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占星术七政四余入门,占星术基础知识
占星入门书
四本书都还不错,侧重点不同,内在的天空讲的是进化占星学,更倾向于靠星盘追求自我成长,如何才能活的更好,当代占星研究专业学术的味道很浓,将如何靠星盘论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人生事件,占星相位研究是苏·汤普金斯的另一本书,和当代占星研究风格相似,这本书主要讨论占星相位部分,生命四元素这本书的重点则是在星盘四元素上,还涉及到了原型,集体潜意识,业力之类的东西,入门选择前三本的哪一本都可以,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当代占星研究,占星相位研究不是入门要看的书,要对占星有了解才能看。
占星术起源于哪里?
西洋占星术起源
占星学的起源为何?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但从古老的传说及流传下来的文献,可追朔至上古时代。
纪元前三千多年前,在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所冲积出来的美索不达米亚大平原上。当时的古代游牧民族,把对天体的观察,像太阳、月亮及其他五大行星,和天体的崇拜,以及人类原始的信仰结合起来,发展出一种占卜的形式,形成今日占星学的基础。当时利用占星学来占卜天气、农作物的收成以及大自然和人类的一切变化。
一直到了纪元前六百多年前,占星学才由以巴比伦为都建立美索不达米亚大王国的迦勒底人作有系统的归纳及整理。当时是用肉眼来观察天体的运行,而迦勒底人对于数学及历法有其独到的成就,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历法就是当时迦勒底人的占星师所创制的。现代西方文化中,结婚典礼之后的蜜月旅行,也是他们首先采行的,这是一种占星学的仪式,意义是共同开创幸福之门。
纪元前五世纪,巴比伦人把黄道分成十二个30度的宫位,而目前已知最早的占星图出现于纪元前409年。后来希腊人将太阳,月亮及太阳系诸行星应对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只。而后来这些希腊天神的拉丁文名字成为后世占星学所采用。
占星学家根据天文学家提出的宇宙模型,定义了诸星运动间的相互关系与地球的假想距离。占星学家把行星、黄道十二星座与世间诸物建立一个完整的对应关系,于是占星学的应用就愈来愈广了。简单地说,占星学的理念是将代表人间世界的微观宇宙与代表天上世界的宏观宇宙合而为一,也就是指“天人合一”的观念。
@有趣的新发现
星座的发源似乎更为久远,它也许是上古文明的遗留物。从人面狮身所代表的狮子座与春分点的移动配合,星座告诉了我们时间,一万多年前,某些人建造了人面狮身像,有趣吧!
@原始时代的神话
及天之女神努(NUT),她伸长娇躯,横跨过她丈夫地神赛(SEB)的地平线。身上点缀这耀眼繁星,背上浮着太阳神瑞(RA) 乘坐的船,从日出航向日落。每天瑞早上诞生为婴儿,中午成长为伟大的神,到黄昏衰老死去。因此,所有的占星术都将太阳每天的日出到日落的过程看成人生初生、成年、晚年的过程。
@行星、相位与宫位
占星术定义出十二星座各自不一样的性格特征,然后以当事人的出生时间、出生地点(经纬度)来推算出以当事人所在位置为原点来看当时太阳系各 行星所在于黄道十二宫的位置,但其中相位及各星间的交角随时都在改变而各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即使同一天出生的人命盘也不会相同,地球本身也会自转,每四分钟就差一个经度,依出生时之东方地平线决定命宫,再依此划分出人生 12个宫位。
占星术本身就像计算题,数据愈精确愈好(最好能够到秒),这样的话占星的结果更具参考价值。占星术牵扯到复杂的天体运算,所以古代的占星家都懂一点天文学也是这个原因。
@12星座与88星座的由来
古代为了要方便在航海时辨别方位与观测天象,于是将散布在天上的星星运用想像力把它们连结起来,有一半是在古时候就已命名了,其命名的方式有依照古文明的神话与形状的附会(包含了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埃及、希腊的神话与史诗)。另一半(大部是在南半球的夜空中)是近代才命名,经常用航海的仪器来命名。
在古代因地域的不同,所以连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而现在世界已统一星座图为将天空划分八十八区域八十八个星座。
我们一般谈论的“星座”(SIGN),指的是“太阳星座”(SUNSIGN);亦即以地球上的人为中心,同时间看到太阳运行到轨道(希腊文ZODIAC:意即~动物绕成的圈圈,又称\"黄道\")上哪一个星座的位置,就说那个人是什么星座。
二千多年前希腊的天文学家希巴克斯(Hipparchus,西元前190~120)为标示太阳在黄道上观行的位置,就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区段,以春分点为0°,自春分点(即黄道零度)算起,每隔30° 为一宫,并以当时各宫内所包含的主要星座来命名,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等宫,称之为黄道十二宫 。总计为十二个星群。在地球运转到每个等份(星群)时所出生的婴儿,长大后总有若干相似的特征,包括行为特质等。将这些联想(丰富的想像和创造力)串联起来,便使这些星群人性的具像化了;又加入神话的色,成为文化(主要指希腊和罗马神话)的重要部份。这套命理演进、流传至今至少五千年的历史,它们以这十二个星座为代表。但这些星座并非是某一个\"星星\"的意思,只能视为“名称相同的一种代表标记而已”。
七政四曜是哪些?
