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坤卦和乾卦,坤卦六爻爻辞

乾卦和坤卦的区别

先天八卦: 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 雷风相溥, 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 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 是故【易】逆数也。 其实所谓先天,即人类未出现之前,这客观的自己现象就存在了, 所以,伏羲画先天八卦,乾位定南方,坤定北方,而乾为天,所以放于上方,坤为地,置于下方, 东离西坎,是因日出东方,月出西方,而出现日月交替的情况,即日与夜, 兑为雨为泽,艮为云为山,震为雷为动,巽为风为散,就是说明了自然天气及地理现象. 后天八卦图是以洛书九宫为基础,依照北半球黄河流域为中心 华夏民族的生活而设计的。 周文王活动中心是西安一带,以地理方位,特徵,气侯变化来看, 北是黄河,寒冷自北而来,所以代表水,寒冷的坎卦放到北面,又与农历十一月(子月) 一天中最黑最冷的子夜相对应; 东北方是山西高原及太行山,所以把代表山,稳固,停止,属土的艮卦放到东北方,又 与农历十二月(丑月),正月(寅月)和一天中黑夜与黎明交接的丑时,寅时相对应; 第一声春雷从东方而来,春天草木生长,所以把代表雷,震动,属木的震卦放在东方,又 与农历二月(卯月),早晨的卯时相对应; 春夏之交接,风从东南方刮来,草木繁盛,东南沿海一带风多,草木又多,所以代表风,属木 的巽卦置于东南方,又与农历三月(辰),四月(已)及辰时已时相对应; 南方天气炎热,夏烈日高照,所以代表火,太阳,光明的离卦放南方,又与农历五月(午)及 午时相对应; 西南是四川盆地,秋天收割,所以代表大地,收藏的坤卦置于西南,又与农历六,七月(未,申)及未时申时相对应; 西有青海湖等的沼泽地,云雨又多从西来,秋天是收获庄稼的季节,农民最高兴了,所以 把代表泽,雨,又代表喜悦(又代表口舌,因古人往往一天两餐于辰酉二时)的兑卦 放到西方,又与八月(酉),酉时相对应; 西北多金属矿产,而西北风一刮天气又开始转冷,同时 古人认为天高西北,地陷东南,所以代表天,君主,金属矿产,父亲的乾放到西北,又 与九月(戌),十月(亥)及戌时亥时相对应; 这样,就成为我们祖先生存的时间空间的统一性描绘出来,因而成为文王后天八卦图的放置方法。

易经乾卦与坤卦怎么画!

乾三连,坤六断

什么叫乾卦和坤卦

就是装备上打的石头。乾卦的属性可以恢复血和蓝。而坤卦的属性是忽略防御,和加防御,和战斗恢复5血。

《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_百 ...

五行八卦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木,坎代表水雨,离代表火日,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属性中乾兑为金,震巽为木,艮坤为土,离为火,坎为水。动物中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猪,离为雉,艮为犬,兑为羊
解释得够清楚吧

《易经》中“乾卦”,乾是什么意思,乾卦有哪些讲究?

乾的意思是:指事物从生长到强盛到衰落的一个过程。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首,全阳为乾、全阴为坤,乾卦大象是健,刚健中正之意。

周易·易经·乾卦的原文

《卦》 乾:元 亨 利 贞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