳术,想治病救人,那可以去学些医术啊,要是觉得专业学医太麻烦,那现在流行的很多简单实用的传统中医技法都可以治病,例如刮痧、推拿、艾灸等等。如果说喜欢传统文化,那也用不着修炼,到象牙塔,研究所或是佛学院去不是更好!至于说想修身养性,那方法就更多了,没事的时候打打太极拳,在家里写写毛笔字,或是一个人静静的看会书,都可以嘛!要是说觉得活着太累,做人没意思,想学道落得清静自在,那我得说,学道更苦,更累,修道乃大丈夫所为,绝非一般人可行。连尘世中这点苦都受不了,那修行之苦更加不要说了,真以为学道是件很好玩,很惬意的事啊!
现今得艮八运天时,很多人开始对修道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在网上读了些玄幻小说,更是立志于要做“修真者”,遨游天地之间,可却没几个人知道修道要吃多少苦,经历多少磨砺和煎熬。泡上几杯清茶,约上三五个好友,在山里或坐而论道,那不是修行,是休息,或者说是件很小资的事情。真正的修行,要吃大苦,受大罪,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了的。所以,如果只是为了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只是泛泛的感兴趣,又或只是想避世,那么我劝大家不要对我轻易说“我想修道”这四个字。
一来是因为这条路,不是你想走就可以走的,二来,你又是否了解真正的修道是什么样子吗?有人问我,说:“某某大师传的某某道法怎么样?”我哈哈一笑,说:“那,也能算是道法吗?”对方不解,说:“我练了以后也有效啊,给人治病的时候在水里,人家喝了也有反应啊。”我摇摇头,说:“那不是道,也谈不上法,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术罢了。”对方又问:“那什么是术呢?”我沉默了,不是不想解释,而是对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几句话是解释不清的。但现在,我不得不粗浅的解释一下了,因为实在是太多的人由于对这些概念模糊不清,以至于误入歧途了,我看着也痛心。
简述如下:术,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手段、策略,“术”注重的是某种实际的功用。不同的术,犹如各种不同的钥匙,打开不同的锁,实现各种用途。如某人吃鱼被鱼刺卡住喉咙,多半就要用九龙下海这种术,拿碗水,念咒敕符进去,待饮水之后鱼刺即下;某人的手被割伤出血了,念念止血止痛咒,在患处,顿时就止血不痛了;某人最近赌运不佳,在他门口烧一道符,让他这几天的偏财运好起来;某人最近夫妻感情不合,画一碗和合水让双方喝下,使夫妻感情重归于好;又如小孩子出门撞了邪煞,回家后高烧不退,去医院挂水也不见好转,请人在家里做一些净宅的马上就好了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术,又称之为术法。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术法很有效,很,也很吸引大众眼球。
术的原始意义就是“路”,通过这条路,可以达到一个去处。所以后来“术”被引申为方法,策略,就是由此。
那什么是法呢?佛家把法比喻成木筏,必须要靠这个木筏自渡,才有希望到达彼岸,超脱轮回。家师把法比喻成阶梯,要靠这个阶梯,一步步走向大道,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要是没有师父授法,所谓的修行,就是闭门造车,就是一厢情愿,就是空中楼阁,就是镜花水月。
修行有四大条件——法财侣地。拜师得法乃是踏入修道大门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若不先得法,后面一切皆是空谈。不得法修炼,如何消除自身业障?怎么明心见性,启发灵觉?更何谈有机会去悟道、证道、了道呢?对于立志修行之人来说,求法是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上古时期,以黄帝之尊,尚且不远万里跋涉求道于仙人广成子。南北朝时期,神光大师跪在雪地,向达摩禅师断臂求法,可见求法有多重要和艰难。如果道缘浅薄,可能终其一生的苦苦追求,也遇不到真师传法。
