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头上动土的本义和引申义,太岁头上动土出处
俗语:太岁头上动土---后面是什么?比喻什么?
你不想活了呀
“太岁头上动土”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太岁”
皇上官职大的
太岁是什么?太岁头上动土又什么意思?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难岁篇》:“移徒法日:‘徒抵太岁凶,伏太岁亦凶’。”
[1]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它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
太岁到了哪个区域,相应的就在哪个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它就是太岁的化身,
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所以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会有灾祸”的由来。
而实际上的“太岁化身”却有其物,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原生质生物。或者说,太岁是可能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有发现该种生物。
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头上拔毛的比喻
胆子贼大!
古人说太岁头上动土会惹来灾祸,那太岁是何物?
中国有许多俗语,这些俗语往往有着几百甚至几千年的历史,有关于古人的,有关于古代神祗的,也有关于农业商业的。一些俗语因为传播久远,可能会出现讹传甚至意思大变的情况,比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
太岁头上动土,也是一个流传几百年的俗语。意思是说惹到了有权势或者凶狠残暴的人,惹来杀身之祸,早在元杂剧中就已经出现。我们今天看一些书或者影视剧中,一些人也常常说这话。
不过,为什么说“太岁头上动土”会惹来灾祸呢?古人所说的太岁究竟指的是什么?
太岁,其实也叫太阴、岁阴,是古代天文和占星术中,虚拟的一颗星星,这颗星与岁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木星相对,运行方向也与木星相反。天文和占卜本来就与生死福祸相关,所以后来人们神化了太岁,并把它演化成一位神祇。
这个神祗主管什么?自然是生死祸福。如果你尊敬它,就会得到保佑,平安健康;如果你冲撞了它,那么就会自取灭亡。
太岁者,主宰一岁之尊神。凡吉事勿冲之,凶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
这本明朝的书说得很清楚,修建房子等工程,不能与太岁的方向一样,否则就是冲撞太岁,导致灾祸。实际上,早在战国时,人们就已经开始知道不能冲撞太岁了。中国曾出土一件戈,上面刻有“兵辟(避)(太)岁”四字铭文,上有一位人物形象,便是太岁。
不过,这里的解释不够清楚。既然是方向上不能冲撞太岁,那应该是“太岁方位动土”,何以说“太岁头上动土”呢?
因为太岁不一定是人形象的神,更不一定就是高高在上。
在今天看来,太岁是一种肉灵芝,能再生但不是能无限生长。实际上,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意识到了太岁是一种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说过,“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晋代人甚至认为,吃了太岁能够长生不老。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太岁是什么东西?为何这么可怕?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现在指的是侵犯最有权威的人的利益。
太岁,有多种含义。首先,太岁可以指一种罕见的植物---黏菌。其次,传统习俗也认为,每一个年头都会有一位神明掌权当年的一切凡间事务,而这位在那年当值的神明,就称之为太岁,而太岁共有六十位之多,即所谓六十花甲年轮值。最后的说法认为,太岁则是古人假想的一种天体,与木星(岁星)运动速度相同但是方向却截然相反。通说认为,太岁运行到的区域的方位下会出现一块肉状的太岁的化身。倘若在此动土,则会惊动太岁。太岁最先出自于《荀子·儒效》,自此便有了“避太岁”的信仰。然而对于太岁的背后预示的含义却随着时代演变有了变化,太岁也即可指守护神又可指代凶神。
最初,太岁预示着君主,因此“避太岁”其实就是“避”与最高权威的直接对抗,有点类似于皇帝的名讳不能直呼,皇帝的御用物不能轻碰一样。因此,避太岁主要表示的是身份的尊卑分明。清末民初时期算命大家袁树珊说:“夫太岁,至尊,非煞也。”当然,也有人认为,太岁是个凶恶的煞神,是“百神之统”。这主要是因为明代《三命通会》和清代《协纪辨方书》都一致认为“只有日向与太岁运转方向相顺时,方为吉;相背时则为凶。”发展至今,太岁象征着吉祥的一面已经慢慢被人们忽视了,所以后人提到太岁时都统一地认为“太岁”是凶神,煞星的象征。因此一个人在不幸时常以犯太岁表示自己的运气不好。
其实太岁并不可怕,这些虽然都属于古代的封建迷信也与风水相关,但是我们也能窥见到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当时中国的天文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丰富的,甚至可以用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