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嫁娶的规定,古时候的嫁娶礼仪
求古代婚姻制度,详细的,特别是清朝后期的变化,还有民国时期的婚姻制度...
首先我说一下清朝人们的婚姻条件。 (1)结婚年龄。清承明制,规定男十六 岁,女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 (2)"父母之命"封建包办婚姻依然是清朝 婚姻的基本特征,尊亲长掌握卑幼的主婚 权是清朝法律的规定。《大清律例.户律. 婚姻.男女婚姻》规定:"嫁娶皆由祖父 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 余亲主婚。其夫亡携女适人者,其女从母 主婚。"封建国家法律赋予尊长对卑幼的 主婚权,同时也要求主婚权的行使必须符 合国家法律有关规定。 对于诸如嫁娶违律、隐瞒残疾、老幼、庶 出、过房、乞养等情况,主婚人要承担相 应的法律责任。清以前家长的主婚权在事 实上已经存在,但只有到了清朝之时,家 长主婚权才得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下来。 家长主婚权实际上就是父母的包办婚姻 权。中国父母几千年来一直掌握着这个大 权,到清朝时,则不管在法律条文上,还 是在社会实际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 地步,充分表现了封建社会后期家族本位 主义的进一步泛滥。 婚姻制度由于剥夺了当事人的自主权,从 而使男女私定终身的情况被视为非法。男 女的私自结合,不仅为舆论所不齿,而且 也是国家法律规定强制离异的情形之一。 (3)婚约、婚书与聘财是婚姻成立的条 件 婚约一经成就,男女无论任何一方均不 得反悔。《大清律例.户律.婚姻》规 定:"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 者,笞五十„„若再许他人,未成婚者,杖 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男家悔者,罪 亦如之,不追财礼。"婚约约定的主要内 容之一就是嫁娶日期,期约未至男家不得 强娶,期约已至女家不得拖延。若男家强 娶或女家故意拖延,主婚人笞四十。男方 无故超过婚约约定的婚嫁期限五年不娶, 及未婚夫逃亡三年不归者,女方可以另行 择配,但须官府对男方情况予以核实并出 具证明。 婚约可以因一方的犯罪而解除。清律在 《婚约不许反悔》条后但书:"„„其未成婚 男女有犯奸盗者,不用此律",并且"男子 有犯,听女别嫁,女子有犯,听男别 嫁"。婚约之外另有婚书,依清律规定和 民间习惯,婚书由男女双方主婚人、媒妁 画押。 一般情况下,男方之家给予女方的聘礼情 况应在婚书中有所载明。婚书一式两份, 男女双方家长各执一纸。 聘财是清朝婚姻成就的关键要件,《大清 通礼》对一至九品官员的婚娶聘礼作了具 体规定:"一品至四品,币表里各八两, 容饰合八事,食品十器。五品至七品,币 表里各六两,容饰合六事,食品八器。 八、九品及有顶戴者,币表里各四两,容 饰合四事,食品六器。"
古代女子几岁可以出嫁?男子几岁可以娶妻?
春秋战国时期,女子大多在15岁开始出嫁。《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曾有记载: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有鹿门稷者,行年七十而无妻,桓公问管仲曰:“有民老而无妻乎?”管仲对曰:“有鹿门稷者,行年七十矣而无妻。”桓公曰:“何以令之有妻?”管仲曰:“臣闻之,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桓公曰:“善!”令于宫中女子未尝御出嫁之,乃令男子年二十而室,女年十五而嫁。则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这里,管仲以巧妙的进谏规劝齐桓公将宫中没被国王召幸的女子嫁到宫外,这些女子的年龄大多在十五岁左右。
《国语.越语上》也记载:越王句践为了让国家人口众多,采取奖励国人多生育的政策,不管生男生女都给予奖励。“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这里,勾践将本国女子最迟的结婚年龄定为十七岁。女孩子到了十七岁还未出嫁,其父母要被治罪。可以猜想,为了不被国王治罪,那时的女孩子一般在十七岁以前就都出嫁了。
《后汉书.任延传》记载:东汉时期,任延被光武帝刘秀任命为九真太守。九真地处荒蛮,当地人以射猎为生,不知道牛耕和农业生产。任延就教给他们如何制作农田工具,如何种田等等。任延又发出文告给所属各县,让年龄在20至五十之间的男人,分别找十五至四十岁的女子自由搭配结婚,贫穷拿不起聘礼的,由官员们以薪俸资助他们,短短的时间内,有两千多人结为伉俪。
《后汉书》卷114还记载:南阳郡有个人叫阴瑜,他娶了颍川郡荀爽的女儿荀采为妻。荀采“聪敏有才艺。年十七,适阴氏。十九产一女,而瑜卒。”这里,明确说明荀采是十七岁出嫁的,十九岁时生育一个女儿后丈夫死了,而后成了寡妇。
清代著名文学家方苞的《高节妇传》记载:“宛平(今北京丰台区)高位妻,姓段,早嫁娶,高位死,妻年十七,有二子矣。”高位的妻子年纪轻轻守寡,十七岁就生下了两个孩子。俗话说:“十月怀胎”。二子即便不是足月分娩,也该在一年半左右,再加上围褥期间隔的时间,高位的妻子很有可能在十四岁左右就已出嫁,恐怕还在幼女年龄。这有力地证明了古代女子在十五岁左右开始出嫁。
大量资料证明,古代的女子大多在十五岁至十七岁时出嫁。“二八女郎”,二八,十六岁,正值出嫁的芳龄。当然,也有个别例外,并非所有女子全是这样。清代时有一个刘姓女子,小时候被父母许配给一家人家做“娃娃亲”,而后两家分散,杳无音讯。而后儿子、姑娘长大后,姑娘家只剩下姑娘一人,但她牢记父亲给她许的那家男孩子的名字,守身如玉,四处寻访,非此人不嫁,最终打探到未婚夫在一家富豪家里当佣人,于是就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到他,二人结为夫妻。此时,该女子已经三十岁了,就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也属于剩女和超龄的老姑娘了。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怎么样的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使皇帝也只是有一个老婆,但那个时候的内容只要有条件,可以娶很多个老婆,但那叫妾,不能称妻。妾下面还有通房丫头。只有办了手续的通房丫头才能称妾。如《红楼梦》里的赵姨娘。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人类社会的三大生产中,婚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是社会伦理关系的实体。由于人类自身生产使人类的生命得到延续,从而形成各种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心理和礼俗。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从事于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品的生产,其中一些产品则成为文化的物化成果;而人类精神生产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又作为精神文化反作用于物质生产和人类的自身生产。