尤其是道门修真之法,实践性很强,讲究的是现世福报,今生成仙,正如师父说的“只有今生,绝无来世”,不像佛法注重修来世,除了密宗外,其他佛教宗派的法在操作性,实践性方面都不强,所以道法从技术层面来说极其之高,这也就导致了明师难寻,况且道家法脉多为隐传,很难寻觅得到。我见过很多人为了求法,几年,十几年辗转反侧,舟车劳顿,千里奔波于穷乡僻壤,深山恶水之间,甚至到国外去寻访高人,花费金钱无数,也只得了些术法,或是一些低层次的法门,或是庙里的僧人传授一些比较简单大众的东西。这倒也罢了,更惨的是被一些邪师、伪师所欺骗、欺辱。所以丘处机曾经感慨说: “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可谓得正法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一旦有缘遇师传法,哪怕只是筑基入门之法,也一定要万般珍惜,勤修苦练,切不可束之高阁。毕竟真法真诀,也不会传给不肯下死功夫的庸人懒人。
修法,是为了证道,道乃法之母,一旦成就大道,到达彼岸,可以弃了这个木筏了。学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弃法。
明白了法的重要性,下面再谈一谈法和术的区别。法在术之先,先有法,后有术。术是法的分支,也是法的某种运用手段。术重在用,而法则重在修。也可以粗略的把法看做是术的一种集合。任何一种法,都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其中涵盖了很多种术。所谓法术法术,没有法在先,哪里来的后面的术呢?可以说,一法成,万术全。同理,大道成,万法成。如果说只是想学专门的护身、,或招财,实现单一的某种功用,这就是在追求术的功用了。
术,只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却不能解决生死的大问题。所以,如果重术法而轻大道,是舍本逐末,愚人所为。
现在很多人口口声声说想学道,其实他们追求的是术而非道。他们追求的是术的神奇功用,可以为自己的生活解决诸多问题。他们不知道,如果是真的要修道,那么这些问题是不能用术法去解决、去回避的。
我跟师父这些年,没见过家师用他所学的道法赚过一分钱,其实家师所学的秘法中,有不少是可以用于修人间福报的。但他常常和我说:一个真正修行之人,就应该做到福也受,罪也受,只有如此,到最后才能修炼到此身成空幻,福罪无所住的地步。
可惜现在的人,立意不纯,爱惜、执着于色身,只贪福报,不肯承担自己的罪过,以这种心态去修道,那能修出什么来?难怪那么多人都贪图术法神通去了,就好像现在很多学佛家净土宗法门之人,为什么高僧感叹说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因为真正发心往生净土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贪图的都是念佛的那点福报,希冀下辈子还能投胎为人,继续享福。唉,不求功德只求福德,贪嗔痴三毒,毒害人心,若不去我执,去三毒,纵然学了一身术法,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术士罢了,不是有道之士,若不能解脱生死,学道何益?当然,我并非贬低术法,事实上,术、法都属于道的一部分,也是大道的显化。
修行之人,可以通过练术、修法来一步步触摸、领悟大道。比如说止痛,对于高手来说,并不需要特定去念咒,只要功力到了,起心动念即是法,心里想一下就可以止痛,符咒都是多余的。另外,术法并非不能用,只要用之济世救人,偶尔用之也无妨大道。关键是,即使修炼或运用这些术法,自己的这颗心,也不可须臾离开大道,不能想着要以术来谋财图享受。否则,术的层次不但要降低,在运用时的性也要大打折扣。如果心系大道,即使这些术法平常不怎么修炼,真正要用起来的时候,也是非凡。
有时候求神通,反而不得神通,不求神通的,反倒容易出神通,也就是此理。还有人问我:既然一个人这辈子的福禄都是已经注定好的,命数气运也是已经定好了,那修行能不能改变自己的运气呢?能不能为自己增加财运或是让自己在生活其他方面过得好一些呢?
