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观点有哪些,易经养生的特点

先秦时期的养生理论包括哪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国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为先秦时期。

先秦诸子在探讨自然规律及其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理论观点。这里仅就周易、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作一简介:①周易养生理论

《周易》亦称《易经》,又简称《易》,“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周易》是阐述宇宙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理论。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体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昼夜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也是如此。《易经》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变易”,这种变化无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变化不息,循环不止。

《易经》着眼于宇宙天地,立足于人类自身,以求得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从而得知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周易》在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之后,又提出人生的知变、应变、适变的原则,并以此作为人类生活、行为和养生、防病的规范。

②杂家养生理论

先秦杂家学派出现稍晚,约在战国时期,以《吕氏春秋》为代表,全书160篇,涉及养生的约50多篇,内容丰富。主要的养生观点有:“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避害,顺应自然”等。

③《管子》养生理论

《管子》的作者承袭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但他还明确提出了“道”即精气的观点。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主张存精以养生及虚其欲以存精。《管子》除了在起居有时、节制饮食、适应四时等方面提出看法外,特别强调精神乐观,认为“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保持乐观情绪,对于健康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④道家养生理论的诞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源于自然的规律,即道法自然才能够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道家倡导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贵柔”等主张,对养生学也有很大影响。

“形神兼养”,老子主张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庄子认为:“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在养形方面,则主张以形达郁。

⑤儒家养生理论的诞生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养生观,首先强调精神调摄。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但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过分,应遵循“礼”的原则。

同时,儒家养生思想强调重视身体护养和注意饮食卫生。

易经教你如何在对应时间养生

易经教你如何在对应时间养生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丑时(凌晨1时~3时),肝经当令
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
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
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早中晚的养生方法各不同
早晨慢养生:慢起床、慢排尿
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但早晨却也是最危险的时间。尽管此时筋骨已经舒展、头脑也愈发清醒,但体内的脏器和血管却仍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因此,早晨养生的诀窍就在于慢。
慢起床要做到三个三分钟。在平仰卧的状态下,睁大双眼,适应由睡至醒的交替过程。这时可将手掌搓热后“干洗脸”1分钟。然后,慢慢坐起来,呈半卧位,用手指梳头100下,持续2-3分钟。再将双脚移至床沿,静坐2-3分钟。这个期间缓慢练习深呼吸。
其次要慢排尿。早晨一觉醒来,可能会有急不可待地排尿感,但尿意越是紧迫,越要沉得住气。因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头晕,甚至出现排尿性晕厥。排尿尽量缓慢,不可用力过快过猛,直立位或蹲起时,要手扶支撑物。
慢饮水也非常关键。经过一晚上的代谢和水分蒸发,早晨必然口干舌燥的。此时,如果大口喝水,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正确的方法是,倒一杯温开水,先含一小口滋润口腔,然后慢慢咽下,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下,喝250-300毫升即可。
上午动养生:多运动、做数独
上午9点到中午1点,是人体一天中最精神、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在这个黄金时段内,应该最少运动1小时、动脑一刻钟。
老人上午9-11点运动、下午3-5点运动都很好(天气特别热时,应选在上午9点前和下午5点后)。1小时的锻炼,可以用15分钟预热、30分钟运动,最后15分钟伸展。在运动后,可以按摩腰腿,坐下抬腿10分钟,放松心情消水肿。没有整块时间锻炼的人,则可以抓住零散时间进行锻炼。所谓动脑,是指积极的思考。不论退休老人还是上班族,都可以在休息间歇,抽出一刻钟做几题脑筋急转弯或数独,真正调动大脑的潜能。
下午润养生:喝够水、扭扭腰
下午时段,身体需要消耗午饭摄入的大量食物,小肠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送到了血液里。这时我们须喝一杯水,用来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久坐的人此时要起身扭扭腰,画圈按摩腹部,让喝进去的水滋润肠胃,防止大便秘结。除了让水分进入体内,更要让她滋养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擦脸,唤醒下午的疲惫。
傍晚热养生:喝小酒、泡手脚
傍晚7点到9点之间,是身体逐渐开始倦怠的时候,但此时的养生重点,是让疲惫的身体逐渐舒展开来。
睡前小酌一杯,是养生的好方法。但是需要注意,最好选择度数较低的葡萄酒,饮上两小口即可。酒精会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入眠。
此外,冬天的傍晚还非常适合泡澡。在37-39℃的温水中泡20分钟左右,可让身心沉静下来。此外,还可以用热敷脸、泡双手、泡双脚三个步骤来代替。首先准备一盆热水,将热毛巾浸透后拧干,敷在脸上1分钟,毛巾凉后重复上述步骤3次。然后将双手浸入热水中1分钟。再倒一桶热水,浸泡脚和小腿15分钟。依次下来,可达到和泡澡一样的放松功效。
夜间松养生:想乐事、松身体
夜晚的到来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好好利用一天中最闲暇的时光,会使家庭生活充满温馨和情趣,也利于消除工作中的紧张情绪。这时,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聊聊高兴的事情,问问老人的生活、孩子的学业,将烦恼也拿出来和大家说说,千万别憋在心里。总之,过一天就是过一道坎,清掉心里的垃圾,才能有安稳的睡眠。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睡前1小时内少说话。因为说话太多容易使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使人难以入睡。
此外,睡前还可以按摩,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穴各按30次,都可以有效地帮助睡眠。尤其是夫妻之间相互按摩,舒缓白天因站、坐而过于疲劳的脚部、小腿、背部,不仅放松身体,也是增进感情和快乐的好方法。

