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密钥卦序,周易卦序破解

先天八卦的卦序

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周易·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薄”字通假于“搏”。这是先天八卦方位的理论依据之一,是讲八卦自身匹配对待之体的,依据之二是《周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按其所代表的东西的性质两两相对,分成四时,每对都是二个性质相反的东西,相对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阴阳相对,这四对东西交错起来,就构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图。我们从图中分析出阴阳相对的关系。
天地定位: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上下相对。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两卦完全相反。
山泽通气: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泽气于山,为山为雨;山气通于泽,降雨为水为泉。从两卦爻象来看,艮是一阳爻在上,二阴爻在下;兑是一阴爻在上,二阳爻在下,两卦成对待之体。
雷风相搏: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相搏者,其势相迫,雷迅风益烈,风激而雷益迅。从两卦爻象来看,震是二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巽是二阳爻在上,一阴爻在下,八卦成反对之象。
水火不相射: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不相射者,离为火,坎为水,得火以济其寒,火昨得水以其热,不相熄灭。从八卦爻象来看,离是上下为阳爻,中间为阴爻;坎是上下为阴爻,中间为阳爻,两卦亦成对待之体。
从八卦卦爻明显看出,乾坤两卦为纯阳纯阴卦外,震、坎、艮卦都是由一阳爻两阴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五,为奇数,为阳数,故此三卦为阳卦。巽、离、兑三卦都是出一阴爻两阳爻组成,而且爻画均为四,为偶数,为阴数,故此三卦为阴卦。
先天八卦方位与先天卦数的排列形式,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其路线形成S形的曲线,这种运动方式称为逆行,从S的迹形运动中,由乾至坤是按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排列的,这种从上而下,先左后右,由少至多的数字排列方式,称作“逆数”,反之,由坤至乾,从下面的开始,由下而上,先右后左,由多至少的数字形成倒行的方式,称作顺数。
按先天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两两对待之本,每一对中都含有顺逆、奇偶、阴阳,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错综交变,这就是先天八卦方位图中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是八卦本着阴阳消长,顺逆交错,相反相成的宇宙生成自然之理,来预测推断世间一切事物,数不离理,理不离数。 两者二数也,二者均衡也,仪者“神”也,“神”者仪态万千之谓,即过气点穴之意也。先天八卦十分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和身法、步法的协调,踏肩坠肘、拧腰顺膀、砸腰劲、挂顶劲,跺地如打桩,跨眼出腰眼回,拧腰旋转紧靠身。使阴阳二气,瞬间生能,瞬间发放,使整劲寸发,老劲带灵。故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
生成数与九宫数
先天八卦生成数,是邵雍公开的,就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先天八卦洛书数,是易术者张永红公开其数而易学者刘林鹰确定其归属性质的(张说是中天八卦数,刘把所谓先天八卦数改称为八卦生成数),是:坤一 巽二 离三 兑四 中五 艮六 坎七 震八 乾九。
一般人以为先天八卦只有一种数,只称“先天八卦数”,现在看来,它还有九宫数。
先天卦和数的实用
在“数量化直接起卦”里,数字对应先天卦,这是起卦,大于八的除八论余数,而分析需要使用后天八卦。值得注意,“数量化”包括数字及时间笔画等得出的数目。“直接”是区分大衍法、金钱法等先得爻再得卦的多步起卦法。
在分析后天八卦时,也要参考其先天数。
奇门转宫法里,空亡时参看其先天位。

六十四卦一共有多少种排法,也就是卦序

其实就是两种排法,第一种就是周易的排法了,按宇宙万物生态发展的规律排了,比如,乾是第一卦坤是第二卦,就是先有天再有地,其他的类推了,在周易里都有解释的,第二种就是汉朝的京房的六爻,把64卦分成八个宫,按五行来排的。

周易卦序结构的代数表示?