我的回答是:通过修法,可以修身养性,消除业障,增强自身的五行能量气场,驱除自身晦气,气运的确会有很大的改善。
但这不是修行的主要目的。人人都希望可以为自己添福增寿,但不要执着于贪求福禄寿,否则纵然也修法习术,得了些许法力,若是迷在贪嗔痴里面,在心性上仍然是个凡人。所以我不大赞成用修行出来的力量去为自己改善财运,还是应该依循正常的途径去赚钱。比如打工、经商,或靠自己的某一门特长去赚钱。赚钱是属于正常的生活,毕竟修行也需要吃饭穿衣,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就算是古代出家的僧人接受八方供养,自己在里面也常常要种点菜什么的。福禄本身不是魔,但怕就怕让你自己着了魔,若是如此,那么福禄就成了外魔,一味追逐,则会引发自己内在的心魔。
如果说希望自己修一个什么法,然后用这个法来获取富贵,这就背离了修行的初衷,堕入魔道去了。以前听师父说有些魔道之法就是这样,一旦修了即可得富贵,以此来惑乱人的心性。例如我在网上也看到有人也在“传法”,宣称学了他的法,借助一个什么令牌,就可以马上转运、催财,事事顺意。还真有大帮人去学,都是恨不得马上学会了赶快发财。这种低级的术法,还不知究竟真伪如何,居然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真让我感叹不已。利用人们的贪婪和无知,以“法”的名义敛财,把愚昧贪婪的人们一步步引入魔道中去,这实在不是有道之士所为,可惜大众颠倒认识,飞蛾扑火,这种事在末法时代实在层出不穷。
法,是多么的珍贵殊胜,可惜末法时代,有一些人,身披僧服或道袍,打着传法的名号,以所传之“法”,来无限扩大世人的贪欲,以“法”去引诱世人,引导他们追逐名利财色,败坏修行人的形象。事实上,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都有各自的招财法,和合法等,但绝不是给人拿来为自己谋财泡妞用的。这本来是很浅显的道理,可惜世人就是执迷不悟。难怪当年佛陀初证道之时,曾感叹说自己不能弘法利生,因为自己所讲的,和世人所追求的恰好相反。世人认为财色名利是快乐,而自己却认为是苦恼之根源,自己认为真如圆成实性是清净,是快乐的,可世人却觉得虚无缥缈不切实际。连佛陀尚且如此感叹,可见世人是如何认识颠倒,难以转身。
所以有的人口口声声说修道,最后却投入到邪师、伪师的门下去了,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认识和追求出了偏差,错过眼前的菩萨而投入到魔鬼的怀抱,只为自己受不了引诱,只能怪自己了。毕竟不是人人都有学法修道的根器。
我们为什么要学道,我们在红尘修心,在静处炼法,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脱离轮回,了脱生死,证悟大道,而不是求富贵福禄。难道当年黄帝以帝王之尊万里求道于广成子,神光跪立雪地断臂求法于达摩祖师,求的是人间的富贵福报吗?所以,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明白学道的终极意义,只有这样才不会走入邪路,误入歧途。
而学道就必须要先求法,修法。通过修法,我们可以修身养性,可以防身护体,可以降魔卫道,可以消除业障,可以明心见性,可以有着诸多的神通,确实是有诸多的好处,但最终的目的,就是超脱轮回,倒驾慈航,再度众生。
(玄真堂)

开运符哪里能求到,有谁能告诉我下呢?

恩,这方面比较清楚的了,定制符是本站的特色符咒,是由道长按照缘主的个人诉求,专门在天师堂设立法场或是其他大型法会上举办的针对缘主多项祈求的小型,功效可涵盖、招财、姻缘等各个方面。无论你是想避凶、治顽疾、旺财运、招桃花、驱小人还是想免除祸患、加官进爵,都使你得偿所愿。定制符是使用道家秘法特殊炼制的,通常两天仅绘制一道,是满足缘主综合需求的特效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