易经与养生

提起《易经》,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本占筮之书,跟养生学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易经》与养生学有着深厚的渊源。《黄帝内经》被认为是中国人养生治病的经典之作,其实,它只不过是《易经》的一条分支。包括其在内的众多医学典籍,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易经》发展而来。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可见,医易相通,只有把《易经》的精髓运用到养生和诊疗的实践中去,才能达到尽享天年、悬壶济世的目的。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鱼与水的关系”相同,人的生老病死好比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易经》倡导“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只有人体的机能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我们的生命才能年复一年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古往今来,中医养生学家们都将“气候?物候?病候”作为养生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会随之产生一些特殊反应:春夏季节,天气变暖,在人们体内蛰伏一冬的阳气开始向体外生发,从而推动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大量的汗液从体表排出,这是机体用排汗的方式来散热,以调节体内阳气的过分亢盛;相反,在秋冬季节,气温低,人体为了自保阳气,会表现为尿多、尿频而皮肤汗少。

中医还认为,昼夜晨昏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人们的生活作息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否则人体会产生诸多疾病。因此,养生贵在天人合一,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顺应天地自然原则。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所以人要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对应。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及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只有心神、形体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变迁,才能使人体强健、祛病、增寿,乐活于天地之间。

第二,顺应人体生物钟原则。人体的血液中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和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体的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一致的。我们若想养生,必须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唯有凡事都顺应生物钟,做到适应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的大环境,使日常生理活动、行动坐卧与这些节律合拍、和谐,才能拥有健康。

第三,融入生活养生原则。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城市代步工具汽车的大量涌现所带来的噪声、尾气污染,居室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加上过度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会给人们带来精神焦虑、头痛、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因此,把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养生,远离山珍海味,做到主食与副食平衡,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平衡,杂与精平衡,寒与热平衡,干与稀平衡,摄入与排出平衡,情绪与食欲平衡等。

易经中的心理养生思想(上)

易经就是《周易》,该书包罗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查往彰来,探微显幽。
《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以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六爻揭示了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地影响,指导了传统中医,特别是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易经对心理养生有着深刻的认识,一些卦象反映了古代对于心理养生的深刻认识,即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心理、意识等,达到精神的平衡和稳定,最终实现健康完美的身心状态。

我本人二十年来把现代心理学巨头的书籍几乎泛读了个遍,客观地讲,现代心理学、现代养生学都能在易经中找到活水源泉。都说弗洛伊德是心理科学的鼻祖,如果你读懂了易经,你会赞叹,原来易经早就包含精神分析内容了,而且综合了现代心理学界所有派别提出的原理,所以心理学的发源地应改为中国。易经的核心方法象、数、理就是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然后做出最接近事实的判断,提出最管用的指导思路。