七政四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占星术,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所对应的星体度数,对应二十八宿的位置进行占卜预测,以预测人生各种吉凶,那么七政四余看什么最准呢?
七政四余主要根据日、月、木、火、土、金、水、气、孛、罗、计的相位关系,来预测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
以下图为七政四余星盘的28宿,命盘命宫的信息,通过这个星盘可以看到人的一生,从命宫开始包含12个宫位,每一个都代表人的一方面。
可以比较完整看出人的一生的情况,包含命主的个人基本信息性格事业财富情况,从学习,到感情婚姻经历,到子女情况,到健康灾祸,甚至于生死都可以在星盘上看出来。
因为七政四余是根据天上的恒星的度数来进行占星预测的,所以相对来说准确率是非常高的,只要出生的时间准确,那么预测的结果就会非常准确,七政四余占星比较重视出生时间的准确度,因为行星的轨迹变化是比较大的,如果时间相差大了,那么角度等变化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像四柱八字等一个时辰都可以预测,对于七政四余来说的话,可能就已经差别很大了。
对于运势的预测,七政四余占星的准确率相对四柱八字,紫微斗数都要准确很多。
七政四余推运根据28星宿长短之间关系,来预测人生的每个阶段发生的事情,各种重大节点都可以看出来。
所以七政四余,比较适合看运势的发展趋势,
未结婚的人,一般比较在意未来丈夫,或者妻子的基本情况,那么七政四余就比较适合看这方面了,可以很详细的看一生的感情经历,婚姻的基本情况,一个人什么时候可以结婚,什么时候能遇到一个好的正缘感情,结婚对先的基本情况,是否会多次婚姻,甚至于,正缘的长相都可以看出来。
那么说到七政四余看什么最准?
我觉得只要是人一生的基本情况,从星盘上都可以反应出来,所以没有什么特指的看得最准,而是你需要看什么。
所以七政四余预测人的各方面都是非常准确的。
掌握七政四余,才能入得天星风水和星命的门,七政四余指什么?
七政四余是中国古代占星学系统。七政是指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等星曜;四余是指紫炁、月孛、罗睺、计都等四虚星。源于古代中国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七政四余断命,是以人的出生之年月日,观察七政四余等星曜,所居十二宫的庙旺,所躔二十八宿的度数,以测知人日生之吉凶.
民间也叫果老星宗。是因明一代有本果老星宗而闻名。是以有很多种叫法。如五星术,星术,星命术等名称。洞微大限法以当生日时,逆数至太阳交中气时,以三日为一年,一日为四个月,一时为十日,外加十年,即是出童限年数.又须扣清虚岁若干年,其法与子平推大运相同,但子平大运,有阴阳顺逆,且从节气起算。
大限行度诀命宫行度随浅深。 相貌一年三度立。官禄一年两度通。 迁移三载共一十。疾厄一年四度强。 三年之上同加一。福禄妻妾三度移。 三年减一为端的。奴仆男女并田宅。 一年七度三减一。财帛兄弟各五年。 一年六度行不失。
但能依此论行年。 分明岁岁知凶吉。十二宫年分歌命宫十五貌宫十。福德妻宫十一详。官禄十五最高位。迁移止有八年粮。疾厄七兮共六六。财帛兄弟五年强。田宅子孙并奴仆。四年之半定毫芒。
占星学计算方法(出生坐标、9大行星的位置的关系)
一、“占星学”的天文学基础
自古占星学和天文学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占星学与天文学的关系。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说,五百年前彼此是同一家的,最早占星学和天文学的是没有分别的。因为观测天象的人,是因为占星的需要才去做的,并没有人专门观测天象而不占星的。占星学和天文学可说是在同一片天空、以不同的看法研究。
到科学革命之后,开始有一些科学家视占星学为古代落后的迷信,而与占星学分道扬镖,所以就出现了一群只关心天上星星的人,不管它们与地球上发生的事情是否有关连。到了现在,占星学家为了更精确地知道星体的位置,大多有天文的知识作为基础,所用的数据也都经过精确的天文运算,只可惜现代大多天文学家已失去了占星的能力。
占星学和天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占星学必需仰赖天文的观测及计算来算出星体的位置。所以,要学会占星学,必需先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要了解占星术,就必须了解占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实际上的天文星体之间相互关连。
●行星与行星的关连在星座、宫位上
占星学是以地球为中心的,虽然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地球是绕太阳而公转,但是占星学家所关心的是其它星体与地球的关系,所以占星学大部分的计算都是以地球为中心,也就是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计算的基准点。