正是由于婚姻在上述三大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被称为“婚姻大事”。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把婚姻当做人际关系的开端。《易·系辞》:“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自然界由阴、阳二气交感所产生,人类是由男女交接而产生。纳西族东巴经象形文字中有关于人类自然产生的观念,与《易·系辞》的说法相近。在天地之间产生气,气变成蛙,蛙变为人类(男人由天上生,女人由地上生,天地产生人类)。这是对产生人类的原始看法。
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认为:“昏(婚)礼者,礼之本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政”(1)。它把婚姻家庭视为组成社会肌体的胚胎。
我国封建社会,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夫为妻纲,妇女的一切只能服从和依赖于丈夫,即使丈夫死了也不准改嫁,从一而终。而男子却可以三妻四妾,皇帝有三宫六院,一般的达官贵人亦都妻妾成群。一个男人能娶多少女人没有受到法律的限制,而这些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只有被称为正室的女人才具有妻子的资格,其余只能处於从属地位。翻开《红楼梦》看看,王夫人和赵姨娘的家庭地位是多么不同,就是她们的儿子在家中的地位也是天壤之别。但在众多妻妾中正室只能是一人,否则,为什么贾宝玉不能同时娶林黛玉和薛宝钗为妻呢?所以我国古代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正因为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千百年来上演了多少人间悲剧?它是强加在我国古代妇女身上的沉重枷锁。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一、纳采
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
二、问名
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三、纳吉
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时,纳吉也要行奠雁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四、纳征
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男方是在纳吉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行纳征礼的,行纳征礼不用雁,是六礼唯一不用雁的礼仪,可见古人义礼之分明。历代纳征的礼物各有定制,民间多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后演变为财礼。
五、请期
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进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
六、亲迎
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 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披红戴花,或乘马,或坐轿到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为加双花披红作交文,御轮三周,先归。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抱至轿内。轿起,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新郎在家迎侯。
聘娶六礼中,雁是最重要的礼品。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对用雁作为礼品作了解释:“《礼》曰:女子十五许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为贽。纳征用玄熏,故不用雁也。贽用雁者,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古人以雁为礼,一取雁是候鸟,每年秋分时节南去,春分时节北返,来往有时,从不失信。喻男女婚前互守信约,婚后夫妻坚贞不渝。二取雁是随阳之鸟,喻妇人出嫁从夫;三取雁行有序,飞时成行,止时成列,迁徙中老壮雁率前引导,幼弱雁尾随跟紧,井然不紊,喻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由于雁是飞禽,很难捕捉,后人以鹅代雁,谓之“雁鹅”。
经过此“六礼”,婚姻正式成立。如此复杂漫长的过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中牵引,而真正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未直接参与,只有在结婚完成之后才见对方模样。如此玄妙的结合,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男女之间的姻缘,要经过媒人的物色,经过生辰八字批合吉凶,就仿佛两个今生素不相识的人,不知经过几世的修缘,今生在出生之时,就以定下姻缘,共度一生。
我国古代社会实行许可离婚、专权离婚、限制离婚的制度。反映在离婚方式上,以“出妻”为主,以“义绝”、“和离”和一定条件下的“呈诉离婚”为补充。
第一,出妻制度。