易经卦象中的心理养生总则包括顺应自然、保健预防、调摄精神、身心和谐四个方面。其中,身心和谐是心理养生的终极目的,保健预防和调摄精神是心理养生的手段,顺应自然则是心理养生的前提。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使身体和心理朝着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方向发展,不致因“逆天而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保健预防实现身体的安全,调摄精神则实现心理的宽适,同时遵循两方面的养生法则,才能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状态。

一、顺应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就是养生的最高智慧。《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说明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自然的四时阴阳变化必然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万物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人的生活起居和养生活动也必须与四时季节相适应。顺其自然的心理养生原则,也就是顺从节气季节的变化,使人的精神面貌与大自然协调统一,在相应的季节有相应的精神状态。

《周易•丰卦•彖传下》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这是讲太阳到了午时就要开始偏西,月亮圆了就要开始亏缺。天地间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人们必须要顺从日月盈亏等自然规律的变化。

《周易•乾卦•文言传》还进一步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说君子的德行,要符合天地的规律,要符合日月的光,要符合春、夏、秋、冬四季的时序,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违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古代养生学中的“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即是据此引申发展而成。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演变直接受到时令节气,地理环境,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的影响,因此,在治病用药时,须灵活处理这些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制订出适合的治疗方法。

二、保健预防
《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说明了保健预防的重要性。心理养生可以调养已经出现的身心问题,但最好是在出现问题之前就做好预防,随时保持精神心理的健康。在精神心理状态出现恶化之前,及时调整自身的习惯和行为,做到未病先防,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养生。

保健预防,也可说是“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意思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要开始预防,疾病发生之后及时诊断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防止疾病的恶化与复发等。“治未病”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周易•艮卦》云:“艮其趾,无咎,利永贞。”意思是:注意保护脚趾,不会有灾祸,有利于长久吉利。脚趾只是四肢之末端,但是也要严加防范,因为伤到脚趾就会行动不便,还可能发展成严重的感染。这种防微杜渐的思想对于其后养生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如《周易•坤卦》初六爻辞云:“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脚下踩到了薄霜,结成坚实冰层的时令就快要到了,为了抵御寒冬,就要早做准备。这句爻辞说明,坏的事物是从微小之处起源的,为了防止恶化,要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养生就是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病患,减轻病痛,延迟衰老,长命百岁。

三、调摄精神
精神的保养是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恶劣的精神状态则易加速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如履卦九二爻辞说:“履道坦坦”, 本义是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后引申为要心胸宽大才能维护身心健康。中医中的“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的情绪会导致心理失衡,伤害到心、肝、脾、肺、肾等相应脏腑,从而影响健康。所以调摄精神是养生的首要要求。

四、身心和谐

《周易》体现了身心和谐的思想,即平衡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健康强壮的身体反过来又促成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如豫卦,上卦震为雷,下卦坤为地,雷声震撼,欢欣喜悦,人心欢乐。意思是保持美好的心情有助于身体健康。其六五爻辞云:“贞疾,恒不死。”贞,正也;疾,病也。意思是说:占问疾病,会痊愈并长久不死。在总卦中的含义是,人们坚守正义,心情愉快,就能预防疾病,身体健康而不会暴亡早夭。《周易•豫卦•象传上》云:“恒不死,中未亡也。”其含义是,应该进行不断的运动锻炼,扶植体内的浩然正气,才能达到“总也不死”的效果。如《周易•乾卦•象传上》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机体中气十足,自然就可以抵御邪气的侵扰,健康而长久地活着。这种身心和谐的思想对后世的养生学很有启发。