星体为影响力的来源:占星学家认为,天上的星体会影响地球上发生的事物,虽然现在还不清楚影响的方式,但是可以说星体是影响力的来源。而星座及宫位则是用来测量的工具,星座代表12种基本原型象征,宫位则表现人与世间接触的12种基本场景。
至于如何去估量星体的影响力,在占星学上主要有两种工具,其一是大家所熟悉的星座,也就是将黄道带由春分点分为十二等分的区间;其二是宫位,也就是将黄道带由上升点分为十二分的区间;所有的星体都会落入某一个星座和某一个宫位。再依星体间的关系~各星体由地球上看去,之间有夹一个角度;可能是零度,也可能是一百八十度,这也就是占星学上所谓的相位。
●星图架构
将占星学的语言用诗及哲学融入星图当中。假想你是刚来到世上的婴孩。
人的实体发生在我们周围展开意义的地平线之内。他将天划分为在我们意识中可见的天,及地以下无意识不可见天。整个天空,也就是「宇宙」,绕着我们每天从东到西旋转。将太阳、月亮、星星及黄道带过我们的天际,代表人类经验的反复改变。在我们当地天空的正上是天顶。他代表着我们将去的地方及未来。相反的,在下面经过地球中心到另一方对应该点是天底。这是过去,我们所来之处,也是我们将回归的地方。从旋转天的不可动的极轴到天顶及天底,且水平线正交的是南北的子午线〈meridian〉。这就是我们与宇宙中枢相连处,也是我们的时间及历史线。子午线及水平线相交,将我们的天空切出四个象限。这就是我们所背负的十字架及所分配的命运。
星座(原型)
星座通常是指天上的星群,对于地球来说是固定不动的,将它们联机并以图形方式记忆起来,用以辨别天体的方位。
黄道12星座是88个星座中位于黄道带上的12个星座。在占星学中,星座所代表的义意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词,代表12种基本的模式及表现的形式。而现在一般人所说的太阳星座,则是以太阳为基准,将12星座当作原型的分类,跟天球上的12星座是不同的。彼此是两个层次。
星体(作用力)
占星学中,所谓的星体是指太阳系中离我们比较近的星球,它们离地球比较近、引力大、影响也较直接。例如:月亮的运行和潮汐及女子生理周期有关,大地震大多是木星、冥王星及天王星成90度的夹角,都证明了星体对地球的影响。占星学中,星体是推动的力量、一个人的各种能力及人生舞台上的演员。
宫位(人生)
宫位则是个人出生时以观测者的东方地平线为基点画出的12个区块。在占星学中,宫位所代表的是个人与后天环境的互动、发生动作的场所以及投入的情境。12个宫位代表着不同的人生场景,像自我、家庭、婚姻…等不同的个人与世界的互动情境。
如何进行星占?
占星术
亦称“占星学”、“星占学”、“星占术”。系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事务的一种方术。在原始社会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产力都很低,对自然现象中的一些规律没有掌握,于是把人们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早期的占星术多是利用星象观察来占卜较为重大的事件,如战争的胜负,国家或民族的兴亡,以及国王或大臣的命运等,后来逐渐扩展到个人命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随着日月五星运行规律的逐渐被揭示,占星术出现了各种体系和复杂的推算方法,愈加显示其神秘性。古代占星术完全属于官府,是所设天文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古代的天文学家绝大多数是占星家,早期的天文著作大多带有占星术的因素。现存古代占星书主要有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北宋王安石礼重修的《灵台秘苑》以及明代的《观象玩古》。在西方,中世纪时期有些国王把占星学家视为高参,往往请他们根据星象占卜来确定重大事件的决策。但后来,西方的占星术逐渐发展到对个人进行星占。例如,根据一个人诞生时日月五星在黄道十二宫中的位置,推算“算命天宫图”,以占卜个人一生的命运。占星术牵强附会地把天象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是非科学的。但是,占星术对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进行星占,人们注意观测天象,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载大多都是古人为了星占动机记录下来的,它们不仅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而且对于解决当代某些重大天文课题具有学术价值。古代天文学家,往往也是占星家;古代的天文学著作,往往带有占星术的成分。(图为《天象分野图》)
中国的占星术
在东方,人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进行占卜了。与此同时,中国的宇宙起源体系也随着它(特别是医学方面)的应用而形成。占卜者使用的是一些事先在几个确定点上挖空的牛肩胛骨或乌龟(以智慧著称,寿命很长,因此通过它可得到好的建议)的甲壳。在向国王的一位祖先提出一个问题后,他们把一根灼热的小棍放进一个个空洞里。对在作用下产生的裂痕或图形(甲骨文,《易经》的前身)的解释可以预言未来。在中国北方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进行占卜的最早的遗迹。