出妻,即男子强制休妻,是我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离婚方式。我国古代的“礼”和“法”为男子休妻规定了七种理由,这就是所谓“七出”。《大戴礼记·本命》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是指儿媳不孝顺公婆,得不到公婆的欢心,尽管妇女没有过错,只要公婆不喜欢儿媳,即可成为出妻的理由。无子,即妻子不生儿子,封建时代的法律规定“四十九以下无子,不合出之”。淫,即指妻子与人通奸。妒忌,在古代社会,官宦豪绅除娶一个正妻外,还可以纳妾。如果女子从思想、行为上不准丈夫纳妾,男子可以此为理由将她休掉。恶疾,指妻子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据考证,这里的恶疾,主要指的是麻风病。多言,指妻子多言多语,离间了夫家的亲属关系。窃盗,指妻子擅自动用家庭财产。在古代社会,妻子对家庭财产没有处理权,私自动用家财就被认为是盗窃。
为维护封建道德,古代婚姻制度又规定了三种丈夫不得休妻的法定事由,客观上取得了保护女性权利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三不去”,即使妻子有“七出”的理由,丈夫也不得将其休弃。其内容,按照《大戴礼》所记载为:“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即:
妻子无娘家可归、无所依附的,不能休;
和丈夫一起为公婆服过三年丧的,不能休;
结婚时夫家贫贱,曾与夫同甘共苦,后来富贵了,不能休。
第二,和离制度。
和离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允许夫妻通过协议自愿离异的法律制度。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受着传统的“三从四德”和贞操观念的严重束缚,很难真正实现其离婚的愿望。所谓和离,大多是一种协议休妻或“放妻”,往往成为男方为掩盖“出妻”原因,以避免“家丑外扬”而采取的一种变通形式。
第三,义绝制度。
义绝制度不是独立的离婚制度,而是一种刑事案件附带的民事法律后果。如果夫妻之间,夫妻一方与他方的一定亲属间,或者双方的一定亲属间发生了法律所指明的相互侵害如殴斗、相杀等犯罪事件,在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夫妻关系必须解除。 义绝具有强制性,合当义绝而不绝者要受到处罚。
第四,呈诉离婚制度。
所谓呈诉离婚,即发生特定事由时由官司处断的离婚。依封建法律规定,如果“妻背夫在逃”、“夫逃亡三年”、“夫逼妻为娼”、“翁欺奸男妇”等,男女双方都可以呈诉要求解除婚姻关系。
我国古代的婚姻礼俗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使皇帝也只是有一个老婆,但那个时候的内容只要有条件,可以娶很多个老婆,但那叫妾,不能称妻。妾下面还有通房丫头。只有办了手续的通房丫头才能称妾。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人类社会的三大生产中,婚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是社会伦理关系的实体。由于人类自身生产使人类的生命得到延续,从而形成各种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心理和礼俗。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从事于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品的生产,其中一些产品则成为文化的物化成果;而人类精神生产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又作为精神文化反作用于物质生产和人类的自身生产。
正是由于婚姻在上述三大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被称为“婚姻大事”。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把婚姻当做人际关系的开端。《易·系辞》:“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自然界由阴、阳二气交感所产生,人类是由男女交接而产生。纳西族东巴经象形文字中有关于人类自然产生的观念,与《易·系辞》的说法相近。在天地之间产生气,气变成蛙,蛙变为人类(男人由天上生,女人由地上生,天地产生人类)。这是对产生人类的原始看法。
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认为:“昏(婚)礼者,礼之本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政”(1)。它把婚姻家庭视为组成社会肌体的胚胎。
中国传统婚礼流程
一、传统中式婚礼流程表
1、花轿起程
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新娘入轿
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颤花轿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4、新娘下花轿
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6、请高堂
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放音乐)
7、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放音乐)
8、迎新娘传席
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帘)
9、跨火盆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射红箭
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跨马鞍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牵红球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伴郎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
13、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拜堂
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
15、挑喜帕
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16、敬茶
如意秤杆沏好的茶,新人向双方高堂敬茶(进改口茶)。
17、高堂致辞
请双方父母代表致词。
18、传递香火点喜烛
新郎新娘的母亲共同点亮喜烛(从此子孙满堂),双方高堂入席。
19、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伴郎将一碗子孙饽饽和一碗长寿面端上。筷子筷子,快生贵子!新娘刚动两下筷子,就有人大喊:生不生?新娘笑着回答:生!