《周易》对心理养生学的指导思想是极为丰富的,虽然产生于古代,其中蕴含的很多规律和道理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认真学习《周易》对现代人的心理养生具有实践价值和深远意义。现代人虽然拥有丰裕优厚的物质生活,但也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快速的社会节奏和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常常力不从心、身心俱疲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往往是在重大疾病之前身体发出的警告。为了改善这种亚健康状态,现代人往往重视饮食的补养、保健品的滋补、运动健身的习惯等而忽视精神心理的调养,而很多身体的疾病实际大部分是由精神因素所造成。因此,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恶化了生理上的感觉,生理上的不适又加重了精神心理的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日趋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重归古代先贤的指导,重视心理养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人的养生困境。
《周易》中的心理养生思想,总结起来:

精神内守——保持安静平和的精神状态;

抑止邪念——除去心中的贪欲恶念;

身不妄为——保持思想行为的正当;

文化熏陶——丰富多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神安定——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绪疏导——学会宣泄和倾诉烦恼;

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与积极进取
易经博大精深,含义隽永,本人研习此中关于心理养生的学问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还望同道不吝指教。

易经与养生

提起《易经》,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本占筮之书,跟养生学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易经》与养生学有着深厚的渊源。《黄帝内经》被认为是中国人养生治病的经典之作,其实,它只不过是《易经》的一条分支。包括其在内的众多医学典籍,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易经》发展而来。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可见,医易相通,只有把《易经》的精髓运用到养生和诊疗的实践中去,才能达到尽享天年、悬壶济世的目的。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鱼与水的关系”相同,人的生老病死好比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易经》倡导“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只有人体的机能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我们的生命才能年复一年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古往今来,中医养生学家们都将“气候?物候?病候”作为养生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会随之产生一些特殊反应:春夏季节,天气变暖,在人们体内蛰伏一冬的阳气开始向体外生发,从而推动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大量的汗液从体表排出,这是机体用排汗的方式来散热,以调节体内阳气的过分亢盛;相反,在秋冬季节,气温低,人体为了自保阳气,会表现为尿多、尿频而皮肤汗少。

中医还认为,昼夜晨昏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人们的生活作息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否则人体会产生诸多疾病。因此,养生贵在天人合一,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顺应天地自然原则。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所以人要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对应。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及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只有心神、形体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变迁,才能使人体强健、祛病、增寿,乐活于天地之间。

第二,顺应人体生物钟原则。人体的血液中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和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体的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一致的。我们若想养生,必须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唯有凡事都顺应生物钟,做到适应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的大环境,使日常生理活动、行动坐卧与这些节律合拍、和谐,才能拥有健康。

第三,融入生活养生原则。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城市代步工具汽车的大量涌现所带来的噪声、尾气污染,居室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加上过度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会给人们带来精神焦虑、头痛、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因此,把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养生,远离山珍海味,做到主食与副食平衡,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平衡,杂与精平衡,寒与热平衡,干与稀平衡,摄入与排出平衡,情绪与食欲平衡等。

易经中的心理养生思想(上)

易经就是《周易》,该书包罗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查往彰来,探微显幽。
《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以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六爻揭示了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地影响,指导了传统中医,特别是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易经对心理养生有着深刻的认识,一些卦象反映了古代对于心理养生的深刻认识,即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心理、意识等,达到精神的平衡和稳定,最终实现健康完美的身心状态。

我本人二十年来把现代心理学巨头的书籍几乎泛读了个遍,客观地讲,现代心理学、现代养生学都能在易经中找到活水源泉。都说弗洛伊德是心理科学的鼻祖,如果你读懂了易经,你会赞叹,原来易经早就包含精神分析内容了,而且综合了现代心理学界所有派别提出的原理,所以心理学的发源地应改为中国。易经的核心方法象、数、理就是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然后做出最接近事实的判断,提出最管用的指导思路。

易经卦象中的心理养生总则包括顺应自然、保健预防、调摄精神、身心和谐四个方面。其中,身心和谐是心理养生的终极目的,保健预防和调摄精神是心理养生的手段,顺应自然则是心理养生的前提。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使身体和心理朝着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方向发展,不致因“逆天而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保健预防实现身体的安全,调摄精神则实现心理的宽适,同时遵循两方面的养生法则,才能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状态。

一、顺应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就是养生的最高智慧。《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说明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自然的四时阴阳变化必然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万物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人的生活起居和养生活动也必须与四时季节相适应。顺其自然的心理养生原则,也就是顺从节气季节的变化,使人的精神面貌与大自然协调统一,在相应的季节有相应的精神状态。