在商朝(公元前1500~1030年),一些占卜者常年在国王身边效劳,以便确定政策和管理政权,了解狩猎是否适宜以及下次的食将有利还是不利。同样的问题被刻在甲壳或骨头上,如按照一边正面一边反而的方式。人们发现上面有如此细小的文字,以为是秘密的档案资料。现在清点出来的神论文字有100,000个以上。
甲骨文引起了中国当局的注意,他们决定在商朝最后的首都安阳(河南省)进行发掘。探索工作从1920年开始,一直进行到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为止,惧到的残片共有150,000件以上,在骨头上占卜的方法,随着商被西周(公元前1050-771年)推翻而消失了。《易经》成了新的神谕,人们用蓍草这种神圣植物的茎来向它提问。这部分充满智慧的文献,以阴阳的配合为基础,其组合可以创造万物。
从在中国发现的残片来看,亚洲占卜的史料也在西藏这个战乱较少的地区保存下来。在那里发现了中国神秘的国王伏仪(公元前2852-2738年)的教导,他写了一本关于占卜术和占星术的书。根据传说,在他统治的时代,国内来了一个马身体头的妖怪,背上刻着八卦,都是由三根线条组成的符号,这就是《易经》的基础。
小知识:八卦:
与方位基点相联系的八卦,每一卦都象征一种行动方式、一种态度、一种特征、一种神谕。
黄帝
依靠对着天空的观察和忠臣歧伯的协助,黄帝确定了阴阳、五行、十方和十二宫的完整体系:中国的占星术由此诞生。他在公元前2637年确定了历法的开端,这种按照重叠的年份周期和由月球确定的月份建立的历法是如此准确,以至于一直有效。天宫图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能够使人作出日常的或重要的决定,确定日常生活中办事,举行世人和仪式的日期,同样也用于选择配偶。
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哲学家邹衍把这些这说应用于,断定朝代都受本原(火、土、风和水)的统治并且连续地接替下去,应该依靠神谕与天体的规律一致,否则政权就会崩溃。
中国的占星术熟悉阴阳、五行和宫,与西方一样把天象分为十二宫。不过她利用的是111颗星辰,其中有西方占星术里著名的行星。
小知识:《史记》中关于邹衍的事:《孟子荀卿列传中》:“齐有三邹子。其前邹忌,、、、先孟子。其次邹衍,后孟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避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 所以此人生在孟子之后,他至少见过梁惠王,燕昭王,平原君等。梁惠王在公元前336年,昭王招贤在前311年,赵胜在前298年封平原君。即使他见梁惠王为30岁,那么在前280年时已经八十多岁了。另外,〈吕不韦列传〉也称其死在在荀子出道之前,而韩非 、李斯是荀子的弟子,荀子五十才广收弟子,项少龙之时,邹衍应该早死了,二人不可能相遇的。邹衍是齐人,却帮燕王破齐国,在战国大家无所谓,现在看 来是叛国者。他的学说是五行转移,五德主国运,确实是很能挑动国君的心思,无怪乎大受欢迎了。邹衍的地理假说,中国只是地理表面的八十一分之一。而且 世界分九州,中国是其中神州的赤县。而且九州被海洋包围,相互间无法通行。这些话和地球表面海洋为主,陆地分离十分类似,当时如此资料贫乏之时,邹衍能推测得如此接近,真是不简单。
占星术的基本术语
天象
天象是一个人诞生时的星图。从技术上来说,它代表行星在“黄道”(太阳系的平面,形状像一张平坦的饼)上的投射。诞生时的天象表示一个人在终身的变化中潜在的基础。它就像一张名片,伴随着他度过一生。它说明了他的基本性质,也就是这个具体化身的表达方式。如果从地球中心说(即从我们在地上的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这个人就被置于这张图的中心,即地球上。也有一种太阳中心说(以太阳为中心)的方法,不过很少使用,因为它不适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
诞生的时辰
一天分成四个等份,根据诞生的时辰,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等份里,同时处在当时的黄道宫里。因而出生日期就确定了太阳的宫,时辰就确定了运星的宫。它们对于这个人形成了一种决定性的组合,因为运星确定了太阳的宫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每个四分之一等份分为三个宫,每个宫都与一个专门的活动区域相对应。
运星(即命主星)
运星即诞生时东方地平线上的宫,是根据诞生时当地的时间来计算的。它说明了一个人和他的生命所代表的实体怎样被置于地球上,并且描绘了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下降星座(西方地平线上的星座)象征着与他人的关系。地平线把天空分成两个半圆,以天的中央(权力)为天顶,以天的底部(存在之源)为天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