关于通行本序序卦原理,历代易界学人积极探究试图予以合理解释,虽见解众多无一圆满,却也不乏鞭辟入里精到之论。最常见、最经典当属唐人孔颖达曾用“二二相偶,非覆即变”来概括通行本序的特点。清代考古辨伪学家崔东壁《易卦次图说》堪称对卦序内在研究的破冰之作。“纯卦统八”“交卦统一十有六”,茫茫六十四卦如此洞悉其架构者崔东壁是第一人。

中国现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逻辑学界的开拓者、先行者沈有鼎先生《周易序卦骨构大意》、《周易卦序分析》两篇短文从逻辑学角度深刻剖析了卦序骨构与建构原则,是关于周易卦序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序卦原理大致可概述为三个部分:规划,建构,赋序。

易经序卦传原文及翻译

序卦传
《序卦传》作为孔子所撰的《易传》十翼之一,周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哲学专著。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的推衍关系的总括。它依据卦名的含义,把《周易》六十四卦看作是一个或相因、或相反的因果联系序列而加以诠释。
中文名
序卦传
拼音:
xù guà zhuán
出自
《易传》“十翼”之一
内容
推衍关系的总括
快速
导航
基本解释

著作释名

上篇原文

下篇原文

名次序歌
著作信息
词目:序卦
拼音:xù guà zhuán chuan
基本解释
序卦亦称《序卦传》。《十翼》中的一篇。说明《易经》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从天地万物说起,以“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来说明乾坤两卦居于首位。然后以万物生长的过程、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物极必反、相反相生的运动规律等解释其它各卦的相互关系,说明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以“物不可穷,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来解释最后一卦“未济”卦。借助已有的经传文字,或取卦象,或取卦义,以两卦为一组,用对立统一思想,试图将六十四卦建立起因果关系链。其采用的基本上是以偏概全的方式,不能以此完全代替六十四卦卦序思想,但其本身的思想观点仍值得研究。成书年代或言约在汉代宣、元之间,或言约在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间。一般以为晚出,迟于《彖》、《象》、《系辞》等。
著作释名

周易中的64卦的具体解释(不要文言)

《易经》概述
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卦中六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
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二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据研究,卦、爻辞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
《易经》虽属占卦书,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例如,它承认事物存在着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卦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辞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损、泰和否、既济和未济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现象,它还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从《易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后期,对《易经》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一些系统阐释《易经》的文字陆续被收集起来,汇成《五传》。至汉代,经学兴起,其中关于《周易》经传的解释,称为易学。易学源远流长,历时2000余年,形成了许多流派,如象数学派、义理学派等。许多著名哲学家,依据《周易》经传提供的思想资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
《易经》的版本,流传下来影响大的是三国魏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亦称《周易正义》,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宋朱熹撰《周易正义》,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抄写于汉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别本。古今解易者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者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宋朝程颐《程氏易传》、宋朝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和高亨《周易古经今注》。
作者简介:周文王
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 。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古公亶父死,季历继位,后又传位于昌。昌即位后,礼贤下士,周国势日强。昌和九侯(或作鬼侯)、鄂侯(或作邘侯)一起,任商代三公。商王纣杀九侯、鄂侯,昌不满,为崇侯虎所谮,被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得释后,昌向商献洛西之地,请除炮烙酷刑,得任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当时商王朝内部矛盾剧增,政事日非,诸侯逐渐归附于周。西伯昌曾使虞(在今山西平陆北.)、芮(在今陕西大荔南)两国争讼和解,提高了威望。他在位时曾多次用兵,先伐犬戎获胜,继因密须(在今甘肃灵台西南)侵犯阮(今甘肃泾川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北)一带,出兵灭密须,使周的西北方得到巩固。随后又向东发展,战胜黎(或作耆、饥)国,引起商贤臣祖伊的恐慌,告纣,但纣未加警惕。不久,周又伐邘(在今河南沁阳西北),逼近商王畿边境。最后,攻克崇国(在今陕西长安西北),并在其地修建新都丰。西伯昌自岐邑迁都于丰,后卒于程(今陕西咸阳东北),葬在毕(今陕西咸阳东北),相传在位50年。西伯昌晚年,周的已非常强盛,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终身没有称王。其子武王伐商后,始追称他为文王。古书记载文王在被囚羑里时,因困于忧思,“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