《周易•丰卦•彖传下》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这是讲太阳到了午时就要开始偏西,月亮圆了就要开始亏缺。天地间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人们必须要顺从日月盈亏等自然规律的变化。

《周易•乾卦•文言传》还进一步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说君子的德行,要符合天地的规律,要符合日月的光,要符合春、夏、秋、冬四季的时序,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违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古代养生学中的“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即是据此引申发展而成。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演变直接受到时令节气,地理环境,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的影响,因此,在治病用药时,须灵活处理这些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制订出适合的治疗方法。

二、保健预防
《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说明了保健预防的重要性。心理养生可以调养已经出现的身心问题,但最好是在出现问题之前就做好预防,随时保持精神心理的健康。在精神心理状态出现恶化之前,及时调整自身的习惯和行为,做到未病先防,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养生。

保健预防,也可说是“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意思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要开始预防,疾病发生之后及时诊断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防止疾病的恶化与复发等。“治未病”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周易•艮卦》云:“艮其趾,无咎,利永贞。”意思是:注意保护脚趾,不会有灾祸,有利于长久吉利。脚趾只是四肢之末端,但是也要严加防范,因为伤到脚趾就会行动不便,还可能发展成严重的感染。这种防微杜渐的思想对于其后养生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如《周易•坤卦》初六爻辞云:“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脚下踩到了薄霜,结成坚实冰层的时令就快要到了,为了抵御寒冬,就要早做准备。这句爻辞说明,坏的事物是从微小之处起源的,为了防止恶化,要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养生就是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病患,减轻病痛,延迟衰老,长命百岁。

三、调摄精神
精神的保养是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恶劣的精神状态则易加速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如履卦九二爻辞说:“履道坦坦”, 本义是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后引申为要心胸宽大才能维护身心健康。中医中的“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的情绪会导致心理失衡,伤害到心、肝、脾、肺、肾等相应脏腑,从而影响健康。所以调摄精神是养生的首要要求。

四、身心和谐

《周易》体现了身心和谐的思想,即平衡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健康强壮的身体反过来又促成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如豫卦,上卦震为雷,下卦坤为地,雷声震撼,欢欣喜悦,人心欢乐。意思是保持美好的心情有助于身体健康。其六五爻辞云:“贞疾,恒不死。”贞,正也;疾,病也。意思是说:占问疾病,会痊愈并长久不死。在总卦中的含义是,人们坚守正义,心情愉快,就能预防疾病,身体健康而不会暴亡早夭。《周易•豫卦•象传上》云:“恒不死,中未亡也。”其含义是,应该进行不断的运动锻炼,扶植体内的浩然正气,才能达到“总也不死”的效果。如《周易•乾卦•象传上》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机体中气十足,自然就可以抵御邪气的侵扰,健康而长久地活着。这种身心和谐的思想对后世的养生学很有启发。

《周易》对心理养生学的指导思想是极为丰富的,虽然产生于古代,其中蕴含的很多规律和道理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认真学习《周易》对现代人的心理养生具有实践价值和深远意义。现代人虽然拥有丰裕优厚的物质生活,但也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快速的社会节奏和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常常力不从心、身心俱疲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往往是在重大疾病之前身体发出的警告。为了改善这种亚健康状态,现代人往往重视饮食的补养、保健品的滋补、运动健身的习惯等而忽视精神心理的调养,而很多身体的疾病实际大部分是由精神因素所造成。因此,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恶化了生理上的感觉,生理上的不适又加重了精神心理的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日趋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重归古代先贤的指导,重视心理养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人的养生困境。
《周易》中的心理养生思想,总结起来:

精神内守——保持安静平和的精神状态;

抑止邪念——除去心中的贪欲恶念;

身不妄为——保持思想行为的正当;

文化熏陶——丰富多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神安定——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绪疏导——学会宣泄和倾诉烦恼;

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与积极进取
易经博大精深,含义隽永,本人研习此中关于心理养生的学问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还望同道不吝指教。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