20、合卺酒(交杯酒)
伴郎送上斟满的酒杯,新人喝合卺酒,从此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21、新人进行最后一道仪式送神
两人从供桌上取下一套纸钱,放进炭火盆焚烧。之后,婚礼仪式结束。
22、新人拥入洞房。
新人退场,换礼服,后入席用餐,整备敬酒。
23、即兴演艺或游戏(可有可无)。
24、宴会结束,新人送客。
二、中式婚礼习俗与讲究
1、三书
这是根据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其中订亲之书,是在新人订婚时交换的书信。礼物清单,是新人结婚时过大礼所要交换。迎娶新娘之书,则结婚当天迎接新娘过门时所要用到,这样能够对新人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美好寓意。
2、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说媒再到迎娶最后晚婚的步骤。首先男方要先到女方家提亲,然后托媒人问一下女方的八字,合得来那么就可以准备婚礼了。然后男方家要挑选一个吉日,这样婚事能够初步订好,男方结婚当天要去女方家来迎娶女方,然后前一天的晚上女方要在娘家住,这样能够对第二天迎娶的步骤有一定的帮助。
3、嫁妆
嫁妆是女方家陪送的东西,也是显示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是在婚礼前一天送到男方家中。嫁妆里面除了有衣服饰品之外,还有一些好寓意的东西,同时也会有一些金银首饰,这样是能够给新人今后的婚姻生活带来美好的寓意。
4、铺床
铺床是女家派人到男家来铺设新房,有时会和送嫁妆一同进行。铺房人要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女性,这样可以图一个美好的寓意,将来希望女方也可以有这样的好命。这个铺床的时候,床单那些要铺上红色的,这样有好寓意也有喜庆的效果。
5、撑红伞
在迎亲那天,新娘的姐妹或者伴娘要搀扶新娘,如果新娘站在露天的地方时,新娘的姐妹或者伴娘要在新娘头上撑开一把红伞,这是有寓意的,意为开枝散叶,同时还可以向天空或者伞的顶端撒一些米,都是有吉祥如意的效果。
中国传统婚礼特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传统的中华习俗里,结婚这桩大事儿在各个环节和流程中,都有着一定的讲究和说法,今天小编要和大家来分享的,就是我们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中,都有哪些习俗是我们需要知晓与注意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传统的中式婚礼讲究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的婚礼习俗之三书六礼
传统的结婚仪式中,主要包含了三书六礼的说法,三书主要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分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里的三书六礼其实指的就是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大致环节,类似现在婚姻中,确定婚姻关系的证明、聘礼、仪式等等事宜,在古时候会分为几个步骤,让过程看起来更为严谨一些,显得大家对婚姻的一种重视与虔诚

在婚礼前一天,我们还需要安排一位好命人为新人安床和铺床,一边叨念着一些吉祥如意的好话,一边为新人铺上崭新的被褥、床单、换上新的鸳鸯枕、盖上新的龙凤被,然后准备一些干果物品铺在床上,主要是以“早生贵子”为主,就是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之类的干果,祝福新人可以早日家庭圆满,早点生个孩子,主人为了表示对好命人的感谢,也需要准备好一个红包给人家,表示感激,当然这个好命人不是谁都可以做的,需要家庭完整、幸福和睦、无病顽疾、精神良好、有儿有女的人才适合这样的角色
在婚礼当日,仪式正式开启之后,还有当天的一些婚礼习俗,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一下:

1、女方提前为女儿准备好陪嫁的嫁妆,在婚礼前一日送去男方家,一般会准备一个陪嫁箱,里面放上一些双数的吉利物品,生活用品,还有一些钱财,祝愿女儿嫁过去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2、接亲仪式,燃放炮竹,表示庆祝,男方携带亲友团千万女方家接亲
3、敬茶仪式,表示对双方父母的感恩,感谢养育之恩,表示成亲之后会好好建立新家庭,并且孝顺父母
4、甜汤仪式,主要是让新人食用甜汤,表示婚后生活多子多福,甜甜蜜蜜
5、新娘出嫁要有姐妹团陪同,并且要为新娘打红伞撒米,表示开枝散叶的好兆头
6、正式结婚仪式,邀请宾客观礼,拜天地,宣誓结婚诺言,交换戒指,这才是结婚礼成
7、敬酒仪式,两位喜人表示对亲友到来的感恩,夫妻携手回馈大家的祝福
8、新婚洞房,新婚之日,洞房花烛夜,以前有闹洞房的仪式,主要图个喜庆热闹
9、新人要为宾客准备好喜糖、喜饼表示对大家的感谢,也祝愿大家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10、回门,三朝回门是